本書第二版由頗具經(jīng)驗的研究型實踐者所寫,作者將部分內(nèi)容予以更新,包括介紹當前社會工作的教育、政策和實踐背景。書中對50多個社會工作技能進行了描述,并引入案例說明它們在實踐應用中的價值。為這些技能命名,并且說明和闡述它們在當前社會工作實踐中的有效性,能夠提升以證據(jù)為基礎和以研究為導向的實踐的重要性。 本書開篇指出,社會工作已然是一項高技能的活動。強調(diào)這一事實的原因是,社會工作實踐者會面臨一些非常復雜、不可預測和困擾人類經(jīng)驗的因素。基于這個原因,社會工作實踐也是一個智識活動。這就要求實踐者構建自己的技能“工具箱”,以推進人們的活動。 本書是所有社會工作專業(yè)學生的必讀教材,同時也可作為社會工作實踐者和從事人類服務的專業(yè)人士的學習參考用書。 作者簡介: 任大星,1925年出生,浙江蕭山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長期在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擔任編輯工作,曾任編輯、編審。著有兒童小說和童話《呂小鋼和他的妹妹》《剛滿十四歲》《野妹子》《湘湖龍王廟》《雙筒獵槍》《小小男子漢》《我的第一個先生》《男孩的心情女孩的歌》《大 目錄: 致謝 序言 第一章社會工作的知識基礎:理論的、事實的和實踐的知識 第二章社會工作技巧、干預和實踐有效性 第三章理解人類 第四章溝通、傾聽和預估技巧 第五章基本訪談技巧 第六章提供幫助、指引與輔導 第七章賦權、協(xié)商和伙伴關系技巧 第八章專業(yè)勝任力和責任 結論 附錄一行為主義方法 附錄二認知方法 附錄三危機干預 附錄四以人/案主為本的方法致謝 序言 第一章社會工作的知識基礎:理論的、事實的和實踐的知識 第二章社會工作技巧、干預和實踐有效性 第三章理解人類 第四章溝通、傾聽和預估技巧 第五章基本訪談技巧 第六章提供幫助、指引與輔導 第七章賦權、協(xié)商和伙伴關系技巧 第八章專業(yè)勝任力和責任 結論 附錄一行為主義方法 附錄二認知方法 附錄三危機干預 附錄四以人/案主為本的方法 附錄五社會心理學方法 附錄六任務中心的方法 附錄七社會工作的生態(tài)視角 附錄八社會工作的女性主義視角 附錄九社會工作的激進/進步/積極視角 附錄十改變的階段理論(或改變的周期) 附錄十一《國家職業(yè)標準》 參考文獻第一章社會工作的知識基礎:理論的、事實的和實踐的知識 實踐缺乏理論的指導,猶如航海沒有地圖;理論若不付諸實踐,那航海一事根本不存在…… (Susser1968:v) 我們能夠吸收并運用知識,對于有效的實務工作是至關重要的。這也是指導文件中對于社會工作培訓與實務作出的要求;谶@些原因,我們有必要了解“知識”一詞究竟意味著什么,以及更為重要的,它怎樣與現(xiàn)實關聯(lián)起來。’本章首先會對什么構成知識做簡單的介紹,然后由三個小節(jié)分別闡釋知識的三個部分:理論的、事實的和實踐的知識。關于理論知識的小節(jié)介紹了理論在社會工作中是如何定義和概念化的,同時解釋了意識形態(tài)的角色。關于實際知識的小節(jié)提供了一些能夠說明事實信息與社會工作關聯(lián)的例子。關于實踐知識的‘小節(jié)介紹了一系列主題,諸如:批判性反思、自省力、批判性思維、實踐智慧、形成假設等,還審視了它們與實踐有效性的關聯(lián)。在三部分的知識都介紹完畢之后,用一個例子說明這些知識是如何用于實踐的。最后還有一節(jié)探討了研究指導下的社會工作實踐的重要性,其中介紹了證據(jù)為本的實踐的概念化方式,以及將知識運用于實踐問題時所遭遇的困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