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舜徽的《中國文獻學》把傳統(tǒng)的歷史文獻學從偏狹的領域中解放出來,拆除了“文獻學”與“史學”森嚴的壁壘,恢復了漢唐歷史文獻學“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宏旨;他以登高一呼、學者認同的魅力,《中國文獻學》帶領廣大學界同仁開創(chuàng)了現(xiàn)代歷史文獻學的基業(yè),把歷史文獻學發(fā)展到新的階段。 目錄: 導讀:張舜徽與《中國文獻學》前言第一編緒論第一章文獻學的范圍和任務第二章記錄古代文獻的材料第三章記錄古代文獻的書籍第四章古代文獻的散亡(上)第五章古代文獻的散亡(下)第二編古代文獻的基本情況第一章著作、編述、抄纂三者的區(qū)別第二章編述的體例第三章寫作的模仿第四章寫作的偽托第五章寫作的類輯第三編整理古代文獻的基礎知識之一——版本第一章何謂版本?何時開始講究版本?第二章雕版印書,當溯源于石經第三章雕版印書以前的古寫本第四章刻本書的源流第五章宋、金、元、明刻本的不可盡據第六章精校本和精刊本的可貴第四編整理古代文獻的基礎知識之二——?钡谝徽滦?钡钠鹪春腿蝿盏诙聲?钡闹匾院捅匾缘谌滦臈l件第四章校書的依據第五章校書的態(tài)度第六章清人的校書工作第五編整理古代文獻的基礎知識之三—— 目錄: 第一章何謂“ 目錄: ”第二章書目的部類第三章書目的流別一——官簿第四章書目的流別二——史志第五章書目的流別三——私錄第六章書目的流別四——其他第六編前人整理文獻的具體工作第一章抄寫第二章注解第三章翻譯第四章考證第五章辨?zhèn)蔚诹螺嬝谄呔幥叭苏砦墨I的豐碩成果第一章修通史第二章暴萬志第三章繪地圖第四章制圖表第五章編字典第六章輯叢書第八編歷代校讎學家整理文獻的業(yè)績第一章劉向、劉歆在整理文獻方面的成就第二章鄭玄在整理文獻方面的成就第三章陸德明在整理文獻方面的成就第四章鄭樵在整理文獻方面的成就第五章章學誠在整理文獻方面的成就第六章紀昀在整理文獻方面的成就第九編清代考證學家整理文獻的業(yè)績第一章語言文字方面的整理第二章經傳方面的整理第三章史實方面的整理第四章周秦諸子方面的整理第十編近代學者整理文獻最有貢獻的人第一章張元濟對整理文獻的重大貢獻第二章羅振玉對整理文獻的重大貢獻第十一編今后整理文獻的重要工作第一章甄錄古代遺文第二章改造二十四史第三章整理地方志書第四章融貫諸子百家第十二編整理文獻的主要目的和重大任務第一章歷史讀物由綱鑒到教科書的轉變第二章近代學者擬編“通史”的設想第三章我們今天編述《中華人民通史》的必要與可能第四章創(chuàng)立新的《中華人民通史》體例附《中華人民通史》編述提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