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斷: 年譜目錄 姚重華生卒年不詳 舜年表一卷 清·徐時棟編煙嶼樓讀書記卷一〔按〕此表編至百十歲止。 舜年 清·左暄三余偶筆卷十六 姬昌殷文丁元年生帝辛二十八年卒(約前1095—前1034) 文王疑年 丁山編文武周公疑年(1942年4月出版責(zé)善半月刊第二卷第 一、二期合刊) 文王之死獻疑 劉毓慶晉陽學(xué)刊(雙月刊)1982年第三期 姬發(fā)殷帝乙四年生周武王六年卒(約前1081—前1028) 武王疑年 丁山編文武周公疑年(1942年4月出版責(zé)善半月刊第二卷第 一、二期合刊) 武王年九十三 清·汪琬鈍翁續(xù)稿卷十一 周武王年齡考 管道中光華大學(xué)半月刊第四卷第七期(1936年3月10日出版) 〔按〕此考疑為六十三歲。 武王克殷時年四十八 施之勉讀史記會注考證札記(1979年4月出版大陸雜志第五十 八卷第四期) 周武王克殷年代考 沈華新華南師院學(xué)報1979年第四期 武王克商之年的管見 趙光賢燕都1991年第四期 從天象上推斷武王伐紂之年 趙光賢歷史研究1979年第十期 武王克商與周初年代的再探討 趙光賢人文雜志1987年第二期 說《逸周書·世俘》篇并擬武王伐紂日程表 趙光賢歷史研究1986年第六期 姬旦殷帝乙十二年生周成王三十五年卒(約前1079—一前974) 周公年表一卷 清·牟庭編清同治年刊本雪泥書屋雜文本天壤閣叢書本 聚學(xué)軒叢書本清光緒年受經(jīng)堂張氏復(fù)刊本齊魯先哲遺書本 周公疑年 丁山編文武周公疑年(1942年4月出版責(zé)善半月刊第二卷第 一、二期合刊)〔按〕謂姬且殷帝乙八年生(約前1077)周成 王三年卒(約前1018) 周公大事記 孫詒編周公集傳 重耳周惠王五年生襄王二十四年卒(前672—前628) 晉文公重耳年表 王玉哲編晉文公重耳考(1939年6月出版治史雜志第二期) 晉文公年表 江行編晉文公附錄(1980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按〕此 表輯自十七歲起,七十歲止。 晉文公年歲考 李名方中國古代史論叢1981年第三輯 晉文公重耳生年考辨 晉彥傅玉千山西師院學(xué)報(社科)1982年第三期〔按〕謂 重耳生于魯莊公二十一年,晉獻公四年(前673) 公孫僑生年不詳魯昭公二十年卒(前?—前522) 子產(chǎn)生表 鄭克堂編子產(chǎn)評傳第二章(1941年商務(wù)印書館出版)〔按〕 此表編自魯襄公八年起(前565) 后記: 后記 《中國歷代年譜總錄》,出版于1980年。所收年譜,截止 于1979年所見者,計收譜3015種,附參考文章、筆記277條,反 映譜主1829人。其后翻檢所得,至1982年止,又得譜238種,參 考文章52條,反映譜主194人,(《總錄》已著錄的89人,未著 錄的105人。)刊載于1982年9月出版的《文獻叢刊》第十三 輯。 自《續(xù)錄》印行后,又將續(xù)見的年譜,截至目前止,編為 《三錄》(未印);但《三錄》的編制,存在不少問題,主要 由于編者于1985年離開了原來的工作單位,翻檢群籍的機會 很少,對于新近出版的書籍,以及學(xué)術(shù)刊物,更是很少接觸,而 又無力到收藏單位,深入普查,所以遺漏未收的,一定為數(shù)不 少,這是感覺非常遺憾而憂心孔疚的。 現(xiàn)將《總錄》、《繼錄》、《三錄》所收錄的年譜,匯編 為《中國歷代年譜總錄》增訂本印行,共計收譜4450種,參考 文獻645條,反映譜主2396人。 自從《總錄》出版之后,陸續(xù)收到識與不識的朋友、同志 們的來信,對于《總錄》的編制,提出了改進意見,當時未能 一一作復(fù),至以為歉,現(xiàn)在在增訂本出版之際,謹將拙見,賂陳 如下: 有的同志提出所附參考文獻,固然可供參考之用,但細大 不捐,似有濫收之弊,是否可以加以選擇?鄙意以為所收參考 文獻各條,只要起到參考作用即可,至于所論的是與非,難免 有見仁見智之不同,是在使用者在選擇上去粗取精耳。所以 在增訂本內(nèi),一仍舊例,兼收并蓄,僅有增加,并無刪削,未識 廣大讀者以為如何? 有的同志提出,《總錄》既然編有待訪簡目,似是存佚并 舉,有關(guān)佚譜部分,應(yīng)再廣為搜集,舉凡公私書目所著錄,方 志、文集、雜著等書所記載,應(yīng)盡可能的力求完備,為前人所 編的年譜作一總結(jié)。鄙意認為這種意見,是對編者作了過高 的奢望,為前人所編年譜作一總結(jié),談何容易!自知見聞有 限,而力有所不逮,但愿對此工作有興趣的同志,能夠完成這 個愿望。 還有同志提出,在增訂本中,希望將拙著《中國年譜概 說》一文,作為附錄刊載,以便讀者。鄙意《中國年譜概說》 一文,草成于1979年,以今視之,應(yīng)加以補充修正之處頗多,如 果不加修訂,而災(zāi)梨禍棗,心實不安。所以在增訂本中,未能 滿足某些同志的愿望,尚祈這些同志加以諒解。 以上略陳個人的一些淺見,是否有當,誠懇希望讀者,不 吝賜教。 在本書的編制過程中,蒙不少同志鼎力協(xié)助,有的寄贈新 編年譜,有的告以私人所藏,有的指出錯誤,代為查考,對于這 些同志謹致以衷心的感謝! 再者,《總錄》在1980年出版時,編撰《唐宋詞人年譜》 的詞學(xué)大師(已故)、夏承燾教授為之題簽;編撰《歷代年譜 考》、《宋元學(xué)人疑年》的姜亮夫教授為之作序,銘感無極, 一并在此特予志謝! 1994年4月楊殿珣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