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千年之后,王昌齡的詩句出現(xiàn)在日本舞鶴市捐贈中國大連市的援助物資包裝箱上,詩與愛的力量碰撞,感人肺腑。 2,唐七絕詩體的題材和風格,由王昌齡而更加豐富。其邊塞、閨怨、送別類詩歌佳作頻出,被視為七絕體的優(yōu)秀范本。 第五輯·宣傳材料 品讀古典詩詞,紙書更有溫度!‖F(xiàn)代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工作壓力的加大,現(xiàn)代電子設備的出現(xiàn),使得很多人越來越依賴手機、電子閱讀器,碎片式、被動式、不加思考式閱讀傾向越來越嚴重。中華書局是傳統(tǒng)文化出版重鎮(zhèn),肩負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使命和當代責任,有責任有義務呼吁民眾重視經(jīng)典閱讀,回歸紙質(zhì)閱讀從而感悟經(jīng)典的魅力,更有責任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使閱讀成為可能。為此,中華書局推出“中華經(jīng)典指掌文庫”。 “指掌”二字,出自《論語·八佾》:“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笨鬃佑檬种钢终,說明事情清楚容易。本文庫取名“指掌”,其寓意一是本書之目的,希望給廣大讀者提供淺顯易讀的文本,二是本書之形制,即一指可翻的書,一掌可握的書。因此,本文庫的*大特點是方便實用,充分考慮當代讀者的實際需求。合適的開本確保攜帶的方便,合適的分量確保閱讀的輕松。 中華經(jīng)典指掌文庫本《王昌齡詩集》是在西北大學已故學者李云逸《王昌齡詩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王昌齡是唐代的有名詩人,在邊塞、送別等類型的題材方面,多有名篇佳句,尤其七絕的創(chuàng)作成就突出,被譽為“七絕圣手”。全書分為四卷,收錄王昌齡存世近180首完整詩篇及若干殘句,書稿以《全唐詩》所收王昌齡詩為底本,又利用存世其他版本的王昌齡詩集對詩篇原文做了精細的?、甄別、輯補,并對詩篇涉及的字詞典故做了精準的注釋,堪稱現(xiàn)存《王昌齡詩集》的很好單行校注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