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哲學家發(fā)現(xiàn),氣象動詞、量詞、比較形容詞等表達式同傳統(tǒng)索引詞一樣,它們的意義都會隨語境的變化而改變,而相關的地點、域、等級標準等雖未出現(xiàn)在句子表面的結構之中,卻構成命題內容的重要部分,未述成分因此得名。《未述成分意義研究》沿著從隱藏索引詞到評判敏感詞的研究路徑,對未述成分、的語義論、語用論和相對論進行了系統(tǒng)地剖析與反思,并以卡普蘭的直接指稱論為出發(fā)點,以塞爾的言語行為論為基本分析框架,主張從命題和以言行事行為兩個層面展開對未述成分的意義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