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基于網絡治理理論,按照“構建理論——實踐檢驗——完善理論”的研究思路,探討優(yōu)化公共服務供給的方法與路徑。首先,夯實研究的基礎和前提,在國內外文獻綜述的基礎上,界定公共服務網絡治理的核心概念并闡釋網絡治理理論。其次,確立研究的核心和重點,構建我國公共服務網絡治理的理論框架,涵蓋理論模型、影響因素、評價機制和效率分析。公共服務網絡治理的模型按照公共服務特性分為政府、具有優(yōu)勢、社會。公共服務網絡治理的影響因素包括服務項目因素、內部影響因素和外部影響因素。從理論有效性、工具有效性、模型有效性和產出有效性方面對公共服務網絡治理進行效率分析。再次,回歸實踐的檢驗與論證,比較國內外公共服務網絡治理的典型案例,分析我國案例的不足與差距、總結國外案例的經驗與啟示。很后,實現研究的深入與升華,闡釋提升公共服務網絡治理的掣肘與路徑。公共服務網絡治理的掣肘集中在網絡的公平性與透明性問題、網絡的協調性與回應性問題、參與主體的角色作用問題、資金來源與收益分配問題、績效評估與監(jiān)管問題等。在我國公共服務網絡治理路徑探析上,從目標層次、組織層次、執(zhí)行層次和保障層次提升網絡治理能力,以期對公共服務政策提供借鑒和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