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清民初過渡時期,中國讀書人在中西文化競爭之中,對如何保存?zhèn)鹘y(tǒng)文化體現(xiàn)出重要關懷。面對傳統(tǒng)文化在近代遭遇的尷尬境地,讀書人努力重塑自身的文化認同與文化自信,這里面所涉及近代中國文化脈絡、學術傳統(tǒng)、士人心態(tài)、權力紛爭等錯綜復雜關系,折射出諸多面相。 由楊毅豐著的《民初國學運動興起視域下的四川國學學校研究》以清末民初國學運動興起為視角,將四川國學學校作為個案,探討學校課程設置如何彰顯過渡時代新特色?地方政權如何對國學學校扶持與控制?近代四川傳統(tǒng)教育從書院到學堂再到大學過渡過程中,四川國學學校如何起到傳承作用?透過學校辦學中政學間復雜關系、教師成就、學生轉(zhuǎn)變、不同學術觀點碰撞等多重因素,有助于客觀評價四川國學學校在近代國學運動時期應有的歷史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