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輝(一個人的復旦敘事)(精)》是一部以文史散文的形式串連校史的著作。分四輯: 輯“風景”,從復旦校園里的老地標出發(fā),去發(fā)掘與之對應的人物與往事。復旦相伯堂、簡公堂、奕住堂、子彬院、登輝堂、燕園和光華大道等,是復旦校史的見證者。踏訪或閱讀它們,簡公堂里的復旦劇社、大操場上的學生義勇軍、子彬院門口的校車、“復旦村莊”里的食堂、登輝堂里的戲曲與話劇、“南京路”(今光華大道)上的墻報與“BBS”等往事,就會呼之欲出、撲面而來。 第二輯“背影”,是從回憶錄、檔案和其他史料中發(fā)掘出的名人故事。這些名人,有的英名遠揚,有的已被淡忘,有的一生獻給復旦,也有的只是一度與復旦交集(如求學復旦的靳以、離開胡適的曹誠英、曾被淡忘的章益、不愿任專任教授的顧頡剛、桀驁不馴的王造時、愛唱京戲的盧鶴紱、曾住過復旦宿舍的蕭紅、與復旦劇社同臺演戲的李麗蓮、與復旦擦肩而過的邵洵美以及在子彬院前留下青春倩影的李子云等)……在本書中,作者試著讓他們同演一出“復旦背影”的大戲,通過作者的優(yōu)美文筆,可以看到,在“復旦”的舞臺上,他們永遠大放異彩。 第三輯“周邊”,作者將視野拓展到復旦周邊環(huán)境。1922年,復旦在江灣立校,改變了江灣周邊的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生態(tài)。復旦的“護城河”、老校門,江灣的“新市區(qū)”、五角場,以及政民路、四平路、國權路、國年路、翔殷路、邯鄲路等馬路,都是“周邊”需要環(huán)顧、掃描的對象。江灣立校,提升了復旦校外的人文氣質(zhì)、定義了復旦人的朋友圈;反過來,走馬塘、界泓浜、葉家花園、江灣鎮(zhèn)和翔殷路等,也培育、造就了專享的復旦精神。 第四輯“燈下”,收集了作者的部分校史隨筆與感想!盁粝隆钡姆秶,涵蓋與大學校園有關的書籍、電影與戲劇等,如《譚其驤傳》《無問西東》和《陳望道》等,燈下讀史品藝,可以進一步理解復旦歷史和復旦精神,進而引發(fā)對“大廈”與“大師”關系的重新思考。 總之,讀者在閱讀本書時,可以不必正襟危坐,就能輕松愉悅地與復旦的歷史人物對話;不必親臨校園,就能體驗獨特的復旦精神與文化——這也正是作者尋找“遠去的復旦背影”、堅守“一個人的復旦敘事”的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