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脅迫之術:心理戰(zhàn)與美國傳播研究的興起(1945-1960)》基于公開文獻與美國解密檔案,從知識考古的角度,梳理了1945年至1960年間美國大眾傳播學在“冷戰(zhàn)”背景下興起的過程。“二戰(zhàn)”后,為了滿足冷戰(zhàn)的需要,美國政府部門、軍方、情報機構和重要的基金會組織通過各種渠道推動傳播學者們從事說服技巧、民意測量、刑訊審問、政治與軍事動員、意識形態(tài)宣傳等課題的研究。這些以宣傳和脅迫為目的的研究項目不但在傳播學“奠基人”的選拔上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而且?guī)椭_立了學科的核心問題與主導范式。 1. 二戰(zhàn)期間,美國開始進行心理戰(zhàn)項目,通俗說來,即:按既定計劃進行宣傳,主要目的在于影響對手的軍隊和人民,影響中立國和盟國民眾的觀點、情緒和辨識能力,以促使國家的目標和任務順利地完成。此后,美國就在世界范圍內(nèi)不斷加強和深化這種心理戰(zhàn)手段。2. 心理戰(zhàn)與美國傳播研究的興起有何關系?本書基于公開文獻與美國解密檔案,從知識考古的角度,梳理了1945年至1960年間美國大眾傳播學在“冷戰(zhàn)”背景下興起的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