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港澳臺科技大學通識教育模式研究


作者:馬早明     整理日期:2018-11-12 10:33:31

本書首先比較詳盡地對通識教育的緣起,當前世界*為流行的大學通識教育理論流派,以及各種理念下實踐模式的類型與特征,都作了比較充分地理論辨析與闡釋,廓清了大學本科通識教育的基本理論與實踐模式;其次,書中探討了港澳臺科技大學通識教育模式,以香港科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和臺灣科技大學三所區(qū)域內比較著名科技大學為案例,剖析了這三所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與目標、課程領域與內容、修讀方式與制度安排、實施策略與管理等基本特征;*后,對我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實踐模式進行反思,并提出重構中國內地(大陸)科技大學通識教育模式的探討。
  近些年,我一直在研究高等職業(yè)教育,提倡傳統大學教育應該轉向實用型高等教育,我們的教育確實在轉型,但是雖然我們的社會發(fā)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們的文明程度與精神生活并沒有相應提高,甚至出現社會道德大幅滑坡的怪現象?梢哉f,科技文明給我們這個時代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但是非人道化地使用科技也給我們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災難,甚至會影響到我們自身生存。作為研究大學教育的工作者,是否需要反思我們的大學教育是不是出了問題?因為大學由過去處于社會的邊緣到進入社會的中心,引領社會的進步。大學尤其是科技大學的人才培養(yǎng)理念是不是出了問題?事實上,這些年我們的大學校園科學主義教育盛行,人文主義教育缺位是不爭的事實。過于我們過于重視工具理性的培養(yǎng),缺少對學生進行價值方面的教育,缺少對學生進行人道、人性、人文關懷與社會責任感等方面的價值教育。西方國家及我國的港澳臺地區(qū)在社會現代化進程中,同樣遇到了這個問題,他們的經驗是重視大學通識教育工作。這不僅是新的科技時代需要學生懂得知識與能力整合的教育需要,更是在當下科技文明時代,人們使用科學技術時的價值方向教育的需要。我國港澳臺地區(qū)科技大學通識教育這些年做了許多有益的探索,許多做法也相當成熟,研究、學習與借鑒實為必要。





上一本:20世紀最具影響的心理健康大師 下一本:農村土地整治模式與機制研究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港澳臺科技大學通識教育模式研究的作者是馬早明,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