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漢語假設句研究》是一部列入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的著作,由作者對上古漢語(從商代到西漢時期)假設句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和深入的調查與研究后,撰寫而成。作者針對從商代到漢代一千多年的時間中,漢語假設句經歷了怎樣的發(fā)展過程;其變化呈現出何種樣態(tài);有沒有一些關鍵的時間點或階段性;變化是如何發(fā)生的;體現了怎樣的共性和個性等問題,從探討假設句的意義入手,以標記為綱,按照時間順序,對上古漢語假設句進行了細致的描寫,勾勒出了假設句及其標記形式的發(fā)展過程。內容涉及假設句的定義,假設標記的來源、判定、種類,假設句中否定詞的分布規(guī)律,假設句的語義特征和句法功能等諸多方面。作者還在此基礎上,嘗試對研究中所發(fā)現的諸多語言現象進行解釋和說明。同時,這部著作對上古漢語假設句的搜集、整理、描寫和分析,可為進一步全面地研究漢語假設句提供前期的材料和方法支持,并為我們進一步認識“假設”這一重要的語義范疇及其在語言中的表現形式打下良好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