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國際政治中的知識、欲望與權力


作者:潘成鑫     整理日期:2017-02-18 20:55:07


  為什么中國向世界所做的“和平崛起”的承諾至今不能讓西方消除對中國威脅的恐懼?為什么曾經(jīng)堅信中國是一個機遇并應接觸中國的主張現(xiàn)在在西方失去了市場?為什么講述“中國故事”首先需要了解西方對中國崛起的敘事?如果您關心這些問題,那么這本書將會給您提供令人耳目一新的解析。
  本書在有關中國的國際關系文獻中別開生面。在揭示話語、認同和表述這些因素在中國的全球事務尤其是與美國的關系中的關鍵作用方面,潘成鑫站在了這一研究的前沿。對于關注有關中國是什么或?qū)⑾蚝翁幦サ臓幷摰膶W者以及學生(高年級和研究生),這是一本必讀書。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奧利弗·特納博士
  正如情人眼里出西施,中國是威脅還是機遇也是見仁見智。本書對西方關于中國的想像所進行的潛心考察令人耳目一新,其哲學深度鮮有匹敵。潘博士在此將其剖析和掌控中西知識的能力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有別于傳統(tǒng)的研究方法,他以退為進,通過一針見血地、反思性地觀察中國觀察者,得出的結(jié)論令人豁然開朗。潘博士的書值得廣為閱讀。
  ——新西蘭奧克蘭大學陳智宏教授
  中國的崛起通常要么被看作威脅、要么被看作機遇。潘成鑫告訴我們,這兩種表述其實都是西方恐懼和渴望確定性、可預測性的體現(xiàn)。他對于一種更加具有反思性和文化敏感性的中國研究的呼吁是對當代一個重大政治論題的重要貢獻。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羅蘭·布蘭克教授
  封底文字:
  為什么中國向世界所做的“和平崛起”的承諾至今不能讓西方消除對中國威脅的恐懼?為什么曾經(jīng)堅信中國是一個機遇并應接觸中國的主張現(xiàn)在在西方失去了市場?為什么講述“中國故事”首先需要了解西方對中國崛起的敘事?如果您關心這些問題,那么這本書將會給您提供令人耳目一新的解析。
  本書在有關中國的國際關系文獻中別開生面。在揭示話語、認同和表述這些因素在中國的全球事務尤其是與美國的關系中的關鍵作用方面,潘成鑫站在了這一研究的前沿。對于關注有關中國是什么或?qū)⑾蚝翁幦サ臓幷摰膶W者以及學生(高年級和研究生)而言,這是一本必讀書。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奧利弗·特納(Oliver Turner)博士
  潘成鑫的新著不僅挑戰(zhàn)了一些關于中國崛起特性的基本假設,更重要的是促使我們對我們是如何知道有關中國知識的*基本出發(fā)點進行再思考。
  英國華威大學肖恩·布雷斯林(Shann breslin)教授
  本書對西方關于中國的想象所進行的潛心考察令人耳目一新,其哲學深度鮮有匹敵。潘博士在此將其剖析和掌控中西知識的能力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有別于傳統(tǒng)的研究方法,他以退為進,通過一針見血地、反思性地觀察中國觀察者,得出的結(jié)論令人豁然開朗。潘博士的書值得廣為閱讀。
  新西蘭奧克蘭大學陳智宏(Gerald Chan)教授
  這是關于西方表述中國的一部出色而富有見地的著作,其理論框架昭示出西方的中國表述不僅僅來源于中國,也根植于西方。雖然此前已有對這一話題的分析,本書的新穎之處在于它對“中國威脅”和“中國機遇”的同時思考:中國崛起的這兩個方面對當代都至關重要。通過其挑戰(zhàn)成見的結(jié)論,這是對有關文獻的一個真正的開創(chuàng)性貢獻。我力薦此書!
  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馬克林(Colin Mackerras)榮休教授
  中國的崛起通常要么被看作威脅,要么被看作機遇。潘成鑫告訴我們,這兩種表述其實都是西方恐懼和渴望確定性、可預測性的體現(xiàn)。他對于一種更加具有反思性和文化敏感性的中國研究的呼吁是對當代一個重大政治論題的重要貢獻。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羅蘭·布蘭克(Roland Bleiker)教授 作者簡介
  潘成鑫,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澳大利亞迪肯大學國際關系學高級講師、阿爾弗雷德·迪肯公民與全球化研究所研究員。研究領域包括中國外交、中美關系、中澳關系、西方中國學研究及批判性國際關系理論。曾任世界知識出版社《國際關系學名著系列》的編委,先后在墨爾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澳門大學、北京大學任訪問學者,2015年秋應邀到外交學院講學,2016年獲澳大利亞聯(lián)邦政府的Endeavour Research Fellowship。
  張旗,北京大學博士。2012~2016年就讀于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獲北京大學法學(國際政治)博士學位,被評為北京大學和北京市優(yōu)秀畢業(yè)生。2012年獲山東大學法學(國際政治)碩士學位,所撰寫的碩士論文被評為山東大學和山東省優(yōu)秀碩士學位論文。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國外交和全球治理。

目錄:
  前 言
  第一章 引論:西方對中國崛起敘事中的知識、欲望與權力
  中國崛起文獻的涌現(xiàn)
  中國觀察很少觀察自身
  為什么要觀察中國觀察
  知識、欲望和權力:一種解構(gòu)和建構(gòu)分析框架
  本書概要及簡短反思
  第二章 威脅與機遇:一副雙焦鏡
  中國崛起的西方解釋范式
  什么是范式?
  “中國威脅論”范式
  基于能力的“中國威脅論”話語
  基于意圖的“中國威脅論”話語
  “中國機遇論”范式
  “十億顧客”:經(jīng)濟機遇論
  中國的民主化:政治和道義機遇
  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全球一體化的機遇
  “我們都是熊貓對沖者”:雙焦鏡的糾結(jié)
  第三章 恐懼和幻想:西方自我與他者想象中的新殖民欲望
  中國觀察實為現(xiàn)代西方的一種自我想象
  畏懼中國:西方/美國殖民欲望中的“中國威脅論”范式
  “中國威脅論”反映的是西方自我想象
  “中國威脅論”范式中的西方自身建構(gòu)
  建構(gòu)他者的“中國威脅論”
  作為西方和美國自我幻想的“中國機遇論”范式
  “機遇論”范式對中國的他者化
  作為西方自我想象的“中國機遇論”
  第四章 “中國威脅論”與恐懼政治經(jīng)濟學
  權力/知識與恐懼政治學
  “中國威脅論”與美國的恐懼政治經(jīng)濟學
  美國軍事凱恩斯主義和軍工復合體中的“中國綜合征”
  美國“中國威脅論”群體中的權力知識互動
  第五章 “中國威脅論”:自我實現(xiàn)的預言
  構(gòu)想一個敵人的代價是什么?
  “中國威脅論”范式及遏制政策的社會建構(gòu)
  作為社會建構(gòu)的“中國威脅”:相互回應的一例
  民族主義和強權政治思維:大眾和知識分子對西方遏制的回應
  美國的遏制與中國的外交回應
  作為自我實現(xiàn)預言的“中國威脅論”
  第六章 “中國機遇論”:虛假的承諾和錯誤的前提
  中國機遇:一個正面的自我實現(xiàn)的預言?
  “中國機遇論”范式的錯誤前提
  “中國機遇論”的虛假承諾
  超越對自我與他者的絕對性建構(gòu)
  單邊轉(zhuǎn)變還是相互回應?
  一種特殊的關系?
  追求中國的歸附:不可能實現(xiàn)的使命
  第七章 幻滅的國際政治
  “還擊”:西方對華戰(zhàn)略的強硬轉(zhuǎn)變
  幻想中國與西方的幻滅
  從幻滅到恐懼:范式轉(zhuǎn)換與對華政策調(diào)整
  從希望到幻滅:作為“中國幻想”的“中國機遇論”
  第八章 中國觀察:走向反思和對話
  中國知識和自我反思
  中國知識與對話
  參考文獻
  索 引





上一本:世界マヌケ反亂の手引書 下一本:財團治國的年代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國際政治中的知識、欲望與權力的作者是潘成鑫,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