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個國家監(jiān)獄的人性記錄 重思公平正義與規(guī)訓懲戒 評判一個國家,不是看它如何對待最尊貴的公民,而是看它怎樣對待最卑微的那群人。 盧旺達、南非、烏干達、牙買加、泰國、巴西、澳大利亞、新加坡和挪威九個國家的監(jiān)獄實境;在懲罰之外,我們應該有更多道德、救贖、寬恕和機會的可能。 監(jiān)獄,作為今日司法體制的核心,最缺乏的就是透明。它們仿佛從未存在,多數(shù)人一生都沒有看見和接觸過,卻隱隱約約將之視為正確和正義的象征。在這趟歷經(jīng)九個國家監(jiān)獄的人性之旅,我們跟隨作者尋回幾乎被每個國家、整個地球遺忘的那群人。 我們以各種詞藻美化監(jiān)獄,仿佛那和醫(yī)院一樣是個純凈無菌的空間:“隔離”“矯正”“治療”“行為管理”,住進監(jiān)獄的人叫做“獄友”,他們是“受刑人”正在“服刑”,有“管理人員”協(xié)助。經(jīng)過美化,很容易忽視監(jiān)獄的實際環(huán)境,忘掉在那里夜以繼日、年復一年,乃至于度過數(shù)十年或后半生的,是活生生仍會呼吸的人類。 貝茲·卓辛格以美國刑罰學家和記者的身份,走訪了盧旺達、南非、烏干達、牙買加、泰國、巴西、澳大利亞、新加坡和挪威九個國家的監(jiān)獄,向我們揭開我們以為的正義是什么模樣。 “把他們關起來”是我們面對的現(xiàn)實,“然后呢”是我們要繼續(xù)深思的問題。 ======================== 《把他們關起來,然后呢?》不是那種典型的擁有翔實數(shù)據(jù)、政策分析和改變方案的關于刑事司法改革的書,也并非由一個刑事司法的專家所寫。這本書的核心在于人,是作者一路上遇見的那些人。 ——俄亥俄州立大學莫里茲法學院教授米歇爾·亞歷山大,《華盛頓郵報》 卓辛格筆下的每個國家都采取了各自對待犯人的策略,除懲罰本身之外,還有其他方式:南非為解決種族斗爭問題而建立的“真理與和解”委員會、巴西的單獨監(jiān)禁、烏干達和牙買加的藝術教育。卓辛格與犯人們見面,帶他們打破堅冰,進行角色扮演練習,參與讓犯人和受害者面對面交流的“修復式正義”活動、創(chuàng)意寫作課和戲劇講習班。 ——哈佛法學院教授珍妮·蘇克,《紐約時報書評》 作者簡介 作者 - 貝茲·卓辛格 紐約市立大學約翰·杰伊刑事司法學院(John Jay College of Criminal Justice)副教授,也是美國知名Prison-to-College計劃的創(chuàng)辦人,這項計劃旨在為囚犯提供出獄后上大學的機會。貝茲·卓辛格同時是一位記者,為《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華爾街日報》等媒體撰稿,談論內(nèi)容包括流行音樂、種族議題等。 譯者 - 陳岳辰 臺灣師范大學翻譯研究所畢業(yè),現(xiàn)任專業(yè)口筆譯者、大學兼任講師,譯作有《誘惑者的日記》《死亡之門》《非理性時代:天使微積分》《原罪》等。
目錄: 前言 1 1 報復與和解 | 盧旺達 1 2 對不起 | 南非 41 3 牢籠里的藝術 | 烏干達與牙買加 87 4 女性和喜劇 | 泰國 127 5 單人禁閉與超高度安全級別監(jiān)獄 | 巴西 163 6 民營監(jiān)獄 | 澳大利亞 193 7 社會復歸 | 新加坡 229 8 什么是正義? | 挪威 271 致謝 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