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從紀錄片出發(fā)的哲學書,他紀錄著小人物們構成的歷史;是一本用影像去抵達的啟示錄,他思考的是如何用影像認識世界。 從民生出發(fā),以影像抵達。在最官方的平臺,講述老百姓的故事。陳虻,一個被崔永元、白巖松、柴靜等一眾央視人視為精神領袖的人。 本書匯集了陳虻生前在央 視評論部的審片經(jīng)典言論、講座精華、報道文章以及影像,展示了紀錄片從觀念到方法、從欄目化管理到新節(jié)目研發(fā)的思想精華。本書由十八篇文章構成,從十八個角度解構他的思想,展示出一個思想深刻而詩意表達的紀錄片人之有趣。 包括前言在內(nèi)20章。附錄6篇訪談。隨書贈送60分鐘的一個紀念陳虻的光盤。
作者簡介 徐泓,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
目錄: 一、今天所做的一切相加就等于未來 二、《生活空間》: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三、紀錄片,在中央電視臺是需要一級保護的產(chǎn)品 四、大道無術 萬法歸心 五、我不是在改片子,是在改人 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七、找到屬于電視本體的表現(xiàn)手法 八、真實永遠取決于認知的主體 九、未來電視“有紀實者生,無紀實者死” 十、結構的力量可以改變敘事的深度和走向 十一、必須建立自己對事物認知的坐標系 十二、三段式創(chuàng)作方法 十三、紀實影像的四次選擇 十四、觀點類談話欄目符合電視本體特質(zhì) 十五、欄目化運作:前面有目標,背后有理念 十六、《社會記錄》的三個門檻 十七、你要往上頂,才能頂出一片新天地 十八、新聞改革永遠是撞擊反射 十九、陳虻:假如再給我一次機會,我可能還會選擇央視 附錄: 1 紀錄片,我們?yōu)槭裁匆霭l(fā)? 2 做生活的目擊者 3 陳虻“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4 人什么時候想要的都是自由 5 《東方時空》總制片人陳虻:大道無術 6 別為自己的低級趣味制造借口 編后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