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酷讀中國社會


作者:魏偉     整理日期:2017-02-18 10:55:10


  不同于作者前一部專著《公開》聚焦于一個城市的同性戀社群,本書以性別多元背景下同性情欲的表達為主要切入點,探討了當代中國社會生活的各種側面,包括城市空間、婚姻家庭、電影和傳媒、流行文化和社會政策等,再次表明性別和性作為重要的社會結構性力量,形塑了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整個研究綜合運用各種方法,涵蓋社會學、人類學、人文地理學、文化研究和傳媒研究等多個學科,充分體現(xiàn)了跨學科的特色。這一研究路徑,也充分呼應了目前性別和性研究領域最為前沿的研究方向,就是將“酷兒”理論(Queer Theory)這一性別理論的觸角,延展至各種主流的學科領域,挑戰(zhàn)和顛覆傳統(tǒng)的學科界限和理論假設,從而達成“將主流酷兒化”(queering the mainstream)的目標,推動更具活力和批判性的學術討論和生產(chǎn)。

作者簡介
  魏偉 1996年本科畢業(yè)于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后供職于北京市新聞出版局圖書處。2000年獲得全額獎學金赴美國洛約拉芝加哥大學留學,攻讀社會學博士學位,2006年夏天學成回國。目前是華東師范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上海市“浦江學者”。著有《公開:當代成都“同志”空間的形成和變遷》(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12)。

目錄:
  致謝
  引言
  第一章 城市、空間和同性戀
  城市和同性戀:多學科的研究視角
  現(xiàn)代中國城市中同性戀公共空間的演變
  中國城市化進程對于同性戀社群的影響
  同性戀公共空間的生產(chǎn):中國城市/區(qū)域之間的差異
  第二章 “酷兒”視角下的城市空間政治
  性別認同、空間政治和都市社會運動
  新自由主義城市空間重構對同性戀社群的影響
  中國語境下的“酷兒”空間政治
  誰的街道、公園和城市?中國同志爭取城市公共空間的嘗試
  第三章 性別平權運動中的街頭行為藝術
  抗爭行動形式庫的演化和選擇
  街頭行為藝術:新的抗爭行動手法





上一本:搖滾危機 下一本:培育良知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酷讀中國社會的作者是魏偉,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