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是位事業(yè)有成的記者, 56歲時被發(fā)現(xiàn)大腦內(nèi)長了6個惡性腫瘤,已無法挽救。面對家人和社會的阻攔,瑪麗毅然作出充滿爭議的決定:去比利時完成“合法安樂死”,并且決定記錄下了自己生命里最后6個月的每一步,直至在醫(yī)師的幫助下死去。本書讓我們可以潛入癌癥病人痛苦的深處,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瑪麗的勇氣,見證她安樂死前的復雜心路歷程。本書甫一出版即引發(fā)軒然大波!深深地震撼了讀者。 如果死亡于我們是生命尊嚴的表達和延續(xù),那么,死亡面前的我們一定會淡定、從容和優(yōu)雅,我們也會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個瞬間、每一個事件和每一個人。 ——復旦大學 生命倫理學 朱偉副教授 死,是無可回避的終點,然而在死亡的過程中,身體過程與心智過程并非同頻同步。在現(xiàn)代社會中,當死亡被徹底剝除了集體或公共性的情境與意義,它所帶來的恐懼與痛苦就完全由個體承擔,并在感性體驗與理性省察中益顯鮮明與深重;而醫(yī)學的進展尤其是醫(yī)技的發(fā)達,則使得這份恐懼與痛苦轉(zhuǎn)化成更為多樣而漫長的身體與心智體驗。因此,死亡不再是一個猝不及防的事件,而是一項需要治理的長期的個人事務(wù):我們需要認知我們自己獨一無二的死亡內(nèi)涵、尋求有尊嚴的死亡姿態(tài),建構(gòu)不那么無聊乏味的死亡意義……這本書告訴我們,怎樣為死亡而活著。 ——華師大 文化人類學 陳赟博士 作者瑪麗?德盧拜在得知自己身患絕癥之后,選擇有尊嚴地死去。她從安樂死未被合法化的祖國法國去到了比利時,選擇了由比利時醫(yī)生實施安樂死。作者有一段話讓我永不能忘:“我們會再見的,我堅信。這才是我的希望,而不是那些不得不做的治療。只有希望能化解我的恐懼。面對虛無的恐懼,面對身體深陷寒夜的恐懼。我們所有人都會再見的。我知道。”這是她敢于去死的那份信仰。 ——作家 張慈 作者簡介 作者: 瑪麗?德盧拜(Marie Deroubaix),法國人,記者、設(shè)計師、媒體撰稿人,2011年患癌癥并接受安樂死。本書是她出版的處女作,同時也是遺作,社會影響巨大,被翻譯成多種語言。 譯者: 孫敏,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現(xiàn)為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講師; 張怡,北京大學法語系在讀博士。
目錄: 序 言 /1 童話變成噩夢 /3 不歸之旅 /11 轉(zhuǎn) 向 /17 被質(zhì)疑的安樂死 /23 拒絕受苦 /31 對無望的搶救與化療說“不” /41 寫 作 /49 我不是實驗室里的動物 /51 您肺里有一塊陰影 /59 創(chuàng)傷與毒品 /67 最后一次無憂無慮的聚會 /81 回到原點 /87 避走比利時 /91 目 錄 Contents 我的安樂死申請 /97 人人自有奇跡 /101 我最后的夙愿 /105 巴黎- 布魯塞爾……布魯塞爾- 巴黎 /109 我大聲歌唱 /117 艱難的時刻 /123 病情加重 /129 我替自己挖好墳墓 /135 你們還會愛我嗎? /143 周三,10 月19 日 /149 附 錄/159 § 關(guān)于尊嚴死 § 關(guān)于安樂死 § 相關(guān)新聞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