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人在文學、戲劇、雕塑、建筑、哲學等諸多方面的造詣不但影響了羅馬人,而且還傳諸后世,奠定了今日西方文明的基礎。古希臘是一個城邦林立的地區(qū),有些古希臘城邦如斯巴達一樣奉行君主制;有些城邦則如雅典一樣實行民主政治;還有一些城邦則是由貴族統(tǒng)治或由少數(shù)人控制的議會進行統(tǒng)治。雖然古希臘所處地域狹小,但其政治制度獲得了豐富多彩的發(fā)展,并經(jīng)歷了貴族制、民主制、寡頭制和僭主制的演變。尤為突出的是,古希臘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古代人類對直接民主制度最早的嘗試之一,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古代希臘帝國》詳述了古希臘文明的發(fā)生發(fā)展歷程,其能夠形成這種文化的條件,以及古希臘最終衰落的原因,并向讀者展示了古代希臘人豐富多彩的日常生活。 作者簡介: "瓊肯尼威廉姆斯自由撰稿人,現(xiàn)居俄亥俄州。她撰寫過多部紀實類作品,涉及歷史及社會研究的諸多議題。曾著有《美國的摩門教信仰》。歷史顧問約翰W.I.李圣芭芭拉加利福尼亞大學歷史學副教授,專門研究古希臘史、希臘考古學及古代戰(zhàn)爭史。譯者郭子龍東北師范大學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西方古典文獻學專業(yè)研究生。校訂者張強東北師范大學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專事西方古典學的教學與研究瓊肯尼威廉姆斯自由撰稿人,現(xiàn)居俄亥俄州。她撰寫過多部紀實類作品,涉及歷史及社會研究的諸多議題。曾著有《美國的摩門教信仰》。歷史顧問約翰W.I.李圣芭芭拉加利福尼亞大學歷史學副教授,專門研究古希臘史、希臘考古學及古代戰(zhàn)爭史。譯者郭子龍東北師范大學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西方古典文獻學專業(yè)研究生。校訂者張強東北師范大學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專事西方古典學的教學與研究" 目錄: "引言1第一篇歷史第一章希臘古典時代的開端15第二章雅典帝國33第三章希臘古典時代的最后時光51第二篇社會與文化第四章古希臘的政治與社會71第五章古希臘的日常生活93第六章古希臘的藝術、哲學及科學121 結語149 年表165詞匯表167參考書目169拓展資料173圖片來源179譯名對照表180" 前言“古希臘人”這一術語適用于世界史上的諸多文化及時代。古希臘人中,有公元前13 世紀特洛伊戰(zhàn)爭中驍勇善戰(zhàn)的斗士。他們的神話,經(jīng)荷馬傳誦,成為西方文學的源泉。古“古希臘人”這一術語適用于世界史上的諸多文化及時代。古希臘人中,有公元前13世紀特洛伊戰(zhàn)爭中驍勇善戰(zhàn)的斗士。他們的神話,經(jīng)荷馬傳誦,成為西方文學的源泉。古希臘人中,還有智巧的雅典人(源自古希臘語sophos,意為“睿智的”),他們因所處的古典時代而聞名。公元前5世紀,雅典人確立了民主制度的典范,他們的建筑、文藝,仍然澤被現(xiàn)代社會。此外,早在公元前140年羅馬控制西方及近東世界的兩個世紀之前,作為地中海的居民,古希臘人已在科學、數(shù)學領域做出了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古希臘人的歷史跨越數(shù)個世紀,上起公元前1600年,下至公元前146年。希臘世界由此展開:地中海鄰邦中,有文明已存續(xù)兩千年的古埃及;東眺今天的土耳其,盤踞著另一個帝國——赫梯,它曾為控制坐落于二者間的敘利亞與埃及交戰(zhàn)。近鄰腓尼基人創(chuàng)造了字母系統(tǒng),發(fā)展了造船術。貿(mào)易、文化、技術往來繁榮了地中海諸邦。最終,早期希臘人發(fā)展成為該區(qū)域的另一只重要力量。古希臘從來不是一個統(tǒng)一的國家。相反,它或許是近一千五百獨立城邦(如獨立國家般運作的城市)的集合體。城邦中的居民共享一種文化和語言,盡管他們已散居于今日的希臘本土及地中海、黑海一帶(包括現(xiàn)在的土耳其、北非及意大利)。像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約前429-約前374年)描述的那樣,他們?nèi)绶诔剡叺那嗤堋K麄儾⒉蛔苑Q希臘人。這一稱謂來自羅馬人,后者稱他們?yōu)镚raeci。希臘人常以Hellenes自稱,并沿用至今。他們用Hellas一詞指代整個希臘世界,時至今日,他們?nèi)砸源朔Q呼自己的國家。想到古希臘人,最常出現(xiàn)在腦際的圖像就是公元前5世紀的雅典——今天所謂的“希臘古典時代”:它或是在廣場、市場上,商販顧客熙熙攘攘穿梭其間的景象;蚴钦軐W家們,如蘇格拉底(約前470-前399年),簇擁在人群里,探討如何過一種有德性的生活;蚴桥僚_農(nóng)神廟,那個時代的建筑杰作;蚴侨》ㄉ裨,男神女神綽麗的雕像,以及今天仍然傳誦不衰的諸神故事。這些印記都源自希臘叱咤地中海的年代,那時,領導者是最大的城邦雅典。希臘的古典時代,也應該為它的選舉活動而被銘記。因為,民主觀念,是希臘人的創(chuàng)造。 "史家將現(xiàn)在所知的邁錫尼人視為希臘文化的早期證據(jù)。他們的命名源于考古學家在伯羅奔尼撒半島古城邁錫尼附近所發(fā)掘出的人類遺物(遺存的日常生活器物)。同后續(xù)的希臘古典時代一樣,邁錫尼人生活在獨立的王國共同體中,但享有共同的語言和文化。邁錫尼文明起始于公元前1600年,盡管它的起源已難以查考。他們的語言隸屬印歐語系,這意味著它分享了歐洲語及印度語的詞根。至若早于文字記載的幾千年歷史以前,邁錫尼人是否棲居在希臘,他們是否在公元前2000年征服了當?shù)鼐用瘢@些已不可確證。但在語言和宗教方面,他們和后來的希臘人有著淵源。邁錫尼文明受到近鄰克里特文明的影響?死锾厝松钤谖挥谙ED大陸南部的大島克里特,近靠非洲北海岸。依靠高效的農(nóng)業(yè)及與其他地中海居民的貿(mào)易,克里特人變得富有。他們的某些藝術品和手工藝品與邁錫尼人相類似。邁錫尼的首領或王們居于壁壘森嚴的王宮中。相比之下,愛和平的克里特居民,他們的已被發(fā)掘的城鎮(zhèn)及王宮,則沒有城墻。在邁錫尼古墓群中,還發(fā)現(xiàn)了種類繁多的銅制武器及鎧甲,同時發(fā)現(xiàn)的還有獸皮頭盔及護盾、銅飲杯和金齒梳子。武器似乎不是父子相傳。士兵的新戰(zhàn)備意味著古代勇士擁有一定的財富。至公元前14世紀中期,邁錫尼人稱霸愛琴海。相比于埃及和赫梯大軍,戰(zhàn)爭的規(guī)模要小得多。但積極拓殖的邁錫尼人在地中海的一隅取得了成功。他們極有可能吞并了克里特文明。特洛伊王國,一度位于今日土耳其的愛琴海海岸,公元前1230年陷落。荷馬創(chuàng)編《伊利亞特》,講述了特洛伊和希臘(事實上是邁錫尼)之間的苦戰(zhàn)。但考古學家認為,特洛伊城可能在數(shù)年內(nèi)遭受了多次侵襲。邁錫尼人生活在人口稠密的城鎮(zhèn)中。這些城鎮(zhèn)位于今日的希臘以及土耳其所轄愛琴海地區(qū)。相比于數(shù)個世紀后出現(xiàn)的希臘城邦,他們的城鎮(zhèn)有權力更為集中的政府。學理上言之,社會的一切生產(chǎn)品歸屬國王。隨后地方長官視情況分配財富。宏偉的王宮為邁錫尼王而造——建于邁錫尼城的那座屬于萬王之王。他們的文明在公元前13世紀達到極盛,邁錫尼人乘風破浪,馳騁于地中海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