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千百年眼


作者:張燧居索     整理日期:2015-05-06 21:11:36

《千百年眼》是晚明張燧所著的一部學術性札記,全書共十二卷,512條,大多為史論、史考,間雜有少量文藝批評,起遠古,訖明季,內(nèi)容駁雜,議論新奇。其書名“千百年眼”,欲以“豪杰之眼”看透千百年的中國歷史。所謂豪杰之眼,不同于“文人之眼”、“俗儒之眼”,其見解乃是“隨手萬變,無所規(guī)摹,亦無不破的,使后世觀者,如冷水澆背,陡然一驚”。因書中多“異端”之語,以至于被康熙列為禁書,自己卻攻讀不輟。作者張燧,字和仲,湖南湘潭人,據(jù)《湘潭縣志》記載,他出身富貴,兄弟都好治生產(chǎn),張燧獨“務友朋,耽書史,不為茍同”,并且常!懊洼d紙筆自隨,有省輒識之,雖藩溷不釋”。明朝末年,張燧東渡日本,傳播中國文化。因本書的史論性質(zhì),可能短至一兩百字的條目,卻涉及諸多史實,為幫助讀者理解文意,在翻譯的基礎上,也做了必要的注釋,對必要的史實進行了介紹,多采信為學界普遍接受的觀點,避免冗繁的考證。對字詞的注解,也盡量簡潔。此外,也對原文一些有疑義的地方作了必要的辨正和校對,有實在難以索解者,均如實以告。總之,注釋和翻譯均以疏通文意為旨歸,至于作者的觀點,則不加以評論,而是留待讀者辨析。因譯者水平所限,注釋和翻譯難免有所謬誤,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作者簡介:
  張燧,字和仲,明代湖南瀟湘人,是一位博覽群書的學者,勇于思考,往往能夠擺脫傳統(tǒng)思想的束縛,揭示隱微,提出異議。著書多種,而“《千百年眼》盛傳于世”,其價值曾經(jīng)得到王夫之、阮元等學術大家的肯定。居索,歷史學研究生,對正史與野史都興味盈然,尤好歷史的別樣解讀,主張透過事實追尋本質(zhì)。深知為學不易,著作艱辛。對張燧著作的譯注雖無甚偉論創(chuàng)見,但也花費了大量心血,希望對得起自己,也對得起讀者。
  目錄:
  分類著作,西漢劉歆根據(jù)其父劉向《別錄》,“撮其指要”而成。劉歆(約前50—后23),字子駿,后改名秀,字穎叔。⑤《藝文》:指《漢書·藝文志》,是當時公家藏書的分類
  目錄:
  ,根據(jù)《七略》改編而成。作者班固(32—92),東漢史學家班彪之子,字孟堅。⑥皋、夔(kuí)、稷(jì)、契:傳說中舜時賢臣皋陶、夔、后稷和契的并稱。譯文記述泰山封禪事跡的文字極多,周朝有名為外史的官掌管三皇五帝時代的書籍,表明那時候的文獻典籍不一定比現(xiàn)在的少?疾爝@些書沒有流傳下來的原因,乃是天地初分的時候,紙墨還不是那么發(fā)達,加上秦始皇焚書,留傳下來的書更是寥寥無幾了。漢代一些儒家學者對留存的書籍進行收集連綴,劉歆編著的《七略》一書因此多達三萬多卷?疾彀喙套珜懙摹端囄闹尽,其中西漢時期的書籍才占了十分之二三!案、夔、稷、契之時,哪有什么書可讀”的說法,是否正確?古史之謬譙周《古史考》①以炎帝與神農(nóng)各為一人,羅泌《路史》②以軒轅與黃帝非是一帝;史皇與蒼頡乃一君一臣;共工氏或以為帝,或以為伯而不王;祝融氏或以為臣,或以為火德之主。楊朱③云:“三皇之事,若存若亡;五帝之事,若覺若夢;三王之事,或隱或顯,億不識一;當身之事,或見或聞,萬不識一;目前之事,或存或廢,千不識一!敝猎昭院!注釋①譙(qiáo)周(201—270),字允南,三國巴西西充(今四川閬中)人。所著《古史考》是一部古史考證性質(zhì)的書籍,主要目的是為司馬遷的《史記》糾謬。②羅泌(1131—1189),字長源,號歸愚,南宋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路史即大史之意,《路史》記述了上古以來有關歷史、地理、風俗、氏族等方面的傳說和史事。③楊朱:生卒年不詳,字子居,戰(zhàn)國時魏國人,道家楊朱學派創(chuàng)始人,其言論事跡散見于《孟子》、《韓非子》、《莊子》、《呂氏春秋》等書,思想與墨子極為對立。譯文譙周所著《古史考》里說炎帝與神農(nóng)不是同一個人,羅泌《路史》認為軒轅帝與黃帝是兩個不同的帝王;史皇與蒼頡,一個是君王一個是臣子;有的說共工為帝王,有的說他只是“伯”,未稱王;有的說祝融只是臣子,有的說他是火神。楊朱說:“三皇的事跡,若有若無;五帝的事跡,如夢似幻;三王的事跡,有些清楚,有些隱晦,正確的可能不到億分之一;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不管是親眼所見還是親耳所聞,正確的可能不到萬分之一;當下的事情,或存或廢,正確的可能不到千分之一!笨芍^至理名言!四岳①為一人孔平仲②以四岳為一人,通為二十二人之數(shù),此說甚妙!稘h書》“三公”一人為“三老”,“次卿”一人為“五更”。注云:“五更,知五行者!卑仓脑婪侵姆秸吆!《書》③“內(nèi)有百揆④四岳”,以四岳為四人,則百揆亦須百人矣。今翰林有五經(jīng)博士⑤,欽天監(jiān)有五官挈壺⑥,亦只一人。益信孔平仲之言矣。注釋①四岳:四岳為一人還是四人無定論。一說四岳是共工的從孫,因為幫助禹治水有功,賜姓姜,封于呂。一說四岳是羲和的四個兒子,分管四方,所以叫四岳。但孔平仲認為四岳為一人,本書作者取此說。②孔平仲(1044-1111),字義甫,一作毅父,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人,孔子四十七代孫,北宋詩人。③《書》:即《尚書》,上古歷史文件的匯編。相傳由孔子編選而成,傳本有些篇是后人追述補充進去的。④百揆:總理國政之官。⑤五經(jīng)博士:教授五經(jīng)的學官!皟(nèi)有百揆四岳”出自《尚書·周官》。⑥五官挈壺:五官挈壺正的略稱,掌知更鼓漏刻。譯文孔平仲認為“四岳”是一個人,這才符合舜帝時代有二十二位大臣的數(shù)目,這種說法非常妙!稘h書》中,“三公”其中之一為“三老”,“次卿”中的一個是“五更”。其注釋說:“五更,精通五行之說的人。”那怎么知道“四岳”不是熟悉四方的人呢?《尚書》記載:“有百揆四岳!比绻脑罏樗膫人,那么百揆就得是一百個人了,F(xiàn)在翰林院中有名為五經(jīng)博士的學官,欽天監(jiān)中有名為五官挈壺的官職,都是一個人。這就讓人更加相信孔平仲的說法了。





上一本:自由的歷程:美利堅圖史 下一本:澀澤榮一與近代中國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千百年眼的作者是張燧居索,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