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對我國歷史各個時期的有代表性的或有一定影響的20多位女性進行了剖析與解讀。她們中有美女,也有丑女;她們中有賢女,也有惡女;她們中有才女,也有笨女……但都演繹了一段段傳奇人生。她們有些在政治上表現(xiàn)過豁達的胸懷、深遠的見解和非凡的能力;有些在文學藝術的領域里顯示了超人的靈性、橫溢的才華;有些在社會生活中表現(xiàn)出應變的智慧、堅強的毅力和純潔的品格。反之,也有個別在品質(zhì)和行為上令人十分僧惡的壞女人。作者客觀地解讀了她們,也尊重歷史,還原了她們本來的歷史真相。 作者簡介: 周游,本名仁忠。江蘇高郵人。已經(jīng)出版《孔子的緋聞——中國歷史名人再解讀》、《佛教圣地游》、《揚州記憶》等五部文學作品集,曾獲《人民文學》全國征文獎、汪曾祺文學獎。 目錄: 序 沉魚的西施 不羈的烈馬 賭徒的玩偶 金屋的誘惑 落雁的昭君 閉月的貂蟬 恐怖的皇后 漂亮的借口 冒險的子宮 羞花的貴妃 凄艷的情殤 揚州的美女 沉魚的西施一1999年5月,承蒙朋友贊助,我才有幸尋訪西施的芳蹤。諸暨是我此行第一個選擇的目標,因為那是西施故里。 到諸暨旅游,有個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西施殿?邕^古樸凝重的三扇朱漆大門,進入殿區(qū),右側便是西施殿。西施殿最早的構筑,當在唐代或之前,李商隱有“西子尋遺殿,昭君覓故村”(《蝶》)的詩句,而魚玄機也有“只今諸暨長江旁,空有青山號苧蘿”(《浣紗廟》)的詠嘆。宋元兩代,西施殿雖然一度如秦觀所感傷的“茂草荒臺,苧蘿枕冷閑愁”(《望海潮》)的景況,但是祠廟不廢。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陳延魯捐資重修,咸豐十一年(1861年)又毀于戰(zhàn)火,其后雖歷經(jīng)重修,但至民國年間已是斷垣殘壁。1929年,陳錫文等集資再修。抗日戰(zhàn)爭期間,因遭日本侵略軍飛機轟炸,西施殿宇大部被毀,惟西施塑像尚存!拔母铩逼陂g,又徹底被毀。諸暨縣人民政府根據(jù)諸暨人民的愿望,以及海內(nèi)外知名人士的提議,決定重修西施殿,1986年9月動工,1990年10月竣工。西施殿依山而建,是一重檐歇山型仿古建筑。正殿三間兩弄,坐北朝南,“西施殿”匾額題字出于著名書畫家劉海粟之手。殿前以拱橋為主軸線,配以水池和東西側廂。據(jù)稱,殿區(qū)所用的一萬多件建筑構件,都征集于民間明、清時期的木雕、石雕原件,工藝水平高超,組合巧妙合理,布局錯落有致,基調(diào)典雅古樸,匠心獨具,整個建筑可謂明清兩代的民間藝術博物館,加重了西施殿的歷史文化底蘊。殿中有傅維安創(chuàng)作的西施塑像,高2.8米,凝坐于0.8米高的臺座之上,風姿綽約,后妃裝束,但又不失越女村姑的風采。西施殿前兩側,各植一棵合歡樹,是日本專訪西施故里代表團帶來的,1990年9月栽種于此。旁有仿刻的日本蚶滿寺西施碑,一邊是刻有“象瀉蒙蒙雨/淋打合歡樹上花/楚楚賽西施”俳句石碑(據(jù)說,這是300多年前日本俳圣松尾芭蕉的手跡),可見西施美名早已遠播異域。西施殿右側為古越臺,依山而筑,正對門樓!肮旁脚_”三字為當代書畫家韓天衡所書。進入其內(nèi),這給人以一種莊重肅穆的感覺。臺中奉有越王勾踐,謀臣文種、范蠡分立兩側,上懸“臥薪嘗膽”匾額,再現(xiàn)了君臣勵精圖治,滅吳雪恥的歷史畫卷。古越臺前是紅粉池,“紅粉”即紅粉佳人,與西施相聯(lián)系。據(jù)稱,這樣安排有斥貶越王勾踐之意。唐代詩人皮日休詩云:“越王大有堪羞處,只把西施賺得吳。”(《館娃宮懷古五絕》)紅粉池像一面鏡子,正對著古越臺,意示讓勾踐照一照“堪羞處”。鄭旦亭與西施殿相對,是為紀念與西施同赴吳國的另一美女鄭旦而建的。亭分兩層,上層為三迭檐圓頂,下層為八角挑檐。上下兩層均有長廊相圍。全亭共十二根石柱都設有花雕牛腿,墻嵌浮雕花窗,厚重又有靈動的氣息。內(nèi)置巨鐘,撞之訇然。相傳,入?yún)遣痪茫嵉┮驗樗监l(xiāng)成疾,抑郁而亡,墓在江蘇吳縣黃茅山上。過鄭旦亭,進入盤山碑廊,依山勢緩步登高,透過右側壁上有關西施事跡的圖片、詩文陳列,便可知西施由越入?yún)橇粝碌谋姸噙z跡,管窺這位絕代佳人以身赴國難的生平。碑廊南面是苧蘿山的最高點,上建一亭,名“苧蘿亭”。亭為八角三重檐造型,內(nèi)置三層,可逐級登臨,登高可瀏覽諸暨市區(qū),向南極目勾乘山,是登高望暨的好去處。過苧蘿亭,便是苧蘿山的南岙。岙不大,坡平緩,這里原為居民住宅,2000年被擴建劃入景區(qū)范圍,F(xiàn)建有西施行廊、夷光閣、古苧蘿村舍、荷花池等景點。從苧蘿亭沿石階而下,就來到西施長廊。只見長廊門樓上有一塊“天下第一美人”的長匾,字輯于毛澤東手跡,是因毛澤東曾說過這樣的話,為西施長廊點睛增色。長廊內(nèi)陳列著西施從出生到去吳國的蠟像群組。蠟像似真人大小,形象逼真生動,有西施出世的故事,勾踐臥薪嘗膽的畫面,范蠡西施相遇的情景,以及西施、鄭旦由越入?yún)撬l(fā)生的離鄉(xiāng)別親、土城學技、德清贈花、嘉興嘗李、思鄉(xiāng)撫琴等場景,集中反映了西施的生平和有關傳說。 出西施殿,便見江岸立一飛檐亭閣,稱浣紗亭,亦謂西施亭。沿游步道而下到江邊,矗著一塊古樸蒼褐的巨型方石,上鐫“浣紗”二字,傳為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手筆。南北朝劉宋孔靈符《會稽記》云:“諸暨苧蘿山,有西浣紗石。”《輿地志》、《十道志》、《嘉泰會稽志》亦載:“勾踐索美女以獻吳王,得諸暨苧蘿山賣薪女,曰西施。山下有西施浣紗石。”歷代文人學士喜作歌驪之行,唐代詩人李白《送祝八之江東賦得浣紗石》云:“西施越溪女,明艷光云!慈?yún)峭鯇m殿時,浣紗古石今猶在。”相傳,這里是西施浣紗處,也是當年西施與范蠡互贈信物,訂下百年之好的地方,故浣紗石又名結發(fā)石。據(jù)說,凡到過結發(fā)石的情侶,他們的愛情分外美滿。歷代文士對浣紗石多有吟誦。近旁石碑嵌著大書法家沙孟海題寫的“西施浣紗處”。此外,修筑的游步道和棧橋,盤曲錯落,使西施亭和浣紗石融成一處完美的景點!拔魇┰较,出自苧蘿山!保ɡ畎住段魇罚┦巧剿撵`氣聚合,還是上帝的有意造化,滾滾紅塵中西施粲然臨世,出水芙蓉比不上她的光彩奪目。傳說,有天,一個苧蘿村婦在溪邊浣紗,一條金色鯉魚銜著一顆金光四射的彩珠向她游來,并將明珠射人她口中,隨后滾入肚中。這位村婦自明珠入肚后便懷了孕,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祥光四射。一只五彩鳥從屋頂展翅飛下落入她懷中,不一會兒,生下了白玉般的女兒,她就是西施。 苧蘿山座落浣江西側,以盛產(chǎn)苧麻而得名。山高僅數(shù)10米,周長不滿三里,端秀玲瓏,翠巒玉立。裸露巖石呈赭紅,俗稱紅樓石,為西施、鄭旦故里所在!遁浀刂尽吩疲骸爸T暨苧蘿山,西施、鄭旦所居,其方石為浣紗處。”山東側建有浣紗亭,與浣紗石交相輝映,山麓有西施廟殿、浣紗祠宇等建筑。浣江碧波粼粼,回環(huán)于西施故里苧蘿山和鄭旦故里鸕鶿灣之間。苧蘿山腳是浣江,又名浣紗溪。江畔有浣紗石,為當年西施浣紗處。浣江碧波粼粼,回環(huán)于西施故里苧蘿山和鄭旦故里鸕鶿灣之間。唐代崔道融有詩云:宰嚭亡吳國,西施陷惡名。浣紗春水急,似有不平聲。(《西施灘》) 鄭旦故里,位于浣紗東岸的金雞山下。鄭旦字修明,與西施同為美女,浣紗姐妹。據(jù)《越絕書》載:“越乃飾美女西施、鄭旦,使大夫種獻之于吳王。吳王大悅! 在浣紗亭,導游美眉如數(shù)家珍地講述西施的故事—— 西施,姓施,本名夷光,因家住苧蘿西村,后人稱謂西施。西施自幼心靈手巧,聰明伶俐,勤勞能干,清晨上山采桑,回家燒茶煮飯,還經(jīng)常到溪邊浣紗洗衣。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生靈,苧蘿的山水草木,風云物象,養(yǎng)育出西施這樣一個絕代佳人。她天生麗質(zhì),仿佛月宮嫦娥,九天仙女。隨著年齡的增長,苧蘿周圍的人們都知道有西施這樣一個非凡的女子。一天,西施在江邊浣紗,清澈的江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魚兒看見她的倒影,竟然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也正是西施的出現(xiàn),春秋末年,吳越這兩個毗鄰的國家的歷史才出現(xiàn)了戲劇性的變化,引出一段亦悲亦喜的風流佳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