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日本教習


作者:汪向榮     整理日期:2014-12-02 11:10:12

  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向來是中國作為文化輸出的一方。中日甲午戰(zhàn)爭之后,當時政府中的一些官員以及部分知識分子才認識到向西方,尤其是日本學習,進行改革的緊迫性。從1901年到1911年這11年間,清朝政府聘請了大批日籍教師充任中國新式學堂的教員。這些日籍教師在歷史上被稱為“日本教習”。本書收入了汪向榮先生有關(guān)“日本教習”的研究性文章。這些文章不但從不同方面闡述了日本教習來到中國的歷史背景、他們在中國從事的教育活動,還論及一些回到日本之后的日本教習對中日文化交流所做的積極貢獻以及中日兩國人民官方和非官方的交流活動,為讀者提供了一個獨特的理解中日文化交流史的角度。
  作者簡介:
    汪向榮(1920—2006年),上海青浦縣人,早年求學于日本京都大學,攻讀東洋史。1978年調(diào)入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享有國務(wù)院特殊津貼的專家。著有《中日交涉年表》、《邪馬臺國》、《中日關(guān)系史文獻論考》等著作十余種。
  目錄:
  商務(wù)版序(徐建新)1
  修訂版序15
  前言21
  中日文化地位的逆轉(zhuǎn)1
  中國和日本的文化關(guān)系3
  漢譯西洋文化對日本的影響16
  中日文化地位的逆轉(zhuǎn)33
  日本教習47
  數(shù)千年來未有之變局49
  怎樣變?51
  留學——培養(yǎng)變革人才56
  “清國保全論”62
  從遣送留學生到聘請教習67
  日本教習的開始和分布70
  日本教習的實況107商務(wù)版序(徐建新)1修訂版序15前言21中日文化地位的逆轉(zhuǎn)1中國和日本的文化關(guān)系3漢譯西洋文化對日本的影響16中日文化地位的逆轉(zhuǎn)33日本教習47數(shù)千年來未有之變局49怎樣變?51留學——培養(yǎng)變革人才56“清國保全論”62從遣送留學生到聘請教習67日本教習的開始和分布70日本教習的實況107中國人對日本教習的反應(yīng)125日本教習的衰退131簡單的總結(jié)138關(guān)于日本教習141中國的新教育和日本教習161中國教育近代化的過程169中國的新教育是怎樣模仿日本的175日本教習的作用183師范教育建設(shè)中日本教習的作用190女學的興起和日本教習195總結(jié)200中國的近代化和松本龜次郎203教育在變革中的地位205教育改革和游學政策214中國的近代化和留日學生221松本龜次郎和留日學生232熱愛和理解中國的日本人246歷史不會忘記255中島裁之和東文學社267中島裁之和東文學社設(shè)立經(jīng)過273東文學社的組織和教學277失敗的事業(yè)291《筆談遺稿》305神戶理事府323附錄一新見日本教習(武安。351附錄二遴選與聘請日本教習(武安隆)361
    日本明治維新后,特別是20世紀初以后,大量中國人赴日留學,形成了近代中國人留學日本的一次高潮。他們學成回國后對中國的教育近代化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但是,關(guān)于日本曾派出數(shù)以千百計的教習來華執(zhí)教一事,長期以來并不為國人所熟知。要完整地復原近代日本對華的教習派遣制度并評論這一制度的功過,有相當?shù)碾y度。正因為如此,該書出版后受到中日學界的高度關(guān)注!旖ㄐ
    過去不為人所重視的一段歷史事實,又得到了發(fā)掘和重視。——日本學者這一百年來,我們的民族和國家,是在苦難中奮斗和摸索過來的。在摸索的過程中,取得了一個寶貴的教訓,就是落后是要挨打的。其實,這個教訓,一百年前我們的先人就知道了,可是并沒有重視,更談不上汲取了,以致使苦難的過程,在中國延續(xù)了這樣久。鴉片戰(zhàn)爭的炮聲曾驚動過中國,也驚動了日本?墒窃谥袊藰O少數(shù)知識分子以外,統(tǒng)治者一點沒有醒悟,依然以天下帝國自居。沒有直接受到炮火蹂躪的日本,卻汲取了鄰邦的教訓,認識到了自己的落后,急起直追,在不長的時間內(nèi)擺脫了挨打的局面。不但這樣,還加入了侵略者的行列,直接打擊和侵略不久以前還是其文化母國的中國。甲午一戰(zhàn)大敗之后,才使中國的部分知識分子重視落后要挨打的教訓,要求使民族、國家從落后中脫身?墒且鯓硬拍軘[脫落后的局面,尤其是在阻力重重中擺脫落后,他們并不清楚。幸而向來受中國文化影響,不久前還同處積弱地位,而現(xiàn)在已躍居強國之林的日本,就在鄰近。一批知道落后要挨打,而想急速脫離落后的知識分子,選擇了日本作為效法的范本,提出要向日本學習。他們之所以選擇日本,盡管說是由于路近、費省、文字風俗相似等等理由,但這都只是表面上人所共見的,實際上還是在于日本不但能在短期內(nèi)從落后的境地中擺脫出來,而且還能搖身一變,由一個被侵略者而成為一個有力量欺侮、侵略鄰國者。因此,中國的知識分子想從日本的經(jīng)驗中,學習怎樣才能不挨打,怎樣才能富國強兵。當時的中國知識分子,特別是統(tǒng)治階層中的知識分子,懂得要改變國家的面貌,要使國家能長治久安,要使國家能做到真正的富國強兵,必須從教育這一根本著手,所以他們把向日本學習的重點,置于教育上。這種想法,從今天看來,不僅是正確的,而且是具有長期戰(zhàn)略眼光的。甲午以前,中國統(tǒng)治階層中的知識分子,曾經(jīng)提出過在教育方面,向當時先進國家的西方學習的建議,并且也陸續(xù)付諸行動了的;可是在頑固的保守勢力反對下,很快被扼殺了。甲午以后,雖說局勢有所變化,可保守勢力的阻力仍然很大,因此他們想以教育作為重點,由根本上向日本學習的建議,要成為行動,還是困難重重的。不過頑固的保守派,他們迷戀于權(quán)和勢,當他們覺悟到不改變目前的情況,就會動搖他們的統(tǒng)治基礎(chǔ)時,就無可奈何地默認了這些建議。在這一背景下,成千上萬的中國青年東渡到日本,不是求學,就是游歷;成批的官吏,也在游歷考察的名義下涌到日本。20世紀初年,大量中國留學生的集東京,其原因就在此。讓國家民族的下一代,到先進國家去學習,培養(yǎng)他們改造舊社會的本領(lǐng),本來是件好事,可是隨之而來的動搖腐朽的統(tǒng)治基礎(chǔ)的副作用,嚇壞了頑固的保守派。在他們看來,改革,不要說革命了,比亡國更可怕。于是,又施展故技,企圖阻止、破壞青年們到日本去學習。但是,時代是在前進的,人民的覺悟也不會永遠停留在原地,1881年撤回全體留美學生和1882年停止向外派遣留學生的故事不可能重演,閉關(guān)鎖國也不再能辦到。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一面為出國留學設(shè)置障礙,一面又邀聘大批日籍教師前來幫助建設(shè)中國的新教育,使改革局限在統(tǒng)治階層的控制下,按著他們的意圖進行。既可以欺騙人民,蒙蔽要求改革的知識分子,而又沒有動搖統(tǒng)治基礎(chǔ)的危險。不過,歷史有其一定的發(fā)展規(guī)律,并不依人的意志而轉(zhuǎn)移。留日學生和應(yīng)聘而來的日本教習,為中國的近代化留下了不可泯滅的痕跡,雖然都是失敗的。近半個世紀以來,研究中日文化交流史的人不少,但很少有人提及兩國文化逆轉(zhuǎn)的情況,也很少有人研究中國的留日學生,更不必說曾經(jīng)在20世紀初活躍在中國各地的日本教習了。其原因,可能由于這些是失敗的歷史,不愿深究,也可能是因為資料缺乏,難以著手。事情的確如此,可是歷史總是歷史,客觀的存在是無法更變的,何況過去的歷史,即使是失敗的,也應(yīng)該研究,以便能汲取教訓。
  





上一本:明史簡述 下一本:中世紀西非諸帝國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日本教習的作者是汪向榮,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