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口述歷史雜談


作者:陳墨     整理日期:2014-10-03 00:21:05

《口述歷史雜談》,陳墨著。本書所收錄的文章,是作者從事口述歷史工作8年來的一些零星文章、筆記和訪談錄整理文稿。都是與口述歷史相關,因之較雜,故以《雜談》名之。
  全書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雜談部分,是對口述歷史的一些思考,這些不是學術論文,是思考隨筆。第二部分是序跋及編纂說明與后記部分。第三部分是采訪札記和訪談錄。
  作者簡介:
  陳墨,安徽省望江縣人。1960年生,1982年畢業(yè)于安徽大學中文系,1988年畢業(yè)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學系。現為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理事,中國臺港電影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武俠文學學會副會長,文學碩士,研究員,碩士生導師,指導研究方向:中國電影史。
  目錄:
  i大家來做口述歷史(代序)
  1口述歷史能為歷史學貢獻什么?
  14口述史學是什么“學”?
  30人類個體記憶庫是什么東西?
  47自傳、回憶錄與口述歷史
  64口述歷史編纂的“口語形態(tài)”問題
  81藝術家與口述歷史
  92“中國電影人口述歷史叢書”序
  102《中國電影人口述歷史》序
  128《口述歷史門徑—實務手冊》后記
  134“中國電影人口述歷史”編輯條例(討論稿)
  147《花季放映》編后記
  161《畫外心聲》編后記i大家來做口述歷史(代序)
  1口述歷史能為歷史學貢獻什么?
  14口述史學是什么“學”?
  30人類個體記憶庫是什么東西?
  47自傳、回憶錄與口述歷史
  64口述歷史編纂的“口語形態(tài)”問題
  81藝術家與口述歷史
  92“中國電影人口述歷史叢書”序
  102《中國電影人口述歷史》序
  128《口述歷史門徑—實務手冊》后記
  134“中國電影人口述歷史”編輯條例(討論稿)
  147《花季放映》編后記
  161《畫外心聲》編后記
  180《散鏡傳奇》編后記
  199《陳駿濤口述歷史》采編后記
  218采訪胡健先生手記
  227關于吳天明:未完成采訪的手記
  239長安女子放映隊員集體訪談紀要
  251西安電影資料庫72屆員工集體
  訪談紀要
  259陳燕嬉訪談錄
  298李露玲訪談錄
  336盧樹坤訪談錄
  370后記大家來做口述歷史(代序)
  明眼人一看即知,這個標題是借來的。美國口述歷史家唐納德·里奇的名著DoingOralHistory:APracticalGuide,被王芝芝、姚力二位將其第二版譯成漢語,書名即《大家來做口述歷史》(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這個翻譯好。
  借用這個題目,是想說這么幾個話題:口述歷史是什么?大家來做口述歷史是否靠譜、是否可行?為什么要做口述歷史?口述歷史有什么意義和價值?
  一
  孩子:爸爸,你上學的時候,要是沒考好,爺爺會不會打你?
  爸爸:爸爸上學的時候啊……
  孩子與爸爸對話,爸爸講述自己小時候的故事,這樣的事隨時隨地都在發(fā)生。而這,就是自然形態(tài)的口述歷史。如果孩子或爸爸或旁邊人將
  孩子和爸爸的對話用攝像機、錄音筆甚或手機記錄并保存下來,這就是“做”口述歷史。
  可能有人覺得:這樣解釋口述歷史,未免太過簡單隨意。我就換一種比較正式的說法?谑鰵v史是什么?在我看來,口述歷史是人類知識
  和經驗傳承的一種方式,也是人類求知的一種路徑。按照這一界定,那個孩子與爸爸的對話中,涉及的問題包括:爸爸上學的時候是否有沒考的情況?假如沒有考好的話,爺爺會不會打?對于這個孩子而言,這就是在求知,在學習人生的經驗,尋求成長的知識。其中或許還暗含了對爸爸因為自己考不好就打人的不滿。
  什么是口述歷史?這個問題并無標準答案。對一些重要的歷史人物進行訪談,將他們參與歷史大事件的經歷和見聞記錄下來,當然是口述歷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早期口述歷史工作,就是以此為依據的。英國口述史家與社會學家、社會史家合作,對產業(yè)工人、城市女仆進行訪談,讓歷史上的“沉默的大多數”發(fā)出自己的聲音,同樣也是口述歷史。也就是說、產業(yè)工人、城市女仆這樣的普通人,也可以成為口述歷史的對象。他們的人生經歷、人生故事和人生見聞,也能夠成為社會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做,就把口述歷史的
  對象和范圍大大擴展了。如此一來,大家來做口述歷史,就有了依據。
  作為一種求知路徑,口述歷史無非是就個人的人生經驗和知識進行提問、對話、訪談和記錄。如果我們真的有心求知,了解每一個人都是
  社會化的產物,都是社會與歷史關系網絡的一個結點,都會接受社會與歷史的影響并對社會和歷史有一定的作用,就不難進行推理:每個人都可
  以成為口述歷史對象,大家都可以做口述歷史采訪人,這事確實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
  我是說,口述歷史,或“做口述歷史”,這事一點也不神秘。另一方面,隨著經濟條件及科技水平的提高,照相機、攝像機等記錄音像的器
  具不再是奢侈品,能夠記錄音像的手機幾乎已經普及,記錄并收藏口述歷史訪談,一點也不困難。因此說,大家來做口述歷史,在理論上說,
  不僅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
  二
  接下來的問題是:作為普通人,為什么要大家來做口述歷史?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不妨先看看美國作家羅伯特·麥卡蒙的小說《奇風歲月》(Boy'sLife)中讓人印象深刻的一段話:“我記得很久以前曾經聽人說過一句話:如果有個老人過世了,那就好像一座圖書館被燒毀了……我好渴望能夠有個像電影院的地方,里頭有一個有一本記錄了無數名字的
  目錄:
  ,我們可以在
  目錄:
  里找出某個人的名字,按下按鈕,銀幕上就會出現某個人的臉,然后他會告訴你他一生的故事。如果世界上真有這樣的地方,那會很像是一座天底下最生動有趣的紀念館,我們歷代祖先的靈魂會永遠活在那里,而我們可以聽得到他們沉寂了百年的聲音。當我走在墓園里,聆聽著那無數沉寂了百年、永遠不會再出現的聲音,我忽然覺得我們真是一群浪費寶貴資產的后代。我們拋棄了過去,而我們的未來也就因此消耗殆盡!蔽艺J為這話川值得所有口述歷史工作者銘記。它提醒我們,口述歷史不僅是一種求知路徑,更重要的或許是它還能滿足人類的情感需求。
  ……





上一本:三天讀懂中國五千年趣聞傳說 下一本:風雅宋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口述歷史雜談的作者是陳墨,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