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東方破曉


作者:薛家柱     整理日期:2014-08-28 08:42:43

1948年初夏,中國人民革命的滾滾洪流如風暴,如雷霆,排山倒海,洶涌澎湃,席卷著古老的中國大地。我人民解放軍正揮師南下,直逼濟南,準備切斷南北交通要道;同時馳騁在遼沈、平津、淮海的廣袤大地,擺開了大決戰(zhàn)的戰(zhàn)場。
  風雨飄搖的蔣家王朝,軍事上已遭連年慘敗,兵敗如山倒,經(jīng)濟上則通貨膨脹、物價飛漲,人心惶惶,長江流域更發(fā)生了搶米風潮——
  作者簡介:
  薛家柱男,1938年1月生,浙江寧海人。國家一級作家。1960年杭州大學(現(xiàn)為浙大)中文系畢業(yè)后,在《西湖》文藝月刊擔任負責人、副主編近二十年。1986年任杭州市文聯(lián)專業(yè)作家。曾連任浙江省作協(xié)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副主席,杭州市作協(xié)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主席。自1958年開始寫作,先后涉及詩歌、小說、散文、紀實文學、戲劇、影視等領(lǐng)域。出版長篇“蔣介石三部曲”、《覺醒的警衛(wèi)員》《鐵血生涯》《最后通緝令》《大國空魂》《愛已隨風》《胡雪巖》等,散文集《掠影》《流光》等,紀實文學集《寒山》《世紀浮雕》等,共二十六部。創(chuàng)作電視劇《盈盈一水間》《為奴隸的母親》《濟公》《東方破曉》《紅頂商人胡雪巖》(與二月河合著)等一百多部(集),電影《皮影王》《愛滿長河》,還有歌劇《不準出生的人》,廣播劇《幽蘭逢春》(《中國印》等。其中,電視劇《步步深淵》《幕后行動》獲中紀委監(jiān)察部“衛(wèi)士獎”,長篇《最后通緝令》獲司法部“金劍文化工程”文學獎一等獎,《幽蘭逢春》《中圍印》《紅頂商人胡雪巖》先后獲浙江省“五個一”工程獎。被評為“浙江文壇50杰”,享受杭州市政府特殊津貼。1
  “小蕓,你死得好慘哪!奶奶對不起你,啾瞅……”
  她的身后,好心的鄉(xiāng)鄰為她抬著一塊門板,門板上放著那個小女孩贏弱的尸體。
  秋玲目睹這幅悲慘情景,忍不住摘下衣襟上的手帕拭淚。豐鎬房的蔣家大管家唐瑞福見此情景,連忙反身進屋,搖動賬房間那部老式電話座機,往南京總統(tǒng)府打電話:
  “報告大先生!我是唐瑞福。”
  “我是委員長!彪娫捘穷^傳來蔣介石的奉化口音,“瑞福,有啥事體?”
  “大先生!大事不好了!碧迫鸶H鐚崍蟾妫特別強調(diào)了一下,“溪口發(fā)生搶米風潮,還死了人。”
  “什么?!這是怎么搞的……溪口是國民模范鄉(xiāng),怎么也會發(fā)生搶米風潮?”聽筒那頭,蔣介石呆怔了一會兒,隨即發(fā)布命令似的,“瑞福,你別擔心,我會立即通知浙江省主席陳儀,趕緊往溪口增撥糧食!
  這時,作為浙江省會的杭州,同樣也在鬧糧食風潮。由于糧價高漲,米商們囤積居奇,每天應市的大米奇缺,市民們到糧店、糧棧瘋狂地搶購。
  這天早晨,一艘夜班的蘇杭小客輪,在京杭大運河的賣魚橋碼頭靠岸。
  從小火輪上走下的熙熙攘攘旅客中,有一個穿淡青色旗袍、外罩米色絨線外套的年輕姑娘。她清秀俏麗的臉蛋上一對水靈靈的大眼睛,正打量著擠在岸上迎客的人群。
  “林瑛——”一個身材修長、穿一身黑色中山裝的英俊青年向她迎了過來。
  “漢明!”林瑛連忙向他跑了過去。兩雙手緊緊握在一起,差點成了擁抱姿勢。
  這個青年叫陳漢明,浙江大學物理系三年級學生。林瑛是他中學時代的同學,現(xiàn)在是上海《民聲報》的記者。她經(jīng)常在長江三角洲一帶采訪。昨夜,她從蘇州乘夜班輪船來杭州,陳漢明接到電報就起早到賣魚橋碼頭接她。
  陳漢明提著她的小巧旅行箱。兩人在運河邊的街道上邊走邊聊,聊當前時局,聊他倆的未來。他們剛好從“拱墅米號”門口經(jīng)過,親眼看到了賣魚橋與溪口同樣的瘋狂搶米一幕。林瑛看得驚呆了,連忙掏出照相機“咔嚓、咔嚓”地拍攝了好幾張新聞?wù)掌,以備在《民聲報》上發(fā)表。
  “林瑛,你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陳漢明意味深長地問道。
  “賣魚橋喲,你以為我不知道?”林瑛矜持地一笑,“我外婆是塘棲人,我從小就在這兒上船落船。賣魚橋是運河水上人家賣魚賣蝦賣水產(chǎn)的地方。杭州人想吃河鮮就上這兒來趕集。是不是?”
  “不錯!标悵h明幽默地一笑,“那邊碼頭是叫賣魚橋,這兒已是米市巷。這是專門賣米的地方,過去江南大米漕運到北京,進貢皇帝佬兒的糧食常在這兒集散,米市十分興旺。那時候,大運河里都是裝滿米的糧船;可現(xiàn)在米市巷居然無米供應。哼,你說,這不是絕妙的諷刺嗎?”……





上一本:胡同 下一本:如歸旅店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東方破曉的作者是薛家柱,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