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卑往事1——一戰(zhàn)天下崩》由獨孤一嘆編著。 尋找中國歷史流淌千年的狼性精神! 從古至今,馬背民族為什么不崇拜馬,而是信奉狼? 是這樣,千百年來,草原民族從來就以狼為師,狼是他們的獸祖、戰(zhàn)神、宗師和圖騰。為得狼性,據(jù)說鮮卑人一生下來就是吃著狼奶長大的。 西漢時,鮮卑還名不見經(jīng)傳,屈膝于匈奴之下,但骨血里的狼性讓他們隱忍以待,伺機反撲,最終從匈奴人手里搶來地盤,盡收漠北10萬匈奴鐵蹄。 五胡亂華中,匈奴、羯、氐、羌都遭到毀滅性打擊,唯有鮮卑極盛一時。 拍馬南下的鮮卑人,徹底打垮了漢族政權,攻城略地,大肆屠殺,一時血染九州,老百姓為了活命,流民一度席卷整個中國,漢族有史以來第一次面對生死存亡。 300年間,中國大地上一片殺戮、尚武、復仇、權謀、成敗、霸業(yè)、欲望。 血性消退的漢人,一路狼狽南逃,怯懦和退縮最終釀成了什么苦果?僅舉一例,鄴城被占時,5萬名少女被鮮卑慕容大軍充作軍糧,僅僅一個冬天就吃得干干凈凈。 鮮卑人的狼性,激發(fā)起的注定是漢族人的血性。 1700年前,冉閔發(fā)起《殺胡令》,曾一戰(zhàn)大敗鮮卑燕軍20萬,擒斬7萬余人,奪取大小郡縣28城,打出了漢家鐵騎的威風,為懦弱漢族重新注入狼性。 到公元410年,鮮卑慕容3千多人終于一次性被劉裕殺光,一個不剩。 而750年后,成吉思汗為何又能沿著鮮卑人的足跡,橫掃歐亞大陸?歷史上,到底是漢族征服了狼性民族,還是狼性民族一次次為漢族輸血? 從《鮮卑往事1——一戰(zhàn)天下崩》,我們一睹中國歷史狼性精神的起源和傳承! 作者簡介: 獨孤一嘆,本名劉星,曾用筆名滔滔東流、南山客,70年代生人,專業(yè)讀史,閑來寫文,身居草澤,思接八荒,天涯論壇知名人士,被網(wǎng)友戲稱為煮酒論史版的“東邪”。 目錄: 前言 第一章塞上小“四國” 1.莫護跋定姓 2.段部崛起 3.力微復國 4.衛(wèi)瓘之計 5.慕容異爨 6.“闖關東”與塞上四雄崛起 第二章中原蕩分崩 1.神州陸沉 2.司馬越的布局 3.壯哉劉越石 4.劉淵的新思維 5.離家出走的司馬越 6.悲哉兩京前言 第一章 塞上小“四國” 1.莫護跋定姓 2.段部崛起 3.力微復國 4.衛(wèi)瓘之計 5.慕容異爨 6.“闖關東”與塞上四雄崛起 第二章 中原蕩分崩 1.神州陸沉 2.司馬越的布局 3.壯哉劉越石 4.劉淵的新思維 5.離家出走的司馬越 6.悲哉兩京 7.天算?人謀? 第三章 血雨腥風燕子飛 1.揚名平州 2.石勒破局 3.長城論劍(上) 4.長城論劍(下) 5.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 6.獨擅勝場 第四章 問鼎求封 1.慕容求封 2.東邪二代 3.滅段敗趙 4.見龍而興 5.見兔而亡 第五章 俠客行 1.石虎造虐 2.冉閔崛起 3.殺胡令(上) 4.殺胡令(下) 5.挑戰(zhàn)者慕容俊 6.廉臺之戰(zhàn) 7.魏亡燕興 8.咄咄怪事 第六章 各路龍頭 1.“溫哥”——自許功名在萬里 2.“生哥”——獨眼毒龍 3.“襄哥”——我想有個家 4.“龕哥”——典型的找抽 第七章 北燕南翔 1.太子問題 2.經(jīng)略中原 3.“可汗”大點兵 4.謝萬“北征” 5.俊哥托孤 6.中原爭奪戰(zhàn) 7.一地雞毛 8.一地鴨毛 9.一地鵝毛 第八章 疾風覆燕巢 1.巧使金刀計 2.王猛滅燕 3.覆巢之下有完卵 4.慕容家譜 5.桓溫廢帝 6.晉可伐否 7.淝水一戰(zhàn)天下崩(上) 8.淝水一戰(zhàn)天下崩(下) 第九章 死灰復燃 1.鄴城之戰(zhàn) 2.鳳入阿房 3.謝安北伐 4.命喪新平寺 5.永哥出頭 第十章 燕魏爭霸 1.慕容垂破局 2.代北孤兒 3.燕魏爭霸第一局(參合陂之戰(zhàn)) 4.燕魏爭霸第二局(平城之戰(zhàn)) 5.燕魏爭霸第三局(并州之戰(zhàn)) 6.燕魏爭霸第四局(河北之戰(zhàn)) 7.燕魏爭霸第五局(中山之戰(zhàn)) 第十一章 燕人自戕 1.玉門閻羅 2.大奸似忠 3.國滅如夢 4.復國亦如夢 5.奇淫招禍 6.“被燕王”高云 7.慕容備德 8.南燕慕容超 后記 1.“子孫無孑遺” 2.后裔名人和部落姓氏構成 3.吐谷渾簡史 2.石勒破局 與晉朝的內憂外患,漢國的主亂臣憂正相反,石勒目前最活躍。石勒埋王衍、擒茍唏、殺王彌,威名大振,乘勝南下,于公元311年10月率兵攻掠豫州諸郡,兵臨長江,還屯于葛陂(今河南新蔡北),構筑壘壁,課農(nóng)造船,準備南攻建鄴(今南京)。 石勒想干什么?大概是三國故事聽多了,他想奪取江南,成孫吳之業(yè)。眼下,中原大亂,江南相對是一方凈土。這地界,想望的人不止司馬越、司馬睿,石勒也盯上了。 司馬睿大驚,以紀瞻為將軍,集中江南兵力,屯于壽春(今安徽壽縣),與石勒對峙。時值秋季,淫雨霏霏,連日不息。石勒軍營皆浸于水中,饑疫流行,軍心動搖。石勒望水浩嘆,進退失據(jù)。 長史刁雍獻計:“我們不如偽降司馬睿,然后徐圖他計! 大將孔萇攘臂大呼:“我們不能坐在這里等死,還不如拼一把,夜襲壽春,或能取勝(” 石勒不能決,愀然長嘯,悶坐帳中飲酒,等待雨晴。 軍師張賓打個雨傘,進帳勸道:“命在旦夕,主公何故終日飲酒?” 石勒將酒杯丟于地上,說:“右侯此來,必有高見!” 張賓從懷中掏出一幅羊皮地圖,一邊撣水一邊鋪在桌上,石勒像個小學生一樣,端坐聆聽。張賓說:“我軍雖然屢克大敵,但無固定根基。江淮水鄉(xiāng),不利騎兵驅馳,終不能為我所有。長期對峙于此,主公恐有赤壁之憂耳。我建議速返北方,建立根據(jù)地! 石勒說:“回北方應據(jù)何地?” 張賓指著地圖分析道:“今爭天下者,劉聰與晉也。劉聰以河東為基地,占領兩京,貌似雄極一時,其實是泥足深陷。曹嶷雖占據(jù)青州,但封河自固,關上門做他的土皇帝。王浚據(jù)幽州,坐看天下紛爭,其志僅在割據(jù)稱雄而已,這三人恰似守戶之犬,守地以待主公也!主公應該北上占據(jù)冀州,此地西有太行之險,南有黃河之固,守可得鄴城、襄國、邯鄲三堅城,進可吞曹嶷、王浚、劉聰三豎子。天賜將軍,不可不!” 石勒大喜,立即下令北進,眾軍歡呼,進至鄴城,不料劉琨早已命侄子劉演在此拒守。石勒怒,與劉演大戰(zhàn)于鄴下,不勝,顧張賓嘆日:“劉琨亦有意于此地,謀不成矣!” 劉琨何等聰明,在張賓謀劃之前,就布子冀州,不但派劉演出鎮(zhèn)鄴城,還派劉希在家鄉(xiāng)中山招兵買馬。但王浚認為劉琨搶了他的地盤,攻殺了劉希。 張賓勸慰石勒說:“今戰(zhàn)爭方始,難保萬全。劉琨雖然棋高一著,令劉演先據(jù)鄴城,但劉希已被王浚所殺,劉演與劉琨首尾不接,豈能持久。我們可以暫時放棄鄴城,搶占襄國、邯鄲,然后依山憑險,命將四出,必成大業(yè)!” 石勒不禁挑指贊曰:“右侯胸中藏有天下,真吾之子房也!”遂占據(jù)襄國(今河北邢臺),大掠廣平諸縣,站住了腳跟。 石勒過來胡鬧,王浚先生很生氣,誰都不能動他老人家的地盤!遂下令督護王昌掛帥,協(xié)同段家軍,一起攻打石勒。 使者回來報告,段家第三任幫主段務勿塵病死,舉部縞素,不便出征。 不行,老天爺死了也要出征,一切以攻滅石勒為核心。 酷哥領袖段務勿塵死了!沒辦法,段家子弟都這毛。耗艽,腦殘,死得早。 段務勿塵有五個兒子:段疾六眷、段匹碑、段文鴦、段叔軍、段秀。段務勿塵的弟弟段涉復辰扶段疾六眷繼位為掌門,次子段匹殫卻大為不滿。 段匹碑屢立戰(zhàn)功,自認為應該繼位。老姑父慕容魔親自前來吊唁,對幾個兄弟勸慰有加。前有老叔段涉復辰壓陣,后有姑父慕容龐調解,段匹碑不敢發(fā)作,這架暫時沒打起來。 記住,只是暫時。 永嘉六年(公元312年),王浚來征段部之兵。段疾六眷命段匹碑領兵出戰(zhàn),段匹碑說父親新喪,孝期未滿,不愿前往,可是王浚屢次派人催促,段疾六眷只好親自出戰(zhàn),以弟段文鴦、堂弟段末波為將,段家軍戴孝出征。 小段還不放心,讓叔叔段涉復辰在令支城主持幫務,防止段匹碑在家里搗亂。 王昌帶領段氏群豪來至襄國,一場血戰(zhàn),石勒不敵,退人壘中。段末波殺得興起,催馬馳至壘下,石勒命人拉起絆馬索,段末波一頭栽到馬下。 石勒可以比誰?鐵掌水上飄裘千仞也。 當年,石勒剪徑綠林之時,一條絆馬索使得那是爐火純青,鬼見鬼哭,神見神愁,小小段末波焉能不中招。段末波被捆至石勒帳前,大呼不服:“石幫主也是享譽中外的成名人物,當對決于沙場,何必使用這等下三濫的招數(shù)!” 石勒哈哈大笑:“小子!什么三濫四濫,捉住你就算不濫!看你的扮相,也不是中原人,快報上名來!” 段末波說:“你站穩(wěn)了!嚇倒了可別怪我。我的叔父就是名震遼西,譽滿大晉,沖出亞洲,走向世界的遼西公段務勿塵,小爺我叫段末波,隨新單于段疾六眷特來擒你!” 石勒大驚,親自給段末波松綁,說:“段氏一門豪杰,段老幫主乃是高山仰止的人物,威名遠播,素為在下禮敬,可惜天不假年,與石勒緣慳一面! 石勒喚來侄子石虎,對段末波說:“我與汝叔當是一輩的人物,汝可拜我為義父。這是我的侄子石虎,你們應該多多親近。”遂令石虎將段末波引至后營,食則同桌,寢則同床,待為上賓。 石虎也是一員猛將,石勒讓石虎伴著段末波,除了是防止段末波逃跑外,還有一層意思,他打算通過段末波與段部搭上關系,離間段部與王浚的聯(lián)盟。 石勒派人到段家軍營下書,特別叮囑不要讓王昌的人知曉。石勒在信上大談對段務勿塵的仰慕之情,對于他的去世表示哀悼。又對王浚表示氣憤,人家老爹剛死,你就逼著人家兒子出來打仗,什么人這是!王浚雖托名晉臣,實乃民賊也。洛陽被圍,皇帝蒙塵,他擁兵自重不去救助,幽、冀饑荒,餓殍遍野,他積谷存糧,不去賑濟,這不是民賊是什么?我與汝皆出自夷狄,遭際亂世,理應多多親近,結盟和解。 石勒雖然腦子夠使,卻是個文盲,這封信應該出自張賓之手。 打蛇打七寸,石勒的信令段疾六眷心神動搖:王浚把女兒嫁給父親做小老婆,與自己有何干系?犯得著為王浚賣命嗎?慮及于此,。當即就要與石勒結盟。其弟段文鴦諫日:“我們奉王浚之命討伐石勒,今因末波一人,與勒和盟,既失浚意,必有后憂。” 段文鴦是段氏群豪中腦袋與身體發(fā)育得比較匹配的一個人。他不是反對與石勒和談,只是認為時機不合適。換回一個段末波,得罪一個王浚,等于放棄了自祖父段階以來的親晉政策,孰輕孰重,還望段疾六眷考慮。但段疾六眷的發(fā)育明顯偏重于四肢,不聽,吩咐以“鎧馬二百五十匹、金銀各一簏”作為贖金,換購段末波。 石勒大喜,命石虎親送段末波回去,又厚贈段疾六眷十倍于贖金的金寶彩絹。 老石這人真大方,可以交朋友!段疾六眷大喜,盛情款待石虎,又與石虎結盟,歃血拈香,約為兄弟。段末波從此尊稱石勒為義父,每次撒尿都不沖著南方:俺爹在南邊呢! P46-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