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部通俗歷史讀物,是歷史中國系列中的一部。中記述了隋文帝楊堅統(tǒng)一中國并開創(chuàng)大隋帝國,以及隋煬帝楊廣窮奢極侈,濫用民力,最終將隋朝的江山斷送在自己手里。作者用生動的筆觸,將三十七年的隋朝歷史畫卷一一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作者簡介: 王者覺仁,本名王林,曾用筆名王覺仁、王覺溟,福建漳州人,著名作家,新銳歷史寫手。曾供職于新華社福建分社,現(xiàn)為《百家講壇》專欄作家。潛心于中國歷史和傳統(tǒng)文化多年,用大量寫作事實證明“歷史不僅可以寫得更好看,歷史還可以寫得更耐看”。 目錄: 秉承天命的官二代 權力旋渦中的勛貴子弟 潛龍勿用 首輔是怎樣煉成的 楊堅攝政:從國丈到丞相 三方之亂 大隋開國 功臣謀反案 北方的狼煙:平定突厥 陳朝的喪鐘 平滅陳朝,一統(tǒng)海內(上) 平滅陳朝,一統(tǒng)海內(中) 平滅陳朝,一統(tǒng)海內(下) 魔鬼與天使:楊堅的帝王術 一代雄主的嚴重缺陷秉承天命的官二代 權力旋渦中的勛貴子弟 潛龍勿用 首輔是怎樣煉成的 楊堅攝政:從國丈到丞相 三方之亂 大隋開國 功臣謀反案 北方的狼煙:平定突厥 陳朝的喪鐘 平滅陳朝,一統(tǒng)海內(上) 平滅陳朝,一統(tǒng)海內(中) 平滅陳朝,一統(tǒng)海內(下) 魔鬼與天使:楊堅的帝王術 一代雄主的嚴重缺陷 風云再起:江南、嶺南之亂 危險的仕途 苛酷的法網(wǎng) 邊塞烽火:不安分的突厥 元勛末路:隋朝的員工不好當(上) 元勛末路:隋朝的員工不好當(下) 楊廣的“道德秀” …… 在完全佛教化的教育環(huán)境中,楊堅的精神成長自然與世俗之人大異其趣。從懂的時候起,智遷尼師就反復告訴他:你不是凡人,而是護法金剛轉世,今生必當成就一番濟世安民、弘法利生的偉業(yè)。她對楊堅說過的最重要的一句話,不啻于是對未來中國佛教的準確預言:“兒當大貴,從東國來,佛法當滅,由兒興之!”曰后,北周武帝宇文邕果然大舉滅佛,“熔佛焚經(jīng),驅僧破塔”,而登基后的楊堅則大興佛法,曾先后兩次在天下各州興建舍利佛塔達八十三處,而中國佛教也正是在隋朝至初唐之際臻于極盛。 智遷給予楊堅的特殊教育,無疑在他幼小的心靈刻下了永難磨滅的烙印,并且賦予了他宏大高遠的志向和抱負。多年以后,已然君臨天下的楊堅每每回憶起這位非同尋常的女性,總會懷著無比敬仰和感激的心情,親切地稱她為“阿閣黎”(梵語,意為導師),并命史官為智遷立傳,命畫師將她與自己畫一張合像,然后頒發(fā)天下,讓大隋帝國的萬千臣民頂禮膜拜。 盡管楊堅的母親呂氏篤信佛教,也非常信任這位德高望重的智遷尼師,但孩子出生不久便被抱走,感覺就像被剝奪了撫養(yǎng)權一樣,心里難免有些酸楚和失落。當然,呂氏還是擁有“探視權”的。智遷不辭辛勞地把楊堅放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中親自撫養(yǎng),并不是為了隔絕她們的母子親情,而是為了給孩子提供最嚴格也是最高質量的早期教育。 呂氏自然深知這一點?绅埵侨绱,每次去看望孩子,心里還是充滿了難言的酸澀,每回離開更是戀戀不舍。直到有一天,呂氏無意中目睹了令她萬分驚愕的一幕,才真正體會到一一智遷將孩子“舍于別館”的做法,是一種多么明智且用心良苦的選擇。 那是楊堅出生不久的時候,呂氏去“別館”探望孩子,抱在手里親撫逗弄,可忽然間,她的眼前出現(xiàn)了可怕的幻覺,只見懷里的孩子突然“頭上角出,遍體鱗起”,露出了一副張牙舞爪的龍的模樣。呂氏大驚失色,下意識松開了手,連連退了好幾步。孩子掉在地上,哇哇大哭。智遷聞聲從外間跑進來,抱起孩子,看著張皇失措、驚魂未定的呂氏,淡淡地說了一句:“已驚我兒,致令晚得天下。” …… P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