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大宋謎案


作者:李強     整理日期:2014-07-04 11:20:47

漫長的中國歷史,帶給后世太多難解之謎,其中不乏一些聚訟千年,迄論不休的問題。大宋年間便有不少撲朔迷離的傳說:斧聲燭影、天書疑案、貍貓換太子、秦檜叛變……這個自建立之初便充滿謎團的王朝,仿佛被施以魔咒一般,給后人留下太多遐想的空間。
  作者簡介:
  李強,上海商學(xué)院教授,中國宋史研究會會員、上海作協(xié)會員。出版專著《宋真宗的1008》、《陳橋驛夢:趙匡胤傳》、《北宋慶歷士風(fēng)與文學(xué)研究》等,發(fā)表學(xué)術(shù)論文四十余篇。
  目錄:
  第一講“陳橋兵變”之謎
  1.親歷者和史學(xué)家的敘述
  2.趙匡胤早有野心
  3.人算不如天算
  第二講趙匡胤死因之謎
  第一講“陳橋兵變”之謎
  1.親歷者和史學(xué)家的敘述
  2.趙匡胤早有野心
  3.人算不如天算
  第二講趙匡胤死因之謎
  1.宋太祖會是病死的嗎
  2.趙匡胤會自殺嗎
  3.“斧聲燭影”背后的故事
  4.為什么是宋太宗
  5.說點題外話
  第三講皇子自殺疑云
  1.被“雪藏”的皇子
  2.皇帝老爸的苦心栽培
  3.都是北漢惹的禍
  4.撲朔迷離的死因
  第四講真假難辨的“金匱之盟”
  1.趙普的“爆料”
  2.宋代史學(xué)家的“鑒定”
  3.“金匱之盟”靠譜嗎
  4.“金匱之盟”的“水分”
  第五講荒唐的“天書”
  1.宋真宗是個大“忽悠”
  2.見證“奇跡時刻”
  3.“天書”真相
  4.“天書”鬧劇
  5.“天書”去哪兒了
  第六講寇準(zhǔn)貶死雷州之謎
  1.“周家哥哥”周懷政
  2.“利令智昏”的朱能
  3.“溜須”不成的丁謂
  4.是政治悲劇,也是性格悲劇
  第七講“貍貓換太子”的真相
  1.“貍貓換太子”的案情
  2.“貍貓換太子”并非空穴來風(fēng)
  3.八大王的“證詞”不靠譜
  4.劉太后的“小心眼”
  5.被“八卦”出來的“貍貓換太子”
  第八講大將狄青死亡之謎
  1.宋仁宗的“包裝”
  2.士兵出身的“樞密使”
  3.文人的“奶酪”動不得
  4.“神秘火光”的謠言
  5.“朝廷疑爾”是把殺人刀
  第九講北宋考場打假第一案
  1.貌似鐵案的“招生腐敗”
  2.兩個倒霉的考生
  3.趙匡胤與李昉的“死結(jié)”
  4.“考場打假案”的真相
  第十講秦檜叛變之謎
  1.朱勝非的證據(jù)不可信
  2.《南遷錄》是一部偽書
  3.秦檜是如何“虎口脫險”的
  4.陸游的記錄最靠譜陳橋兵變,趙匡胤黃袍加身,結(jié)束了五代十國的亂世,開創(chuàng)了歷時三百余年的大宋王朝。然而陳橋兵變卻疑點重重,歷來人們眾說紛紜,宋朝人普遍認(rèn)為趙匡胤登上帝位,是被手下將士所逼出于無奈,但后世史學(xué)家則多認(rèn)為,趙匡胤早有顛覆朝廷之心,所謂“黃袍加身”,不過是一個精心的策劃,兵變的導(dǎo)火索外敵入侵,只不過是趙匡胤自己導(dǎo)演的一出“賊喊捉賊”的假情報事件。那么陳橋兵變的真相如何?趙匡胤究竟是被逼黃袍加身,還是早有預(yù)謀?
  第一講“陳橋兵變”之謎
  《三國演義》一開篇是這樣一句話:“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痹谥袊鴰浊甑奈拿魇分校y(tǒng)一和分裂的確是交替出現(xiàn)的。如果去仔細(xì)計算一下,從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到清朝滅亡,期間共有兩千一百多年的時間,這“天下大勢”處在“合久必分”中的“合久”狀態(tài),不超過九百五十年,大約占百分之四十五的比例,連一半都不到。
  “天下大勢”還有這樣一種規(guī)律,越是到了改朝換代的時刻,這天下越亂,老百姓也就越跟著遭殃。秦朝統(tǒng)一天下,僅僅一個“長平之戰(zhàn)”,就有四十萬壯漢被活埋;漢朝建立也不輕松,劉邦和項羽打得不可開交,單單是“垓下之圍”,楚霸王不僅賠上了夫人虞姬的性命,自己十萬大軍只剩下二十八人,搞得無顏見江東父老,說什么也不肯渡過烏江,人杰當(dāng)不成了,只好自殺當(dāng)鬼雄了。隋、唐、元、明、清,大家去數(shù)一下,哪一個朝代的開國皇帝,做得都是非常不輕松,都要經(jīng)過刀光劍影、血雨腥風(fēng)。但是,有一個人例外,那就是大宋的開國皇帝趙匡胤。這一個人,他的皇帝做得非常之輕松。根據(jù)史書的說法,公元960年的大年初四,后周政府高官趙匡胤,靠著“陳橋兵變”,成功建立了大宋王朝。他這天一大早帶領(lǐng)著叛軍興高采烈、浩浩蕩蕩地殺進了開封城。開封城當(dāng)時是個什么狀況呢?開封城一點都沒亂,史料里說汴梁人民居然“市不易肆”:
  本朝五事,自唐虞而下所未有者:一、革命之日,市不易肆;二、克服天下在即位后;三、未嘗殺一無罪;四、百年方四葉;五、百年無心腹患。
  ——[宋]邵伯溫《邵氏聞見錄》卷十八
  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就是說這些叛軍進城之后,他們的紀(jì)律非常好,街上的小商小販,見了這個造翻的部隊來了,連攤子都不用收。史書當(dāng)然是夸張了。根據(jù)本人的研究,在陳橋兵變當(dāng)天,一共有四個大人、兩個小孩兒,為此付出了生命(詳見拙著《宋真宗的1008》,山東畫報出版社)。但就算是有六個人為這場兵變付出了性命,可是趙匡胤依然在歷史上創(chuàng)造了一個記錄,什么記錄呢?就是這樣一個開國太輕松了,太溫和了。不僅如此,按照《宋史》的說法,人家趙匡胤才不要當(dāng)這個什么皇帝呢,借用時下比較流行的話來說,他完全是“被皇帝”的。那歷史真相果真是這樣的嗎?“陳橋兵變”當(dāng)時,究竟發(fā)生了一些什么樣的事情呢?我們來看看歷史是怎么記載的。
  親歷者和史學(xué)家的敘述
  宋朝人一口咬定,他們的太祖皇帝趙匡胤是“被皇帝”的。關(guān)于“陳橋兵變”發(fā)生時的一些情況,就我們現(xiàn)在來看,最早的記錄是宋初宰相趙普的。趙普這個人雖然讀書不多,但是人家特別會活學(xué)活用,傳說中的“半部論語治天下”,說的就是這位老先生。他是趙匡胤旗下智囊團的首席策劃師,可以說陳橋兵變,如果少了趙普在里面穿針引線、里應(yīng)外合,那這個兵變是不是能成,還真兩說著。就是這個人,他年紀(jì)大了之后,大概他想該寫寫回憶錄了,寫寫當(dāng)年跟著太祖皇帝搞兵變的時候,到底發(fā)生了一些什么事,他就提筆寫了一部書叫《皇朝龍飛記》,“龍飛記”,飛龍在天,主要內(nèi)容就是寫趙匡胤當(dāng)時是怎么當(dāng)上皇帝的。
  按照趙普的說法,頭天里趙匡胤出征的時候,喝酒喝高了。這個事聽起來很怪異,按說喝了酒連車都不讓開,別說你上陣打仗了。不過,這里面有個文化背景,我們不妨了解一下。古代將軍出征也好、到外地做官也好,大家總要擺酒送行,朋友少點的呢,一桌兩桌就把這事兒辦了;朋友多點的呢,張三請完了李四請,這送行酒怎么也得喝上幾天。但是趙匡胤這次出征,軍情似火。正月初一,得到外敵入侵的情報,正月初二決定出兵,正月初三這個大兵就撒出去了。這里面相隔的時間太短,所有的酒場都擠到一塊兒了。因此趙普在“回憶錄”里寫趙匡胤因為送行酒喝多了,“困于杯酌,酣醉熟睡”,這事實上也可能發(fā)生。更何況,“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古代將軍出戰(zhàn),出征酒確實是要喝的,所以這里說,趙匡胤在發(fā)生兵變的那天夜里,他喝醉了酒在那里呼呼大睡這種情況,事實上也是可能的。
  就在趙匡胤睡覺的當(dāng)口兒,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
  趙普說,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來找我了,然后說,我們大家一起商量商量怎么兵變吧。同時還有一些軍中的投機分子,也一起來找趙普商量起兵造翻的事兒。然后他們還在這天夜里,秘密地向京城派出了使者,去和京城留守的,他們的內(nèi)線、臥底們?nèi)ヂ?lián)系,準(zhǔn)備里應(yīng)外合奪取開封,滅了后周。陳橋驛離開封城,也就四十多里地,騎著馬很快就可以搞定這個事了。然后這些將校們商量了一夜,等到天快亮了,那商量得也差不多了,準(zhǔn)備工作也基本上做好了。這個時候,總該向大帥趙匡胤攤牌吧?趙普在《皇朝龍飛記》里這樣寫接下來發(fā)生的事情:
  將校數(shù)人直入寢閣,擐(讀作“換”)甲露刃,厲聲曰:“諸軍無主,今日策太尉為天子!鄙象@起,著衣竟,諸校便扶出廳事,以黃衣加上體,脫免不獲。
  ——[宋]趙普《皇朝龍飛記》
  在趙普眼里,當(dāng)時是個什么情況呢?幾個軍官門都不敲,全副披掛、刀劍出鞘,來到了趙匡胤的床前。然后對著還躺在床上做著清秋大夢的趙匡胤大喊大叫,“厲聲曰”,就是聲音很大地喊,而且非常嚴(yán)肅、絕不是開玩笑。他們“厲聲”說的是什么呢?“諸軍無主,今日策太尉為天子”。我們這些當(dāng)兵的沒有人做主,今天決定擁護大帥您來當(dāng)天子。趙匡胤被人家這么一喊,一下子從夢中驚醒了,這時候按照趙普的說法,趙匡胤還沒穿衣服,還在躺著睡覺,所以他接下來寫趙匡胤“著衣竟”,趕快穿好衣服,把衣服穿在身上,“竟”,完成了,穿好衣服。緊接著將校就把趙匡胤拉到軍營辦公的地點,然后有人就強行給他穿上一件黃袍子。那黃袍子是什么?那就是皇帝的制服,這個玩意兒可不能隨便穿。趙匡胤雖然說是半夢半醒,懵懵懂懂,但這個事他拎得清,他一看這件衣服,這不得了,這個我不穿。為什么?穿在身上,回頭皇帝再找你算賬。你這個家伙,想謀逆?當(dāng)時的謀逆可是要誅連九族的,是很嚴(yán)重的一個罪行,所以趙匡胤不穿。不穿呢,他要脫下來?墒沁@些士兵、這些將軍就按著他,不讓他脫,“脫免不獲”,想脫而脫不了,所以沒有辦法,趙匡胤只得穿著皇帝的制服,被強迫著當(dāng)上了皇帝。
  趙普作為“陳橋兵變”的親歷者,應(yīng)該對事發(fā)當(dāng)時的每個細(xì)節(jié)有深刻的記憶,因此呢,宋朝人都樂意相信趙普的回憶錄。為了完整地把這個事情說清楚,我們再看看另外一個人怎么說的,這個人是司馬光。說起司馬光大家都知道,“司馬光砸缸”,從小就練這個繞口令,“司馬光砸缸”,其實他不僅會砸缸,他還是宋代非常著名的一個大歷史學(xué)家,他主持寫了一部書叫《資治通鑒》,F(xiàn)在這部書還是很流行,很多領(lǐng)導(dǎo)干部,喜歡拿這套書擺在桌頭,閑著沒事情的時候翻一翻,從歷史當(dāng)中吸取一些經(jīng)驗教訓(xùn)。大家知道,《資治通鑒》是寫到宋朝前的,司馬光寫完《資治通鑒》之后,他還想寫一個北宋版的《資治通鑒》,而且他也為此做了準(zhǔn)備,搜集了不少材料,但是天不假年,還沒有寫,他就去世了。搜集的這些材料形成一部書,就叫《涑水記聞》,是司馬光的一部重要的史料筆記。《涑水記聞》開篇就寫了“陳橋兵變、黃袍加身”這段歷史,和趙普的記載可謂一脈相承。但是司馬光這個人是史學(xué)家,他對材料是有選擇的,他覺得在“陳橋兵變”這么復(fù)雜、這么緊張的情況下,大概趙匡胤不會喝醉酒,所以他沒有采信趙匡胤喝酒喝醉這個情節(jié),他直接就從趙匡胤在睡覺開始寫,至于你是不是喝酒喝多了才這樣呼呼大睡的,這個我不管,我是個歷史學(xué)家,我沒辦法考證你到底喝了多少酒,到底醉不醉,我干脆不糾纏這個細(xì)節(jié),我就直接寫趙匡胤正在睡大覺。就在這個時候,這些亂兵,這些起義的、要造翻的將軍、士兵,跑到趙匡胤的臥室旁邊去嚷嚷,大聲喊“萬歲”、“萬歲”,把他給喊醒了。后面接下來的記錄,就跟趙普的記錄非常相似了。趙匡胤出來見這些嚷嚷著要造翻的將士,這些將士馬上就把一件黃袍子罩在他身上。司馬光是這樣寫的:
  或以黃袍加太祖之身,眾皆拜于庭下,大呼稱萬歲,聲聞數(shù)里。太祖固拒之,眾不聽,扶太祖上馬,擁逼南行。
  ——[宋]司馬光《涑水記聞》卷一
  “太祖固拒之”,大有深意。“固拒之”,不要不要,堅決不要,趙匡胤堅決不要穿這件黃袍子?墒恰氨姴宦牎,就是大家不認(rèn)可他,大家不讓他脫。趙匡胤終于拗不過大家,還是“被皇帝”了。
  所以說,你看,宋朝一個最著名的宰相、歷史的親歷者趙普,一個最著名的史學(xué)家司馬光,他們二人對趙匡胤在“陳橋兵變”中的表現(xiàn),算是鑒定完畢、蓋棺論定了。他們兩個人都一口咬定趙匡胤不想做皇帝,而是將軍、士兵們,哭著、喊著,跪求著,硬把一個皇帝的寶座,塞到趙匡胤屁股底下。要說這“被皇帝”,也確實不是什么特別稀罕的事兒,古今中外不乏這樣的例子,比如中國兩漢之交的劉盆子,原來不過是個放牛娃,摸彩票摸出個大獎,被硬按上皇帝的位子;英格蘭都鐸王朝的簡·格雷,也是稀里糊涂地被人拉來做了英格蘭的女皇。但這些被迫當(dāng)上皇帝的人,大多都是傀儡,自己沒有辦法把握自己的命運!瓣悩虮儭敝械内w匡胤,是不是和放牛娃劉盆子、九日女皇簡·格雷一樣,萬分不情愿地當(dāng)上大宋皇帝的呢?
  趙匡胤早有野心
  雖然宋朝政府官員和歷史學(xué)家都在那里制造輿論,說趙匡胤是“被皇帝”的;而且不少材料也顯示,宋朝的老百姓也相信他們的宋太祖是被迫當(dāng)上了皇帝。但事實勝于雄辯,趙匡胤到底是不是“被皇帝”,我們不能只看他是不是在陳橋驛“酣睡不醒”,或者“固拒之”!瓣悩虮儭笔撬角傻氖虑,無論趙匡胤怎么表演,實際上更多的只具有觀賞價值,還遠(yuǎn)遠(yuǎn)不是歷史的真相。歷史真相就是趙匡胤為了當(dāng)這個皇帝,早就做了充分的準(zhǔn)備,他心中早就有這樣的抱負(fù)。我這樣說有沒有根據(jù)呢?當(dāng)然有根據(jù)。
  第一條,趙匡胤早有經(jīng)營天下的抱負(fù)。趙匡胤從他參軍到當(dāng)皇帝這段時間,算下來也就十來年的功夫,就在十年前,趙匡胤浪蕩江湖、滿世界找工作的時候,他那個時候心里已經(jīng)有了經(jīng)營天下的抱負(fù)了。有一天他起了個大早趕路,突然看見太陽從東邊冉冉升起,那個新生的生命,那種張力,那種爆發(fā)力,讓趙匡胤心潮澎湃,覺得不行不行,我得做詩了。他要做詩,他是一個粗人,雖然很少做詩,但是偶爾也會轉(zhuǎn)這么幾句。他當(dāng)時做了一首詩,是什么樣呢?是這樣:
  欲出未出光辣撻,千山萬山如火發(fā)。
  須臾走向天上來,趕卻殘星趕卻月。
  ——引自[宋]陳郁《話腴》
  你還別笑,這首詩的藝術(shù)水平實在不怎么樣,可以說是很差的一首詩,但是很有氣魄,字里行間透著一股廓清海內(nèi)、天下一統(tǒng)的霸氣。你看,特別他最后這兩句,“須臾走向天上來,趕卻殘星趕卻月”。當(dāng)時是個什么情況?五代亂世,皇帝多了,什么這兒一個土皇帝,那兒一個土皇帝,殘星殘月多得很,那么趙匡胤想要做的就是,像一個太陽升出來,把這些殘星、這些殘月全都趕跑,還世界一個朗朗乾坤,一個青天白日,這是他的抱負(fù)。所以從這首小詩就看出,趙匡胤年輕的時候,雖然文藝水平不好,不是個好的文學(xué)青年,但是他有理想、有抱負(fù),這一點我們不能否認(rèn)吧?
  后來趙匡胤參軍了,跟著后周的皇帝周世宗打天下,南征北戰(zhàn)。周世宗手下的大將們攻城掠地,得手之后這些將軍都是借機搜刮金銀、中飽私囊,這是他們常做的。亂世當(dāng)中,這些將軍最喜歡戰(zhàn)爭,他們可以從中大發(fā)戰(zhàn)爭財。但是趙匡胤卻不這樣干,他打下一城一地,他不要金銀,他要什么?他搜集圖書,一車一車地搜集。這個事兒被他的領(lǐng)導(dǎo)周世宗知道了,周世宗就問他,老趙啊,你看你就是個粗人,你干嗎學(xué)人家讀書人裝大師,搞一堆圖書來干嗎?趙匡胤說,不是這樣的,我學(xué)問很低,我要多讀點書,“廣聞見,增智慮”,這樣將來可以為皇帝您更好地服務(wù)。趙匡胤在這里口是心非了,實際上在他眼里,這些金銀算什么?早晚都是我的。但是我能夠從書本里學(xué)到一些知識,對我將來經(jīng)營天下是有用的。周世宗是個很聰明的皇帝,商人出身,是五代十三帝當(dāng)中的No.1,排名第一。但非常可惜的是,他沒有搞清楚,在五代亂世,對一個皇帝來說,一個愛讀書、愛文化的將軍,比一個貪污受賄、愛財?shù)膶④姡膳碌枚。可惜這么一個聰明人,沒看出這一點,最后還是被趙匡胤搶了天下。
  然后趙匡胤他不是發(fā)動“陳橋兵變”了嗎?“陳橋兵變”時,他的母親杜太后還在京城里面,那么趙匡胤一兵變,就有人告訴杜太后了,說你兒子造翻了,這可怎么辦?杜太后說不要驚慌,沒什么大不了的,她當(dāng)時這樣說的,“吾兒素有大志,今果然”。什么意思?就是我知道我這個兒啊,早就胸有大志了,今天你看,果不其然,他要當(dāng)皇帝了,這是好事啊。什么叫“素有大志”?在五代亂世,如果說一個人胸有大志,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當(dāng)皇帝。五代的時候,一個軍人,但凡手中有三兩萬兵馬,就可以搞一個地盤,當(dāng)當(dāng)土皇帝了。趙匡胤當(dāng)時手下有五六萬的殿前司禁軍,后周王朝最精銳的部隊,你說他這個時候能像周公保著周成王,諸葛亮保著阿斗那樣?雖然老皇帝死了,我擁有這么多軍隊,我還是對這個小皇帝全心全意,盡心盡力?不可能。要說他此時沒有當(dāng)皇帝的野心,這也不符合五代亂世的生存法則,說給誰誰也不會信的。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就是趙匡胤平時,為自己將來事業(yè)的發(fā)展做了很多鋪墊。他在軍中秘密組成了一個小社團,叫“義社十兄弟”。在環(huán)境危險、生存成本提高的情況下,最有效的生存方式就是“抱團”,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這一招他跟誰學(xué)的呢?跟他的老領(lǐng)導(dǎo),后周的開國皇帝郭威學(xué)的。郭威在沒當(dāng)皇帝之前,也在軍隊中找了九個人,模仿桃園三結(jié)義,組成了號稱“十軍主”的秘密組織,然后用了一個出兵的機會去兵變,不過他是“澶州兵變”、黃袍加身。趙匡胤絕對是郭威的鐵桿粉絲,他從成立小團伙到黃袍加身,很多創(chuàng)意都是直接模仿郭威的。趙匡胤也在軍隊里搞了一個小社團,十個人。而且這十個人都是他陳橋兵變,包括他大宋開國之后重要的軍事干部,那這是一個方面。
  另外他還建立了自己的智囊團。大家知道,一個軍人,如果手下僅僅是一幫子軍人來幫他,那他還成不了大事,他的團隊里一定要有文人。所以說,趙匡胤也注意選擇一些文人,加入他的智囊團,趙普就是這樣一個人。趙匡胤在攻打滁州的時候,認(rèn)識了趙普,從此兩個人就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特別是史學(xué)界現(xiàn)在還認(rèn)為,趙普實際上就是“陳橋兵變”的一個重要的幕后推手。趙普全身心地加入趙匡胤集團,對趙匡胤來說意義重大——趙匡胤終于擺脫一般的五代軍閥常態(tài),形成了自己的政治集團。你看,趙匡胤集團不僅擁有自己的軍方資源,更擁有自己的策劃團隊,這兩樣?xùn)|西,可以說就是趙匡胤發(fā)動“陳橋兵變”、在陳橋驛一飛沖天的兩只翅膀。沒有這些東西,他這個兵變是搞不成的。
  第三,趙匡胤把握機遇的能力超強,在稍縱即逝的機會面前,他當(dāng)仁不讓,做了相當(dāng)主動、相當(dāng)周密地安排。他當(dāng)時是怎么安排的呢?接到讓自己掛帥出征的命令后,趙匡胤馬上作了最有利自己兵變的軍事調(diào)動——把最得力的助手、“義社十兄弟”之一的石守信留在京城,名義上聽候禁軍部隊的另一位長官韓通的指揮;把韓通的左膀右臂——騎兵司令高懷德和步兵司令張令鐸,調(diào)出京城,隨趙匡胤出征。這種調(diào)動方式有什么玄機呢?猛地一看,很好的一個調(diào)動方式!你看,我把我的人留給韓通,然后韓通的人跟著我,大家互相換一換,誰也不用猜疑誰。當(dāng)時,趙匡胤這個調(diào)動方案,也獲得后周王朝的同意,他們覺得不錯。但這里有一個問題,問題在哪兒呢?韓通這個人的確很忠厚,很有能力,但是他有一個大問題,就是脾氣不好,動不動就批評人,就罵人,他的人緣很差。他的資格又非常老,在軍中大家都很怕他,屬下們給他起了一個外號叫“韓瞪眼”。你想想,誰整天愿跟一個喜歡瞪眼的老板在一起做事?那要太委屈了。所以韓通,韓瞪眼,他脾氣不好,性格決定命運,如果真要發(fā)生什么大事,他登高一呼,手下沒有多少人會聽他的。而趙匡胤正好相反,他是個老好人,誰也不得罪,什么高級的軍官、低級的軍官都是他的朋友。這樣一來,如果發(fā)生兵變,那個石守信不是趙匡胤的人嗎?他放到了韓通身邊,他是絕對不會聽命于韓通的,那就是扎到韓通心臟的一顆釘子。而韓通的手下高懷德和張令鐸,這兩個人,如果他們跟著趙匡胤,可能不會是趙匡胤的兩顆棋子,但即便是不幫趙匡胤的忙也沒關(guān)系,趙匡胤至少把韓通釜底抽薪了。當(dāng)時的兵種,就是騎兵和步兵這兩個兵種,全給他拉走了,韓通身邊沒有自己的嫡系部隊了。所以說,等到“陳橋兵變”發(fā)生了,韓通正在上班,他一聽說趙匡胤這小子到底是反了,這還得了?趕緊組織抵抗,讓石守信把兵馬趕緊召集起來,和趙匡胤的大軍對陣。哪曉得石守信早給他準(zhǔn)備好利箭了,一箭射過去,韓通當(dāng)場斃命。我想大概到了那一刻,這個脾氣不好的,但對后周忠心耿耿的軍人才會長嘆一口氣,唉,一不小心,杯具了。(關(guān)于韓通之死,請參見拙著《陳橋驛夢:趙匡胤傳》,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趙匡胤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當(dāng)當(dāng),可突然之間他又緊張起來,好像被黑客侵入了自己的網(wǎng)絡(luò)相冊,一下子赤身裸體地站在公眾面前。趙匡胤怎么會有這種想法呢?因為自己肚子里那點壞水,不是想造翻嗎?我偷偷摸摸地這兒準(zhǔn)備,那兒安排,這點壞水也是個機密!可是沒想到啊沒想到,這壞事兒還沒做呢,滿世界都已經(jīng)知道了,滿京城里的人到處都在風(fēng)傳“趙匡胤出兵之日,就是點檢作天子之時”,話說得很清楚,趙匡胤,你一帶兵出去,你肯定要做皇帝。不是一個人在說,整個開封城的人都在說。趙匡胤當(dāng)然也聽到了,壞了!這可怎么辦?我這點陰謀詭計還沒來得及使出來,滿世界都知道了,這還有什么搞頭?這不是要人命嗎?這開封城的狗崽隊也太厲害了。當(dāng)時趙匡胤心里不清楚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有的學(xué)者說這是趙匡胤為了自己搞兵變,預(yù)先進行的輿論準(zhǔn)備,我覺得不可能,指定不是這個原因,趙匡胤不會這么傻。謀反,那可是非常機密的一件事,這里還沒下手,那里已經(jīng)先鬧得滿城風(fēng)雨、世人皆知?不會。那到底是為什么?那是因為開封城的老百姓,是見過大世面的,這五十多年亂世,開封城的老百姓不知道見過多少次“城頭變換大王旗”,他們知道是怎么回事。機會、實力都擺在那兒,趙匡胤不反那才怪了呢!他趙匡胤肯定會反,他肯定會做天子。
  同時我也確信,后周那些大臣們,他們?nèi)绻皇羌w弱智的話,也一定是在裝糊涂。為什么?他們不可能沒聽到開封城的這個傳言。當(dāng)時,后周的天下是個什么情況呢?孤兒寡母坐天下。小孩,七歲,小皇帝。寡母,這個寡母也沒什么政治經(jīng)驗啊,說起來是個太后,級別挺高的,其實才不過十八九歲的樣子,擱現(xiàn)在也算是個少女年齡,他們娘兒倆坐天下是很不穩(wěn)的。后周這些大臣也一定在那里盤算,這個天下不穩(wěn),給誰不是給?趙家大哥,人不錯,就給他吧。所以我說后周的這些大臣,也多半在裝糊涂。但趙匡胤心里沒底,他就跑回家,打算把這個問題和家人商量一下。你看,我想造翻還沒動手,人家已經(jīng)都知道了,這個事兒不好辦了。結(jié)果沒想到回家剛一說這件事,他有個姐姐,超級暴力,拿著搟面杖就打他,他就在前面跑,姐姐就在后面追,繼續(xù)追打趙匡胤,一邊打一邊罵,說男子漢大丈夫,當(dāng)斷則斷,你拿這些事,回家來嚇唬婦女兒童干什么?言下之意,事已至此,應(yīng)該當(dāng)機立斷,還有什么好商量的。在這滿城風(fēng)雨、人心浮動的時刻,趙匡胤帶兵出城了。這種情況下,他怎么可能喝個大醉,躺在陳橋驛呼呼大睡,然后稀里糊涂地“被皇帝”呢?
  人算不如天算
  我們上面的分析,已經(jīng)把“陳橋兵變”的真相揭開了,那就是趙匡胤的確對做皇帝這個事情,早有準(zhǔn)備,而且做了周詳?shù)囊?guī)劃。不過這里面還有幾個問題我們必須澄清一下,他雖然不是“被皇帝”的,但“陳橋兵變”之所以能成功,的確有幾個關(guān)鍵因素,趙匡胤的的確確是趕巧撿了個大便宜。這里面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情報門”事件。
  周世宗在959年的7月底駕崩,把自己辛辛苦苦開創(chuàng)的大好局面,留給年幼的兒子柴宗訓(xùn)。雖說后周現(xiàn)在是孤兒寡母坐天下,但是周世宗是商人出身,他精打細(xì)算,做了最有利于后周政權(quán)穩(wěn)定的安排。最不讓人省心的就是京城里的禁軍部隊,周世宗對此做了特別交代,給他們上了雙重保險。第一重保險是京城里涉及軍隊調(diào)動的事宜,都由當(dāng)時的禁軍大將韓通說了算。后周禁軍有兩支部隊,資格老一點的是侍衛(wèi)司部隊,資格嫩一點的是殿前司部隊。韓通就是主持侍衛(wèi)司的工作,不過根據(jù)周世宗的安排,如果沒有韓通的點頭,不管是侍衛(wèi)司的部隊還是殿前司的部隊,誰也不能隨意調(diào)動。但是韓通自己呢,也不能隨便調(diào)動軍隊,但凡有個軍事調(diào)動,還必須由朝廷宰相們集體討論決定。京城內(nèi)擁戴后周的勢力十分強大,直接調(diào)動軍隊造翻根本沒有可能;京城外又有忠于后周王朝的軍隊虎視眈眈,在京城內(nèi)部發(fā)動軍事政變的成功幾率非常低。如果周世宗的兒子柴宗訓(xùn)是個爭氣的,七八年過后,像后來清朝的康熙、俄國的彼得大帝那樣,早早地親政掌權(quán),這后周的天下是用不著憂慮的。
  但還是那句話,人算不如天算,誰能料到這時候竟然出了一個“情報門”事件,周世宗的如意算盤一下子全落空了。后周顯德七年(960)正月初一,防御北漢的鎮(zhèn)州、定州送來令人震驚的消息:夙敵北漢不甘寂寞,趁著后周小皇帝剛上臺,聯(lián)合遼國準(zhǔn)備大舉進攻周朝!軍情如火,必須特事特辦、馬上決策,容不得拖泥帶水。掛帥的人選很快定下來了,就選趙匡胤了,而且大軍出征的日子也定好了,就在正月初三。可以說,如果沒有這么份情報,趙匡胤是不可能把隊伍拉出汴梁城的;而這部隊出不了城,趙匡胤就不會有對部隊的絕對領(lǐng)導(dǎo)權(quán),那就根本沒有機會搞什么兵變。正所謂“千秋疑案陳橋驛,一著黃袍便罷兵”,現(xiàn)在最大的謎團是,這份正中趙匡胤下懷的情報,它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通過翻檢遼國的歷史,我們發(fā)現(xiàn)北漢和遼國的聯(lián)合進攻完全是子虛烏有。這樣看來,這份前方送來的情報就一定是份假情報。如果是假情報,無非有兩種可能,第一,從源頭上造假,情報還是鎮(zhèn)、定二州前線發(fā)出的,只不過他們故意整個假情報來幫趙匡胤實施“陳橋兵變”計劃;第二,干脆不經(jīng)過鎮(zhèn)、定二州,直接制造個假情報,派兩人化化裝,冒充鎮(zhèn)定二州的諜報人員,把情報送到朝廷。不管用哪種造假方法,趙匡胤都可能從中獲利。目前的學(xué)術(shù)界,通常是這樣認(rèn)為的。但是有時候你覺得歷史很簡單、很清楚,但實際上一分析,不是那么回事。根據(jù)我們的研究:
  第一,這兩個情報,不可能是前方的軍官造假。為什么呢?當(dāng)時鎮(zhèn)州的長官叫郭崇,定州的長官叫孫行友,這兩個人都是典型的保周派,是后周開國皇帝周太祖郭威的鐵桿兄弟,他們看不起趙匡胤,不可能配合趙匡胤。而且趙匡胤當(dāng)了皇帝之后,他不是要派使者到各個地方去昭告嗎?昭告天下,然后他派的使者,來到鎮(zhèn)守鎮(zhèn)州的郭崇面前。郭崇就當(dāng)著使者的面,放聲大哭,哭老皇帝。當(dāng)著新皇帝使者的面哭老皇帝,老皇帝啊,你太可憐了,你看看你用的什么人。∫豢,可以想見,他肯定不是趙匡胤的人。那個孫行友呢?更厲害了,他干脆不聽趙匡胤的招呼。趙匡胤已經(jīng)當(dāng)皇帝了,孫行友你要進京城來朝見新君一下,這是基本的君臣之道啊,可是孫行友不去。不僅不去,他還在那里秘密地組織反宋的行動。最后趙匡胤派兵,派了一支別動隊,突然襲擊,把孫行友抓到京城軟禁起來,逮捕了。所以說,這兩個人,絕對不是趙匡胤的人,他們不可能配合趙匡胤,去做這個假情報。
  那第二條會不會呢?第二條就是,趙匡胤派兩個人去冒充地方來遞交情報的信使,以鎮(zhèn)州、定州的名義上報情報,然后自己再假模假樣地出兵陳橋。這種說法聽起來很有道理,實際上也不靠譜。為什么呢?古代前方的情報送到朝廷,它要經(jīng)過一定的機構(gòu),不是說你隨隨便便地,你直接送交了,它有很多環(huán)節(jié),哪一個環(huán)節(jié)出錯就要出問題,這是其一。其二,就算你造假成功了,那朝廷是不是一定派兵呢?這個不一定。不一定派兵,你忙了半天,弄了兩封假情報,但朝廷不一定派兵,那不白忙活了?再退一步講,就算朝廷派兵,那會不會派你趙匡胤呢?也不一定。當(dāng)時資格和趙匡胤相當(dāng)?shù),大概有三、四個人。張永德、李重進、韓通等,有這樣三、四個人條件相當(dāng),是不是一定會派到趙匡胤?難說。就是說,這個事情的結(jié)果太不明朗了,而且哪一步?jīng)]跟進,就要前功盡棄。趙匡胤是個聰明人、明白人,他不會干這種不靠譜的事。
  所以說,這個情報在我看來是怎么回事?很簡單,情報的確是地方上發(fā)來的,怪就怪地方上的諜報工作沒做好,諜報人員素質(zhì)太差,沒搞清楚北漢和遼國的軍事動向,稀里糊涂地搞了一份情報,沒來得及驗證就上交朝廷了。這一步趙匡胤是沒法參與的,趙匡胤能做的是什么呢?就是看著這個大餡餅從天上往下掉,他趕緊動用自己的資源,讓這個餡餅掉到自己的頭上去。他有什么資源呢?就是當(dāng)時如果拿到了這個情報,后周要派兵,派人掛帥的話,誰起決定作用呢?三個宰相,范質(zhì),王溥,魏仁浦,這三個宰相,首相范質(zhì)的政治傾向,我們還不是很清楚,但是另外兩個宰相,王溥和魏仁浦,都是趙匡胤的人。王溥老早就送給趙匡胤一個大宅子,還帶私家花園。雖然說這個宅子不在開封這樣當(dāng)時的一線城市,但是也值五六千兩銀子,絕對不是小數(shù)目。那這筆投資是要有回報的,所以王溥當(dāng)然希望,趙匡胤你去掛帥出征,甚至你當(dāng)個皇帝。魏仁浦呢?和趙匡胤家老早就定下娃娃親了,兩家也是好得不得了。所以,三個宰相,至少有兩個宰相支持趙匡胤,那派誰出征,這個問題很明顯,可能傾向于趙匡胤。
  然后呢,還有一個條件,不是剛才講到那個太后符氏嗎?她有個妹妹嫁給了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這么算起來,趙匡胤和后周皇室多多少少,還有那么點沾親帶故的關(guān)系。所以說,宰相做出的決定更容易得到小皇帝和小皇帝的監(jiān)護人——符太后的認(rèn)可。一旦獲得了朝廷的授權(quán),趙匡胤的“陳橋兵變”已經(jīng)成功了一大半了。
  可以說,“情報門”真是幫了趙匡胤的大忙。歷史真相就是這么回事。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既然是這么回事,那宋人為什么要一口咬定,趙匡胤是“被皇帝”的呢?綜合這些史料,我認(rèn)為可能有這樣兩個原因:
  第一個,是樹立趙匡胤忠義千秋的形象。我們剛才講了,改朝換代,刀光劍影,通常一個朝代腐敗了,老百姓過不下去了,揭竿而起,大家建立一個新朝代,歷史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往前發(fā)展的。但趙匡胤的“陳橋兵變”顯然不是這種情況。人家后周的政權(quán)好好的呢,雖然說皇帝是個小孩吧,但是幾個顧命大臣都是文人,政府的各項工作進行得有條不紊,這已經(jīng)是五代最穩(wěn)定的時期了。趙匡胤作為深受周世宗器重的政府高官,不說是好好保著小皇帝搞好建設(shè),反而乘掛帥出征之機,搶了老板的飯碗,這也太不仗義了。這如果照實說出去,確實屬于趙匡胤的負(fù)面新聞。因此,趙普也好,司馬光也好,卯足了勁幫趙匡胤洗洗白,然后把他梳妝打扮成一個圣人,喋喋不休地強調(diào)趙匡胤不想當(dāng)皇帝,實際上是“天命有歸”,他被迫地當(dāng)上了皇帝,這是其一。
  第二條就是,增加趙光義的戲份兒。趙普的《皇朝龍飛記》中特別提到,兵變之前,他和趙光義進行了大量準(zhǔn)備活動。但問題是這樣的,那個趙光義到底參加沒參加“陳橋兵變”,實際上還是有疑問的。根據(jù)宋初大文豪王禹偁《建隆遺事》的記載,當(dāng)時趙光義甚至有可能留在京城照顧家人,連陳橋都沒去呢!不過話說回來了,就算是趙光義真的出現(xiàn)在陳橋驛,當(dāng)時以他的地位、年齡和經(jīng)驗,也不可能在這場兵變中起主導(dǎo)作用。但是宋代關(guān)于“陳橋兵變”的大部分史料,都一方面弱化趙匡胤的主動性,另一方面強化趙光義的貢獻。趙光義接了哥哥的位子,可謂名不正言不順,在建立宋朝的時候也沒有多大功勞,于是就讓手下大臣和史官們制造的輿論,說他在“陳橋兵變”中起了如何如何重大的作用,這樣他的皇帝當(dāng)起來底氣才更足。
  “被皇帝”也好,搶著做皇帝也好,趙匡胤總算把皇帝當(dāng)上了。他真的是很幸運!別人要刀光血影才能搶到的東西,他這樣很輕松地就拿到了。趙匡胤一不小心,在歷史上留下了一個非常好的記錄——造翻原來也可以這么溫柔,驚天劇變原來也可以這樣低調(diào)。實際上自唐朝安史之亂后,中原大地就沒有幾天安生日子,不是趙匡胤命運多好,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規(guī)律。五代亂世亂得太久了,歷史上也有“分久必合”這種訴求,老百姓也希望得到一個強有力的君主,建立一個強有力的王朝,也有這方面的心理期待。結(jié)束亂世的機會一個一個地就擺在那兒了,趙匡胤要做的就是做好準(zhǔn)備,在最關(guān)鍵的時候,果斷決策,完成歷史轉(zhuǎn)變的最后一道工序。
  有機遇,關(guān)鍵的時刻抓住機遇,成功就是這樣煉成的!瓣悩虮儭痹俅谓o我們驗證了這一道理。





上一本:曉說4 下一本:千古長城義烏兵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大宋謎案的作者是李強,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