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源遠(yuǎn)流長、知識無窮無盡。學(xué)習(xí)之余、工作之外,我們還要花大把的時間去吃喝玩樂,還要花大把的時間去逛街購物看電影。 享受生活要緊,讀書時間有限。 但即使如此,有些書卻不得不讀、有些知識不能不知,不然就會被人嘲笑為“無知”、“沒文化”、“有臉蛋,沒頭腦”、“沒教養(yǎng)”、“無趣”…… 我們不要做書呆子,但也不想做腦白癡。 《懶人歷史書》就是關(guān)于那些你不能不知道的歷史文化常識的書,它能幫助你更好地交際、更有趣地生活。 知識不在多,夠用就行! 作者簡介: 黃一鶴,中國史深度研究者、微歷史達(dá)人,先后出版過《微歷史:1912-1949民國圈子》《段子里的中國通史》等暢銷書。 目錄: 第一章先秦 你一定要了解的王朝基本常識 “盤古開天地”和“女媧造人” 的故事是真的嗎/2 三皇五帝都是哪些人/3 堯、舜、禹之間是什么關(guān)系/3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是什么/4 西周和東周是怎么回事/5 “中國”一詞是怎么來的/5 “先秦”是什么意思,“春秋”“戰(zhàn) 國”指的是哪兩段歷史/6 “九州”是怎么來的/6 這些歷史事件,你一定要知道 涿鹿之戰(zhàn)與炎黃子孫/8 “酒池肉林”、牧野之戰(zhàn)與商周第一章先秦 你一定要了解的王朝基本常識 “盤古開天地”和“女媧造人” 的故事是真的嗎/2 三皇五帝都是哪些人/3 堯、舜、禹之間是什么關(guān)系/3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是什么/4 西周和東周是怎么回事/5 “中國”一詞是怎么來的/5 “先秦”是什么意思,“春秋”“戰(zhàn) 國”指的是哪兩段歷史/6 “九州”是怎么來的/6 這些歷史事件,你一定要知道 涿鹿之戰(zhàn)與炎黃子孫/8 “酒池肉林”、牧野之戰(zhàn)與商周 歷史/8 國人暴動:第一次武裝驅(qū)逐國王/9 葵丘會盟與春秋首霸/9 “問鼎中原”是怎么回事/10 三家分晉與秦晉之好/10 五國相王是怎么回事/11 “黃金臺”與“火牛陣”/12 紙上談兵與長平之戰(zhàn)/13 秦國是如何滅掉六國的/14 這些歷史人物,你一定要知道 商湯/15 伯夷、叔齊/16 周公/16 春秋五霸/17 管仲/18 百里奚/19 伍子胥和申包胥/20 吳起/20 商鞅/21 戰(zhàn)國七雄/22 蘇秦和張儀/23 藺相如和廉頗/24 孔子、老子和墨子/25 李牧、白起和王翦/26 孫臏/27 戰(zhàn)國四公子/28 這些歷史典故,你一定要知道 周召共和/31 烽火戲諸侯/31 退避三舍/32 臥薪嘗膽/33 二桃殺三士/34 胡服騎射/34 遠(yuǎn)交近攻/35 荊軻刺秦王/36 第二章秦漢 你一定要了解的王朝基本常識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是誰/40 為什么秦朝只傳二世就滅亡了/41 歷史上第一次農(nóng)民起義/42 楚漢戰(zhàn)爭的雙方是誰,其中都有 什么故事/43 為什么既有西漢又有東漢,兩者 是什么關(guān)系/45 漢匈恩怨/45 文景之治與黃老思想/47 七國之亂是怎么回事/48 漢武帝憑什么和秦始皇并稱/49 王莽為什么會成為史上著名 偽君子/50 劉秀與光武中興/51 黨錮之禍與東漢的兩大毒瘤/52 前有綠林起義,后有黃巾大起義 /53 這些歷史事件,你一定要知道 沙丘之變/56 項羽起兵/57 巨鹿之戰(zhàn)/57 垓下之戰(zhàn)/58 白馬之盟/59 呂家班倒臺/60 張騫使西域/61 巫蠱之禍/61 霍光執(zhí)政/62 班超使西域/63 官渡之戰(zhàn)/64 赤壁之戰(zhàn)/65 曹丕篡漢/66 這些歷史人物,你一定要知道 李斯之死/67 漢初三杰/67 才子賈誼/68 蘇武為何牧羊/69 李廣和李陵是什么關(guān)系/69 司馬遷何以稱為太史公/70 王昭君是何等樣人/71 強項令是誰/71 跋扈將軍梁冀/72 十常侍/72 董卓之死/73 這些歷史典故,你一定要知道 指鹿為馬/74 約法三章/74 鴻門宴/75 蕭規(guī)曹隨/75 緹縈救父/76 清君側(cè)/76 地下造翻/76 “腹誹罪”/77 張敞畫眉/77 雖遠(yuǎn)必誅/77 一日五侯/78 娶妻當(dāng)娶陰麗華/78 馬革裹尸/78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79 陳蕃待客/79 第三章三國兩晉南北朝 你一定要了解的王朝基本常識 三國是指哪三國,壽命如何/82 西晉為什么短命/82 “五胡亂華”是怎么回事/83 “王與馬,共天下”說的是什么/84 從南朝說到北朝/84 東魏和西魏、北齊和北周,都是 什么關(guān)系/86 東晉偏安與北伐/87 這些歷史事件,你一定要知道 曹丕建魏/88 白帝城托孤/88 七擒孟獲/89 鄧艾滅蜀/90 青蓋入洛/90 司馬炎建晉/91 八王之亂/91 劉淵建國/92 永嘉之亂/93 桓溫北伐/93 淝水之戰(zhàn)/94 梁武帝出家/95 侯景之亂/95 孝文帝改革/96 河陰之變/96 這些歷史人物,你一定要知道 司馬懿/98 石勒/98 祖逖/99 王猛/100 赫連勃勃/100 謝安/101 北魏馮太后/102 高歡/103 宇文泰/103 這些歷史典故,你一定要知道 三顧茅廬/105 大意失荊州/105 三武滅佛/106 愿生生世世不生帝王家/106 第四章隋唐五代 你一定要了解的王朝基本常識 隋朝的江山是怎么來的/110 隋朝為什么會二世而亡/110 唐王朝是如何統(tǒng)一全國的/111 貞觀之治是怎么回事/112 武則天與南周王朝/113 開元之治指的是哪段歷史/114 安史之亂的前因后果/115 元和中興是怎么回事/116 唐朝為什么不用長城/116 五代指的是哪五代/117 十國指的是哪些國家/118 這些歷史事件,你一定要知道 隋煬帝三征高麗/120 太原起兵/121 玄武門之變/122 李承乾謀反/123 白村江海戰(zhàn)/123 神龍政變/124 太平公主之死/125 馬嵬驛兵變/126 陳陶之戰(zhàn)/127 郭子儀收兩京/128 鄴城大潰敗/128 唐代宗智殺魚朝恩/129 李愬雪夜襲蔡州/130 甘露之變/131 桂林兵變/132 黃巢起義/133 朱溫代唐/134 這些歷史人物,你一定要知道 隋文帝/136 高颎/136 竇建德/137 李靖/138 徐世勣/139 狄仁杰/140 楊玉環(huán)/141 李泌/142 楊炎/142 盧杞/143 馮道/144 周世宗/145 這些歷史典故,你一定要知道 房謀杜斷/147 笑里藏刀/147 請君入甕/148 口蜜腹劍/149 冰山安在/150 四王二帝/150 二王八司馬/151 清流與濁流/152 生子當(dāng)如李亞子/153 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153 殺胡林/154 第五章兩宋 你一定要了解的王朝基本常識 宋朝為什么被分為北宋和南宋/156 北宋是如何建立的/156 北宋是如何統(tǒng)一的/157 南宋是如何建立的/158 北宋和遼的和戰(zhàn)/159 南宋和金的和戰(zhàn)/160 北宋有哪些黨爭/161 宋和西夏關(guān)系如何/162 大理國是怎么回事/163 宋朝有哪些偽政權(quán)/164 這些歷史事件,你一定要知道 雪夜訪趙普/166 高梁河之戰(zhàn)/166 澶淵之盟/167 天書事件/168 好水川之戰(zhàn)/169 富弼使遼/169 王安石變法/170 永樂城之戰(zhàn)/171 方臘起義/172 黃天蕩大捷/173 采石之戰(zhàn)/174 韓侂胄北伐/175 張弘范滅宋/176 這些歷史人物,你一定要知道 花蕊夫人/178 楊家將/179 包拯/180 六賊/181 范仲淹/181 種世衡/182 夏竦/183 蘇軾/184 岳飛/185 完顏亮/186 朱熹/187 史彌遠(yuǎn)/187 這些歷史典故,你一定要知道 陳橋兵變/189 杯酒釋兵權(quán)/190 燭影斧聲/191 家賊難防/191 徽宗輕佻/192 靖康恥/193 過河!過河!/194 莫須有/195 朕倚魏公如長城/196 蟋蟀宰相/196 留取丹心照汗青/197 第六章元朝 你一定要了解的王朝基本常識 元朝和蒙古帝國是一回事嗎/200 成吉思汗西征是怎么回事/201 忽必烈的對外征伐效果如何/201 元朝的“番僧”指的是什么/202 元末最著名的農(nóng)民起義有哪些/203 你一定要了解的那些歷史事件 蒙古滅金/204 忽必烈建元/205 阿合馬事件/205 南坡之變/206 賈魯治河/207 高郵之戰(zhàn)/207 你一定要了解的那些歷史人物 耶律楚材/209 馬可?波羅/210 泰定帝/211 伯顏/211 劉福通/212 察罕帖木兒/213 王保保/214 你一定要了解的那些歷史典故 上帝折鞭/216 八百媳婦/217 八月十五殺韃子/217 第七章明朝 你一定要了解的王朝基本常識 朱元璋是如何建立明朝并統(tǒng)一 全國的/220 北元是怎么回事/221 明王朝為何要從南京遷都到 北京/221 為什么說明王朝是一個特務(wù) 王朝/222 明王朝的鼎盛時期是什么 時期/223 明王朝的外敵都有誰/224 明末的起義領(lǐng)導(dǎo)人都是誰/225 明王朝滅于誰手/226 南明四朝是哪四朝/226 明朝最另類的皇帝/227 明朝宦官專權(quán)的原因/228 清軍是怎樣入關(guān)的/229 你一定要了解的那些歷史事件 徐達(dá)攻陷大都/230 胡藍(lán)之獄/231 靖難之役/232 明成祖五征漠北/232 朱高煦之叛/233 土木之變/234 大禮議/235 萬歷三大征/235 薩爾滸之戰(zhàn)/237 明朝三案/237 魏忠賢之死/238 崇禎上吊/239 你一定要了解的那些歷史人物 劉伯溫/240 鄭和/241 于謙/241 王陽明/242 海瑞/243 青詞宰相嚴(yán)嵩/244 張居正/245 戚繼光/246 顧憲成/247 袁崇煥/248 鄭成功/249 你一定要了解的那些歷史典故 剝皮實草/250 瓜蔓抄/250 誅十族/251 第八章清朝 你一定要了解的王朝基本常識 清朝是如何入主中原的/254 什么叫“康乾盛世”/255 為何說乾隆朝是清朝由盛入衰的 轉(zhuǎn)折點/256 清王朝統(tǒng)一中國的過程是怎 樣的/256 清朝歷史上最大的農(nóng)民起義是 什么/257 近代歷史中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是什么/258 八國聯(lián)軍進(jìn)北京是怎么回事/259 哪次起義終結(jié)了清王朝的 統(tǒng)治/260 你一定要了解的那些歷史事件 皇太極收服洪承疇/261 康熙智除鰲拜/262 三藩之亂/262 乾隆下江南/263 天理教徒大鬧紫禁城/264 火燒圓明園/265 辛酉政變/266 鎮(zhèn)南關(guān)大捷/267 甲午海戰(zhàn)/267 李鴻章出使/268 戊戌政變/269 洋務(wù)運動/270 你一定要了解的那些歷史人物 多爾袞/272 順治帝/273 年羹堯/274 紀(jì)曉嵐/275 明珠與和珅/275 林則徐/277 同治皇帝/278 老佛爺慈禧/279 曾國藩/280 孫中山/281 袁世凱/283 你一定要了解的那些歷史典故 十三副鎧甲起兵/285 十全武功/285 和珅跌倒,嘉慶吃飽/286 軍機處/287 我朝與胥吏共天下/287 這些歷史典故,你一定要知道 指鹿為馬 秦二世無道,屠殺蒙恬、蒙毅兄弟,又誅滅老臣李斯。自己整日尋歡作 樂,把大權(quán)全部交給趙高。趙高則廣布黨羽,逐漸形成新的政治集團(tuán),并積極 準(zhǔn)備政變,意圖取而代之。 為了測試百官對自己的態(tài)度,有一日秦二世出宮,趙高騎著一頭梅花鹿跟 在他后面。秦二世奇道:“中丞相,你怎么騎著鹿出門。俊壁w高則笑稱:“陛 下看錯了,我騎的分明是千里馬。 秦二世便向隨行官員詢問,結(jié)果只有幾個官員說是鹿,其他人卻叩頭贊 道:“陛下,中丞相騎的就是一匹千里馬!”于是秦二世莫名其妙,以為自己看 花了眼。而趙高心滿意足,回宮后就將那些說是鹿的官員一一除掉。 約法三章 公元前206年,沛公劉邦率起義軍打進(jìn)關(guān)中,到達(dá)了霸上,末代秦王子嬰 投降,劉邦軍兵不血刃開進(jìn)咸陽城。他本想住在皇宮里享受帝王生活,但大將 樊噲和張良告誡他應(yīng)繼續(xù)樸素節(jié)儉,以爭取民心。劉邦從容接受,下令封鎖宮 門,只留下少數(shù)士兵保護(hù)國庫和宮中典籍,自己則還軍霸上。之后,劉邦把關(guān) 中各縣的老人和名士召來,同他們“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即殺人者要判處死刑,傷人者和盜竊行為也將判處相應(yīng)罪責(zé)。百姓們對此十分 歡迎,紛紛擁護(hù)劉邦。正因為劉邦堅持“約法三章”,才得到了關(guān)中百姓的支 持,最終建立西漢王朝。 鴻門宴 劉邦駐軍霸上后,項羽怒氣沖天,準(zhǔn)備西進(jìn)搶奪咸陽。他與謀士范增商 議,準(zhǔn)備請劉邦來楚軍駐地鴻門赴宴,借機殺掉劉邦。項羽的叔父項伯與劉邦 的謀士張良有私交,聞訊后深夜前來報信,要張良隨自己逃跑。張良急忙告知 劉邦,劉邦對項伯感激涕零,當(dāng)即與他訂為兒女親家。 第二天,劉邦帶著張良和樊噲來到鴻門,項羽便請劉邦入席。席間,范 增叫項莊舞劍助興,伺機刺殺劉邦,即“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項伯見狀也 舞劍助興,并用自己的身體擋在劉邦前面阻止項莊。這時樊噲持盾牌沖入營 帳,歌頌劉邦功德,同時怒斥項羽居心叵測,劉邦也趁機申明,自己并未進(jìn)咸 陽城,只是為項羽看守皇宮。項羽心軟,殺意頓消。劉邦借入廁之機溜走,張 良隨后替他圓場告退。鴻門宴后,以劉邦脫身為開始,劉、項兩大勢力正式 決裂。 蕭規(guī)曹隨 劉邦建立漢朝后,任命蕭何為丞相。當(dāng)時漢初百廢待興,蕭何采用黃老 思想的治國之術(shù),無為而治,奉行與民休息的政策,使社會生產(chǎn)在短時間內(nèi)得 到恢復(fù)。蕭何死后,曹參繼任丞相。他繼續(xù)執(zhí)行蕭何時期的無為而治和法律條 文,從不更改前任的施政措施。自己整日飲酒作樂,還把勸告自己的人拉去打 板子。 漢惠帝劉盈看不慣曹參的懶散,指責(zé)他惰怠誤國。曹參卻問劉盈:“陛下以 為,自己和高皇帝(指劉邦)相比,如何?” 劉盈如實答道:“父皇是開國之主,我斷斷不如! 曹參又問:“那陛下以為,我與蕭丞相相比,如何?” 劉盈細(xì)想后答道:“您不如蕭丞相! 于是曹參笑道:“既然陛下自認(rèn)不如高皇帝,我也確實不如蕭丞相,那么我 們又何必更改他們在世時創(chuàng)建的規(guī)制呢?” 漢惠帝聽后豁然開朗,于是繼續(xù)執(zhí)行蕭何時期的與民休息政策,使?jié)h朝經(jīng) 濟得到了快速發(fā)展。 緹縈救父 緹縈的父親是漢文帝時的名醫(yī)淳于意。淳于意因治病與病人發(fā)生爭執(zhí),被 對方污蔑受賄索納,縣官立刻拘捕了淳于意,將他發(fā)往京城。當(dāng)時,漢朝法令 多數(shù)沿襲秦朝,被判有罪的人經(jīng)常會被施以剁手、砍腳、割鼻等肉刑,給受刑 者造成終身殘疾。淳于意被押送上京前,五個女兒前來送行,抱頭哭成一團(tuán)。 淳于意見狀大罵:“可惜我沒有兒子,關(guān)鍵時刻竟連救自己的人也沒有!” 于是緹縈決定上京救父。她給漢文帝寫了一封長信,在信中痛斥秦朝肉刑 給人造成的身體殘缺和心理傷害,即使想要改過自新,也再無機會。她請求皇 帝開恩寬恕自己的父親,自己則甘愿入宮為奴婢抵罪。 看過緹縈的長信后,漢文帝折服之余,也被她的孝心所感動,于是他下詔 赦免了淳于意,并宣布廢除肉刑,轉(zhuǎn)而改為打板子或者流放,取消了肉刑帶來 的危害。 清君側(cè) 清君側(cè)的意思就是“清除皇帝身邊的奸佞”。歷史上第一次“清君側(cè)”發(fā) 生在西漢景帝初年:公元前154年,御史大夫晁錯向漢景帝上書,要求削除諸 侯王的特權(quán),加強中央集權(quán)。景帝采納,并著手削藩。各諸侯王為了保住權(quán) 力,以吳王劉濞為首,帶領(lǐng)六個王國,以“清君側(cè),誅晁錯”的名義公開反 叛,即“七國之亂”。為平息叛亂,漢景帝被迫殺了晁錯,但叛亂并沒有因此 而停止,直到漢朝出兵鎮(zhèn)壓才宣告結(jié)束。因此,“清君側(cè)”也多成為朝臣叛亂 的借口。 地下造翻 漢景帝將領(lǐng)周亞夫是平定“七國之亂”的功臣。鎮(zhèn)壓結(jié)束后,周亞夫仗著 軍功,不把旁人放在眼里,對景帝也輕慢起來,時常帶劍上朝、戎裝見駕,讓 景帝十分不滿。后來周亞夫在國政上與漢景帝多有沖突,景帝為了試探他,便 命他入宮陪自己吃飯,卻不準(zhǔn)備餐具,結(jié)果周亞夫負(fù)氣離去,景帝遂生出除掉 周亞夫之心。 公元143年,周亞夫的兒子利用私人關(guān)系,從武庫中購買了一批鎧甲,準(zhǔn) 備在父親死后做陪葬,結(jié)果被人舉報。周亞夫的兒子以謀反的罪名被景帝投入 監(jiān)獄,并牽連到了他本人。廷尉審理案件時,質(zhì)問周亞夫為什么要私藏兵器造 反,周亞夫答:“那是我出殯用的陪葬,難道這也算造翻嗎?” 廷尉深知上意,便玩味地說:“你沒死就私藏兵器陪葬,就算活著不造翻, 死了以后也要在地下造翻吧?”周亞夫當(dāng)場氣絕,絕食五天后,在獄中吐血 而死。 “腹誹罪” “腹誹罪”是典型的欲加之罪:漢武帝時,酷吏張湯與大農(nóng)令顏異交惡。 張湯向武帝上報,說顏異對皇帝不敬。武帝遂命張湯審訊顏異。不久就有人佐 證,稱顏異在會客時,聽到客人談?wù)摶实鄣恼叨嘤胁煌字,顏異的嘴唇?br/> 動卻不作聲。于是張湯奏報武帝:“顏異身為朝廷命官,見陛下法令不妥,未明 言卻腹誹不已,應(yīng)當(dāng)處死!”武帝因此下詔誅殺顏異!案拐u罪”也成為思想 罪中最荒唐、最惡毒的罪名。 張敞畫眉 漢宣帝時,京兆尹張敞為官公正,朝議辯論中時常引經(jīng)據(jù)典,引得百官敬 佩。但是漢宣帝對張敞有所不滿,認(rèn)為他沒有官員的威儀。當(dāng)時京城中謠傳, 說張敞和家人感情親密。他的妻子因眉角有傷,經(jīng)常需要張敞幫他畫眉。時間 長了,大家就都知道張敞給妻子畫的眉毛十分漂亮,而且每天必定要畫完眉毛 才來皇宮上朝。 漢宣帝因此責(zé)問張敞,想要證明他不務(wù)正業(yè)。張敞卻說:“閨房之樂,有甚 于畫眉者(夫妻在閨房里做的事情,有比描畫眉毛還過分的呢)!币饧礉h宣帝 不應(yīng)以大臣的私生活作為衡量其才能的標(biāo)尺,漢宣帝聽后默默不語,從此不再 刁難張敞,但也不再重用他。 雖遠(yuǎn)必誅 “雖遠(yuǎn)必誅”出自西漢名將陳湯給漢元帝的上疏。他在奏疏里自表部隊擊 退北匈奴的功績,自豪驕傲之情躍然紙上。其全文是:“宜縣頭槁街蠻夷邸間, 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yuǎn)必誅!”意思是說,漢軍應(yīng)該把那些砍下來的敵 軍首級,分個懸掛在匈奴居住的街道、村落前,讓他們明白:任何一個敢于侵 犯大漢帝國的人,哪怕離得再遠(yuǎn),都會被強大的漢朝誅殺!此語后來也經(jīng)常用 于激勵我們的民族自豪感。 一日五侯 公元前27年6月,漢成帝劉驁在一天之內(nèi),冊封了五位大臣為侯爵:王譚 為平阿侯、王立為紅陽侯、王根為曲陽侯、王商為成都侯、王逢適為高陽侯。 此事傳開后,被百姓們戲稱為“一日五侯”。 其實,這些人都是太后王政君的親族兄弟,是王氏外戚的青壯。當(dāng)時王氏 已經(jīng)權(quán)傾朝野,王政君的侄子王莽更是在日后謀朝篡權(quán),廢除了漢朝統(tǒng)治。劉 驁一日五侯,既是出于對王氏家族的倚重,也是無可奈何之舉。他們無功無 憑,卻被接連封侯,破壞了漢高祖劉邦立下的“非有軍功不得封侯”的祖訓(xùn), 也從側(cè)面揭露了當(dāng)時外戚家族的勢力龐大。 娶妻當(dāng)娶陰麗華 “仕宦當(dāng)作執(zhí)金吾,娶妻當(dāng)?shù)藐廂惾A!笔菛|漢光武帝劉秀的人生理想。陰 麗華是春秋名相管仲的后人,劉秀在南陽時就十分仰慕她的美貌。劉秀雖然是 皇族出身,卻家道中落,淪為布衣。在長安城中求學(xué)時,劉秀看到了長安禁衛(wèi) 執(zhí)金吾的車馬,不禁心生羨慕,于是寫出了這句傳世名言。 后來劉秀與哥哥起兵反對王莽,不久劉秀迎娶陰麗華為妻。但為擊敗政 敵,劉秀又迎娶了郭圣通為妻。稱帝之后,由于郭圣通已經(jīng)為劉秀生下皇子, 在陰麗華的勸說下,劉秀被迫放棄結(jié)發(fā)妻子,冊立郭圣通為皇后,改立陰麗 華為妃。直到統(tǒng)一天下,劉秀才廢掉郭圣通,冊封陰麗華為皇后。陰麗華擔(dān)任 皇后二十四年,端莊賢淑,恭儉持家。她和劉秀分分合合的愛情故事也被千古 傳唱。 馬革裹尸 “馬革裹尸”出自東漢名將、伏波將軍馬援。馬援平定西南夷族叛亂后凱 旋回京,親友交好們紛紛前來為他接風(fēng)。其中有一個叫孟翼的謀士,他折服于 馬援的戰(zhàn)功,高興之下就說了幾句奉承話。馬援聽后不悅道:“我從前線回來, 本希望聽你說些有見地的教誨,卻想不到是這些東西。難道你也成了趨炎附勢 之徒嗎?” 無端被馬援批評,孟翼頓時尷尬不已,連忙作揖告罪。馬援卻說:“武帝 時的伏波將軍路博德,開七郡而僅封數(shù)百戶。和他相比,我的功勞簡直微不足 道。如今竟也被封為伏波將軍,采邑三千。如此賞大于功,我的好日子又怎么 可能長久呢?你與其夸贊我,還不如多教教我在朝為官的法門!” 孟翼見狀無話可說,馬援則滔滔不絕:“你不說,我來說:現(xiàn)在匈奴和烏桓 兩族還在侵?jǐn)_北方的邊境,我已打定主意請戰(zhàn),率眾為先鋒,做個有志男兒。 所謂‘男兒’,就理當(dāng)力拼敵寇、戰(zhàn)死沙場,馬革裹尸而回。又怎能久居臥榻, 死于兒女之手?” 不久,馬援果真向皇帝請旨,帶兵西出征戰(zhàn)邊疆去了。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楊震是東漢安帝時著名的學(xué)者和教育家,當(dāng)時主持朝政的是外戚鄧騭,他 對楊震十分看重,舉薦他做官。后來經(jīng)過多次升遷,楊震被提拔為東萊太守。 赴任路上,楊震路過昌邑,縣令正是楊震當(dāng)年舉薦的“茂才”王密。 王密對楊震的知遇之恩非常感激,專程于深夜前來驛館拜見楊震,并以十 斤黃金為見面禮送給楊震。楊震很不高興,教訓(xùn)王密說:“你我相知已久,你是 不是貪官我一清二楚,可我是什么樣的人,你難道就不明白嗎?” 王密以為楊震擔(dān)心事情敗露不利,于是諂笑道:“所以我才深夜前來,您盡 管放心,這件事不會有人知道的。” 楊震聽后冷笑:“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又怎么敢說沒有人知道呢!” 王密羞愧不已,悄悄離開了驛館。 陳蕃待客 東漢太傅陳蕃的祖父曾是河?xùn)|太守,到他出生時家道中落,不再顯赫。為 振興家族,陳蕃自小就抱定信念,決意闖出一番天地來。 陳蕃家中有一處清靜的庭院,他少年時便在這里讀書習(xí)字。某日,陳蕃父 親的好友薛勤前來做客,路過陳蕃的庭院時,看到里面雜草叢生、遍地骯臟。 薛勤心有不快,便問十五歲的陳蕃:“我是你父親的賓客,不顧勞累前來,你竟 連庭院都懶得打掃,堂堂陳家少主就是這樣待客的嗎?” 面對長輩客人的指責(zé),陳蕃卻不慌不忙答道:“大丈夫處世,當(dāng)以掃除天下 為己任,豈可安事一室乎!” 薛勤聽到這般擲地有聲的答復(fù),忍不住對陳蕃另眼相看,但也不禁有些擔(dān) 憂:陳蕃年少,如果只將懷中大志為綱,日久天長后,恐怕有所不妥。于是他 好言勸道:“一屋不掃,又何以掃天下?” 薛勤話中的意思,就是希望陳蕃能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把抱負(fù)用在實處 上。結(jié)果陳蕃聽后滿臉通紅,立刻打掃干凈庭院,以上賓禮迎薛勤入府。“一 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從此成為傳世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