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楊三部歷史研究叢書之編寫,肇因于他自己讀史之“困擾”——年號、王朝號、國號、帝王之尊號多而且亂,皇后妃妾、親王、公主等亦不勝枚舉。因此,當他必須以讀史來打發(fā)獄中歲月,尋找精神寄托,乃至于從史冊中重新發(fā)現(xiàn)自我,他將自己的“困擾”轉化成利他的工具書之編寫:“對中國五百五十九位帝王,和若干雖沒有實質上當?shù)弁酰瑓s被加上帝王尊號的人,以及更多的皇后妃妾和他們所生的數(shù)不清的親王、公主,作一地毯式的搜索,將他們的頭銜、年齡、在位時期,以及他們在皇族中的關系位置,加以仔細地整理出”,目的是“使任何人都可以不必經(jīng)過辛苦的尋覓,即可對他們的身世,有一個明確的了解”。 《中國帝王皇后親王公主世系錄》就是這樣一本工具書。全書分七篇,包括:序表、帝王篇、皇位世系篇、皇后篇、親王篇、公主篇、后表等,且有一些附表,大大小小總計二十余,堪稱集“表”之大成者。 柏楊顯然是土法煉鋼,各表之分欄,肯定曾耗費一些腦力,但柏楊處理得恰到好處。像皇后部分由上而下是:其夫、稱號、姓名、籍貫、親屬、婚卒年齡、卒年、子女、備注,公主部分則是:其父、生母封號、姓名、其夫、其夫職位、婚、卒、備注,其所訴求,不言可喻。 目錄: 第一篇·序表 一、歷代王朝關系位置表 二、歷代王朝國號表 三、歷代帝王數(shù)表 四、歷代立國年數(shù)表 五、歷代帝王籍貫表 六、歷代建都表 七、建都分布表 第二篇·帝王篇 三皇五氏 黃帝 夏 商 周 吳第一篇·序表 一、歷代王朝關系位置表 二、歷代王朝國號表 三、歷代帝王數(shù)表 四、歷代立國年數(shù)表 五、歷代帝王籍貫表 六、歷代建都表 七、建都分布表 第二篇·帝王篇 三皇五氏 黃帝 夏 商 周 吳 越 楚 齊 魏(梁) 韓 燕 趙 宋(桀宋) 秦 楚(西楚) 漢(西漢) 新 漢(玄漢) 成家 漢(東漢) 魏(曹魏) 漢(蜀漢) 吳(東吳) 晉 成漢 漢趙(前趙) 趙(后趙) 魏(冉魏) 秦(前秦) 秦(后秦) 秦(西秦) 燕(前燕) 燕(后燕) 燕(西燕) 燕(南燕) 燕(北燕) 蜀(西蜀) 涼(前涼) 涼(后涼) 涼(南涼) 涼(北涼) 涼(西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