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是一個被刻意抹黑的王朝。被誰抹黑的?答案是:文官。文官集團在明朝極其強大,成為能與皇權博弈的重要力量,這也是明朝政局的一大特色。因此,皇帝不得不重用宦官以與之抗衡。因此,皇帝貪婪懶惰,宦官囂張跋扈,廠衛(wèi)特務統(tǒng)治弄得人人自!@就是文官筆下的大明王朝。而其后繼者清朝,為了證明自己統(tǒng)治的合法性,更是在史書中強化了這一說法。但這種帶有嚴重偏見的說法豈是歷史的真相? 于是,有了我們這樣一本書,力圖以最客觀的視角,從獨特的話題點切入,以去臉譜化的解讀,讓人們更接近真相。如朱元璋剛猛治國的手段中,竟也流淌著縷縷溫情;背負“土木堡之變”恥辱的明英宗,其獨特的個人魅力,讓敵人也為之動容;懶人萬歷帝幾十年不見朝臣,但軍國大事上,其裁奪處理卻不失英明;明朝宦官無論如何權勢熏天,皇帝除掉他們,也只是動動手指的事;被稱作千古忠臣的袁崇煥,事實上卻因其剛愎自用,而貽誤國事。 客觀,來源于置身于歷史現(xiàn)實的體察;真實,來源于對人性復雜性的切實理解。這兩點使本書注定成為明朝歷史書寫的重要作品。張嵚,現(xiàn)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簽約作家、專欄作家,鳳凰網歷史專欄作家,從事歷史類書籍創(chuàng)作,目前已經完成書稿500余萬字。1999年開始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曾做過話劇編劇、DV導演、影視編劇,并曾兼職主持福建臺《海峽兩岸》節(jié)目,在兩岸引起強烈反響。其累計出版圖書15部,代表作品有《不容青史盡成灰》《一言難盡歷史現(xiàn)場》《明朝原來是這樣》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