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康雍乾時期,推行了許多正確的政策,為中華民族的發(fā)展做出過重要貢獻,但由此以后的清代皇帝及其大臣長期處于封閉狀態(tài),對世界早已形成的及近代靠前環(huán)境、外交方式懵然無知,以致中國卷入靠前社會時,舉措適當,應對失策,成為近代中國落后西方的始端。《中國何以落后挨打--問責康雍乾》作者王戎笙通過橫向比較康雍乾時期的中國與西方,詳細敘述中國在近代落后西方的原因。王戎笙,1929年生,湖北省漢川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主任、學術委員會委員。在秦漢史、清史、史學理論、中國近現(xiàn)代史學史、郭沫若研究、臺灣地區(qū)地區(qū)史學研究等領域成就頗豐。著有《太平天國運動史》(合著)、《臺港清史研究文摘》、《李自成結局研究》等。主編《馬克思主義歷史觀與中華文明》、《中國考試史文獻集成》(清代卷)。發(fā)表專題論文140余篇。主持國家重點項目《清代全史》(10卷本),并獲中國社會科學院1977~19g1年很好科研成果獎、第八屆中國圖書獎;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項目“李自成結局研究”課題,撰寫了課題研究報告《李白成結局問題的由來和發(fā)展》,并出版《李白成結局研究》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