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功過評孔明:諸葛亮新論》將陳壽《三國志》中的一些人物及后人所有涉及對諸葛亮的質疑問難,以諸葛亮的口吻一一解說。其解說言之有理、聯系實際、條理清晰,以解疑答問的方式對諸葛亮系統研究尚屬搶先發(fā)售。全書從四十七個切入點進行一一詳解:一、遨游何必故鄉(xiāng)邪;二、隆中一對為一統;三、走為上計可避禍;四、皆使自實可益眾;五、說服孫權共抗曹;六、能賢亮不能盡亮;七、劉子初雄才蓋世;八、龐統廖立楚良才;九、許靖人望不可失;十、排難釋誤薦劉巴;十一、馬孟起兼資文武;十二、法正違法僅此時;十三、法正違法用法治;十四、欲封黃忠后將軍;十五、借刀除患待商榷》,十六、奸形外漏邪心藏;十七、勸說劉備當皇帝;十八、伐吳不可當伐曹;十九、臣敢竭股肱之力;二十、孤尚且難忍不笑;二十一、使吳之人始得之;二十二、治蜀豈能靠赦宥》,二十三、《正議》嚴辭絕斥魏臣;二十四、為興漢室求杜微;二十五、廖公淵疵毀眾臣;二十六、廖立徙不毛之地;二十七、定南中夷漢粗安;二十八、孟達身死咎自取;二十九、有誣一代之俊異;三十、來敬達年老狂悖;三十一、慟哭楊颙為一言;三十二、若廢法何用討賊;三十三、兵出子午計甚危;三十四、兵之勝敗在將也;三十五、嘔心瀝血撰后表》;三十六、孔明有吞魏之志;三十七、滅魏斬叡還舊都;三十八、遣陳震慶權正號;三十九、張惠恕清濁太明;四十、空城計卻司馬懿;四十二、平事稽留將致禍;四十三、千里請戰(zhàn)找借口;四十四、司馬懿詭誑如此;四十五、孔明讓孫權釋疑;四十六、蔣琬豈是百里才;四十七、推薦費祎失深察。附錄一、二。其中的疑問有當時人物對諸葛亮的質疑問難,也有后人又在前人的基礎上生發(fā)出新的質疑問難,作者根據多年研究諸葛亮的結論,結合史料記載,進行系統推論,進行一一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