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被轟出中世紀》 清朝政府經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穩(wěn)定發(fā)展,國家富庶,人民安逸,所謂“康乾盛世”。雖然乾隆晚年有川楚的白蓮教叛亂,但1840年前總體來講還是屬于國泰民安的。因為富庶安逸,整個國家彌漫著傲慢、不思進取的情緒,以為中華文明是世界上**的文明,對國外商人通商的要求朝廷以施行恩惠的形式,在廣州設立十三行制度,盡一切可能不與外界接觸。以林則徐虎門禁煙為導火索的中英**次鴉片戰(zhàn)爭,以清朝政府戰(zhàn)敗而告終,清政府允許英人在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口通商,由此中國不自愿地開啟了中國社會的近代化歷程。中國人睜眼看世界,接著昏昏睡去。
《1860年:巨痛與自強》 **次鴉片戰(zhàn)爭的失敗并沒有驚醒清朝政府的“天朝迷夢”,文臣們依舊剛愎,武將們依舊自負。葉名琛作為一個兩廣總督兼通商一品大臣,兼管涉外事務,在位期間從不接待一個外交使節(jié),外交照會能不回盡量不回,本可避免的廣州之戰(zhàn),也因為他的頑固和愚蠢,終究搞得沒有轉圜余地。英軍進攻廣州城時,葉名琛不戰(zhàn)、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人稱六不總督,兵敗后被英軍擄至印度加爾各答,*后在加爾各答絕食而亡。 以火燒圓明園和割讓香港為標志的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失敗,給中國人以**的創(chuàng)痛,中國走上了“借法自強”的探索之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洋務運動從根本上無法改變中國積貧積弱的局面。
《1895年:大夢初醒》 1894年,日本入侵朝鮮開始了中日從陸軍到海軍的全面對抗,從1894年7月25日7時20分**聲炮響,到9月17日下午5時30分,號稱亞洲**強大的北洋水師幾乎全軍覆沒。 甲午年的黃海海戰(zhàn)慘敗后,和比戰(zhàn)難。李鴻章奉命和談,受盡屈辱簽下了震驚中外的《馬關條約》,2億兩白銀的賠款,割讓臺.灣、東北。雖然東北后來在三國的干涉下不予割讓,但巨額的賠款使日本大發(fā)戰(zhàn)爭財的同時,中國的有識之士開始覺醒,也由此催生了從借法自強到立法自強的轉變; 中日甲午戰(zhàn)爭的結局——《馬關條約》的簽訂,驚醒了包括孫中山在內的一代人,成為推翻滿清封建王朝,建立共和國家的一個轉折點。
《1901年:慈禧太后的革新令》 由義和團“扶清滅洋”行動而引起的八國聯軍兵犯北京,逼迫清朝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其中賠款4.5億兩白銀,中國的關稅、鹽稅都由列強控制,中國已經到了亡國的邊緣。以慈禧太后為代表的朝廷深刻認識到革新的緊迫性,在百日維新被鎮(zhèn)壓的三年后,提出了更為激進的新政,從行政管理制度到教育體系等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制度,洋務運動由物質層面向制度層面推進。
《1912年:顛沛的共和》由武昌的革命黨人打響**槍的辛亥革命,埋葬千年帝制,由此也開創(chuàng)了共和的新紀元和新舊矛盾急劇沖突的亂象。 原以為推翻腐朽的滿清政府,國家就會面目煥然一新,豈料推翻了一個昏庸的皇帝,冒出了一群土皇帝,他們割據一方各行其政。在此期間,新舊矛盾、地方和中央矛盾、華洋矛盾、保守和發(fā)展的矛盾層出不群。從共和到張勛復辟、袁世凱稱帝,到再造共和,跌宕起伏又亂象叢生,你方唱罷我登場,好一幅浮世的眾生相。
《1937年:大災難與大牽手》八年的抗日戰(zhàn)爭,給中華民族帶來了苦難深重的同時,也**地喚醒了中國人的民族意識,西安事變催生的國共合作喚醒了全中國人民的抗日意識。淞滬抗戰(zhàn)、血戰(zhàn)臺兒莊、平型關大捷、入緬遠征軍一次次大規(guī)模的對日戰(zhàn)爭對保衛(wèi)民族獨立、爭取民族解放、維護民族尊嚴,*后戰(zhàn)勝日本侵略者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1949年:百年瞬間》 從1945年起的四年國共內戰(zhàn),是代表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中國共產黨和代表地主買辦資本家利益的國民黨之間的知名品牌權之爭。經過艱苦卓絕的奮斗,1949年新中國成立,廢除一切強加在中國人頭上的不平等條約,從此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