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的中國面臨著“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在這一轉型時代,關注民族、國家和自身命運的讀書人為因應西潮掀起了種種思想革命和文化運動。作者通過對學生生活、教科書、“排滿”革命等問題的細膩考察,重塑清末民初讀書人的群體形象,嘗試挖掘這些讀書人當時生活、行動與心境的幾個側面,解說清末民初中國的變之深與變之痛。 清末民初的中國在各個方面都發(fā)生了如大海般深邃的變化,這些變化中*引人注目的是不同群類的讀書人為因應西潮,王朝自救、啟蒙大眾乃至改造自身而掀起的種種思想革命和文化運動。本書共八章,以“排滿”、革命、學生生活、教科書、塾師讀本等具體題目為切入,希望揭示在一個皇權崩塌、科舉廢除、道出于二的年代里,人心中的成軌、成法、與成例被西人、西法、西學和受西人、西法、西學影響的中國人沖擊得七零八落、散碎一地,但這些碎片又未真正地落塵歸土,消失無形,而是風揚各處,隨枝附麗,對于這舊日一切瀕臨逝去,卻又存一線之續(xù)的“天下為學說裂”之局面。而讀書人既是塑造這種困局的不得已卻強有力的推手,同時又在承受著他們自己改造自己,甚至自己消滅自己之后的困惑與苦痛。鑒此,本書嘗試挖掘這些讀書人當時生活、行動與心境的幾個側面,以為清末民初中國的變之深與變之痛做一個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