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道教學界有關靈寶經的研究,已長達近半個世紀,但在一些基本問題上,一些重要學者之間仍不能取得一致的意見。主要原因是國外學者閱讀中文原始材料有天然的弱勢。此前中國學者參與程度較低,而參與其中的部分中國學者,仍然擺脫不了對國外權威學者的盲從和盲信!读澜坦澎`寶經的歷史學考察》充分發(fā)揮了中國學者研讀基本文獻的優(yōu)長,針對國際道教學界圍繞古靈寶經的一系列爭論,提出中國學者自己的看法,可算是中國學者對國際道教學界靈寶經研究長期爭議問題的一個正式回應! ”緯且徊繃乐、規(guī)范、誠實、厚重的著作,除具體解決古靈寶經出世歷程等問題,還有維護中國學者在國際道教研究領域話語權的作用。而本書解決古靈寶經研究這一學術難題的經驗和啟示,將不僅有益于古靈寶經研究,甚至道教研究,更不失為當下的中國學術研究,如何真正理解和吸收國外學者研究成果,推進自身研究進展的典型范例。全書篇章結構如下:《緒論》探討古靈寶經硏究的意義;《序篇》梳理古靈寶經硏究學術史 ;《上篇》討論了兩個古靈寶經研究的基礎問題,即敦煌本佚名“靈寶經義疏”(P.2861.2 2256)研究、“新經”與“舊經”的先后問題;《中篇》對“新經”與“舊經”的文本與思想進行了個案硏究;《下篇》從靈寶經教與漢譯佛經的關系,靈寶經教的確立與流波兩個方面探討了靈寶經教的來源與影響;《結語》部分是對全書內容及研究價值的總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