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管志道(1536—1608)的《從先維俗議》為研究主題,仔細考察了晚明社會經濟和文化變動,是近年來研究晚明思想史的重要著作。管志道的《從先維俗議》內容復雜,觀點通常模糊含混,大量引用儒家經典和朱元璋晚年自相矛盾的旨令來研究禮法的實踐,譴責當時禮崩樂壞的社會現(xiàn)狀。作者認為,管志道的社會政治觀點是依據(jù)先賢制定的禮法,以地方社會、團體作為基石,在此基礎上建立穩(wěn)定的國家。在論述管志道觀點的同時,作者還分析了晚明時期的禮儀、法律、教育以及社會變動,將當時社會的各個方面都生動地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 該書的行文與論證十分精彩。作者以單個思想家為中心,圍繞明初對晚明的作用、社會等級構建與爭奪的方式、統(tǒng)治者與教育者之間的張力、16世紀“儒家”思想及其他學說的發(fā)展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討論。 ——王安(Ann Waltner)教授,明尼蘇達大學 魏家倫博士對一位鮮為人知的人物——管志道的著述進行了探討。16世紀末葉,中國的社會經濟狀況發(fā)生了諸多變化,王陽明所提出的人人皆可成圣的學說廣泛傳播開來。在此種歷史背景下,管志道與同時代的許多人一樣,也對身份問題感到焦慮。魏家倫博士的這部著作對明代以及清朝初期的研究者均有助益,其中有關社會經濟狀況變化對社會秩序、等級觀念、君主權力以及地方社會所造成的挑戰(zhàn)等一系列話題的討論,更是極具啟發(fā)意義。 ——韓德琳(Joanna Handlin Smith),《哈佛亞洲研究學刊》 這本著作是一部重要且非常精妙的作品,而那些沒有機緣認識他(魏家倫)的人,仍能夠通過他的著作見證他的智慧。研究中國的史學家與那些對等級制度、平等制度及道德和政治權威的文化概念以及這些概念和社會變遷的關系感興趣的人,可以閱讀此書并從中學習。 ——韓明士(Robert Hymes)教授,哥倫比亞大學 作者簡介 魏家倫(Jaret Wayne Weisfogel),漢學家,2002年畢業(yè)于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文化系,獲博士學位,本書成形于他的博士論文。他的研究興趣集中于中國古代文化傳統(tǒng)之間的聯(lián)系,對晚明時期禮俗、法律、文化和社會變動的研究尤其出色。 施珊珊(Sarah Schneewind)曾就讀于康奈爾大學、耶魯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現(xiàn)任教于加利福尼亞大學圣迭戈分校歷史系。她長期致力于中國明朝時期國家與社會之間關系的研究,是這方面卓有貢獻的學者。其代表作《明代的社學與國家》(Community Schools and the State in Ming China)即將出版。
目錄:
目錄 編者說明 ................................................................................ i 致 謝 ..................................................................................ii 序 一 .................................................................................. v 序 二 ................................................................................ vii 第一章 導言《從先維俗議》的寫作背景 .......................... 1 第二章 劃定界限:不平等關系與平等關系之間 難以判定的差異 ................................................... 17 第三章 野人與君子:平衡地方社會中 爵、齒、德三者的不同訴求 ................................ 32 第四章 管志道模式的具體應用:“三大尊” 之現(xiàn)狀與相關舉措 ............................................... 55 第五章 以帝國為中心的儒學 ........................................... 89 第六章 皇權及士在朝野的政治功能 .............................. 114 結 語 .............................................................................. 140 后 記 .............................................................................. 147 參考文獻 ........................................................................... 150 索 引 .............................................................................. 158 譯后記 .............................................................................. 1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