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權運動自誕生起就極具爭議,涉及就業(yè)、教育、性與性別、種族等復雜的政治和社會問題,關乎人們對平等、正義等根本觀念的理解。20世紀30年代起,羅斯福和杜魯門在公共工程和軍隊中貫徹非歧視原則,成為美國平權運動的起點。20世紀60年代,民權運動迅猛發(fā)展,肯尼迪在1961年行政命令中首次引入“平權運動”一詞,標志著作為國家政策的平權運動正式興起。此后四十多年,“平權”成為政府和聯(lián)邦法院的重要原則。到21世紀,社會對平權運動的質疑越來越多,平權運動對于公平的目標有多少助益,是否應該繼續(xù),應該以何種形式繼續(xù)? 本書客觀、簡明地討論了平權運動的興衰歷程,重點考察了行政、司法、立法和社會活動等方面的代表性事件,再現(xiàn)了美國平權運動的豐富歷史。
作者簡介 特里·H.安德森(Terry H. Anderson,1946— ),得克薩斯A&M大學歷史系美國現(xiàn)當代史教授。先后在日本、中國和愛爾蘭等國講學,2012年獲得美國政府頒發(fā)的“富布賴特高級獎項”。著有:《布什的戰(zhàn)爭》、《六十年代》、《社會運動與六十年代》、《美國、英國與1944—1947年冷戰(zhàn)》、《一個飛虎隊員的日記》(合著)。
目錄: 前 言 致 謝 第一章 平權運動的起源 第二章 民權斗爭與平權運動的興起 第三章 平權運動的全盛時期 第四章 反彈 第五章 多樣性時代下平權運動的消亡 結 語 追求公平 資料來源 注釋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