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中國古代史學批評縱橫


作者:瞿林東     整理日期:2016-07-24 20:26:09

《中國古代史學批評縱橫》被譽為中國古代史學批評的開山之作,堪為我國史學批評史的重要著作。本書初版(中華書局出版)即為學術熱銷書,此次推出增訂本,融會了*研究成果。角度新穎,可讀性強,學術價值高。 該書首次提出古代史學批評問題并對其作了比較系統(tǒng)的論述,系古代史學批評的開山之作。本書卷上《中國古代史學批評縱橫》含十八個專論和附錄中國史學發(fā)展概說;卷下《中國古代史學批評雜述》含九個專論。此書的主要特點:一是開拓了中國史學研究的一個新領域;二是從豐富的史學內容中?繹出概念和范疇,以此結合具體事實展開論述,使理論易于理解、事實增添活力;三是提出該領域中的一些重要問題,具有自身的學術性、系統(tǒng)性和整體性;四是文字表述深入淺出,精練、平實、易懂,有較強的可讀性。難能可貴的是,作者不僅大力倡導歷史學的話語體系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而且也以此作為自覺的理論追求。該書對進一步總結中國古代史學批評遺產、推動中國史學研究深入發(fā)展、促進當代史學批評開展和史學理論學科建設,以及引入高校歷史學科教學與指導博士研究生,均有積極作用和參考價值。同時,對于中學生、大學生及普通歷史愛好者,弘揚中華文化的思想精髓,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良好的引導作用! £P于撰寫本書的緣由,我在初版后記中已經講到了。這里,我想對新版之“新”作一點說明。新版之“新”,是在保持本書原貌的基礎上,增添了一部分內容,即“中國古代史學批評雜述”。“雜述”所收的專論,涉及三個方面,一是史學批評思想,二是史學批評方法,三是史學批評個
  案。相對于“縱橫”的宏觀闡述來說,“雜述”是微觀探析,是對“縱橫”的補充和深入,這也反映出二十多年來作者在中國古代史學批評研究領域的部分經歷。
  本書在初版以來的二十年中,產生了一定的學術影響,有些同行發(fā)表了關于本書的評論,有的研究者為此撰寫了長篇論文給予高度評價,有些青年朋友以史學批評作為博士學位《中國古代史學批評縱橫》這本小書自一九九四年在中華書局出版以后,于二○○○年重印過一次,現在又有機會出版新的版本,這是這本小書的幸運,當然,也是作者的榮幸!  關于撰寫本書的緣由,我在初版后記中已經講到了。這里,我想對新版之“新”作一點說明。新版之“新”,是在保持本書原貌的基礎上,增添了一部分內容,即“中國古代史學批評雜述”。“雜述”所收的專論,涉及三個方面,一是史學批評思想,二是史學批評方法,三是史學批評個案。相對于“縱橫”的宏觀闡述來說,“雜述”是微觀探析,是對“縱橫”的補充和深入,這也反映出二十多年來作者在中國古代史學批評研究領域的部分經歷。本書在初版以來的二十年中,產生了一定的學術影響,有些同行發(fā)表了關于本書的評論,有的研究者為此撰寫了長篇論文給予高度評價,有些青年朋友以史學批評作為博士學位論文的題目,有的研究者以史學批評作為研究對象申請了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或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每年都有一些研究史學批評的論文在各類雜志上發(fā)表,有的大學歷史系還開設了史學批評課程等等,反映了史學批評確已成為當今史學理論與中國史學史專業(yè)中的一個新的研究領域。這種情況的出現,從根本上說,是學科發(fā)展的要求,而本書的出版,適逢其時,客觀上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史學批評是史學與社會聯系的橋梁,是史學發(fā)展的內在動力之一,它具有理論的特質,也具有實際的功能?梢哉J為,史學批評的開展和活躍程度,是衡量史學發(fā)展狀態(tài)和學術水平的尺度之一。從史學批評的眼光來看,當前中國史學發(fā)展趨勢中,有些問題是應當提出來予以關注的:首先是研究范圍和研究選題方面的問題。近一些年來,宏觀研究相對薄弱,微觀研究受到普遍關注。微觀研究是需要的,有時甚至是重要的,但這種需要和重要性,只有在它和宏觀研究相結合時,才能充分顯示出來,才更有學術意義和理論價值。而宏觀研究的薄弱,則不利于探索歷史進程中一般性現象以至于規(guī)律性現象,久之,則淡化了歷史研究的宗旨。其次是歷史學的理論研究應進一步加強的問題。歷史學的理論研究,包含歷史理論和史學理論兩個部分,歷史理論是指人們對客觀歷史進程及其規(guī)律的認識,史學理論是人們(首先是史學工作者)關于歷史學學科自身發(fā)展及其規(guī)律的認識,它們之間有明顯的區(qū)別也有內在的聯系,認識這種區(qū)別和聯系,是加強歷史學的理論研究的前提之一。但近年來有些同行會忽視它們的區(qū)別和聯系,因而導致了兩種概念的混淆,通常是以“史學理論”來說明“歷史理論”范圍內的問題,以致模糊了討論的對象。這種情況,不利于理論研究的深入、發(fā)展。其實,從恩格斯到列寧,從李大釗到翦伯贊、白壽彝、尹達,對馬克思主義歷史理論都有明確的說明,史學界不應當出現這種混淆及使用上的錯位。希望這種狀況不斷有所改變,以推進歷史學的理論研究和中國史學整體水平的提升。再次是歷史學的話語體系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問題。在當今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時代,中國史學的發(fā)展,要以當代中國經濟社會建設為基礎,以古代和近代的史學遺產為依托,以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成就為出發(fā)點,以外國史學的積極成果為參照和借鑒,進一步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的話語體系的史學學派。為此,我們的歷史研究和史學研究,應大力倡導采用中國文化傳統(tǒng)、語言風格和概念范疇建構起自身的話語體系。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應該要求外國學者如何來適應中國文化傳統(tǒng)、語言風格和概念范疇,同樣,中國史學家也沒有必要放棄自我,去迎合外國的文化傳統(tǒng)、語言習慣和概念范疇,中外史學家各自盡力采用對方能夠聽得明白的語言講清楚要講的東西就可以了,這是平等的對話,目的是求同存異,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對于那種動輒就以外國的概念以至是非標準來衡量、評價中國史學的做法,應有所改變。在中國史學繼續(xù)走向世界的行程中,人們所擎起的旗幟上要書寫著“中國特色,世界眼光”的字樣。自一九八九年以來,我對新中國的史學成就,寫過一些評論性或總結性的文章,讀者可以從網上搜索、閱讀并予以指正。這里,我只是就上面講到的三個問題,作為對有關評論的補充,借著本書新版的付梓,表達出來,寄托我對中國史學的希望和祝福。本書在初版二十年之后還有機會以新版面世,完全是由于重慶出版集團及所屬重慶出版社的厚愛,我因得到這份關照而甚感榮幸!一個學人在他的學術生涯中,能有三兩種著作被世人記住,甚至還有新版面世的機會,實在是莫大的幸運。責任編輯楊耘編審為本書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她的熱情的鼓勵和嚴謹的工作作風,使我深受感動。在這里,我向重慶出版集團表示衷心的感謝!向楊耘編審表示誠摯的謝意!我期待著史學界同仁和讀者朋友對本書的批評、指正!瞿林東二0一五年八月一日 為中國當代史學批評奠定基礎。——河南大學歷史系教授李振宏 艱苦的開拓,極具理論的價值!                         ——浙江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 王加豐關于章學誠史學批評的一點批評章學誠的《文史通義》闡述文學與史學的一些理論問題,而以討論史學的理論問題為多。從他的諸多論述中,可以看到他對史學的許多獨到的認識,進而反映出他的史學觀的某些特點。正是這些特點,引發(fā)了筆者的思考并把它發(fā)表出來,不當之處,請讀者批評指正。一、“唐宋至今”無“古人所為史學”?章學誠認為,中國史學之源是《春秋》,而史學之流則是《春秋》家法的反映。章學誠在講到人們“立言有本”時說:“史學本于《春秋》;專家著述本于《官禮》;辭章泛應本于《風詩》,天下之文,盡于是矣。”①上面引的這幾句話,也是指史部書、子部書和集部書而言。同時。他認為,上述三者有所本,但三者也都有末流,這就是:“史乘而有稗官小說,專門著述而有語錄說部,辭章泛應而有猥濫文章,皆末流之弊也。”②這里說的“末流之弊”自亦包含了章學誠對史學在發(fā)展上的認識與評價。關于“史學本于《春秋》”這一論點,章學誠在另一個地方這樣寫道:世上以博稽言史,則史考也;以文筆言史,則史選也;以故實言史,則史纂也;以議論言史,則史評也;以體裁言史,則史例也。唐、宋至今,積學之士,不過史纂、史考、史例;能文之士,不過史選、史評。古人所為史學,則未之聞矣。①這段話,包含著兩個相互連帶著的認識和結論,一是史考、史選、史纂、史評、史例,皆非古人所致力的史學,二是“唐宋至今”的“積學之士”與“能文之士”中是否有名副其實的史家自然也成了一個問題。這樣一來,“唐宋至今”還有史學存在么,還有史學的發(fā)展么?是不是這都成了問題呢?那么,章學誠所說的“古人所為史學”是什么呢?這當然還要從《春秋》和“《春秋》家學”談起。他認為:“馬曰:‘好學深思,心知其意’,班曰:‘緯六經,綴道綱,函雅故,通古今’者,《春秋》家學,遞相祖述,雖沈約、魏收之徒,去之甚遠,而別識心裁,時有得其仿佛。”②在章學誠看來,司馬遷和班固是繼承了“《春秋》家學”的,他們“所為”的《史記》和《漢書》,堪稱史學無疑。馬、班以下,只有少數具有“別識心裁”之人,能有相似的成就。章學誠甚至認為:“《通鑒》為‘史節(jié)’之最粗,而《紀事本末》又為《通鑒》之綱紀奴仆,仆嘗以為此不足為史學,而止可為‘史纂’、‘史鈔’者也。”同時指出:“鄭氏之《通志》,例有余而質不足以副之”。③如此看來,即使像司馬光《資治通鑒》、袁樞《通鑒紀事本末》、鄭樵《通志》這樣的歷史著作,也都不在“別識心裁,時有得其仿佛”之列,可以想見章學誠對“史學”的界定之嚴、期許之高。不過章學誠畢竟沒有對司馬光《資治通鑒》全部否定,對鄭樵也不僅僅肯定《通志》的“例”。他在《文史通義申鄭》篇中寫道:?“司馬溫公《資治通鑒》,前后一十九年,書局自隨,自辟僚屬,所與討論,又皆一時名流,故能裁成絕業(yè),為世宗師。”④這樣的評價,同把《資治通鑒》說成是“‘史節(jié)’之最粗”相比,可謂大相徑庭。至于鄭樵,章學誠作了這樣的評價:子長、孟堅氏不作而專門之史學衰……鄭樵生千載而后,慨然有見于古人著述之源,而知作者之旨,不徒以詞采為文、考據為學也,于是遂欲匡正史遷,益以博雅,貶損班固,譏其因襲,而獨取三千年來遺文故冊,運以別識心裁,蓋承通史家風,而自為經緯,成一家言者也。……自遷、固而后,史家既無別識心裁,所求者徒在其事其文,惟鄭樵稍有志乎求義。這里說的“運以別識心裁”、“成一家言”、“有志乎求義”等,同上引“鄭氏之《通志》,例有余而質不足以副之”似亦不相吻合。從史學的繼承和發(fā)展來看,即使是袁樞及其《通鑒紀事本末》,章學誠也不應輕易地貶為“《通鑒》之綱紀奴仆”。他在同友人談到修宋史問題時,極其興奮地設想有關體例時寫道:《紀事本末》本無深意,而因事命篇,不為成法,則引而深入,擴而充之,遂覺體圓用神!渡袝飞袷ブ谱鳎瑪登陙砜裳鐾豢山诱,至于可以仰追。豈非窮變通久自有其會,紀傳流弊至于極盡,而天誘仆衷,為從此百千年后史學開蠶叢乎!這段話表明:紀事本末體的發(fā)明與運用,在袁樞那里“本無深意”,而一旦章學誠借鑒過來,就成了極大的創(chuàng)造,這是既沒有尊重前人的創(chuàng)造,同時又回避了史學發(fā)展中始終存在的繼承關系。綜上,章學誠闡述“史學本于《春秋》”,強調《春秋》家法,贊揚司馬遷、班固的貢獻等等,理固宜然,但他認為“唐宋至今”,已無“古人所為史學”的結論,卻是大有問題的。第一,把“唐宋至今”史家們的歷史撰述,歸結為史考、史選、史纂、史評、史例等,這并不符合唐、宋、元、明至清前期史學發(fā)展的實際。即以“正史”而言,唐初所修八史,其間涉及南北朝史事的認識和編纂上的處置,民族遷移、沖突、融合等復雜情況的認識和表述,日歷、起居注、實錄、國史的撰寫和積累,其中不乏史家的功力和見識。至于元修宋、遼、金三史,涉及三個不同民族之貴族為主所建立的政權的歷史,不論是最高統(tǒng)治者還是史家群體,都顯示出宏大的魄力。元代學人能做到的,為何清代學人反而認識不到呢?再者,《通典》、《通鑒》等書的問世,除史學發(fā)展的自然之理外,還有社會的要求和推動,章學誠同許多史家一樣,是力倡史學的經世功能的,他說:“史學所以經世,固非空言著述也。”而章學誠在評論“唐宋至今”的歷史著作時,并未言及“史學所以經世”的問題,說明他在判斷“史學”性質時,其結論是不全面的。第二,章學誠把史考、史選、史纂、史評、史例等同“史學”完全割裂開來,也有可議之處,因為上述各項研究及其進展都是史學活動的產物,這些產物都是史學的一部分或一個方面;把它們同“史學”對立起來或割裂開來,“史學”反倒成了難以理喻的東西了。退一步說,上述諸領域及其成果,也并非古人不“為”,而是有些項目古人沒有處在可“為”的歷史條件下,故不能有所“為”,如史評、史例等,只有當史學發(fā)展到比較成熟,有了較厚重的積累時,才能使人們有所“為”。章學誠本人就是“以議論言史”見長,而他的議論帶有總結性質,故百余年后受到人們的贊譽。第三,章學誠認為,“史學本于《春秋》”,又指出:“蓋‘六藝’之教,通于后世者有三:《春秋》流為史學,《官禮》諸記流為諸子論議、《詩》教流為辭章辭命。”②按照“《春秋》流為史學”的說法,這個“流”到馬、班已成“絕業(yè)”,“唐宋至今”淪為種種流弊,這種把“史學”視為唐、宋、元、明時期出現斷裂現象的認識,是片面的、不符合實際的。這同章學誠在《文史通義書教中》高度評價杜佑·“窮天地之際而通古今之變”①的歷史編纂氣勢;同他在《書教下》中講到袁樞《通鑒紀事本末》時說,“按本末之為體也,因事命篇,不為常格,非深知古今大體,天下經綸,不能網羅隱括,無遺無濫。文省于紀傳,事豁于編年;決斷去取,體圓用神,斯真《尚書》之遺也”②的創(chuàng)造;同他在《申鄭》中贊揚鄭樵“承通史家風,而自為經緯,成一家言者也”③,以及稱贊司馬光“裁成絕業(yè),為世宗師”④的評價,都不相吻合。第四,尤其令人不能理解的是,章學誠在討論修宋史問題時,一面把司馬光《資治通鑒》貶為“史纂”、袁樞《通鑒紀事本末》貶為“史鈔”,一面又把他自己“仍紀傳之體而參本末之法,增圖譜之例而刪書志之名”的做法,說成是“天誘仆衷,為從此百千年后史學開蠶叢乎”,意在彌合“唐宋至今”史學斷裂的缺憾。在這里,“紀傳之體”且不論,但袁樞的“本末之法”的運用和鄭樵“圖譜略”的啟發(fā),都不是來自史學上的借鑒而是“窮變通久”之后的“天誘仆衷”所得到的。顯然,這種認識和這樣的表述,都不能視為客觀的和真實的?傊聦W誠的史學觀及其史學批評,在上述這些方面是有明顯的缺陷的。二、“史學所以經世”的傳統(tǒng)是否中斷?《文史通義》的《浙東學術》篇,以極言史學的經世作用而著稱。………………





上一本:囚徒、情人與間諜:古今隱形墨水的故事 下一本:古錢幣上的廉與貪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中國古代史學批評縱橫的作者是瞿林東,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