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借鑒歷代廉政遺產(chǎn),提高拒腐防變能力,全面推進反腐倡廉建設(shè)。 歷史記述了前人積累的各種科學(xué)文化知識,記述了他們治理國家和社會的思想與智慧,記述了他們經(jīng)歷的成功和失敗的經(jīng)驗與教訓(xùn),學(xué)習(xí)和了解這些歷史上的文化知識、思想智慧、經(jīng)驗教訓(xùn)……或者吸取應(yīng)用,或者作為借鑒,或者引為警戒,這對于提高我們的思想政治水平、改進我們的工作,是會大有助益的。 ——習(xí)近平 本書簡介: 從古至今,中國歷代當政者為國家長治久安都推出過一些列廉政措施,這些措施的推動者及其社會影響力一起,形成了濃厚氛圍的廉政文化。本書回顧了中國自先秦至明清五千年來的廉政文化,系統(tǒng)介紹了每個歷史時期的廉政反腐理論思想和制度建設(shè)。同時,評述了歷代著名清官的廉政舉措,通過與貪官污吏反面典型的對比,警示和教育后人無論何時都要注重提高自身修養(yǎng),牢記廉潔自律。本書在闡述中國歷代廉政文化的同時,還梳理了許多重要政史知識,讀來輕松又有實用價值,尤其適合政府機關(guān)、企事業(yè)單位的黨員干部作為學(xué)習(xí)和輔導(dǎo)讀物。 作者簡介: 劉黎明,1971年生,河南沈丘人,工商管理學(xué)碩士,歷史學(xué)博士,曾在某大型企業(yè)擔任過銷售主管和團委書記等職。把“堅持下去,不是因為自己很堅強,而是源于自己別無選擇”當作座右銘,目前已在CSSCI期刊上發(fā)表論文多篇,出版專著一部;“自信人生兩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涉獵廣博,以讀寫為樂,現(xiàn)主要從事諸子文化與管理研究。著有《大道至簡:道家管理的智慧》。 目錄: 第一章選任重廉:先秦時期的廉政文化 1.五帝時期的廉政思想萌芽003 2.從“六廉”看儒家的廉政觀008 3.道家思想中的廉政文化011 4.孫叔敖清廉治楚,功載史冊016 5.寬猛相濟,子產(chǎn)的為政之道021 6.解狐薦仇家,私怨不入公門026 7.為政以德與孔子的民本思想030 8.賢相晏嬰:剛正不阿,勤勉又節(jié)儉035 9.《詩經(jīng)》中的廉政風(fēng)尚040 10.屈原的“美政”理想與愛國情懷045 第二章法制建設(shè):秦漢時期的廉政文化 1.從《為吏之道》看秦朝的廉政建設(shè)051 2.漢武帝“六條問事”的非凡意義055 3.“發(fā)奸擿伏”的大清官趙廣漢061 第一章 選任重廉:先秦時期的廉政文化 1.五帝時期的廉政思想萌芽0032.從“六廉”看儒家的廉政觀0083.道家思想中的廉政文化0114.孫叔敖清廉治楚,功載史冊0165.寬猛相濟,子產(chǎn)的為政之道0216.解狐薦仇家,私怨不入公門0267.為政以德與孔子的民本思想0308.賢相晏嬰:剛正不阿,勤勉又節(jié)儉0359.《詩經(jīng)》中的廉政風(fēng)尚04010.屈原的“美政”理想與愛國情懷045第二章 法制建設(shè):秦漢時期的廉政文化1.從《為吏之道》看秦朝的廉政建設(shè)0512.漢武帝“六條問事”的非凡意義0553.“發(fā)奸擿伏”的大清官趙廣漢0614.楊震但留清白贈子孫0655.廉潔自檢的抗匈名將霍去病0706.李膺:讓貪官劣紳望而生畏0747.廉吏羊續(xù):巧拒賄,誠拒妻0788.蘇章執(zhí)法,不徇私情0839.董宣:疾惡如仇的“強項令”087第三章 法制建設(shè):秦漢時期的廉政文化1.拓跋氏建北魏,孝文帝肅貪治吏0932.北魏的廉官何以變貪官0983.北魏前期嚴格治吏,后期放縱腐敗1014.曹操詩歌中的廉政情懷1065.諸葛亮:勤政為國,公正廉潔1136.胡威:子效父廉,千名揚古1197.陶侃:明鑒勤政,鞠躬盡瘁1228.頂層設(shè)計者:蘇綽和他的《六條詔書》1269.讀《酌貪泉》,品吳隱之的清廉政風(fēng)133第四章 始建進士科:隋唐時期的廉政文化1.隋文帝:節(jié)儉、親民奠基業(yè)1392.武則天令人詬病的“酷吏”政策1453.杜甫詩歌中的愛國與廉政情懷1504.李朝隱:公正執(zhí)法,敢于向皇帝說不1565.杜暹:廉潔從政,廉自生威1596.魏征:為國諫諍言,令皇帝自省1627.李勉:一生奉公,兩袖清風(fēng)1688.劉瞻:冒死進諫,剛正不阿172第五章 “文治”國策:宋遼金元時期的廉政文化1.趙匡胤的“文治”國策,使皇權(quán)受到了約束1792.范仲淹一生憂樂天下,開一代廉政之風(fēng)1833.包青天:為官者清廉,才能為民表率1884.曹彬居高位清介廉謹,執(zhí)利器仁敬和厚1945.歐陽修剛直不阿,廉潔奉公1996.陳希亮清廉自守,白臉青天2057.金世宗崇尚仁政,但也主張遵守綱紀2108.耶律楚材:以儒治國,以佛治心214第六章 泛道德化:明朝的廉政文化1.開國之君朱元璋的廉政思想2212.明初的廉政建設(shè):治吏用重典2253.罷官抗逆、清廉正直的海青天2304.識大體、顧大局,清廉為民的夏原吉2355.一簏廉吏,清操聞天下的軒輗2416.明晚期建廉倡廉的思想旗幟——東林黨人2467.“官以錢得,政以賄成”下的幾縷清風(fēng)251第七章 整飭吏治:清朝的廉政文化1.康熙時期的廉政措施2572.雍正時期的剛猛廉政措施2623.百姓心中的“清湯”——湯斌2684.居官清正,天下廉吏第一的“于青菜”2735.“天下第一清官”——張伯行2796.一生斗貪官的鐵面御史錢灃2847.清代第一懲貪大案——嘉慶帝立誅和珅案290清代第一懲貪大案——嘉慶帝立誅和案 職權(quán),對廉潔者是一根人生的拐杖, 對貪婪者是一把自刎的利刃。嘉慶四年(1799 年)正月,剛剛即位的嘉慶皇帝就在群臣中扔響一顆重磅炸彈:宣布革除乾隆時期的重臣加寵臣和珅的一切職務(wù),并列舉出和珅的20條大罪。隨即他下旨查抄和珅的家產(chǎn),僅白銀就高達八億兩,相當于當時清政府15年的財政收入。對于這件在大清朝歷史上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貪腐大案,人們在驚訝的同時,不禁要問:和珅怎么會貪得這么多?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在心理學(xué)上,中國古人有“防微杜漸”的認知。和珅的貪腐之路,恰是違反這種認知的,從小貪一步步累積成大貪終而嬗變?yōu)榫挢。同一般人所走之路不同,和珅繞過了十年寒窗之苦,踏上仕途走的是捷徑。原本,他也想通過科舉之路而出人頭地。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他參加了這一年順天府的鄉(xiāng)試,期望中舉,從而堂而皇之地加入搢紳之列。然而,他志大才疏,最終名落孫山。然而命中注定他會與仕途為伍——他有兩個可以仰仗的力量:第一個力量,他娶了直隸總督馮英廉的孫女。憑直隸總督孫女婿的身份,他可以輕松地在皇城根下覓個不錯的差事。第二個,也是最簡便的、最讓人無話可說的力量,那就是祖先的力量。也就是說,托老祖宗的福,他的仕途之路早就給鋪平了,不再需要頭懸梁、錐刺骨地把自己熬成個酸秀才了。和珅可謂出身于世宦之家,先祖歸順努爾哈赤之后就獲得相當于正二品的功勛之職。這種功勛保證了他的子孫世代襲職。到和珅的父親常保之時,他同樣官居正二品。所以,即使沒中舉也沒關(guān)系,和珅依靠祖上的力量,這一年就以文生員的身份承襲三等輕車都尉。到乾隆三十七年(1722年),也就是他22歲那年,他就成了皇帝身邊的正五品侍從。和珅處處投皇帝所好,這注定了他日后的飛黃騰達。其實,不管是靠什么方式走上仕途,以今天的話來說,不能光看學(xué)歷,而要看實際能力。從這點上來說,和珅在為官前期還是有許多亮點的。他在皇帝侍衛(wèi)中脫穎而出,走上侍郎的主政之路后,可謂承繼祖上傳統(tǒng),為官相當清廉。在戶部侍郎的位置上,他曾拒絕筆貼式安明的賄禮。乾隆四十五年(1780 年),他曾和錢灃等人一道被乾隆皇帝派往云南,查處了時任大學(xué)士兼云貴總督李侍堯的貪腐大案,并能從案中發(fā)現(xiàn)問題。他向皇帝匯報指出,云南的許多州縣都出現(xiàn)了虧空,需要徹底整頓清理。回到京城后,他進一步向皇上提出如整頓云南鹽務(wù)、錢法和邊防事務(wù)等諸多建議,都得到乾隆皇帝的肯定。隨后,也就是在這一年,他升任戶部尚書。之后,位高權(quán)重的他變得利欲熏心,開始納賄、結(jié)黨,打擊和排斥異己。就任《四庫全書》館正總裁后,他大興文字獄,誣陷先前反對他的一些文人“私藏逆書”等,以作為他們謀反的罪證。在入翰林院任滿翰林院掌院學(xué)士后,他控制科舉制度,壟斷朝廷士子,凡是沒過好自己這一關(guān)者,都被排斥在功名之外,以致出現(xiàn)了凡中舉者“幾出和門”的現(xiàn)象。到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朝廷中形成四大勢力:以阿桂為首的武官派、以劉墉為首的御史派、以錢灃為首的反對派和以和珅為首的貪官們。這個時候,和珅將眼光瞄向了直接的財物。為此,他直接插手商人事務(wù),從中獲取不義之財。凡是不臣服于自己的商人,他都會施以殘酷的報復(fù)。比如說,浙江富商曾氏,因為拒不交納由和珅掌管的什么幫費,結(jié)果竟致一夜之間全家被殺,所有家財盡被掠去。事發(fā)后,竟被稱為遭到強盜搶劫。到乾隆五十五年(1788年),和珅終于做到大權(quán)獨攬,這時大部分反對勢力都被他踩到了腳下。到乾隆五十八年,他已經(jīng)達到權(quán)傾天下的地步。當年訪華的英國使臣馬嘎爾尼在回憶錄中寫道:“許多中國人私下稱和珅為二皇帝。”嘉慶元年(1796年),乾隆皇帝“禪位”給兒子,即嘉慶皇帝,但國家大事和人事大權(quán)仍掌握在他手中。當時,乾隆已到垂暮之年,年老力衰。每天上朝時,乾隆就令和珅站在嘉慶皇帝旁邊,因為只有他才能聽明白自己在說什么。這樣一來,和珅就等同于攝政。他通過“聽取”乾隆說的話,再根據(jù)自己的意思通告給滿朝文武,以此來把持朝政。而坐在一旁的嘉慶皇帝這時只是陪襯。不管怎么說,和珅的這些所作所為,都可說同政治腐敗、經(jīng)濟腐敗等緊密關(guān)聯(lián)。因而,乾隆皇帝一死,嘉慶皇帝掌握實權(quán)后,僅從廉政的角度來說,和珅被拉下馬就成為新君的必然之舉。嘉慶皇帝懲治和珅,共列出20條大罪,包括擅權(quán)、越級、欺君、逾禮和貪污等。此處,不妨列出幾條。 “朕于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蒙皇考冊封皇太子,尚未宣布諭旨,而和珅于初二日即在朕前先遞如意,漏洩機密,居然以擁戴為功,其大罪一。” “上年正月;士荚趫A明園召見和珅,伊竟騎馬直進左門,過正大光明殿,至壽山口,無父無君,莫此為甚,其大罪二。” “又因腿疾,乘坐椅轎抬入大內(nèi),肩輿出入神武門,眾目共睹,毫無忌憚,其大罪三。” “并將出宮女子娶為次妻,罔顧廉恥,其大罪四。” 嘉慶皇帝懲治和珅,是與當時的社會大氣候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乾隆晚期,清政府徒有盛世的虛名。在以和珅為首的貪腐官員的操控下,官場非常黑暗,貪腐成風(fēng)。這是同清初制定的一系列廉政措施背道而馳的。所以,嘉慶皇帝掌權(quán)伊始,當即懲治和珅,表明了他澄清吏治、振興國家的愿望。從當時的效果來看,還是有一定的成效的。起碼,官場上的黨派之爭受到壓制,官員再也不敢明目張膽地將手伸向百姓,貪腐行為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從而讓國家機器能夠保持正常運轉(zhuǎn)。從和珅的角度來看,他的遭遇大有聰明反被聰明誤之意。他雖不是通過正常的科舉之路踏上仕途,但他的實際能力確實比那些“書呆子”強得多。他精明能干,領(lǐng)悟力強,反應(yīng)能力強,并且文化水平也不低。他精通滿文、漢文,還會蒙文、藏文,這些都是一般讀書人所不具備的。說到做官,他具有相當?shù)奶幚碚⻊?wù)的能力,并且一度相當廉潔。他之所以后來走上貪腐之路,并最終蛻變?yōu)槭镭潱匀慌c那個時代的機制有關(guān)。但從做人上來說,如果他能以操行品格為要,時刻做到廉潔自律,那么,他就不會落到身陷囹圄、身敗名裂的可悲下場。從這點上來說,他的最終下場,與他放棄做人的原則有關(guān),可說是咎由自取。對后人來說,他的行為及下場,永遠值得引以為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