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時期的國家祭祀是個值得深入開掘的研究課題,作者用深厚的文獻功底和廣闊的地理視野對這個問題做了很好的研究。 作者簡介: 田天,1984年生于山東青島,先后就讀于北京大學中文系、城市與環(huán)境學院歷史地理研究中心,現(xiàn)為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講師。主要從事先秦秦漢歷史、思想史和出土文獻的研究。 目錄: 緒論 第1章禋祀萬靈:秦代的國家祭祀 第一節(jié)前帝國時期的秦人祭祀 一、秦諸畤的成立及其性質(zhì) 二、陳寶與怒特 三、雍地諸祠與秦國祭祀的特征 第二節(jié)帝國國家祭祀的建立 一、秦帝國的祭祀構(gòu)成及其來源 二、秦帝國的祭祀格局 第2章從雍到云陽:西漢國家祭祀的建立 第一節(jié)西漢初年的國家祭祀 一、高祖朝的重建 二、變革之始:文帝朝以五帝為中心的祭祀改革 第二節(jié)漢家制度:泰疇一后土祠的設(shè)立 一、西漢的太一祭祀緒論 第1章 禋祀萬靈:秦代的國家祭祀 第一節(jié) 前帝國時期的秦人祭祀 一、秦諸畤的成立及其性質(zhì) 二、陳寶與怒特 三、雍地諸祠與秦國祭祀的特征 第二節(jié) 帝國國家祭祀的建立 一、秦帝國的祭祀構(gòu)成及其來源 二、秦帝國的祭祀格局 第2章 從雍到云陽:西漢國家祭祀的建立 第一節(jié) 西漢初年的國家祭祀 一、高祖朝的重建 二、變革之始:文帝朝以五帝為中心的祭祀改革 第二節(jié) 漢家制度:泰疇一后土祠的設(shè)立 一、西漢的太一祭祀 二、汾陰后土祠祭祀及其意義 第三節(jié) 云陽甘泉宮綜考 一、甘泉宮的興起 二、武帝朝的甘泉宮 三、甘泉宮的衰落 第四節(jié) 與天下為始:漢武帝時代的國家祭祀 一、武帝的巡行與祭祀中心 二、武帝朝國家祭祀變革的性質(zhì)與背景 第3章 走向南郊:祭祀體系的重構(gòu) 第一節(jié) 西漢國家祭祀的短暫定型 一、宣帝朝的新祠 二、祥瑞與致神:宣帝朝祭祀的新發(fā)展 三、“復(fù)興武帝故事”的深層解讀. 第二節(jié) 西漢末年國家祭祀的變革與重構(gòu) 一、“天地之祠五徙焉”:成、哀年間郊祀改革的興起與反復(fù) 二、重建秩序:《周禮》與元始儀的成立 第4章 定山川之位:東周秦漢山川祭祀的演進 第一節(jié) 東周的山川祭祀與國家 一、說“望” 二、神授與王權(quán):從世守山川到國之群望 三、祭不越望:疆界認同與拓展 第二節(jié) 秦與漢初的山川祭祀 一、名山大川可得而序也:秦代山川祭祀格局 二、秦代山川祭祀的西與東 三、漢初山川祭祀承秦考 第三節(jié) 五岳四瀆的成立 一、“五岳” 二、五岳祭祀的成立 三、西漢山川祭祀的雙重內(nèi)涵 結(jié)語 附錄一 畤·廟·祠:秦漢祭祀建筑的形制與區(qū)分 一、畤 二、廟 三、祠 附錄二 武帝巡行路線簡表 參考文獻 后記 出版后記《漢書·地理志》日:“杜陵,故杜伯國!倍帕昕赡苁嵌挪畟髡f最盛行的地方,因此杜主祠主要集中于杜陵一帶。蒲慕州認為,杜主祠本是一種民間祭祀,后被秦政府納入官方祭祀的范圍。秦在勢力東進的過程中,自然地接受了杜、毫一帶的杜主祭祀,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 《封禪書》所記雍地及秦國雜祀,或非全貌,不過,從中仍可看出秦國祭祀的主要特征。秦人所祀之神,皆分別祠祭,祭祀地點或稱為“疇”、或稱為“祠”。雍地諸祠廟以雍四疇、陳寶祠為主,是秦國國家祭祀中的最高等級,由國君親祭。其余諸廟等級略低。雍地諸祠的地位又略高于位于湖、下邦、杜、亳等地的神祠。 秦人的祭祀對象較為駁雜,雍地諸祠的祭祀對象以天象為主,包括“上帝”和日月諸星,除山川祠外,與地理相關(guān)的唯有“四!。此外,尚有級別最低的杜主、對象不明的“九臣、十四臣”、“諸嚴、諸布、諸逑”等雜祠。從祭祀對象依稀可見秦人所勾勒的諸神圖景:除上帝及陳寶外,秦人所崇拜的對象以自然神為主,并未構(gòu)建起整齊系統(tǒng)的神譜。諸神祠也尚處于較為蕪雜的狀態(tài),并無嚴整規(guī)劃的體系。某些神祠的大量重復(fù),也可見秦國尚未開始整合的工作?梢哉f,祭祀對象冗雜是此時秦國祭祀的表征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