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簡介: 本書主要研究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中國散民,闡述自1870年代初期起直至1938年被從遠東驅逐的中國人在這近70年生活活動的方方面面。作者運用了大量的檔案材料,包括當時的報紙、雜志、旅行者的游記,并配了許多珍貴的照片和圖片,圖文并茂地介紹了1870~1938年中國人在海參崴的生活和工作情況,可以說是中國人當時在海參崴的全景圖。此外,作者還提到了1933年到1938年期間中國列寧學校的歷史以及曾經(jīng)到訪過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中國重要革命人士。 作者簡介: [俄]聶麗·米茲,俄羅斯研究遠東地方志的專家,兩人長期從事符拉迪沃斯托克地區(qū)的歷史研究工作。 [俄]德米特里·安洽,俄羅斯研究遠東地方志的專家,兩人長期從事符拉迪沃斯托克地區(qū)的歷史研究工作。 胡昊,1994年在中國人民大學獲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政治、大國關系、中俄關系、俄羅斯政黨等。 劉俊燕,1993年畢業(yè)于陜西師范大學歷史系,獲碩士學位,F(xiàn)為首都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副教授。 董國平,1965年生于河北省?萍级碚Z專業(yè)畢業(yè)。在俄羅斯等國工作近10年。俄漢同傳譯員、作家、計算機程序員。現(xiàn)從事國際交流工作。 目錄: **章中國人對開發(fā)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意義及其經(jīng)濟與經(jīng)營活動/001 第二章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首批中國國家代表/074 第三章中國人的聚居地中國人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街區(qū)/091 第四章符拉迪沃斯托克中國人的社會生活、節(jié)日和娛樂/186 第五章符拉迪沃斯托克華人的宗教生活/231 第六章對華人的醫(yī)療服務與符拉迪沃斯托克華人醫(yī)院/255 第七章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俄中學校/272 第八章符拉迪沃斯托克市的華人列寧學校/289 第九章杰出的中國革命者——蘇聯(lián)時期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客人/343 參考文獻/353 說明/361 譯者簡介/363前言序一 李輝 李輝,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俄羅斯聯(lián)邦特命全權大使。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羅斯濱海邊疆區(qū)首府,俄羅斯太平洋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俄羅斯遠東地區(qū)的經(jīng)濟文化中心。 符拉迪沃斯托克或稱海參崴——海參之崴(海灣),曾經(jīng)來到這里的中國人用自己的方式稱呼它——與中國有著特別悠久而深厚的聯(lián)系,在這方面,沒有哪一個俄羅斯城市能與之匹敵。得知我國同胞曾在該城歷史上發(fā)揮了顯著作用,頗感欣慰。 2012 年,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訪問期間,我認識了濱海地區(qū)的地方志專家聶麗.米茲和德米特里.安洽,他們多年來一直致力于符拉迪沃斯托克歷史的研究,并收集了大量事實性資序一 李輝 李輝,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俄羅斯聯(lián)邦特命全權大使。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羅斯濱海邊疆區(qū)首府,俄羅斯太平洋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俄羅斯遠東地區(qū)的經(jīng)濟文化中心。 符拉迪沃斯托克或稱海參崴——海參之崴(海灣),曾經(jīng)來到這里的中國人用自己的方式稱呼它——與中國有著特別悠久而深厚的聯(lián)系,在這方面,沒有哪一個俄羅斯城市能與之匹敵。得知我國同胞曾在該城歷史上發(fā)揮了顯著作用,頗感欣慰。 2012年,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訪問期間,我認識了濱海地區(qū)的地方志專家聶麗.米茲和德米特里.安洽,他們多年來一直致力于符拉迪沃斯托克歷史的研究,并收集了大量事實性資料,這些資料證明中國人對城市發(fā)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們給自己提出的崇高任務,就是再現(xiàn)中國人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生活中曾留下的痕跡,為此他們做了細致入微的工作,收集和客觀地分析檔案資料,并向我們呈現(xiàn)了自己通過辛勤耕耘收獲的果實。 我感到高興的是,得益于作者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俄羅斯聯(lián)邦大使館的合作,《中國人在海參崴——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歷史篇章(1870~1938年)》這本書出版了。這是一本有分量的著作,具有無可爭辯的文獻價值,它填補了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中國人”歷史空白。 我深信,本書將引起廣大讀者的極大興趣,對進一步研究中國與俄羅斯人民的整個歷史將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序二 于洪君 于洪軍,中共中央對外聯(lián)絡部原副部長、中國人民爭取和平與裁軍協(xié)會副會長、全國政 協(xié)委員。 《中國人在海參崴——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歷史篇章(1870~1938年)》的中文版就要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了,初覽譯稿,我認為這本書值得認真閱讀。 該書由俄羅斯人涅麗·Г.米茲和德米特里·А.安洽撰寫,作者運用了大量的檔案材料,包括當時的報紙、雜志、旅行者的游記,并配了許多珍貴的照片和圖片,圖文并茂地介紹了1870.1938年中國人在海參崴的生活和工作情況,可以說是中國人當時在海參崴的全景圖。該書主要描述了在海參崴的中國工人從事工商業(yè)、建筑業(yè)、交通業(yè)以及各種行業(yè)的活動,以及對當?shù)匕l(fā)展所做出的貢獻。全書共分為九章。分別介紹了中國人在海參崴的開發(fā)、經(jīng)濟發(fā)展和經(jīng)營生活;早期中國官方代表在海參崴的活動情況;中國人在海參崴的聚居地以及唐人街;中國人在海參崴的社會生活、節(jié)日和娛樂活動;中國人在海參崴的宗教活動;中國人在海參崴的醫(yī)療服務和診所情況;海參崴的中國俄羅斯學校以及蘇聯(lián)時期海參崴的中國列寧學校以及十月革命后與海參崴歷史有關的杰出中國人代表的情況等。 海參崴來自古老的肅慎(滿洲)原住民語言,漢譯為“海邊漁村”或“海邊曬網(wǎng)場”。清朝時闖關東的河北、山東人把這里叫做“崴子”,以為當?shù)厥a海參,所以漢譯為“海參崴”。歷史上,海參崴自漢唐時起就有人類活動,由中國歷代王朝管轄。17世紀中期,沙俄伺機東侵,試圖在遠東地區(qū)開拓不凍港。1858年清政府和沙俄簽訂不平等的《璦琿條約》,規(guī)定包括海參崴在內的烏蘇里江以東地區(qū)由中俄共管。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沙皇俄國與清政府簽訂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條約》,清政府割讓了烏蘇里江以東約4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其中包括海參崴。自此,海參崴被沙俄改名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為“統(tǒng)治東方”,成為沙俄在遠東地區(qū)的重要軍事要塞。 由于沙俄把該地變成軍事要塞,軍隊進駐很多,但是基礎設施嚴重不足,一方面需要修建軍事設施,另一方面需要為駐軍及其家屬和移民修造居所,為此大興土木,導致勞動力嚴重不足,不得不從中國引進勞工,大量來自山東和河北的農民涌到這里。據(jù)該書記載,*多時這里有達10萬中國勞工。中國人憑借自己的勤勞,很快就在這里站穩(wěn)了腳跟。他們在山谷燒磚,在山上伐木,在架橋造屋,在搞河上運輸,在街上擺攤,給人挑水送菜,他們是人力車夫,給俄羅斯人當傭人,給俄軍修建軍事設施,沒有他們不干的臟活、累活。他們篳路藍縷,忍饑挨餓,聚居在一起,過著俄羅斯人難以想象的艱難生活。海參崴城市管理當局總嫌他們不講衛(wèi)生,擔心他們給城市帶來傳染病,多次討論要把他們從城里驅逐出去,另辟偏遠地方讓他們居住。但是,他們總是能夠想辦法逃回城里,就像大路上的野草一樣,盡管屢遭路人踩踏,他們依然站起身來,擦去塵土,挺直身軀,頑強地生存下來。于是,就有了他們自己的小鋪,有了自己的啤酒廠,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劇院,自己的“百萬莊”,中國人成為海參崴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 1902年,俄羅斯軍事記者彼得.尼古拉耶維奇.克拉斯諾夫到海參崴采訪,描述了他對中國人的印象:“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一群群中國工人在僻靜而遙遠的街上步履蹣跚,在斯維特蘭娜大街,則是買賣人、官員和軍官。聽得到夾雜著德語和英語的俄語,并被中國人的粗大嗓門所打斷。符拉迪沃斯托克所有的‘黑工’和‘百姓’都是中國人。中國人在市場上做生意,中國人在火車站背東西,中國人是馬車夫、船工、送水工、面包師、屠夫、廚師、裁縫、鞋匠、裝訂工、制帽師傅。只有載客馬車夫是俄羅斯人。符拉迪沃斯托克一位女士對我說:‘中國人在這里所做的**的惡行就是他們一下子離開了符拉迪沃斯托克。這比戰(zhàn)爭還糟糕,我們會死去!斎,這是夸張的說法。但是,的確,嬌嫩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女士不得不下廚房,海關官員或其他人不得不自己提水桶、補靴子以及修補辦公廳*需要修繕的地方! 正是由于在海參崴的俄羅斯人、中國人和朝鮮人等的辛勤勞動,海參崴逐漸繁榮起來,由要塞升級為城市,成為俄羅斯在遠東的重鎮(zhèn)。中國人參與建設的許多建筑,諸如1912年竣工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火車站,直到現(xiàn)在還在使用,成為該城的名片,被命名為俄羅斯聯(lián)邦級的建筑紀念碑,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本書作者也公正地指出:“如果對全景圖(1888年和1919年)做個比較,就可以看出在不到30年的時間里(不算俄羅斯與日本戰(zhàn)爭的兩年,因為當時除了工事外,沒有任何建設)發(fā)生的巨大變化,符拉迪沃斯托克變成了俄羅斯亞洲部分**的居民點。幾乎每棟房子,每塊磚都‘記載著’中國建筑工人的勞動! 1922年10月,蘇維埃政權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站穩(wěn)腳跟后,堅決地與“人民的鴉片”——宗教做斗爭,中國人過年的習俗也被當作宗教和“過去的殘余”而遭禁止,他們的安定日子不再。蘇俄當局對中國人聚居的地方一次次進行搜查。1920~1930年代,符拉迪沃斯托克州黨報《紅旗報》連篇累牘地報道蘇聯(lián)民警破獲中國人從事不法活動的消息。從1930年代起,隨著歐洲德國法西斯勢力的掌權,遠東日本軍國主義在中國東三省扶植清朝末代遜位皇帝溥儀建立所謂的“滿洲國”,對蘇聯(lián)蠢蠢欲動。海參崴的中國人的日子更加艱辛。1936年6月,蘇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專門討論取締中國人集中居住的“百萬莊”問題。1937年,蘇聯(lián)開始了席卷全國的大清洗運動,許多反對派勢力和無辜民眾被作為“人民公敵”而鎮(zhèn)壓,中國人也成為被殃及的池魚。海參崴地方當局向蘇共中央連發(fā)幾份絕密電報,匯報取締的進展情況,提出應對中國抗議海參崴當局欺凌中國人的對策,并且以羅織的中國人為日本人當間諜并潛伏下來的罪名,對海參崴的中國人進行大規(guī)模驅逐。于是,到1938年底,10萬左右的中國人,像潮水一樣從海參崴退得無影無蹤。而整個遠東30多萬人就從歷史上消失了。 30多萬在遠東中國人的命運和財產被定格在1938年。 多年以來,這段歷史一直被塵封起來,沒有人對此進行系統(tǒng)研究和梳理。2012年,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李輝大使赴遠東訪問。在海參崴,他結識了兩名俄羅斯作者德米特里·А.安洽和涅麗·Г.米茲。他們二人是俄羅斯濱海邊疆區(qū)的地方志研究者,收集了大量有關中國人在海參崴活動的檔案事實資料,提出希望能夠客觀地呈現(xiàn)中國人為海參崴開發(fā)和發(fā)展所做的貢獻。李輝大使當即表示,希望他們寫這樣一本書,并由他本人親自作序,于是就誕生了這本著作。李輝大使在序言中指出,這是一部有分量的著作,具有無可估量的史料價值,填補了中國人在海參崴活動的歷史空白。本書的出版將會引起海參崴居民以及中俄兩國專家學者的興趣,為進一步全面研究中國和俄羅斯的交往史起到推動作用。 李輝于20世紀90年代在中國哈薩克斯坦使館擔任大使,當時我也在使館工作,研究蘇聯(lián)和俄羅斯問題的共同興趣使我們多年來相交甚篤。于是,他委托我把這本書翻譯為漢語,讓更多的中國讀者知道那段不平凡的歷史。我找到胡昊等幾位對俄語翻譯有興趣的同事,希望把它譯為中文,經(jīng)過近半年的努力,譯稿終于出手。社科文獻出版社的祝得彬主任和責任編輯楊慧為本書做了細致的編校工作。在譯稿即將付梓之際,我要為李輝大使填補中俄交往關系史空白的舉措由衷點贊,為翻譯和出版這本書付出大量心血的各位同事表示誠摯謝意。 歷史煙云已經(jīng)消散,中俄合作風帆高揚。近年來,在中俄雙方**領導人的推動下,兩國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不斷邁上新臺階,政治互信日益提高,經(jīng)濟合作和人文交流有新進展,兩國關系在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上運行。目前,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羅斯邊疆區(qū)行政、工業(yè)、文化、商業(yè)中心,太平洋岸畔的世界名城,是俄羅斯遠東地區(qū)**的城市。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提出要加強中俄合作,他形象地比喻,要讓來自中國的風吹動俄中合作的風帆。2013年12月,普京在國情咨文中表示,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qū)的振興是俄羅斯“整個21世紀的優(yōu)先任務”,相信“轉向太平洋”會為俄羅斯帶來新的經(jīng)濟機遇。2014年8月以來,面對美國西方外交壓力和經(jīng)濟制裁,俄羅斯為擺脫困境,更加明確了“向東看”的戰(zhàn)略目標。2015年10月12日,《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的法案生效,規(guī)定2016年1月1日起,外國公民可以免簽證在該區(qū)域停留8天,這為中俄在遠東的合作提供了新機遇。祈望海參崴由昔日中國人的淚水港,變?yōu)樾率兰o中俄合作的共贏地。 這是我初讀該譯稿的一點感受,作為本譯著的前言。 作者的話 符拉迪沃斯托克多民族紀年史中有不少有趣的篇章,描繪了曾經(jīng)在這里生活過的來自美國、德國、英國、瑞士、意大利、希臘、土耳其、日本、朝鮮、中國以及其他國家的人們。 在有關他們的各種不同的出版物中,非常自然的是,對來自亞洲鄰國的人們表現(xiàn)出了特別關注。 2009年出版了講述濱海地區(qū)朝鮮人的書籍,2011年和2013年出版了有關日本人的專著。 我們嘗試描述從1870年代初到1930年代末中國人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生活的一些方面,先前關于符拉迪沃斯托克中國人的出版物對此或是完全沒有涉及,或是描寫得不充分。 眾所周知,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中國人曾是繼俄羅斯居民之外在當?shù)厝藬?shù)*多的,對此官方統(tǒng)計數(shù)字已經(jīng)做出證明。中國人在城市生活的許多領域都起了關鍵作用。在整個帝國政權期間和蘇聯(lián)時代初期,中國勞動力被廣泛利用,直到1938年中國人被大規(guī)模驅逐。許多*重要的國家項目的實施常常取決于中國勞動力的參與,而這些項目不但鞏固了俄羅斯在東部邊疆的實力,而且足以改變遠東地區(qū)的地緣政治版圖。 “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大街上,中國人、朝鮮人、日本人川流不息。中國人特別多,與天朝帝國的子民們相比,俄羅斯人很少,或者幾乎看不到!1897年,Д.И.施羅德在其題為《我們的遠東》的著作中寫道:“他們留著幾乎拖到地上的長長的辮子,黃色的牛皮紙色的臉——大量吸食鴉片和營養(yǎng)不良的后果,狡黠的斜眼,穿著獨特的衣服——一半像是女士的短上衣,另一半像是兒童的輕薄燈籠褲。他們踩著軟鞋,步伐悄無聲息,怯生生的聲音,說話低眉順眼,這就是對烏蘇里中國人的**印象,他們以當?shù)厝怂Q的‘滿洲人’而聞名! 關于“滿洲人”的這種描述幾乎成為陳詞濫調,在每部談到中國人的出版物中都會遇到。而在施羅德的這本書中,關于中國人的其他表述則被引用甚少,例如:“就在我*初到達我國太平洋邊區(qū)的那些日子里,我就聽到當?shù)鼐用衩枋鲋袊藢τ谶@個年輕的剛開始移民的城市的重要角色和意義的一句話:沒有滿洲人,我們就會餓死。近距離了解了當?shù)厝说纳顥l件后,我確信無疑,這句話實際上沒有任何夸大的成分。滿洲人**是歐洲人還能生存下去的必要條件。沒有他們,歐洲人就會沒有吃的、喝的和燒的,這是人類生存所*必要和*起碼的物品。沒有滿洲人,歐洲殖民者在這里就會寸步難行。無論你需要建房子還是為菜園掘土,或者你需要仆人、肉和蔬菜,需要粗工或承包人,所有這一切,你都應該找中國人:他是傭人(當?shù)厝朔Q仆人),他也是手工匠,他還是園藝工,同時是賣肉工,是經(jīng)紀人,是承包人,是小貨郎,是農民工,一句話,他們可以干任何活計。勞動和地方工業(yè)的所有領域幾乎完全掌握在他們的手里! 19世紀末20世紀初,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亞洲“色調”正是由中國人構成的,他們給從俄國西部各地區(qū)新來的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城市的這個特點對這些新來的人(更不用說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土生土長的人了)來說完全是自然而然的、習慣的和必需的,如果他們要在這個城市里長期居留的話,中國人的存在是其日常生活的重要因素。 A.格里尼奧夫是一位愛刨根問底的年輕人,1910年初擔任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建筑管理局的描圖員,他的幾幅畫就是證明。其上司、軍事工程師Г.П.扎哈利英中校調到西部工作時,他把自己描繪符拉迪沃斯托克獨特生活的幾幅速寫畫贈給了他,上面正是當?shù)刂袊说男蜗蟆?br/> 民族間的關系是非常敏感的內容。為了使讀者不致對書中敘述的某些事實的可靠性生疑,我們努力盡可能用歷史文件、報紙的文章和目擊者的回憶錄來加以佐證。因此,讀者可以憑借符拉迪沃斯托克“中國”歷史的并非單一意義的因素做出自己的判斷。 我們要對自己的朋友、同事們以及所有為本書出版提供幫助的人表示誠摯的謝意:阿穆爾邊疆區(qū)研究會、俄羅斯國立遠東歷史檔案館、國立濱海邊疆區(qū)檔案館、國立濱海В.Г.阿爾謝尼耶夫聯(lián)合博物館(特別感謝該博物館館長А.М.維加金和В.А.沙萊)的工作人員,В.И.加里寧、А.А.希薩穆特季諾夫、И.富蘭克林(美國)、Д.Н.尼基福羅夫、В.П.特拉菲莫夫、Н.Г.阿爾焦姆耶娃、А.П.雅科夫茨、С.Л.切蘇諾夫、А.А.戈爾恰科夫、Т.З.波茲尼亞克、Е.Н.切爾諾魯茨卡婭、А.М.布亞科夫、Г.П.圖爾莫夫、Е.А.馬蒙托夫、Ю.В.伊萬諾夫。 我們還要感謝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俄羅斯聯(lián)邦大使館及李輝大使本人,他們承擔了出版本書(俄文版)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