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中南海往事追蹤報告


作者:徐焰     整理日期:2015-12-24 19:22:48

中南海對于世人來說已經(jīng)不是一個地理概念,而是新中國**權(quán)力機構(gòu)乃至領(lǐng)袖的代名詞,在此不僅上演過一幕幕情系國家命運的政治劇目,同時還在繼續(xù)引領(lǐng)新中國走向輝煌。
  本書由權(quán)威軍史專家傾力奉獻,圖文并茂,真實再現(xiàn)了共和國領(lǐng)袖的風采,給人以思想和視覺的震撼。是一部值得閱讀、收藏的珍貴紅色經(jīng)典。半個多世紀以來,一提到“中南!边@三個字,億萬中國人都會將其與中國共產(chǎn)黨中央、毛澤東等領(lǐng)袖^物聯(lián)系在—起。在他們心目中,中南海已經(jīng)不是一個地理概念,而是新中國最高權(quán)力機構(gòu)乃至于領(lǐng)袖的代名詞。
  現(xiàn)代人關(guān)注“中南海”,是因為那里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并演出過—幕幕牽系國家全局的政治劇目。在半個多世紀的歲月里,中南海名符其實作為共和國的心臟,在這里指揮著中華大地上的建設(shè)和斗爭。
  本書揭開了歷史塵封的中南海面紗,記載了開國第—代領(lǐng)導人的辦公地點。毛澤東在此工作生活了27年之久。共和國領(lǐng)袖們商討國是的神圣之地。神秘紅墻里見證了粉碎“四人幫”驚心動魄的過程。
  作者簡介:
  徐焰,國防大學教授,少將軍銜。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軍事科學學會歷史分會副秘書長。曾在沈陽軍區(qū)當過戰(zhàn)士和政工干部。在吉林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畢業(yè)后長期從事軍事歷史和軍事思想的教學和研究,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國際安全和軍備控制中心、日本防衛(wèi)大學做過訪問學者,曾獲“
  目錄:
  序言地理上的中南海風光如畫
  報告之一為你在紙上導游中南海
  01/中南海的迎賓口——新華門
  02/園內(nèi)勝景——蓬萊仙境瀛臺
  03/幽靜別園——“園中之園”靜谷
  04/耀武之地——紫光閣
  05/公務(wù)之所——攝政王府舊址
  06/昔日勝景——芭蕉園,水云榭
  報告之二揭開歷史塵封的中南海面紗
  01/北京作為皇都初建,中南海便屬宮廷
  02/明清的中海、南海因皇帝受難揚名天下
  03/民國年間風云激蕩中南海
  04/李宗仁進入中南海如同傀儡,禁苑最后交傅作義
  05/居仁堂內(nèi)的會議最后確定了北平和平解決
  報告之三中共中央由香山轉(zhuǎn)入中南海序言地理上的中南海風光如畫
  報告之一為你在紙上導游中南海
  01/中南海的迎賓口——新華門
  02/園內(nèi)勝景——蓬萊仙境瀛臺
  03/幽靜別園——“園中之園”靜谷
  04/耀武之地——紫光閣
  05/公務(wù)之所——攝政王府舊址
  06/昔日勝景——芭蕉園,水云榭
  報告之二揭開歷史塵封的中南海面紗
  01/北京作為皇都初建,中南海便屬宮廷
  02/明清的中海、南海因皇帝受難揚名天下
  03/民國年間風云激蕩中南海
  04/李宗仁進入中南海如同傀儡,禁苑最后交傅作義
  05/居仁堂內(nèi)的會議最后確定了北平和平解決
  報告之三中共中央由香山轉(zhuǎn)入中南海
  01/日本投降時毛澤東曾下令攻取北平,隨后又準備遷承德、淮陰
  02/從延安轉(zhuǎn)入西柏坡,在那里確定新首都
  03/北平解放當天,周恩來便派人接收中南海并進行清理
  04/毛澤東不愿進入中南海,過了3個月兩頭奔波的日子
  05/半年運籌香山,史冊重重一筆
  06/匯聚黨外朋友共商建國大計
  07/確保懷仁堂能發(fā)出歷史的強音
  08/“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的宣告響徹懷仁堂大廳
  報告之四毛澤東在菊香書屋和“游泳池”
  01/毛澤東入住豐澤園,中央一些機關(guān)也隨之遷來環(huán)繞周圍
  02/進入臥室中經(jīng)常在床上辦公,睡眠始終成為第一大難題
  03/自稱“我就是土包子”,一向把講究吃喝當成低級趣味
  04/毛澤東有多少工資、稿費,對此如何開銷?
  05/毛澤東最后10年的居所——“游泳池”
  報告之五毛澤東與江青復雜關(guān)系要從生活、政治方面看
  01/江青的心靈如何扭曲到那種地步,可謂十里洋場的黑暗烙印所造成
  02/進入中南海后,毛澤東與江青事實上多年處于分居狀態(tài)
  03/毛澤東召集政治局會議痛罵江青
  04/一代偉人留給后人的遺產(chǎn)和反思
  報告之六進入紅墻后與黨外詩友唱和聯(lián)系
  01/進入中南海后以詩會友,論詞論賦吐心曲
  02/興會無前共唱和飲茶老友柳亞子
  03/與周世釗“同氣相求”幾十載
  04/中南海故居中詩詞堆積如山
  報告之七菊香書屋中黨內(nèi)交往屬公務(wù),唯有詩交是私情
  01/與陳毅保持黨內(nèi)例外的私交
  02/毛澤東認為陳毅的詩像自己,后來穿著睡衣前去參加追悼會
  03/中南海與什剎前海,由詩交架起心交橋
  04/“反修”成為毛澤東詩詞創(chuàng)作主題,批孔時又波及郭沫若
  05/儒將有詩才,盛贊如呂端
  06/秘書兼詩友獨重胡喬木
  報告之八周恩來居住西花廳25年
  01/開滿海棠的西花廳被周恩來看中,一住便是25年
  02/日理萬機,堪稱“國內(nèi)睡眠最少的人”
  03/人稱周恩來有“六個辦公室”
  04/鞠躬盡瘁勤奮嚴謹作風永留西花廳
  05/歲寒方知松柏后凋
  06/康生臨死前的投機
  07/獨撐危局、忍辱負重
  08/患癌癥的總理被迫最后離開西花廳
  09/總理雖已逝,光輝永存西花廳
  報告之九進入中南海后的其他領(lǐng)導人風貌
  01/中南海內(nèi)慈祥長者朱德自廬山會議后常住玉泉山
  02/長住福祿居的劉少奇,以樸素和教子嚴格著稱
  03/鄧小平居住中南海17年!
  04/光榮授銜不朽簽名永留懷仁堂
  05/所謂“二月逆流”實際上是一次勇敢抗爭
  報告之十驚心動魄的粉碎“四人幫”內(nèi)情
  01/毛澤東逝世前后老一代將帥們提出要解決“四人幫”
  02/掌握中南海警衛(wèi)的汪東興也向葉劍英表態(tài),支持對江青一伙動手
  03/在“四人幫”準備奪權(quán)之際,確定在懷仁堂和201/樓解決他們
  04/江青在政治覆沒那一天還渾然不覺,仍得意洋洋地到景山采摘
  05/為防上海的余黨叛亂,抓捕“四人幫”的消息封鎖了幾天
  報告之十一粉碎“四人幫”后紅墻內(nèi)又經(jīng)過兩年徘徊
  01/億萬人民對“文化大革命”產(chǎn)生了疑問和反思
  02/鄧小平未復職前便反對“兩個凡是”,不過十一大并未解決問題
  03/真理標準的討論,給了“兩個凡是”的要害以決定性一擊
  04/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的工作終于進入健康發(fā)展的正軌
  報告之十二伴隨著改革開放,中南海走向現(xiàn)代化報告之一為你在紙上導游中南海
  02/園內(nèi)勝景——蓬萊仙境瀛臺
  走進新華門不遠,便可看見瀛臺。
  那是南海中的一座美麗的小島,始建于明代,清時多次修葺,是明、清兩代帝王后妃的游宴之所。走進這里,可身臨于湖光山色之中,周圍的古建筑極具特色,宛如身處蓬萊仙境。
  由于瀛臺距豐澤園不遠,毛澤東住進豐澤園后,工作之余經(jīng)常到此散步。有時接待一些民主人士,便一路說話,直走至瀛臺,還經(jīng)常在此閑坐談話。
  瀛臺,明時稱為南臺,清代以后才改稱為瀛臺。由于1898年維新變法失敗后光緒帝被軟禁,送入瀛臺,送飯時才開橋放行太監(jiān),該地從此更揚名天下。
  明朝時的南臺,只占有現(xiàn)在瀛臺最南端的一小塊地方。明代李文達曾記載:“南臺林木陰森。過橋而南有殿日昭和,門外有亭臨岸,沙鷗水禽,如在鏡中!碑敃r南臺島上林木深藏,建筑簡單,只有一座昭和殿,殿前建有一個小亭,名澄淵。這個亭子的南邊有村舍水田,池水寬闊,清澈。常有鳧雁水鳥翔集水面,那時的南臺,很有一些水鄉(xiāng)野趣的味道;实酆蛬邋鷤兊教幱瓮妫缤阅伭藢m廷大宴想品嘗一下民間小吃。
  清朝入關(guān)的第一位皇帝順治當政期間,便在這座島上新建宮室,作為帝后避暑之處,順治皇帝還御筆題額,改原來南臺之名為“瀛臺”。
  進入康熙年間以后,隨著清廷收入日益豐足,對瀛臺一帶又不斷擴建修葺,所有宮室都改為黃瓦鋪頂。改造之后的復殿重房,交疏對溜;青臺紫閣,浮道相通。并在水邊堆疊奇石,種植花樹。層巖小壑,委曲曼回,蓼渚蘆灣,參差掩映。這一片美景,獨為帝王享受,每年皇帝祭社稷壇禮畢后,都要到瀛臺更衣,然后再往暢春園請皇太后安。此時乾隆曾寫下了“祭罷回鑾路轉(zhuǎn)西,超臺仲月曉寒凄”的詩句,便說明了當時祭祀的程序,以及瀛臺在宮廷中的地位。
  進入瀛臺這個小島,要走過漢白玉拱橋,踏上40級臺階,迎面是翔鸞閣,此為瀛臺的正門。翔鸞閣背南面北,高兩層,有7間之寬,左右兩邊展延出雙層回抱樓,各有19間,拾級而上,可登高眺望一片美景。閣后西樓名瑞曜,東樓名祥輝。在翔鸞閣后面,建有涵元門,門內(nèi)東向是慶云殿,西向的是景星殿。這兩個不大的宮殿作為配殿。
  這個不大的小島,建筑精致,上島后穿過涵元門,正中便是涵元殿。殿坐北面南,是瀛臺的正殿。殿原名為香康殿,乾隆六年改題殿名,殿中懸的匾額上書“天心月脅”四個大字。東室額為“含經(jīng)味道”,西室聯(lián)日:“于此間得少佳趣,亦足以暢敘幽情!睋(jù)說這些均為乾隆親筆御書。這位皇帝不僅到處留詩,也留下“御筆”無數(shù)。清朝末代皇帝溥儀于解放后回憶說,據(jù)他所知,此前的清帝題字時,其實往往是由御書房的書法高手們先行代寫好字樣,皇帝高興時便照樣臨摹一下,如懶得揮筆索性就拿這些御書房作品充數(shù),因此這里是不是乾隆親筆已難考證。
  在瀛臺島上,涵元殿是清皇游覽、休息和筵宴的主要場所?滴酢⑶∵@兩位皇帝在位時,便經(jīng)常在這里賞宴王公宗室、大臣權(quán)貴,君臣一起飲酒作樂,聯(lián)句賦詩,時稱“仗馬排芳岸,游龍達玉律”,其場面隆重,熱鬧異常。乾隆十八年(1753年)秋八月,乾隆皇帝大宴皇親權(quán)貴150多人于此,當時心花怒放,在高興之余命畫院繪圖于涵元殿壁間,以紀其勝。
  到了晚清,隨著整個清室衰落,瀛臺上的涵元殿便冷落下來。戊成變法失敗后,光緒皇帝被慈禧囚于瀛臺,便住在涵元殿。整個瀛臺便失去了昔日的氣色,變得冷落寂寞。當時給被囚皇帝送的飯,往往也都是涼的。
  涵元殿的東側(cè)建有一樓,名為藻韻樓,西側(cè)一樓名為綺思樓。這兩樓均為兩層6間。涵元殿正南相對的是香康殿。香康殿原名蓬萊閣,因瀛臺正殿改了名,就把香康殿的殿匾懸在相對的蓬萊閣北門上方,但閣南依舊懸掛著蓬萊閣的匾額,因此這棟房子亦稱殿亦稱閣,有點不倫不類。在香康殿東側(cè),有一宮室北向,額日“溪光樹色”,再北面的西向房子,名為“虛舟”。香康殿西側(cè)也有一宮室北向,額日“水一方”,再北面東向的房子,則名為“蘭室”。從室名的題字看,都顯得很典雅,以景詠之,耐人尋味。在清朝,香康殿也曾是瀛臺宴筵的場所之一;实墼谧辖莾(nèi)舉行大典過后,通常不便在皇宮賜宴,因此許多君臣同飲的宴會便設(shè)在這里。
  從建筑結(jié)構(gòu)看,從翔鸞閣到香康殿形成為一個平坦完整、參差錯落、環(huán)拱有序的大院落。從香康殿兩側(cè)緣梯而降,方識香庚殿為上下兩層的真面目。這里東西奇石古木·幽徑深洞,太湖山石壘就奇峰峭壁,在玲瓏剔透、雍容華貴的殿閣之外,又加上了天然山林的景致,只不過因地幅較小,顯得有點像個微縮景觀。
  在明朝的南臺IB址南側(cè)是香韌殿,東為春明樓,西為湛虛樓,都是兩層結(jié)構(gòu),高達數(shù)丈。在兩樓之間,還有一個高2.6米的木變石,這是清朝的黑龍江將軍福僧阿進獻的供品。乾隆在此暢游,面對木變石,曾吟詩一首:
  “異質(zhì)傳何代?天然挺一峰。誰知三徑石,本是六朝松。苔點猶疑葉,云生欲化龍。當年吟賞處,借爾撫遐蹤!
  單純就詩論詩,此一詠景詩還算上乘,如果確為乾隆所做,而非身邊的幫閑們代筆-倒是一首好詩。那個在位61年的乾隆帝。好大喜功,事事追求天下第一,詩作也留下千萬首而稱中國之最。不過數(shù)量如此驚人的詩賦是否都為其御筆親作,那是大可懷疑的。
  瀛臺最南端是迎熏亭,此亭面水背山,隔海與新華門相對。在亭子旁的水中,有橋與瀛臺相連,亭中聯(lián)上寫有:“相于明月清風際,只在高山流水間。”站在亭前展目四望,波光映目。水色山光,可見瀛臺島上的殿堂樓閣凌檐翹頂,再覆以黃、綠、藍多色琉璃瓦。掩映在碧樹濃蔭之中,令人有些感受到自己置身于蓬萊仙境之中。
  如從藻韻樓折向東,在太湖山石之上還有一個小院落,南有一屋,北有一室。南屋名補桐書屋,北屋名隨安室。雍正二年(1724年)。已被內(nèi)定為皇儲的四子弘歷(即后來的乾隆皇帝)曾在這里讀書。當時,院中有兩株老桐樹,因一株桐樹因病枯死,所以在樹邊補種了一棵,取其意命名為補桐書屋。
  在補桐書屋的東北處,是待月軒。據(jù)說當初乾隆閑來無事,常來此等待東升之月。再往北有一個六角形的亭子,立在山巖之上,深蔭之中,命名為鏡光亭。當時有詩云:
  “臨水虛亭號鏡光,微風不動液池滄。岸傍人柳非音樹,常乃幻之幻是常!
  在鏡光亭的東面水中,還有一座小巧的亭子,叫韌魚亭。亭子兩邊通過五曲石橋,與瀛臺相連,其形狀宛如鑲在精制玉壺上的一根銀攀,它使瀛臺更像一座傳說中的壺形神山。
  如漫步從綺思樓折向西,與東面補桐書屋相對稱的地方。也有一個小院落,建有一屋一室。南屋名長春書屋,北室名漱芳潤。附近山石山的曲臺回廊名八音克諧,都是風景絕佳之處,與湖光相映生輝。
  小小的瀛臺之地,亭臺樓閣相連,尤以亭子居多。在長春書屋院西,臨太液池邊有一個亭子名懷抱爽。在這個院的后面有兩塊劍石,矗立朝天,堅秀挺拔。在石頭上。還刻著乾隆的御筆“插笏”兩個大字。這些劍石并非天然溶巖,而是人工造就點綴在此,當年搬運時不知耗費了多少人力。
  在懷抱爽亭稍北,瀛臺西岸立著一個整塊巨石的漢白玉石碑,叫人字柳碑。立碑之處。原是一株百年巨柳。巨柳干粗葉茂。據(jù)說在乾隆十八年(1753年)的秋天刮來一陣狂風,接著轟雷炸響,摧枯拉朽,百年巨柳在狂風中被吹得樹干傾斜,一枝倒垂著地,后來便取本柳的一根枝條插入地下為其支撐,天長日久,枝條成活,與主干絞縛無分彼此。合為一樹,兩足分立,恰似一個人字,為此被稱之為人字柳。這人為與自然合一的奇特景觀,使乾隆皇帝深感奇異,專門來此觀看,并令人在此立下石碑,并為之作序賦詩!案┮撼匾詫懹埃_而馳情”。這里后來也成瀛臺一景。
  由于瀛臺風光旖旎,景色迷人,歷代有一些文人便賦詩吟唱。能進入這一皇家禁苑的墨客,大都是皇室的御用文人,詩中雖頌揚了當?shù)孛谰,卻難免滲有封建士大夫情趣和對統(tǒng)治者的諛詞,擇其二首錄之。便可見一斑。
  明代詩人文征明詠《南臺》詩稱:“青林迤邐轉(zhuǎn)回塘,南去高臺對苑墻。暖日旌旗春欲動,薰風殿閣晝生涼。”由此詩可見當時該地便已是亭臺壯觀,令人生羨。
  清代詩人邵遠平一首《瀛白侍直》道:“郁蔥玉樹映朱樓,太液芳波凈不流。石磴參差環(huán)豹尾,牙檣溶漾引龍舟。鏡中臺殿晴逾碧,檻外峰巒翠欲浮。扈蹕真疑三島近,天煩羽客詫瀛洲!
  瀛臺位于南海之邊,這里的湖山極具其特色。瀛臺用的太湖石,本不是北方特產(chǎn),而運自南方,且有近千年歷史。據(jù)說這些湖石原為北宋汴梁名園“艮岳”中所用,是宋徽宗時代搞勞民傷財?shù)摹盎ㄊV”,由蘇州附近的太湖邊運來。其浸潤手水中,長年受湖浪沖擊,紋理縱橫,外形剔透,姿態(tài)豐富生動。
  北宋被金朝滅亡后,金中都興建時,又將開封名園中的這些太湖石北運。蒙古滅金焚燒中都,石頭不能燃燒得以留存。元朝修北海造園時余下的部分,‘被明、清兩代堆石專家運到瀛臺。據(jù)說瀛臺湖山是清初堆石名家吳南桓和他兒子的杰作。這些太湖石堆成的湖山,峰回路轉(zhuǎn),秀巧并呈。峰頂有瑤草噴香,谷底展奇花布錦。湖山的上邊和后面長滿參天古樹,老槐、老柏,郁郁蔥蔥。如沿此湖濱小道漫步,輕輕撥開修長的柳絲,可一路飽覽這綺麗的湖山景色。若是人們再登上停在湖邊的小舢板,泛舟于南海之中,司以透過微茫煙波,重賞瀛臺的迷人風姿。眼前那些湖石,銘刻著歷代帝王的多少故事,由宋徽宗、金海陵王、忽必烈、明成祖、康熙、乾隆直至悲慘的光緒帝……
  千古風流俱往矣!新中國成立后,這里又留下了毛澤東的步伐。五六十年代,因帝國主義對新中國采取封鎖政策,來華的外賓還不多,接待任務(wù)尚不算重。改革開放后,到中國訪問的外國領(lǐng)導人大大增多,需要增加接待場所。20世紀80年代中南海的豐澤園和瀛臺對國內(nèi)游客開放,因此難以用來接待高級外賓。后來中南海不再對外開放,瀛臺一帶又成為中國領(lǐng)導人招待來訪國賓的場所之一,當?shù)氐暮饷谰耙渤蔀樵鲞M同外國友誼交往的良好陪襯。
  ……





上一本:細說明朝:一本書讀懂明代文明 下一本:一次閱讀知南北朝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中南海往事追蹤報告的作者是徐焰,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