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彪悍的人 那些*給力的事 那段*拉風(fēng)的歷史 讓三國飛一會兒。。。。。。 關(guān)羽:被榮譽壓垮的“萬人敵”英雄張飛:想不到他居然是一個“蘿莉控” 趙云:遭受職場暴力的花樣美男龐統(tǒng):被諸葛亮挖掘出的落聘干部 法正:學(xué)腦筋急轉(zhuǎn)彎長大的謀士魏延:死亡被娛樂化的話題人物 李嚴(yán):和諸葛亮比手段的人姜維:像擁抱愛情一樣擁抱理想 ——中國《三國演義》學(xué)會副會長沈伯俊專門為本書人物專門做學(xué)術(shù)點評。 ——廣東江門青年文史學(xué)者沈忱 正史在中國向來居于廟堂之高,被佶屈聱牙的文言文塵封于故紙堆中,更讓我等敬而遠之。其實,歷史人物,也曾是現(xiàn)實中的人,正如你我一樣有血有肉、有欲有求。很顯然,陳瓷筆下的三國展示的正是這樣的歷史。 ——湖北黃石青年評論家王昭 近距離的視角,詼諧的語言,靈動的筆觸,熱情的敘說。慵懶的午后,泡一杯馥郁的清茶,捧讀陳瓷的亂世群雄,在與歷史的近距離接觸中沉淀內(nèi)心的浮躁。 ——廣東東莞廣播電視臺資深編輯張郁瓏 中國歷史看三國,三國風(fēng)云看蜀漢:看諸葛亮的忠,看劉備的仁,看關(guān)羽的義,看張飛的勇,看趙云的帥氣……看陳瓷的調(diào)侃,看陳瓷的新銳,看陳瓷的練達...... ——四川樂山,四川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羅家祥 ——陜西西安,陜西師范大學(xué)音樂學(xué)院學(xué)生朱翠金 那些*彪悍的人 那些*給力的事 那段*拉風(fēng)的歷史 讓三國飛一會兒。。。。。。 關(guān)羽:被榮譽壓垮的“萬人敵”英雄張飛:想不到他居然是一個“蘿莉控” 趙云:遭受職場暴力的花樣美男 龐統(tǒng):被諸葛亮挖掘出的落聘干部 法正:學(xué)腦筋急轉(zhuǎn)彎長大的謀士 魏延:死亡被娛樂化的話題人物 李嚴(yán):和諸葛亮比手段的人姜維:像擁抱愛情一樣擁抱理想說三國,品三國,不是英雄不讀三國。拒絕權(quán)謀,遠離爭斗,現(xiàn)在是向歷史學(xué)習(xí)生存智慧的年代。史料考證+細節(jié)補充+現(xiàn)場還原+事理推導(dǎo),再現(xiàn)那段波譎云詭的歷史。歷史原來就是生活,英雄原來就是你和我。 ——中國《三國演義》學(xué)會副會長沈伯俊專門為本書人物專門做學(xué)術(shù)點評。 解讀歷史,就是解讀人生。陳瓷以其一貫的幽默而機智的筆調(diào),還原波譎云詭的歷史真相,揭示三國英雄的成長軌跡。 ——廣東江門青年文史學(xué)者 沈忱 正史在中國向來居于廟堂之高,被佶屈聱牙的文言文塵封于故紙堆中,更讓我等敬而遠之。其實,歷史人物,也曾是現(xiàn)實中的人,正如你我一樣有血有肉、有欲有求。很顯然,陳瓷筆下的三國展示的正是這樣的歷史。 ——湖北黃石 青年評論家王昭 近距離的視角,詼諧的語言,靈動的筆觸,熱情的敘說。慵懶的午后,泡一杯馥郁的清茶,捧讀陳瓷的亂世群雄,在與歷史的近距離接觸中沉淀內(nèi)心的浮躁。 ——廣東東莞廣播電視臺資深編輯 張郁瓏 中國歷史看三國,三國風(fēng)云看蜀漢:看諸葛亮的忠,看劉備的仁,看關(guān)羽的義,看張飛的勇,看趙云的帥氣……看陳瓷的調(diào)侃,看陳瓷的新銳,看陳瓷的練達...... ——四川樂山,四川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羅家祥讀史明鑒,調(diào)侃箴言。陳瓷老師通過戲劇化的語言,再現(xiàn)三國英雄的精骨風(fēng)貌,獨辟蹊徑如箜篌秋雨,在讀者體驗與歷史具象之間架起一座橋梁。 ——陜西西安,陜西師范大學(xué)音樂學(xué)院學(xué)生朱翠金 桃園三結(jié)義是忠誠的鐵板兄弟會,還是高超的帝王馭人術(shù)?趙云千軍之中單騎救出劉禪,卻為何始終不能得到劉備的重用?法正和龐統(tǒng)不死,劉備就能統(tǒng)一天下嗎?要是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諸葛亮的北伐就能成功嗎?蜀漢第一人諸葛亮,如何對待自己的政敵李嚴(yán)?姜維九次北伐,他是蜀漢茍延的保障,還是蜀漢滅亡的主因?……三國之中,偏處中國西南隅的蜀漢,人性的斗爭是卻是同樣無限的,一個個人性之謎,等待著我們?nèi)ヌ剿鳌?br/> 作者簡介: 陳瓷,本名陳振永,山東新泰人,教師,目前供職于山東新泰市第一中學(xué)。近年沉醉于三國歷史研究,著力于對歷史的人性解讀,注重推導(dǎo)歷史細節(jié),尤其重視補充歷史記載的空白。著有《三國那些人那些事》(五卷本系列作品,江西人民出版社),《告訴你一個真三國》(二人合著,2010年9月,新華出版社),《三國局外人》(崇文書局,即出)。 歷史觀: ⊙ 歷史就是見過,重要的是看到了誰 歷史就是來過,重要的是遇上了誰 歷史就是經(jīng)過,重要的是和誰在一起 ⊙歷史的魅力在于沒有真相 歷史的價值在于還原真相 目錄: 前言真相在哪里? 為了活著◎有兄弟就有天下◎誰動了我的女人 ◎不遮羞的遮羞布 二英雄瞬間———————9 朋友啊朋友◎“秒殺”顏良◎不必計較真相 三風(fēng)光日子——————15 那個在風(fēng)雨中留在你身邊的人◎墮落的“秒殺帝” ◎窩囊的單刀會◎行為藝術(shù)秀 四最后時刻———————26 被雪藏的主力◎老天的眷顧◎連環(huán)錯◎高手面前敗下陣來 ◎自茲世無“萬人敵” 第二章魔方英雄張飛———————47 軍營書畫家◎職場無兄弟 二婚姻大事———————56 沖動的懲罰◎沖動起來不是人◎邂逅“心動女生”前言真相在哪里?第一章千古云長關(guān)羽———————1一艱難歲月———————3 為了活著◎有兄弟就有天下◎誰動了我的女人 ◎不遮羞的遮羞布 二英雄瞬間———————9 朋友啊朋友◎“秒殺”顏良◎不必計較真相 三風(fēng)光日子——————15 那個在風(fēng)雨中留在你身邊的人◎墮落的“秒殺帝” ◎窩囊的單刀會◎行為藝術(shù)秀 四最后時刻———————26 被雪藏的主力◎老天的眷顧◎連環(huán)錯◎高手面前敗下陣來 ◎自茲世無“萬人敵” 第二章魔方英雄張飛———————47一兄弟相依———————49 軍營書畫家◎職場無兄弟 二婚姻大事———————56 沖動的懲罰◎沖動起來不是人◎邂逅“心動女生” 三真心英雄———————64 長阪橋頭的拉風(fēng)語◎血液里是“兵子”◎橫矛思腕力 四大江遺恨———————72 現(xiàn)實太僵硬◎回鄉(xiāng)只是在夢里◎以兄弟的方式去死第三章“剩者為王”趙云———————79一花樣美男———————81 花樣城市的花樣美男◎Youout◎摘掉了就業(yè)剩男的帽子 二孤單英雄———————90 同床眠臥的背后◎假想中的常山派掌門◎長阪英雄孤膽雄 ◎錯過了一個美人 三熱血丹心———————98 “官文化”的奧妙◎在劉備的野蠻女友面前 ◎沒把領(lǐng)導(dǎo)當(dāng)籃球◎子龍一身都是膽 四淡定人生—————110 談判專家的無奈◎比男一號出彩◎人生的注腳第四章落鳳龐統(tǒng)———————117一鳳揚清聲———————119 鳳伯家里來了丑小鴨◎大桑樹下的約會 ◎為什么是臥龍而不是鳳雛 二鳳翔東吳———————125 他比羅森塔爾早一千七百多年◎死了周瑜,紅了龐統(tǒng) ◎人力資源測評會 三鳳棲梧桐———————129 前生相約的千年梧桐◎給你一個杠桿 四鳳凰涅槃———————133 取蜀方案“自助餐”◎君失臣未失◎涅槃的宿命第五章真小人法正———————139一志意不得———————141 學(xué)腦筋急轉(zhuǎn)彎長大的孩子◎兩道腦筋急轉(zhuǎn)彎題目◎防火防盜防法正 二賣主求寵———————148 不可得罪小人◎說真話騙人最可怕◎朋友是用來犧牲的 ◎防得了小人做得了君子 三睚眥必報———————158 真小人的邏輯◎難死諸葛亮 四難得奸雄———————164 升級版隆中對◎讓奸雄興嘆的奸雄◎如果了,未必如愿第六章話題人物魏延———————173一虎將生威———————175 一條爆炸性新聞◎一場炒作性新聞通氣會 二人際困擾———————179 一個因與魏延吵架而死的人◎讓諸葛亮束手無策 ◎讓鐵嘴啞口無言 三奇謀難算———————184 諸葛亮壓制魏延嗎◎魏延看不起諸葛亮嗎 ◎子午谷奇謀的不可行性分析◎子午谷奇謀的可行性分析 四千古奇冤———————196 合適的和喜歡的◎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歷史家的難言之隱第七章腹中鱗甲李嚴(yán)———————207一發(fā)現(xiàn)黃龍———————209 給劉備找一個做皇帝的理由◎洗掉前科 二托孤遺患———————214 用小人對付君子◎海水易量,君心難測 三權(quán)力博弈———————219 總有第三方要犧牲◎透明玻璃房子里的鳥 四千古懸案———————226 是好意還是陰謀◎是重用還是打擊◎是寬恕還是陷害 ◎是黑幕還是懸案第八章理想棄兒姜維———————235一無上知遇———————237 烈士后代的無奈背叛◎當(dāng)歸何不歸 二身手受制———————242 瞞過了孔明,瞞不過姜維◎成為軍事接班人 三九次北伐———————245 不能振飛的翅膀◎誰共我瘋狂◎因為愛所以傷害 四博命一擊 ———————253 被視為亡國罪人◎像擁抱愛情一樣擁抱理想 前言序 陳瓷兄的大作完成,我有幸先睹為快。 陳瓷的才情,是圈內(nèi)人所共知的,所以,對這部書稿,我也充滿了期待。 記得,本系列書的第一部(魏卷),陳瓷的第一句話就把我給逗樂了: 教授們在講壇上品三國,我搬個馬扎坐在街頭也能品三國。 三國之所以能品,是因為這段故事確實吸引人,《三國演義》這本書也確實好看。所謂老少皆宜、雅俗共賞,正是這個道理。在古代,文人可以把它許為“第一才子書”,而那些目不識丁的販夫走卒則可以通過評書、戲曲乃至故事來欣賞、了解三國,甚至就連最荒僻的鄉(xiāng)野之人,也可以在閑憩之余,靠著柴堆談?wù)撊龂?br> 想一想,靠著柴堆,曬著太陽,那么舒服隨意地一倚,然后由著意興,信馬由韁地扯著古人古事,那該是多么地愜意! 我們現(xiàn)在當(dāng)然不會靠著柴堆去討論三國了。不過,我們?nèi)匀荒芊窒砣龂o我們帶來的樂趣:教授們在高頭講章教授生徒之余,利用電視等媒體講論三國,機智而幽默;普通人在序 陳瓷兄的大作完成,我有幸先睹為快。 陳瓷的才情,是圈內(nèi)人所共知的,所以,對這部書稿,我也充滿了期待。 記得,本系列書的第一部(魏卷),陳瓷的第一句話就把我給逗樂了: 教授們在講壇上品三國,我搬個馬扎坐在街頭也能品三國。 三國之所以能品,是因為這段故事確實吸引人,《三國演義》這本書也確實好看。所謂老少皆宜、雅俗共賞,正是這個道理。在古代,文人可以把它許為“第一才子書”,而那些目不識丁的販夫走卒則可以通過評書、戲曲乃至故事來欣賞、了解三國,甚至就連最荒僻的鄉(xiāng)野之人,也可以在閑憩之余,靠著柴堆談?wù)撊龂?br/> 想一想,靠著柴堆,曬著太陽,那么舒服隨意地一倚,然后由著意興,信馬由韁地扯著古人古事,那該是多么地愜意! 我們現(xiàn)在當(dāng)然不會靠著柴堆去討論三國了。不過,我們?nèi)匀荒芊窒砣龂o我們帶來的樂趣:教授們在高頭講章教授生徒之余,利用電視等媒體講論三國,機智而幽默;普通人在茶余飯后三兩相聚,天上人間,胡吹海聊;更兼網(wǎng)絡(luò)發(fā)達,上個論壇,進個QQ群,天南海北,你不認識我,我不認識你,雖有聞名,卻未謀面,意來則聚,興盡則散。 三國,無論在什么時候,無論在何種環(huán)境,都能給我們帶來無窮的樂趣啊。 坐在馬扎上的陳瓷,品三國品出的是什么滋味呢? 第五章 真小人法正 百家講壇“品三國”電視節(jié)目里,易中天說曹操從不掩飾野心,是一個真小人,比起偽君子來,顯得可愛多了。在劉備集團,也有一個這樣的真小人———法正。法正本是劉璋手下,把出賣和背叛視為生存智慧,毫無道德感。為了個人發(fā)展,法正與人勾結(jié),在去請劉備幫助攻打張魯?shù)臅r候,慫恿劉備奪取益州。劉備入蜀后,法正成為第一謀士,炙手可熱,他借機打擊報復(fù),睚眥必報,盡顯小人嘴臉。 真小人更加蔑視道德,并不“可愛”,比偽君子更該受到鞭撻。法正富有謀略,在他的策劃下,劉備取得定軍山大捷,在漢中立穩(wěn)腳跟?墒,他品行不端,留下了歷史惡評。 三國英雄檔案法正字孝直 生卒:176-220年 籍貫:雍州扶風(fēng)郡郿(今陜西省眉縣東北)人 特長與愛好:⒈特工;⒉寫信。 主要社會關(guān)系: 主要親人:曾祖父:法雄;祖父:法真;父:法衍;子:法邈;主要朋友:張松、孟達;主要敵人:劉璋;夏侯淵。 自我印象: 雖獲不忠之謗,然心自謂不負圣德。 《三國志》印象: 法正著見成敗,有奇畫策算,然不以德素稱也。儗之魏臣,統(tǒng)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儔儷邪? 《三國演義》印象: 原著對法正無直接點評,清人毛宗崗點評《三國演義》,作出“法正果是有法”的評價。 朋友印象: 史書無直接記載,但是《三國志》記載,法正死后,劉備“為之流涕者累日”,可作側(cè)面評價。 敵人印象 吾收奸雄略盡,獨不得法正邪?———曹操 現(xiàn)代印象 法正量小失政,不足稱道。———毛澤東 歷史上的法正,才干優(yōu)卓,長于謀略,是劉備倚重的主要謀士,對奪取益州和漢中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上亟蟛粡V,律己不嚴(yán),其人格魅力和威望都遠遜于諸葛亮!度龂萘x》學(xué)會常務(wù)副會長沈伯俊 一志意不得學(xué)腦筋急轉(zhuǎn)彎長大的孩子——— 熹平五年(176年),三輔①大地扶風(fēng)郡,兩個男嬰來到人世:馬超和法正。他們出生的時候,除了哭聲可能大一點,并無什么過人之處。 大人們想不到,這兩個小家伙,以后會成為蜀漢王朝的文武棟梁。 這時,馬超的父親馬騰還是一個樵夫,“貧無產(chǎn)業(yè)”,從彰山砍了柴,背到城里去賣,然后給孩他娘買一個催奶的雞蛋揣在懷里帶回去。法正的父親法衍是司徒掾②,下班路上,給孩他娘買一籃子催奶的雞蛋挎著帶回去。 小法正本來可以享用天下所有雞蛋的,因為他本來應(yīng)該有機會做王的。公元前283年,東方的齊國,太子田法章曾在避難期間改姓為法,后來被擁為齊襄王,法章才敢改姓田。田法章的后代里,世世代代該有人做王的,但是,秦國滅齊,田法章的后代不但沒了做王的希望,而且連姓田的資格都沒了,為避免被秦追殺,他們不敢姓田,就學(xué)習(xí)其祖齊襄王田法章的做法,改姓為法,后來遷徙到扶風(fēng)。法家的后代,也著實給做王的祖宗爭氣,在漢代世為二千石的高級干部,絕對算得上高干家庭。 法正比馬超多擁有的,可不只是一籃子雞蛋,而是一個聲名顯赫的家族。而且,法正還擁有一個明星祖父:法真。和今天想著法子出位才能成明星的情形相反,那年月,死活不出來做官的是明星。法真是關(guān)西大儒,牛得不得了。太守虛薄請他出來做官,他發(fā)狠話說:“你如果要我做官的話,那我就到北山之北南山之南去!”怕了你還不行?太守從此再也不敢要他做官了。可是,漢順帝卻不怎么怕他,前后四次征辟他,他雖然對皇帝不敢說狠話,但是玩起了“躲貓貓”,不知躲到了哪里,漢順帝最終也拿他沒辦法。不做官,那法真就有更多時間治學(xué),世上少了一個可有可無的官員,卻多了一個學(xué)問家。那時只有學(xué)問家才是粉絲成群的明星,法真被粉絲稱為“百世之師”,并有人專門刻碑歌頌他,稱他為玄德先生。 玄德先生,滿腹才華,一肚子學(xué)問,最精通的是讖緯①之學(xué)。讖緯其實就是高級腦筋急轉(zhuǎn)彎。世界上除了火車啥車最長?答:塞車。塞車是車嗎?腦筋急轉(zhuǎn)彎,全看怎么扯,扯得越離譜效果越好。當(dāng)時有一句讖文:“代漢者,當(dāng)涂高也”,是說漢王朝氣數(shù)已盡,注定要有新的王朝代替它。很多人就拿來做腦筋急轉(zhuǎn)彎來解釋。首先是袁術(shù),說“涂”就是“途”,而“途”就是“路”,而他字“公路”,所以他就說自己該做皇帝,于是在壽春稱帝。再后來,曹丕說“當(dāng)涂高”就是宮殿前的高臺,而這高臺也叫“魏”,所以,曹丕就篡漢做了皇帝。袁術(shù)和曹丕對“代漢者,當(dāng)涂高也”這句讖文的解釋,和腦筋急轉(zhuǎn)彎有的一拼。 法真不出來做官,甘做老宅男,閑來無事,便擔(dān)負起了教育孫兒的責(zé)任。父親在京城做官,法正主要是在爺爺?shù)慕逃麻L大的。法真教給法正什么呢?這當(dāng)然少不了他的絕活兒———讖緯之學(xué)。小小年紀(jì),天天就跟著爺爺學(xué)一些腦筋急轉(zhuǎn)彎的東西,很開發(fā)智力的啊。中平五年(188年),八十九歲的法真爺爺不幸去世,十三歲的法正已經(jīng)被他的腦筋急轉(zhuǎn)彎訓(xùn)練成了一個刁鉆精靈的小家伙。 兩道腦筋急轉(zhuǎn)彎題目——— 按理說,即使不能做皇帝了,但是憑借“世為二千石”(《后漢書?法雄傳》)的家世,法正這一輩子,頓頓吃雞蛋應(yīng)該沒問題。但是,世事無常,建安初年,因為戰(zhàn)爭和自然災(zāi)害,天下饑荒,別說吃雞蛋了,連吃飯都成問題了。三輔歷來是兵燹肆虐之地,饑荒尤甚。“王族”法正,面臨一個很草根的困難:吃飯。 站在街頭,法正看著滿臉菜色的鄉(xiāng)人,大包小包,毫不留戀地越走越遠。法正知道大家都是逃荒去了,并且大都是逃到益州去。法正也走了,也到益州去了,這是一個不用做腦筋急轉(zhuǎn)彎就有的選擇,因為吃飯是人的第一選擇。 在中國西南腹地崇山峻嶺的懷抱中,藏著一個富饒的盆地:益州。那里,青山綠水,物產(chǎn)豐饒,旱澇保收,號稱天府。四面高山,層巒疊嶂,山道艱險,把天府與外界隔絕開來,在亂世之中,確實是上天遺漏在人間的一個后花園。中原,關(guān)外,戰(zhàn)亂紛仍,餓殍千里。益州呢,按照諸葛亮在隆中對里的話說,卻是“沃野千里,天府之土”,“民殷國富”。走西口,風(fēng)沙大,闖關(guān)東,北風(fēng)烈,遠不如進西川的幸福指數(shù)高。于是,絡(luò)繹不絕的異鄉(xiāng)人到益州就食,“南陽、三輔人流入益州數(shù)萬家”。 進入益州后最初的一段日子,法正的生活就是兩道腦筋急轉(zhuǎn)彎的題目。 腦筋急轉(zhuǎn)彎題目一:在益州,法正端著大米白飯,摸著滾圓的肚皮,為什么還說吃不飽? 答:法正沒吃上如意的官飯。 法正來益州之前,想著能餓不死就是幸福了。餓肚子時,能吃上飯就好了;吃上了飯,還是餃子好吃;吃上了餃子,要是再來碟醋才好吃;醋來了,要是再來瓣蒜就爽了。人生的幸福,就是這不盡的追求;人生的痛苦,就是這無窮的欲望。法正吃飽了肚子,開始琢磨著要做點官了。 也許是家族遺傳基因的影響,法正總想著法家不能在他這一代斷了“世為二千石”的家風(fēng);也許是饑荒下官府俸祿的誘惑太強大,抵消了祖父法真淡泊名利的熏染。法正摸著肚皮,數(shù)著胃里的大米粒,算著自己怎么才能做上官。 好歹再往前四百多年也算是王族,雖然沒能成為太子,但是法正也算是官二代,而且還有一個明星爺爺。法正小時候進行了嚴(yán)格系統(tǒng)的腦筋急轉(zhuǎn)彎訓(xùn)練,掌握了讖緯之學(xué)的一點皮毛,越是掌握皮毛的半瓶醋,越敢拿出來忽悠人。法正費盡周折,等得快要絕望的時候,當(dāng)上了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qū)一帶)令,成了一名縣太爺。做縣太爺,這對于腦筋急轉(zhuǎn)彎長大的法正來說,有點專業(yè)不對口。 也許是自己申請,也許是別人推薦,也許是上級考察,法正又改任為軍議校尉。 軍議校尉。校尉再往上就是將軍了,級別比縣令高很多了。當(dāng)時以監(jiān)軍使者身份領(lǐng)益州牧的劉璋,是實際上的益州統(tǒng)治者,他自己也是到了建安十三年(208年)才被曹操表奏為振威將軍,一個雜號將軍而已。就現(xiàn)有史料看,劉璋在擔(dān)任振威將軍之前,他的手下,最高級別的官員是征東中郎將趙韙。據(jù)《后漢書》記載,中郎將和校尉都是比兩千石①官員。所以說,法正在劉璋手下也算是一名高干。被任命軍議校尉后最初那幾天,即使吃飯被沙硌了牙,法正也高高興興地咽下去。而且,法正做的是軍議校尉,就是軍事參謀,這對于學(xué)腦筋急轉(zhuǎn)彎長大的法正來說,也算是專業(yè)對口了。 可是,做軍議校尉沒幾天,法正又開始嘆息了。 腦筋急轉(zhuǎn)彎題目二:想做官的法正,如愿得到了一個合適的官位,生活無憂無慮,為何還不高興? 答:因為法正是一個小人。 軍議校尉參與軍事,要想大展身手,必須天天打仗。本來,什么時候軍人的職責(zé)只是抗洪搶險和升旗檢閱了,那天下就太平了。只有軍人失業(yè),老百姓才能安居樂業(yè)。遺憾的是,那時候,中國人的智慧和熱情都在打仗上。在當(dāng)時中國的就業(yè)形勢下,軍議校尉法正應(yīng)該天天忙得不亦樂乎,可是,他卻閑得頭疼:上班要么趴在辦公桌上睡覺,要么就是捧著本閑書看個不停,一看就是半天,不頭疼才怪呢。 睡覺累了,法正就從辦公桌上起身,打個呵欠,伸個懶腰,然后嘆氣不已,把也打瞌睡的同事驚醒了,同事惱火地望著法正,抱怨他有神仙也不換的清閑日子,卻不滿足,真是不知好歹。法正對同事翻翻白眼,甩甩袖子走出了辦公室。他實在煩透了這批窩囊廢物,更煩透了劉璋。 法正煩劉璋是個老好人。在那個爭霸風(fēng)云變幻的年代里,劉璋就像是從火星上來的,人家都忙著擴張地盤,用老百姓的尸體鋪筑通向霸主的路,他卻悶起頭來,躲在盆地里自保。從興平元年(194年)掌管益州,直到建安十七年(212年)劉備開始在益州射出第一支箭,將近二十年的時間,益州沒有大的戰(zhàn)事。先是荊州牧劉表覬覦益州,派人潛入益州串聯(lián)叛亂,被劉璋打敗;后來當(dāng)?shù)厝粟w韙發(fā)動暴力分裂益州的活動,也被劉璋打垮。這兩次戰(zhàn)爭,劉璋也都是被動反擊,是為了維護益州安定團結(jié)的大好局面,是制止恐怖活動。這兩場戰(zhàn)爭,規(guī)模都不大,沒多少“技術(shù)含量”,法正如果參加的話,也是洗臉盆里扎猛子,撲騰不開。再就是,法正入蜀時,益州已經(jīng)平定,劉璋已經(jīng)大門朝天過起了自己的小日子,一副我不打人人不打我的樣子。而這將近二十年的時間,盆地之外,諸侯紛爭是最激烈的,就像群狼互咬,弱肉強食,最后剩下來了曹操、孫權(quán)、馬超、劉備等有限的幾個人,進入了半決賽。劉璋卻一直棄權(quán),甘做局外人,從來不擴張地盤,遠離了戰(zhàn)爭,自成一統(tǒng),益州也因此遠離戰(zhàn)火,成了百姓安居樂業(yè)的天府之國。 按理說,法正生活在劉璋手下,是應(yīng)該感到幸福的?墒,賣傘的怕晴天,曬鹽的怕下雨,人人都為自己想。法正則為沒有仗打而苦惱。 沒有戰(zhàn)爭的日子,難熬。 聽了法正如此抱怨,同事開始在背后議論他。有的說法正唯恐天下不亂,有人接話說這是一個戰(zhàn)爭的年代,沒有哪個地方能躲開戰(zhàn)火,劉璋現(xiàn)在是坐以待斃,法正這是在為益州前途擔(dān)憂。 呸! 有人狠狠地說,法正這人,拿著個無恥當(dāng)勇敢,拿著無理當(dāng)信條,小人一個,根本不會為別人想,他這是在為自己得不到重用而發(fā)怨言呢。 大家都點點頭。剛才說法正為益州擔(dān)憂的人,回家后自殺未遂,他為自己居然看不清法正是蜀中第一小人而慚愧不已,非自殺不可。 劉璋坐守益州,有人評價為“才非人雄”,是不明形勢的“愚弱”,富饒的益州成了眾狼垂涎的羔羊,益州一些有識之士為此擔(dān)憂?墒,這些人里不包括法正,法正是在為“不任用”而感到怨恨。 一切以個人得失為尺度,量來量去,最后只能把自己量成一個小人。 防火防盜防法正——— 一襲青衣,一把寒劍,笑傲江湖,走遍天涯都不怕。像法正這樣的人,流落異鄉(xiāng),如果有英雄劍客的情懷,那也是很酷的?墒牵ㄕ谝嬷轃o用武之地,感覺來錯了地方,可是又貪戀益州的安寧,沒有勇氣到曹操和孫權(quán)那里去,就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法正的日子,過得不怎么順心。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的滋味不好受,背井離鄉(xiāng)的老鄉(xiāng)們,喜歡聚在一起,坐在江邊喝茶,望著不盡江水,敘說著家鄉(xiāng)的草草木木花花鳥鳥,也頗能消解鄉(xiāng)愁?墒,每當(dāng)扶風(fēng)老鄉(xiāng)會舉辦時,大家總會“忘記”通知法正。 曾經(jīng)有一次,有人打賭輸了,按照約定要請扶風(fēng)老鄉(xiāng)喝酒。他把老鄉(xiāng)們領(lǐng)進飯店,先要了一壺茶讓大家喝,大家喝得肚子溜圓了,還不見他點菜,就都催他,他卻向門外張望著,念叨著法正怎么還不到,他還沒說完,所有的人就都站起來,躲瘟神般地倉皇離去。那人跟在后面,拽人家的衣角:老鄉(xiāng),別走啊,等法正來了和他干兩杯。∷@樣一說,人們更是飛快地跑了起來。 他哈哈大笑,離開了飯店。從此,大家跟著他學(xué)會了這一招,當(dāng)不愿意請客時,就說法正要來作陪,保準(zhǔn)一個人也不會來。 過年了,家家戶戶都買門神。那時沒有紙,門神都是用桃木刻的,價格挺高的。有個扶風(fēng)老鄉(xiāng)手頭緊巴了一些,就在門板上用黃土塊畫了法正像,他說有法正在,再惡的鬼也都嫌惡心,就不會來了。馬上就有人效仿他的做法,在門板上畫了法正像,經(jīng)濟實惠。甚至有貼好門神的,把門神摘下來,換成法正像,既是辟邪,誰不愿意效果好一些呢。因此,扶風(fēng)老鄉(xiāng)紛紛說法正總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扶風(fēng)老鄉(xiāng)中,法正是最出名的一個,不過是以品行不端而出名,“為其州邑俱僑客者所謗無行”!胺阑鸱辣I防法正”的口號,在百姓們中間流傳著。 哎,知道嗎,那個叫法正的小子,小人一個! 誰說的? 他的每一個老鄉(xiāng)都這么說,那還有假? 我看這小子就不地道,果真! 益州雖大,但是誰能接受法正?法正很快成了最不受歡迎的人,他快要郁悶死了,“志意不得”。 沒成意氣風(fēng)發(fā)的劍客也就罷了,法正反而成了一個車見車翻花見花謝人見人踹的“賤客”。 世事的奇妙就在于,再“賤”的人也會有同行者。和法正同樣為“賤客”的,還有老鄉(xiāng)孟達。孟達和法正一起從扶風(fēng)逃難到益州,關(guān)系應(yīng)該不錯,而且二人“同是益州淪落人,相逢原本就相識”,孟達也是認為自己一肚子本事,“恃才好術(shù)”,在久無戰(zhàn)事的益州,頗有明珠投暗之感。孟達,也算是一名益州“賤客”了。 有了孟達,“賤客”法正尚不足以排解孤獨,萬一哪一天一句話不合適翻臉了,那法正就只能鉆進墻角的洞里,找老鼠做朋友了。還需得找個朋友,無所事事的法正暗暗尋找著。 找誰做朋友,對于法正來說,這本來是個天大的難題,可是,他不愧為學(xué)腦筋急轉(zhuǎn)彎長大的,竟然很快按照自己的標(biāo)準(zhǔn)找到了一個知音。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朋友多了路好走,在法正那里,成了“朋不在多,有用則靈;友不在良,相投則可”。按照這個標(biāo)準(zhǔn),法正把擇友的范圍選定在劉璋身邊的人。結(jié)交領(lǐng)導(dǎo)身邊的人,向來是官場一大捷徑?墒牵ㄕ(dāng)時幾近臭不可聞,劉璋身邊的人,誰愿意自暴自棄地與他交往呀! 這一天,法正皺著眉,嘆息著,死了爹娘一樣地上班去。法正向來是把上班看成是上墳的。前面一個小個子低頭走著,磨磨蹭蹭的。法正很納悶世上有人比他還郁悶。他趕上去,很快到了那人身后,聽到那人一邊走路一邊嘆息。法正笑了: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知音“緣”來就在眼前。他急忙走到那人身前,請安道:今日天氣如此之好,別駕大人為何嘆息? 這人叫張松,個子不高,可能小時候被豬親過,長得有點驚險,頗有創(chuàng)意?墒牵莿㈣暗膭e駕,相當(dāng)于劉璋的高級助理。劉璋沒有以貌取人,看中了他的才干,張松“與璋相善”。 兩個人一邊走路,一邊聊天: 別駕大人是大紅人,怎么還在嘆息呢? 紅有屁用?沒混頭啊,還不如辦病退呢。 別駕大人莫非是為益州前途擔(dān)憂? 呵呵,知我者,法孝直也!我主沒有什么作為,我等何時有出頭之日。 …… 和法正、孟達一樣,張松也是自恃有才干,劉璋雖然待他不薄,但是他“忖璋不足與有為,常竊嘆息”。如此說來,張松雖是本地人,不能算是“客”,但是他在益州沒有歸宿感,也就有了“客”的感覺,加上他和另外益州兩大“賤客”都有“懷才不遇”的郁悶,所以,他也算是一名“賤客了”了。 三大“賤客”,齊聚益州,要掀起怎樣的風(fēng)浪呢?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下荊州,攻城拔寨。戰(zhàn)火終于燒到了鄰居家里,益州人也得考慮戰(zhàn)爭問題了。 滄海橫流,時勢造人,唯恐天下不亂的益州三“賤客”,終于迎來了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