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陳寅恪胡適等近代名人不可錯過的才子妙文旅日作家李長聲先生、臺灣出版家吳興文先生真誠推薦從胡適、陳寅恪、錢鐘書談到馬克斯韋伯、托馬斯曼和《圣經(jīng)》翻譯,中國與世界的碰撞交融,讓歷史轉(zhuǎn)捩點上的舊影新知,成為貫穿這本讀書隨筆饒有興味的主題。游走于故國與異邦,作者重尋東西方經(jīng)典的曲折脈絡(luò)與知識分子的彷徨心路。思考慧心獨具、引人入勝,文字典雅流暢、妙趣天成。一卷在手,足以讓讀者穿越時空,領(lǐng)略人文天地的博雅氣象。這是一部讓你驚喜的書,古典人文熏陶的杰作 一位低調(diào)如隱士、學(xué)貫中西的當(dāng)代才子 浮華時代里不可錯過的一個讀書種子 作者簡介: 段煉,湖南省長沙市人。華東師范大學(xué)歷史學(xué)博士,美國加州大學(xué)洛杉磯校區(qū)(UCLA)聯(lián)合培養(yǎng)博士生,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員。研究方向為中國現(xiàn)代思想文化史與知識分子,F(xiàn)任教于湖南師范大學(xué)歷史文化學(xué)院。著有《“世俗時代”的意義探詢——五四啟蒙思想中的新道德觀研究》;另有書評、隨筆若干,發(fā)表于《讀書》《博覽群書》《南方周末》《東方早報上海書評》《二十一世紀》等刊物,首次結(jié)集為《讀史早知今日事》。在“澎湃新聞”開設(shè)專欄《西潮新潮》。 目錄: 自序 第一輯 曾紀澤:“一知半解”學(xué)英文 陳寅恪:“何必舊”與“何必新”的湖南維新 楊度:對內(nèi)皆文明,對外皆野蠻 宋教仁:一百年前的擇業(yè)與改行 魯迅:“革命”三調(diào) 胡適:“反對留學(xué)”的留學(xué)生 蔣介石:日記里“胡說”與“狐仙” 江冬秀:“此人是哪位妖怪?” 張申府:在五四時代找“女朋友” 丁文江:“談”政治與“干”政治 郭沫若:“拓都與幺匿”的困惑 施蟄存:儒墨何妨共一堂自序 第一輯 曾紀澤:“一知半解”學(xué)英文 陳寅。骸昂伪嘏f”與“何必新”的湖南維新 楊度:對內(nèi)皆文明,對外皆野蠻 宋教仁:一百年前的擇業(yè)與改行 魯迅:“革命”三調(diào) 胡適:“反對留學(xué)”的留學(xué)生 蔣介石:日記里“胡說”與“狐仙” 江冬秀:“此人是哪位妖怪?” 張申府:在五四時代找“女朋友” 丁文江:“談”政治與“干”政治 郭沫若:“拓都與幺匿”的困惑 施蟄存:儒墨何妨共一堂 黃裳: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吳晗:迷亂年代的良心 黃仁宇:“白茉莉”的隱秘情事 齊邦媛:“老師,我們和你一同哭” 從林紓到蕭軍:浪漫主義的五四之旅 知識分子的去與留:依附城市還是塑造城市 第二輯 維吉爾:《埃涅阿斯紀》的書里書外 裘力斯凱撒:《色,戒》的原典 【附:高貴鄉(xiāng)公】 托馬斯布朗:骸骨的迷戀 托馬斯曼:來自異域的“小說證史” 約翰厄普代克:一只現(xiàn)在進行時的“兔子” 君特格拉斯:記憶的復(fù)蘇 略薩:《綠房子》,不,綠迷宮 羅伯特達恩頓:拉伯雷笑聲中的《屠貓記》 馬克斯韋伯:“我們再也見不到他的同類” 【附:馬克斯韋伯讀什么書】 ?拢夯貧w“今天的我們” 《圣經(jīng)》筆記之一:從名利場到迦南地 《圣經(jīng)》筆記之二:“摩西將耶和華的命令都寫上了” 《圣經(jīng)》筆記之三:《圣經(jīng)》密碼何處尋 世紀的書:說吧,記憶 生活在別處:兩個世紀三本書 第三輯 語言:世界的七巧板 智能:道是“有序”還“無序” 東方:薩義德的表述 錯覺:錢鐘書談周作人 翻譯:葡萄美酒歐洲杯 食物:始諸飲食 【附:故鄉(xiāng)春卷】 性情:角先生 【附:樂舉高升】 遠行:為游記敲響喪鐘 音樂:為什么是肖邦 詩性:地圖的力量 眉批之一:松樹、《好逑傳》與ChenYuan 眉批之二:孟子、君子與《教子》 洛杉磯行腳之一:第一個月 洛杉磯行腳之二:一個人的雙城記 洛杉磯筆記之三:訪書偶記 前言自序 1936年,陳寅恪在《吳氏園海棠(其二)》當(dāng)中寫道:“讀史早知今日事,看花猶是去年人!弊髡咚坪跎钕泊苏Z,兩年之后的《殘春》略作更易,再度援用:“讀史早知今日事,對花還憶去年人!标愂铣錾硎兰,壯年游學(xué)歐美,大陸政權(quán)鼎革之后,遷居嶺南。終其一生,都在20世紀家國變遷的信與疑、冷與熱之間沉浮轉(zhuǎn)徙!白x史早知”的是世事,“對花還憶”的卻是人情。難怪《殘春》以“袖手沉吟待天意,可堪空白五分頭”作結(jié)。那是老一代讀書人的困惑。 今天,世界的節(jié)奏已經(jīng)不大容許現(xiàn)代人在感世傷懷之際袖手沉吟。電子時代的閱讀體驗,也逐漸擺脫高文大冊的羈絆,化身為商場職場的成功津梁與大眾傳媒的心靈雞湯。雖自序 1936年,陳寅恪在《吳氏園海棠(其二)》當(dāng)中寫道:“讀史早知今日事,看花猶是去年人!弊髡咚坪跎钕泊苏Z,兩年之后的《殘春》略作更易,再度援用:“讀史早知今日事,對花還憶去年人!标愂铣錾硎兰遥瑝涯暧螌W(xué)歐美,大陸政權(quán)鼎革之后,遷居嶺南。終其一生,都在20世紀家國變遷的信與疑、冷與熱之間沉浮轉(zhuǎn)徙!白x史早知”的是世事,“對花還憶”的卻是人情。難怪《殘春》以“袖手沉吟待天意,可堪空白五分頭”作結(jié)。那是老一代讀書人的困惑。 今天,世界的節(jié)奏已經(jīng)不大容許現(xiàn)代人在感世傷懷之際袖手沉吟。電子時代的閱讀體驗,也逐漸擺脫高文大冊的羈絆,化身為商場職場的成功津梁與大眾傳媒的心靈雞湯。雖然如此,有感于物欲洶涌帶來的人文荒蕪,美國思想史家本杰明史華慈(BenjaminI.Schwartz,1916-1999)的臨終詰問,仍有如暮鼓晨鐘——當(dāng)“世界不再令人著迷”,甚囂塵上的物質(zhì)消費主義,能否在千禧年當(dāng)中,實現(xiàn)對人生苦難的“末世救贖”?這是新一代讀書人的自省。 有困惑,也有自省,讀書人在知人論世的迷津渡口,或許才不會懷憂喪志。這本小書所收數(shù)十篇讀書雜錄和遣興之作,也大多是對“今日事”的關(guān)切與對“去年人”的追懷。信馬由韁和借題發(fā)揮時而有之,世事洞明與人情練達則未敢企及。“城頭已吹新歲角,窗前猶點舊年燈”。感謝友人李黎明的慷慨接納與精心護持,讓這些新舊不一的長短文字,得以在辭舊迎新之際結(jié)集問世。 以史眼居高讀書,才能說與人聽;讀書有博覽墊底,人聽了才有趣。此書之妙,更在于貫通古今,融會東西,縷述葡萄酒來路,敢說錢鐘書有誤,卓識任君拾。 ——李長聲(旅日作家) 從清末曾紀澤、楊度、宋教仁,到現(xiàn)當(dāng)代胡適、陳寅恪、錢鐘書,段煉追尋了近百年來中國知識分子在現(xiàn)代化過程中如何超越時代的摩擦與碰撞,并輔以對西方古典人文的認知,對世俗生活的除魅。敘事方式委婉動人,多彩多姿,閃爍思想的火花。描繪人事時地物,宛如打開《清明上河圖》,深得其趣。 ——吳興文(臺灣出版人、藏書票收藏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