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實意義:為鞏固和擴大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的成果,大力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抗戰(zhàn)精神,中共中央宣傳部宣傳教育局選取抗戰(zhàn)英烈家書,編輯《重讀抗戰(zhàn)家書》一書,延續(xù)先輩的抗戰(zhàn)記憶,弘揚抗戰(zhàn)精神,提醒人們銘記歷史,珍愛和平。同時,本書更是面向廣大黨員干部,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極生動、富有說服力的教材。★史料價值與閱讀價值:家書是家人之間往來的書信,是寫信人內心世界的反映。抗戰(zhàn)家書作為形成于特殊歷史時期的文獻資料,其重要意義正在被逐步發(fā)掘出來?箲(zhàn)英烈家書中所記述的,既有高級將領保家衛(wèi)國的戰(zhàn)斗豪情,亦有普通士兵樸素的愛國熱忱,生動鮮活地展現(xiàn)了革命英烈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濃厚的家國情懷,感人至深、發(fā)人深省。將這批家書整理出版,為抗日戰(zhàn)爭及相關領域的研究提供寶貴的歷史資料,有助于推動中國近現(xiàn)代史學科及相關學科的深入發(fā)展。 本書簡介: 《重讀抗戰(zhàn)家書》由中共中央宣傳部宣傳教育局,編輯整理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雨花臺烈士紀念館、茅山新四軍紀念館、聊城傅斯年陳列館等單位收藏的32封抗戰(zhàn)英烈家書而成。這些抗戰(zhàn)英烈家書,時間跨度從1934年至1945年,按照家書寫作時間先后排序。家書作者既有八路軍、新四軍將士,亦有國軍將領;既有高級軍官,亦有普通一兵,展現(xiàn)了全民族抗戰(zhàn)保家衛(wèi)國的偉大歷史圖景。 作者簡介: 中共中央宣傳部宣傳教育局,為中共中央宣傳部內設機構,主要負責規(guī)劃、部署全局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務,配合中央組織部做好黨員教育工作,負責編寫黨員教育教材,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和改進群眾思想教育工作。 目錄: 1.吉鴻昌致妻書(1934年11月24日) 2.趙一曼致子書(1936年8月2日) 3.高捷成致叔父書(1937年4月10日) 4.蔡炳炎致妻書(1937年8月22日) 5.傅常致妻兒書(1937年8月) 6.左權致叔父書(1937年9月18日) 7.郝夢齡致妻書(1937年10月10日) 8.謝晉元致連襟書(1937年10月18日) 9.趙渭濱致子書(1937年10月24日) 10.蕭遠連致兄書(1937年11月27日) 11.王傳馥致父母書(1937年12月) 12.唐仁玙致妻書(1938年1月5日) 13.沈爾七致母書(1938年5月17日) 14.劉宗歆致妻妹書(1938年6月11日) 15.王有進致父書(1938年6月29日)1.吉鴻昌致妻書(1934年11月24日) 2.趙一曼致子書(1936年8月2日) 3.高捷成致叔父書(1937年4月10日) 4.蔡炳炎致妻書(1937年8月22日) 5.傅常致妻兒書(1937年8月) 6.左權致叔父書(1937年9月18日) 7.郝夢齡致妻書(1937年10月10日) 8.謝晉元致連襟書(1937年10月18日) 9.趙渭濱致子書(1937年10月24日) 10.蕭遠連致兄書(1937年11月27日) 11.王傳馥致父母書(1937年12月) 12.唐仁玙致妻書(1938年1月5日) 13.沈爾七致母書(1938年5月17日) 14.劉宗歆致妻妹書(1938年6月11日) 15.王有進致父書(1938年6月29日) 16.王孝慈致弟書(1938年10月25日) 17.袁國平致侄書(1938年12月) 18.王雨亭致子書(1939年6月4日) 19.彭林初致母書(1939年6月15日) 20.符克致父兄書(1940年2月11日) 21.潘濤致妻書(1940年2月) 22.張自忠致戰(zhàn)友書(1940年5月1日) 23.程雄致父母書(1940年5月) 24.史欽琛致母書(1940年6月) 25.金方昌致兄書(1940年12月2日) 26.孫曉梅致姨母書(1941年5月1日) 27.張文彬致侄書(1941年9月10日) 28.褚定侯致兄書(1941年12月27日) 29.戴安瀾致妻書(1942年3月22日) 30.鄒毅致祖父書(1942年6月20日) 31.彭雪楓致妻書(1942年12月3日) 32.林暉致父書(1945年5月14日) 后記 前言出版說明 為鞏固和擴大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的成果,大力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抗戰(zhàn)精神,我們選取抗戰(zhàn)英烈家書,編輯了《重讀抗戰(zhàn)家書》。這些抗戰(zhàn)家書,展現(xiàn)了革命英烈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濃厚的家國情懷,感人至深、發(fā)人深省,是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材。彭雪楓致妻書(1942年12月3日) 群: 我們于上月廿八之夜,由山郭家經浮山鎮(zhèn)渡河到泗南來,為的是更便于指揮部隊。敵人于掃蕩泗南之后,即集結于青陽馬公店之線,繼續(xù)向泗宿及泗靈睢掃蕩,歸仁集、金鎖鎮(zhèn)、劉圩、小新關、老韓圩子,都成為敵人的臨時據(jù)點,如不組織幾個較大的戰(zhàn)役,敵人是不會很快的撤走的。首先組織了十一旅的部隊,猛襲馬公店,一日之夜以一個營兵力,襲入馬公店,全部鬼子兩個中隊密集于一個院子里,我英勇戰(zhàn)士猛擲手榴彈一百余枚,并以機槍交叉掃射,確實殺傷鬼子六十余名,實在痛快!沖出來的鬼子,首先是那個機關槍手,被我們一把抱住,先奪過了新的三八式輕機槍,再摘下了鋼盔,意圖生擒,他堅決不走,終于結果了他。 …… 孩子應該生下來了?這是我所最關懷的事!假如生產了,不論男孩或女孩,我提議起名字叫“流離”吧!這倒名符其實,一個很妙的紀念!不知道你贊成不?或者你會起一個更好的名字。 …… 《蘇聯(lián)紅軍戰(zhàn)史研究》、《譯叢補》讀完了,現(xiàn)在是正讀著高爾基的《母親》,正二分之一了。說來慚愧,堂堂文豪高爾基,除了讀了他的短詩《海燕》外,《母親》還是開宗第一部,實在太寡陋了!我又準備向人借讀托爾斯太的《戰(zhàn)爭與和平》,那是一部舉世聞名的大著,兩千多頁,超過了《靜靜的頓河》,名家作品是不應該不讀的。如今又是讀書的最良時機。告訴你,我還讀了古詞《西廂記》,又正讀著《燕子箋》。我恨不得將最著名作品于最短時間一齊裝進頭腦里去,越讀書越感到自己的貧乏!我希望我的最親愛的人,同樣有此抱負! …… 明天派人到湖東去,連同上次未發(fā)的信,大概可以減少你的一點苦寂吧?好好的保重身體!不要多所憂慮!萬千萬千! 我仍健朗如常。今天照鏡子,較昔略為消瘦些,許是戰(zhàn)斗中精神時緊時馳〔弛〕的原故。 …… 如精神許可,希望有長的回信,藉以洞悉你最近的生活和心情。 祝福你! 寒霜丹葉 趙渭濱致子書(1937年10月24日) 鐵松: …… 我們奉命增加娘子關方面,受孫連仲指揮。娘子關一帶是山地,倒還可守。不過川軍的槍等于零,重輕機槍均土造,不能連發(fā),沒奈何只有以血肉去與敵人機械化的部隊和機炮火碰。結果之如何,不問可知了。 平漢線方面已退到彰德,整個的河北已入敵手,從石家莊到彰德沿途都有道路可以進入晉南,以威脅太原。太原有失,娘子關更極暴露。最后的退路,尚不知在何所?前途茫茫,也不顧再焦了。 所幸娘子關南翼,是紅軍的劉伯承師。我已同他們接洽,約有連絡。紅軍之善戰(zhàn),紅軍之努力,真使東北軍、晉綏軍、陜軍愧死!老百姓有三句話說,紅軍又會打仗又不擾民,中央軍會打仗但是擾民,晉陜軍又不打仗又擾民。就可見一班〔斑〕了。 …… 紅軍改編后,中央原意把他分作三處使用。經他們再四要求,乃發(fā)表第八路,在山西境內作戰(zhàn)。但仍然一師在晉西北,一師在晉東北,一師在晉東南,各發(fā)揮他的巧妙的勇敢的游擊戰(zhàn)術。 我在西安會李一氓不遇,蒙林祖涵先生接見我,并與我寫信介紹周恩來、彭雪楓。今天往會周,到五臺總部去了,只會見彭。他說,前線紅軍除了得點中央的子彈外,一無補充。他們全靠俘虜敵人的糧食作糧食,他們把山西民眾發(fā)動起來,同他們一致。所以他們敢于深入到雁門以北去。 從侯喜起——紅軍上車地點——沿途都聽著紅軍德政。不只是人民,中央軍也說他好,也稱贊他不已。到了太原,人民團體竟公請周恩來同丁玲講演游擊戰(zhàn)術。他們到一處,也即集合民眾演抗日的愛國戲劇。這些自然都是這些軍隊所望塵莫及。自然只有讓他出風頭了。 我為甚么向你寫這么詳細?就是要使你知道現(xiàn)在已是萬惡軍閥總崩潰之一日。民國二十六年的總結算,恐怕快要到了!同時紅軍在民族抗戰(zhàn)當中的一切一切,也就是共產黨在中國民眾心理上所建立的很大基礎!未來的成功,未來的抗戰(zhàn),恐怕還是要靠共產黨吧! …… 我所謂機會,并不是機會主義者,我自信對于共產黨,至少是同情的!就是列寧說的同路人,我自信也是同路人的一個!從前這類的話不能說,現(xiàn)在短期內總可以大膽說點。老實說,我希望你技能的標準,不是希望你作一個普通工程師了事,還希望準備在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中能夠當一個優(yōu)良的技師!能夠在社會主義國家中服務!能夠在復興民族恢復失地的工作上作最大的努力,最大的貢獻! …… 賓十、二四、夜 于太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