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簡⒊ 知西來大勢,識外國文明,想效法自強,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撂俨┪ 以文人來說,他是卓越的;以軍人來說,他在重要的戰(zhàn)役中為國家作了有價值的貢獻;以從政來說,他為這個地球上*古老、人口*多的國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認的優(yōu)良設施;以一個外交家來說,他的成就使他成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美國人評價李鴻章 本書簡介: 1895年甲午戰(zhàn)爭失敗后,《馬關條約》的簽訂人李鴻章對清朝的現狀進行反思,借由前往俄國參加俄皇加冕的機會,對歐美八國進行了游歷和考察。本書即對李鴻章1896年的這次出使活動做了詳細的描述,包括他章與諸國皇室、政要官員、政府機構之間的外交活動,在當地的參觀、訪問,以及當地民眾、媒體對李的到來的歡迎及報道。此外,本書并非單純的描述八國之行,也將李鴻章的性格一并穿插其中,他的無奈與心酸,屈辱與震驚、不甘與期許等諸多心理活動也表現的淋漓盡致,更將其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的思想政見、觀念反思轉變等通過游歷一一帶出,字里行間也能同時反映出清政府及大部分傳統(tǒng)的中國人面對西方文明的沖擊所做的應對。 作者簡介: 侯杰,男,1962年2月生,天津人,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近代史教研室主任。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中心學術委員、美國洛杉磯基督教與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天主教與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從事中國近代史、中國近代社會史、性別史、民眾意識、民眾宗教意識、基督教史、基督教青年會史等教學與研究。出版圖書有:《新中國照相冊》,香港三聯書店;《中國民眾意識》,山西教育出版社;《主流生活》,天津人民出版社;《世俗與神圣—中國民眾宗教意識》,天津人民出版社;《〈大公報〉歷史人物》;《舊中國的下九流》,天津人民出版社等。王小蕾,女,1986年5月生于天津,2009年進入南開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師從侯杰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國近現代史。2012年以后,繼續(xù)在南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主要從事中國近代宗教史、報刊媒體史及人物研究。已有10余篇論文在國內核心期刊以及海內外重要期刊、國際會議上發(fā)表,另合著《民間信仰史話》一書。 目錄: 導言李鴻章的歐美之行:后甲午時代的思變之舉/1 第一章甲午慘敗驚醒李鴻章/21 一、李鴻章的甲午記憶/22 二、《馬關條約》:屈辱求和的“城下之盟”/38 三、痛定思痛:李鴻章的反思/49 第二章出使俄羅斯:重新登上歷史舞臺/59 一、聯俄制日:清朝政府外交方針的大轉變/60 二、柳暗花明又一村:李鴻章的歷史新機緣/71 三、天津、上海:李鴻章出使歐美的起點/79 導言李鴻章的歐美之行:后甲午時代的思變之舉/1第一章甲午慘敗驚醒李鴻章/21一、李鴻章的甲午記憶/22二、《馬關條約》:屈辱求和的“城下之盟”/38三、痛定思痛:李鴻章的反思/49第二章出使俄羅斯:重新登上歷史舞臺/59一、聯俄制日:清朝政府外交方針的大轉變/60二、柳暗花明又一村:李鴻章的歷史新機緣/71三、天津、上海:李鴻章出使歐美的起點/79第三章俄羅斯之行:《中俄密約》的簽訂/89一、初抵俄羅斯:中國“洋務第一人”的處女秀/90二、親臨莫斯科:李鴻章見證俄皇加冕/99三、歷史疑案:《中俄密約》的簽訂/107第四章考察德意志:與俾斯麥的世紀對話/115一、登陸德意志:李鴻章受到空前禮遇/116二、考察軍事:李鴻章仿效德國建設現代軍隊/122三、世紀對話:李鴻章與俾斯麥的會面/133第五章從荷蘭到比利時:東西文化的展示與交流/141一、訪問荷蘭:李鴻章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142二、比利時之行:參觀克革烈槍炮公司/151第六章走進法蘭西:與民主國家的親密接觸/159一、中國使臣來了:巴黎車站的歡迎盛景/160二、借款、洋務、通商:李鴻章法國之行的特殊使命/170三、另一個世界:李鴻章對西方民主的看法/179第七章取道英吉利:歐美之行的新高潮/189一、女王與中堂:李鴻章受到維多利亞女王的接見/190二、考察海軍、參觀船廠:李鴻章勇于向對手學習/200三、展現中華民族再生力:李鴻章在英國發(fā)表演講/208第八章轉訪北美:歐美之行的終結/221一、登陸美利堅:社會各界人士爭睹李鴻章的風采/222二、演講:展現中國政治家的深謀遠慮/229三、途經加拿大:李鴻章踏上歸程/239四、歸程:永不踏上日本的土地/244余論歷史回響:李鴻章歐美之行的啟示/251 后記/263導言李鴻章的歐美之行:后甲午時代的思變之舉 兩個甲子之前,在中國和日本這兩個東亞國家之間爆發(fā)了震驚世界的甲午戰(zhàn)爭。在這場戰(zhàn)爭中,中國這個在歷史上曾創(chuàng)造過諸多輝煌的泱泱大國敗給了東鄰小邦。自此,國勢日益衰微,山河處于風雨飄搖之中。這場戰(zhàn)爭不僅改寫了東亞諸國的歷史進程,而且影響著世界局勢的風云變幻。一方面,這場在東亞海域爆發(fā)的戰(zhàn)爭,使得中國常年在這一地區(qū)所積累的優(yōu)勢化為泡影,取而代之的則是日本的崛起。另一方面,日本通過發(fā)動這場戰(zhàn)爭而獲得的豐厚利益,極大地刺激了西方列強。此后,身處帝國主義時代的西方列強紛至沓來,競相將中國的土地、財富以及勞動力竊為己有,由此刮起了瓜分的狂潮。無論從哪個方面講,中日甲午戰(zhàn)爭的慘敗給中國人、給中華民族帶來了無盡的災難。這一點,是確定無疑的。由于中日甲午戰(zhàn)爭帶來的是無窮無盡的厄運,是故,它喚醒了無數的中國人。原本在中國人的想象中,中國和日本之間不需要戰(zhàn)爭,即便發(fā)生一些摩擦也應該像是一場不同重量級的拳擊選手之間的比拼,中國理應以一記重拳輕易地擊倒對手。這一點,從當時朝臣們的奏折標題中便可以窺見一斑。如《御史蔣式芬請偏師進攻日境使彼內顧有利戰(zhàn)機折》(1895年1月31日)、《戶科給事中洪良品奏請飭疆臣直搗日本虛片》《戶科給事中洪良品奏請沿海民眾直搗日本折片》(1895年2月16日)。[1]不僅如此,當時的報刊媒體也對中國在這場戰(zhàn)爭中取得勝利信心十足。理由是,日本是侵略戰(zhàn)爭的發(fā)動者,中國取得了道義上的優(yōu)勢。比如《申報》的記者便認為中國理順師直,正義在握;中國“以大制下,以順討逆”。這便足以對日本“大加懲創(chuàng)”。[2]但是,中日甲午戰(zhàn)爭情勢的發(fā)展演變卻與中國人的設想相去甚遠。其中,中國人原本對這場戰(zhàn)爭所抱的不切實際的期望與戰(zhàn)爭的災難性結局所構成的巨大反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二者所形成的張力,刺激了無數的中國人。在一片悲憤、憂傷、壓抑的氛圍之中,很多人發(fā)出了“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的慨嘆。在這種充滿悲情的民族情緒催化下,三年以后,戊戌維新運動在中國這片滿目瘡痍的土地上興起。中日甲午戰(zhàn)爭的慘敗震驚了無數皓首窮經的士人舉子,他們借助公車上書和百日維新發(fā)出了救亡圖存的吶喊,展現了中國知識分子在絕境中尋求希望的勇氣。面對中日甲午戰(zhàn)后所爆發(fā)的民族危機,康有為、梁啟超、嚴復等人深入反思了傳統(tǒng)社會制度的種種弊端,認識到之前中國人學習西方是“洋務之枝葉,而非根本”,不過“盜西法之虛聲,而沿中土之實弊”而已。于是,他們高舉救亡圖存的愛國旗幟,反復闡述“能變則全,不變則亡”的道理,力圖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一場旨在解放思想的思潮。五年以后,義和團運動在中國大地上有如星星之火,很快形成了燎原之勢。在起義中,他們打出了“扶清滅洋”的旗號。雖然這些參加起義的普通民眾還沒有認清西方列強侵華的本質,也無法同腐敗不堪的清朝政府徹底決裂(以至于被清朝政府欺騙和利用),但是這場由他們發(fā)起,旨在挽救民族危機的社會運動,不僅使晚清時期的中國統(tǒng)治者受到震動,更令世界為之震驚。16年以后,辛亥革命爆發(fā)了。這場革命運動不僅揚棄了先前中國社會變革中的種種消極因素,更為中華民族的覺醒注入了嶄新的內涵:首先,他們認清了清朝政府腐朽的本質,主張將反侵略和推翻清朝政府統(tǒng)治相結合。其次,在殘酷革命斗爭中,這些革命黨人劃清了革命與維新的界限,并使之所創(chuàng)制的革命思想趨于成熟。最后,他們提出了反對專制統(tǒng)治,提倡民主共和的主張。這一主張也成為晚清時期中國民族覺醒進程中的一次重大飛躍。正是由于具備這些條件,他們才得以一舉推翻歷時200余年的清王朝統(tǒng)治,建立了一個嶄新的民主共和國。至此,爭取民族獨立和民主權利成為眾多中國人參與各項社會運動的主要訴求。這也使得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在37年后,迎來了光輝的曙色。通過回顧和反思甲午年間發(fā)生的中日戰(zhàn)爭,及其在中國大地上引發(fā)的一系列巨變,可見一連串的歷史事件中隱含著某種歷史的邏輯關系;每個事件既是前事之果,又是后事之因,中日甲午戰(zhàn)爭的慘敗無疑是觸發(fā)這些歷史變革的重要誘因。這一點,早已被歷史無數次證明。然而,在史家記錄、檢視這場慘烈的戰(zhàn)爭時,時常會忽略一個問題:那就是中日甲午戰(zhàn)爭的慘敗對身為戰(zhàn)爭親歷者和指揮者的李鴻章有何觸動?他在簽訂《馬關條約》之后,又從何處著手對這場戰(zhàn)爭加以反思呢?現在披露的史料足以表明,中日甲午戰(zhàn)爭的慘敗同樣給李鴻章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不但令他所經略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也使他在經略洋務的過程中所積累的自信受到了猛烈的打擊。1895年,在馬關春帆樓所簽訂的《馬關條約》,不僅終結了這位中國洋務運動重要代表人物的政治使命,而且令他在很長時間內蒙受來自各個方面的指責和謾罵。對于這樣的經歷,李鴻章無疑有著發(fā)自內心的真實感受。這種感受曾經被他用這樣的語言表達出來:“一生事業(yè),掃地無余,如歐陽公所言:“半生名節(jié),被后生輩描畫都盡。”[3]從這句話中,我們不僅跨越時空感受到這位古稀老人的深深憂思:鎮(zhèn)壓民眾,同治中興,使大廈將傾的清王朝回光返照;鞠躬盡瘁,經營洋務,最后換來的卻是戰(zhàn)爭的失敗、政治的失勢。就連中國官員、士人最為珍視的名節(jié)都隨著《馬關條約》的簽訂而喪失殆盡。凡此種種,無不對李鴻章這個已近遲暮之年的老人帶來沉重的打擊。 [1]參見戚其章編:《中日戰(zhàn)爭》(第2冊),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版。[2]《論日本情見勢絀中國宜乘機制勝》,《申報》,1894年8月24日。 [3]吳永口述:《庚子西狩叢談》,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10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