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終身校長”梅貽琦的畢生之作。 一本需要所有中國大學學生和教授閱讀的經典著作。 民主、自由、活潑,真正中國大學精神之所在。發(fā)現真正大學精神之閃光,改觀目前大學教育之現狀。 朱自清、劉文典作序,馮友蘭、蔣夢麟、潘光旦、馬約翰推薦。梅貽琦,這位清華大學的“終身校長”,和蔡元培并稱,對于中國的大學有開創(chuàng)之功的教育大家,奠定清華大學百年輝煌的導師,《南渡北歸》當中反復見稱的學界領袖,他在學術建設上和精神影響上,到底樹立了什么高山仰止的豐碑,至今沒有人能夠得知端詳。 “太上立德,太下立言”,本書即發(fā)掘塵微,重刨精光,從浩瀚字紙當中發(fā)見梅貽琦的真知卓作——《中國的大學》,以作為中國教育界和文化界的屈指可數的光火,影響讀者,進而拯救目前大學教育之危機。 本書從“大學之精神”“清華之為清華”“西南聯大的精神家園”“工業(yè)化的前途和青年的使命”四個方面,闡述了梅貽琦的精神之道、治學立校和大學生的安身立命的嚴肅課題。從這本書的著作之初,就受到了朱自清、馮友蘭、蔣夢麟、潘光旦、馬約翰等大家的一致贊美和推薦,實為當今中國大學生和教授的必讀之作。 作者簡介: 梅貽琦(1889-1962),自1914年由美國吳士脫大學學成歸國,即到清華擔任教學和教務長等多種職務。1931年,梅貽琦出任清華校長,自此后一直到他在臺灣去世,一直服務于清華,因此被譽為清華的“終身校長”。在他的領導下,清華才得以在十年之間從一所頗有名氣但無學術地位的學校一躍而躋身于國內名牌大學之列。他的一生僅僅做成了一件事,就是成功的出掌清華并奠定了清華的校格。一是師資人才的嚴格遴選和延聘,二是推行一種集體領導的制度。他還被譽為清華百年校史上的四大哲人之一。另外三位是葉企孫、潘光旦、陳寅恪。 目錄: 2007年文庫版清華的民主制度(代序)………………朱自清 第一編大學之精神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大學一解 大學的意義 教授的責任 做學問的方法 談學術自由 體魄健康才能救國 關于學生參加救護傷兵事 提倡吃苦耐勞精神 關于校內集會的意義 “此昔日北大之所以為北大;而將來清華之為清華,正應于此注意也! 就職演說 清華學校的教育方針2007年文庫版清華的民主制度(代序)………………朱自清 第一編大學之精神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大學一解 大學的意義 教授的責任 做學問的方法 談學術自由 體魄健康才能救國 關于學生參加救護傷兵事 提倡吃苦耐勞精神 關于校內集會的意義第二編清華之為清華 “此昔日北大之所以為北大;而將來清華之為清華,正應于此注意也! 就職演說 清華學校的教育方針 清華發(fā)展計劃 附:清華學校組織大綱 清華一年來之校務概況 在建校22周年紀念會上的講話 在建校24周年紀念典禮上的講話 致全體校友書 回顧與前瞻——在建校26周年紀念會上的講話 在建校29周年紀念會上的講話 抗戰(zhàn)期中之清華 抗戰(zhàn)期中之清華(續(xù)) 抗戰(zhàn)期中之清華(二續(xù)) 抗戰(zhàn)期中之清華(三續(xù)) 抗戰(zhàn)期中之清華(四續(xù)) 抗戰(zhàn)期中之清華(五續(xù)) 復員期中之清華 復員后之清華 復員后之清華(續(xù))第三編西南聯大的精神家園 “這傳統(tǒng)就是北京大學的‘自由’,清華大學的‘民主’、和南開大學的‘活潑’”。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要覽 …………第四編工業(yè)化的前途和青年的使命 “今日大學生之生活中最感缺乏之一事即為個人之修養(yǎng)! 工業(yè)化的前途與人才問題 …………梅校長任職25年紀念題名錄序(代后序)………………劉文典 后記清華的民主制度,可以說誕生于十八年。但是,這個制度究竟還是很脆弱的,若是沒有一位同情的校長的話。梅月涵先生是難得的這樣一位校長……他使清華在這七八年里發(fā)展成一個比較健全的民主組織! ——朱自清 作為清華長期的領導人,梅貽琦先生,將與清華共存不朽。 ——馮友蘭先生以年最少,溫恭謙讓,擇善固執(zhí)兩者兼有……校務因以日進,先生之力居多。 ——蔣夢麟一般從事于高等教育的人中間,不因時勢的遷移,不受名利的誘引,而能雍容揖讓于大學環(huán)境之中,數十年如一日的,中國之大,又有幾人? ——潘光旦他有他的人格……真君子RealGentleman的精神。梅先生不但是一個真君子,而且是一個中西合璧的真君子,他一切的舉措態(tài)度,是具備中西人的優(yōu)美部分! ——馬約翰梅貽琦生性不愛說話,被弟子們稱為“寡言君子”(Gentle-manoffewwords),若不與其相當熟悉,一般看不到他的言笑。梅氏頎長的身材常配一身青布長衫,臉形如棱角分明的雕塑,風度翩翩,算是那個時代的美男子,曾被來中國訪問的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譽為“中國學者的完美典型”和“中國學者的理想化身”。 ——岳南《南渡北歸》《中國的大學》代序 ——清華的民主制度 我們雖生在一個民主的國家里,可是真正建立在民主精神上的組織,似乎還只是極少數。在這極少數當中,清華大約可以算得上一個。在清華服務的同仁,感覺著一種自由的氛圍氣;每人都有權利有機會對學校的事情說話。這是并不易得的。 清華的民主制度,可以說誕生于民國十八年。十八年到二十年,這兩年多實際上沒有校長,但學校一切,如常的進展,于是從民主精神的表現,到民主制度的確立。這中間曾經有過一回大風險,居然安穩(wěn)的渡了過去。但這制度究竟還是很脆弱的,若是沒有一位同情的校長支持的話。 梅月涵先生便是難得的這樣一位同情的校長。他和清華關系之深,是大家知道的;他愛護清華之切,也是大家知道的。但難得的是他知道怎樣愛護清華;他使清華在這七八年里發(fā)展成一個比較健全的民主組織,在這個比較健全的民主組織里,同仁都能安心工作,樂意工作。他使同仁覺著學校是我們大家的,誰都有一份兒。 有人也許驚奇,為什么梅先生在種種事件上總不表示他的主見,卻只聽大家的。是的,這的確可驚奇。但是可驚奇而且可敬佩的是他那“吾從眾”的態(tài)度和涵養(yǎng)。他并不是沒有主見的;只看抗戰(zhàn)以來,教授會、評議會不得已而暫時停頓的時候,他的種種措施,就可以知道。但教授會和評議會的停頓,究竟是清華民主制度的損失,雖然校務會議還存在著。 梅先生比別人更明白這種情形。在學校遷到昆明第二年,一切漸入常軌的時候,他便和校務會議諸先生決定恢復教授會和評議會。一年來開會雖然還不多,但清華的民主精神已經重新活躍起來了。相信在梅先生領導之下,清華的民主機構,最近的將來就會恢復常態(tài)的。 但這個民主的機構,由大家的力量建成,還得大家同心協(xié)力來支持;梅先生和校務會議諸先生雖然領導有方,但單靠校長和少數人還是不成。——只要同仁都能像梅先生一樣愛護清華,并且知道怎樣去愛護,一切順其自然,不去揠苗助長,清華的民主制度,前途一定是光明燦爛的。 朱自清 1940年7月19日,平彝大旅社 大學的精神 今年吾們歡迎新到校的同學,覺著更有些意義,因為今年新來的一班比往年那一班的人數都多;還因為當這國家多難的時期,又在一個很有危險性的地域之內,竟有這么多的青年來同吾們做學問,所以吾們這次歡迎諸君亦比歡迎往年新同學的時候,更覺欣慰。 吾們相信一個大學,不必以學生人數的多少征驗它的成績好壞,或是評定它的效率大小,不過在人數還不太多的時候,吾們很愿意盡量的錄取,為的是可以多給些青年以求學的機會。所以既本著這個意思,又因為北平幾校今夏不招考,吾們這次錄取的人數不只是多,實是逾量的多了。吾們那時是鑒于往年錄取新生,總有數十人不到校,所以按照宿舍現有容量,多加了二成,作為新生名額,萬一諸君到校的超乎吾們所計算的人數之外,吾們當然不能拒絕,不過宿舍一切,大家都要多擠些,暫時從權些才好。 諸君大部分是由中學畢業(yè)出來的,一小部分是由別的大學轉來的。大學與中學的辦法不同;就是同是大學,各校的政策、風氣亦有很多不同之點。本校的歷史與本校的方針計劃不久可以有機會與諸君談談,現在當諸君初入這個校園的時候,吾有幾句話愿意先同諸位說一說: 1.諸君由中學出來再入一個大學,想研究些高深學術,這個志向是可貴的。諸君入了大學,還要父兄供給四年的費用,這件事在今日,就大多數而論是很不容易的;況且就今年說,諸君每一個人考取了,便有六七個未曾取上,這個機會亦算是難得的。那么諸君到校之后,千萬要 抱定這個志向,努力用功,不要讓這個好機會輕輕錯過。清華在中國可以算是一個較好的大學,固然它的不完備的地方,亦還很多,諸君到這里,吾們盼望不必太注意風景的良好,食住的舒適。諸君要多注意在吾們?yōu)橹T君求學的設備,并能將這個機會充分的利用。 2.清華的風氣向來是純凈好學的,這亦可以說是因為地勢處在鄉(xiāng)間,少受城市里的牽動,其實大原因還是在本校師生一向注重學問,顧全大局,所以雖亦經過幾次風波,大家的學業(yè)未曾間斷,這是在國內今日很難得的現象。但是一個學校的風氣養(yǎng)成很難,破壞卻很容易,諸君現在已是清華一分子,在今后四年內,諸君的行動要影響到清華風氣的轉移的一定不少,吾們盼望諸君能愛護它,保持它,改良它。吾說“改良”,因為吾們知道還有許多地方是不整齊,或是大家還沒有十分注意的。在一個大團體里雖是很小的事(在一個人獨居的時候,很不必注意的),倘若隨便起來,也許發(fā)生很壞的影響。所以如同宿舍的安靜,食堂的整潔,以及圖書館的秩序,雖都是課外的問題,亦于大家的精神上很有關系,為公眾利益起見,各個人都應當特別注意。 3.吾們在今日講學問,如果完全離開人民社會的問題,實在太空泛了,在現在國家處于內憂外患緊迫的情形之下,特別是熱血的青年們,怎能不關心?怎能不著急?但是只有熱心是不能于國家有真正補助的。諸君到學校來正是為從學問里研求拯救國家的方法。同時使個人受一種專門服務的訓練,那么在這個時期內,諸君要拿出懇求的精神,切實去研究。思想要獨立,態(tài)度要謙虛,不要盲從,不要躁進,吾們以前吃虧的地方,多半是由于事實沒認清楚,拿半熟的主義去作試驗,仿佛吃半熟的果子,不但于身體無益處,反倒肚子痛。古人有一句話說:“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茍為不畜,終身不得!边@個意思,吾們可以引用。就是吾們要解決的中國的大問題,并不是一兩月或一兩年的事,雖然是急難當前,吾們青年人還是要安心耐性,腳踏實地的一步一步去探討。如果四年之后,諸君每人能得到一種學識或技能,在社會上成一有用人才,可以幫助國家解決一部分的困難,諸君才算對得起自己,對得起社會,這亦就是吾們向諸君所最希望的。 。193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