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時、張充和、唐德剛、夏志清、王鼎鈞等十二位海外名家傾吐旅美心史,評點過往風云。他們大多成長于戰(zhàn)亂頻仍的民國歲月,旅美生涯或短或長,家國之情或隱或顯,但無一不是遠離中國鄉(xiāng)土而承繼中國文化的衣缽,內(nèi)心涌動著深沉的中國文化情懷。 ☆作者親赴北美訪問,以生動暢達之筆記錄受訪者人生歷程、音容笑貌與創(chuàng)作生涯,見證1949年后中國知識分子海外奮斗歷程,展現(xiàn)出一幅幅交織著人生與歷史的多彩畫卷。余英時、唐德剛、夏志清、張充和、孫康宜、趙如蘭、林同奇、董鼎山、王鼎鈞、巫寧坤、劉再復,十二位海外大家的人生傳奇。上個世紀的中國,歷經(jīng)一波波戰(zhàn)火的蹂躪與政治的動蕩,許多華人被迫遠渡重洋,在異鄉(xiāng)找尋避風港。尤其美國東岸,不僅是政治中心與財經(jīng)重鎮(zhèn),更是常春藤名校云集的人文薈萃之所,一向吸引許多華人菁英在此處落腳。他們之中不乏舉國聞名的學者、權傾一時的政客,以及名門世家的子弟和初出茅廬的學子。因緣際會下,他們打破階級的藩籬,譜出一段段患難中的情誼,也共同在他鄉(xiāng)為自己留下歷史的告白,在異國的土壤播撒故國文化的種子,在海外耕耘出一片成果豐碩的文化園地。 本書作者特別遠赴美東,走訪十二位海外名家,倘佯于哈佛等名校優(yōu)美的景致中,在平易近人的笑談中,傾聽他們暢談人生與創(chuàng)作生涯,并藉由他們的親身經(jīng)歷,評點過往的風云人物、雅事趣談,細數(shù)一頁頁風卷殘云的往事。 作者簡介: 李懷宇,1976年生于廣東澄海。傳媒人,多年從事知識人的訪談和研究。作品有《訪問歷史》、《知識人》、《知人論世》、《訪問時代》等。 目錄: 自序 余英時:知人論世 張灝:探索時代 唐德剛:歷史三峽 夏志清:重評小說 張充和:古色今香 孫康宜:文學虔誠 趙如蘭:劍橋新語 林同奇:哈佛潛學 董鼎山:紐約夢尋 王鼎鈞:通達文章 巫寧坤:受難心史 劉再復:悟證人間 后記 簡體版后記自序 余英時:知人論世 張 灝:探索時代 唐德剛:歷史三峽 夏志清:重評小說 張充和:古色今香 孫康宜:文學虔誠 趙如蘭:劍橋新語 林同奇:哈佛潛學 董鼎山:紐約夢尋 王鼎鈞:通達文章 巫寧坤:受難心史 劉再復:悟證人間 后記 簡體版后記前言自序 2007年赴美訪問,是我刻骨銘心的經(jīng)歷。此生恐無留學之緣,此行卻有游學之樂。在旅途中,我有幸拜訪心儀已久的前輩大家,仿佛進入思想的夢境:探索感時憂國的源流,跋涉幽暗意識的荒原,穿越歷史三峽的時空,遨游知人論世的海洋。 遙想漢唐盛世,長安城里,從西域與東洋遠來求學者絡繹不絕。玄奘西游,鑒真東渡,是心態(tài)開放與氣度恢宏的明證。而后世的天朝上國一旦故步自封,即使閉關鎖國,還自序 2007年赴美訪問,是我刻骨銘心的經(jīng)歷。此生恐無留學之緣,此行卻有游學之樂。在旅途中,我有幸拜訪心儀已久的前輩大家,仿佛進入思想的夢境:探索感時憂國的源流,跋涉幽暗意識的荒原,穿越歷史三峽的時空,遨游知人論世的海洋。 遙想漢唐盛世,長安城里,從西域與東洋遠來求學者絡繹不絕。玄奘西游,鑒真東渡,是心態(tài)開放與氣度恢宏的明證。而后世的天朝上國一旦故步自封,即使閉關鎖國,還是抵擋不住堅船利炮。大變局中,西學東漸成了風潮。1901年,梁啟超在《中國史敘論》提出上世史為“中國之中國”、中世史為“亞洲之中國”、近世史為“世界之中國”的宏論,便是東西學術的結晶。開眼看世界者吹過歐風,淋過美雨,歸來報效祖國,多有非凡成就,清末民初的文化界似有英才輩出的氣象。奈何時局變幻,二十世紀中國被橫刀切成兩半,造就無數(shù)旅居海外者。蕭公權的《問學諫往錄》最后一章以“萬里寄蹤”為題,自述“我在1949年受聘到美任客座教授的時候沒有久居海外的打算”,后來決定“且住為佳”,可能是那一代旅美知識人的典型心態(tài)。此后在海外求學成長的知識人,其經(jīng)歷之起伏,心境之冷暖,遠非故國同胞所能了解。我赴美之行,并無雄心壯志,只是懷著求知的好奇,希望在暢談中了解心史。 旅美心史絕非一席談便可盡情袒露。但素昧平生的一老一少有緣相晤,頗有深秋客來茶當酒之趣,或能互解彼此的寂寞。中國古來有“適彼樂土”的憧憬,也有“鄉(xiāng)關何處”的惆悵;愛因斯坦曾題簽“為彼此的鄉(xiāng)愁”的肺腑之言,薩義德更寫出“格格不入”的切膚之痛。古今中外各有風情萬千,但有些情感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訪問的多是爺爺?shù)耐吶耍H能體會到美國雖有諸般好處,但老人家往往沒有兒孫在旁,不可能常享融融之樂。一位中國移民曾經(jīng)告訴我:美國是“好山好水好寂寞”,中國是“又臟又亂又快樂”。當我有幸生活在快樂新世界,偶爾想起“賴有斯人慰寂寥”,不禁神游萬里之外與千載之上。 我不相信人間真有理想的樂土。但在美國旅行時,重溫羅斯福新政的四大自由與馬丁?路德?金夢想的人人平等,頓感這個國度的崛起自有值得借鑒的經(jīng)驗。自由、平等、民主、科學、法治等價值,漸漸成為現(xiàn)代社會的共識,我相信東方古老文明中也深含相近的思想,彼此可以交融。然而,在殘酷的現(xiàn)實世界里,國度與組織的藩籬還是結成一張張巨大的網(wǎng)。人間不如意事常八九,而夢想有時可以超越種種界線。我夢想民有、民治、民享不是政治家開出的空頭支票。我夢想寬容、同情、理解不是思想家構建的空中樓閣。2012年已經(jīng)來了,不管人類將面臨什么樣的巨變,我依然心存夢想。 李懷宇序于悠然居 2012年元月余英時 安徽潛山人,1930年生于天津。1950年至1955年就讀于香港新亞書院及新亞研究所,師從錢穆先生。1956年至1961年就讀于哈佛大學,師從楊聯(lián)陞先生,獲博士學位。曾任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教授,香港新亞書院院長兼中文大學副校長,普林斯頓大學講座教授。著有《歷史與思想》、《史學與傳統(tǒng)》、《中國思想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詮釋》、《文化評論與中國情懷》、《中國文化與現(xiàn)代變遷》、《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士與中國文化》、《方以智晚節(jié)考》、《論戴震與章學誠》、《朱熹的歷史世界》、《重尋胡適歷程》、《未盡的才情》、《會友集》、《中國文化史通釋》、《情懷中國》等。張灝 1936年生,原籍安徽省滁縣。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yè)后留學美國,先后獲哈佛大學碩士、博士學位。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歷史系教授,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教授。臺北“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梁啟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1890—1907)》、《烈士精神與批判意識:譚嗣同思想的分析》、《危機中的中國知識分子:尋求秩序與意義》、《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tǒng)》、《時代的探索》等。唐德剛(1920—2009)安徽合肥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博士。長期致力于歷史研究與教學工作,并對口述歷史的發(fā)展有很大貢獻。著有《李宗仁回憶錄》、《顧維鈞回憶錄》、《胡適口述自傳》、《胡適雜憶》、《晚清七十年》、《袁氏當國》、《史學與紅學》、《書緣與人緣》等,另有包括歷史、政論、小說、詩歌、雜文等多部作品。夏志清 1921年生于上海浦東,原籍江蘇吳縣。上海滬江大學英文系畢業(yè)。1952年獲耶魯大學英文系博士學位。1962年應聘為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文系副教授,1969年升任為正教授,1991年榮休后為該校中國文學名譽教授。2006年當選為臺北“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中國現(xiàn)代小說史》、《中國古典小說》、《夏志清論中國文學》、《文學的前途》、《人的文學》、《新文學的傳統(tǒng)》、《談文藝 憶師友》等。張充和 1913年生于上海,祖籍安徽合肥。1934年入讀北京大學中文系。1930年代起,活躍于文壇,發(fā)表詩歌、散文、小說?箲(zhàn)爆發(fā)后,在重慶從事古典音樂和昆曲曲譜研究,師從書法家沈尹默。勝利后,在北京大學教昆曲及書法。1948年嫁給德裔美籍漢學家傅漢思(HansH.Frankel),1949年赴美定居。張充和在耶魯大學講授中國書法二十多年,1985年退休。孫康宜 1944年生于北京,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文學博士,曾任普林斯頓大學葛思德東方圖書館館長,現(xiàn)為耶魯大學首任MalcolmG.Chace’56東亞語言文學講座教授。與哈佛大學的宇文所安(StephenOwen)共同主編TheCambridgeHistoryofChineseLiterature(《劍橋中國文學史》)。中文著作有《我看美國精神》、《走出白色恐怖》、《文學經(jīng)典的挑戰(zhàn)》、《游學集》、《文學的聲音》、《耶魯·性別與文化》、《古典與現(xiàn)代的女性闡釋》、《耶魯潛學集》、《親歷耶魯》等。趙如蘭 1922生于美國劍橋鎮(zhèn),趙元任和楊步偉之女。音樂學家,臺北“中央研究院”院士。1944年獲哈佛女校Radcliffe西方音樂史學士,1946年獲西方中古音樂史碩士,1960年獲東方語文與中國音樂博士。哈佛大學東方語言文化系與音樂系教授,曾任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訪問教授、臺灣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及中央大學文學院客座教授等。林同奇 1923年生于北京。1941年入重慶中央大學化工系,兩年后轉入重慶北碚復旦大學歷史系,畢業(yè)后即留校任教。1949年起在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任教,前后達35年之久。1984年赴美,隨即在哈佛大學的費正清研究中心、東亞系和哈佛燕京學社任研究員至今,定居美國多年。主要研究方向為當代中國與美國學術思想。譯著有保羅·柯文(PaulCohen)的《在中國發(fā)現(xiàn)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著有《人文尋求錄》。董鼎山 1922年生于寧波,1945年畢業(yè)于圣約翰大學英文系。1947年赴美,先后在密蘇里大學與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攻讀,曾任職紐約市立大學,1989年退休。國際筆會紐約華文作家筆會會長。著有《美國夢的另一面》、《紐約客書林漫步》、《西洋鏡背后》、《天下真小》、《紐約客閑話》、《最后的羅曼史》、《西窗漫記》等。王鼎鈞 1925年生,山東臨沂蘭陵人。1949年到臺灣,1978年應新澤西州西東大學之聘赴美,任職雙語教程中心,編寫美國雙語教育所用中文教材。退休后定居紐約。著有“人生三書”(《開放的人生》、《人生試金石》、《我們現(xiàn)代人》)、“作文三書”(《作文七巧》、《作文十九問》、《文學種籽》),《左心房漩渦》、《海水天涯中國人》、《一方陽光》、回憶錄《昨天的云》、《怒目少年》、《關山奪路》、《文學江湖》等。巫寧坤 1920年生于揚州,1939年至1941年就讀西南聯(lián)合大學外文系。1949年獲芝加哥大學碩士學位,隨后就讀芝加哥大學英文系博士研究生。1951年回國任教燕京大學西語系,后歷任南開大學等校教職,F(xiàn)定居美國,著有英文詩文小集AlwaysRemembering、ChimesofSolitude、《一滴淚》、《孤琴》,譯有《了不起的蓋茨比》等書。劉再復 1941年生于福建。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院所所長、《文學評論》主編。先后在芝加哥大學、斯德哥爾摩大學、卑詩大學、科羅拉多大學、香港城市大學、臺灣“中央大學”、東海大學擔任客座教授和訪問學者。著有《性格組合論》、《魯迅美學思想論稿》、《讀滄!贰ⅰ度苏摱宸N》、《放逐諸神》、《傳統(tǒng)與中國人》、《紅樓四書》、《告別革命》、《罪與文學》、《現(xiàn)代文學諸子論》、《高行健論》、《李澤厚美學概論》、《雙典批判》、《飄流手記》十卷等。 個人的“小資產(chǎn)階級溫情主義”戰(zhàn)勝了革命理想1950年元月初,余英時到香港探望父親和繼母。余協(xié)中原來在沈陽辦中正大學時,曾決定請錢穆去教書,錢先生當時答應了,后來沒有去成。余英時到了香港以后,余協(xié)中說:“錢穆先生現(xiàn)在這兒辦新亞書院,我送你去念書吧!碑敃r新亞書院就是一個普通樓房的兩層。余英時去考試時,錢穆親自出來主持,只叫余英時用中英文各寫一篇讀書的經(jīng)歷和志愿之類的文字。交卷以后,錢穆當場看了余英時的中文試卷,接著又看英文試卷,馬上決定錄取。錢穆那時候心情不好,教書也沒有好多心思,常常要去臺灣找經(jīng)費。學生的學費都交不起,后來余英時的成績比較好,算是免費的。老師們非常艱苦,就靠自己寫稿。有一年暑假,香港奇熱,錢穆又犯了嚴重的胃潰瘍,一個人孤零零地躺在一間空教室的地上養(yǎng)病。余英時去看他:“有什么事要我?guī)湍鰡?”錢穆說:“我想讀王陽明的文集!庇嘤r便去商務印書館買了一部來。余英時回來的時候,錢穆仍然是一個人躺在教室的地上,似乎新亞書院全是空的。1950年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以后,余英時猶豫不定,還是決定回北京。他說:“我也不喜歡香港的殖民地生活,雖然我已經(jīng)在新亞書院念了一學期,還是覺得在燕京大學好,因為在香港我不知將來干什么!边@一年夏天,余英時坐上開往大陸的火車,過了香港不久,車到東莞石龍,停了三四個小時,他的內(nèi)心經(jīng)歷了一場搏斗:“我是跟我父母呢,還是回北京?后來考慮到父親年紀大了,弟弟還小,也沒有人照顧。我想中國人多得很,多我一個少我一個不相干。我在思想交戰(zhàn)之下,最后決定還是回香港,主要還不是政治考慮,是個人的‘小資產(chǎn)階級溫情主義’戰(zhàn)勝了革命理想!被疖嚨搅藦V州,形勢緊了,香港人也多了,不能隨便回去,余英時就找到一個所謂“黃!保较陆o了大概一百港幣,順利回到了香港,不復北上。從此,余英時決心在新亞書院讀書。1951年冬天,錢穆去了臺北。1952年4月發(fā)生了在聯(lián)合國中國同志會演講而禮堂倒塌的事件,使錢穆頭破血流,昏迷了兩三天,幾乎死去,有一段時間在臺北養(yǎng)傷。等到1952年6月,余英時畢業(yè)的時候,錢穆還在養(yǎng)傷,到秋天才回來。畢業(yè)以后,余英時反倒跟錢穆談得多一點!拔腋X先生談的都是怎么研究中國思想史、中國學術史。他是學與思并重,是學者也是思想家!庇袝r候,余英時的父母請錢穆到海濱去喝茶,常常談一天。錢穆《師友雜憶》的那些故事,余英時從那時候就聽起了,也勸他寫下來!八挠洃浟Ψ浅A瞬坏,晚年眼睛瞎了,就靠回憶,這些東西大體上去查證,都很準確,次序井然。有一次講胡適在北大為了蒙文通的事情,跟他談到中午,胡適要解聘蒙文通,錢先生不贊成。后來我在胡適日記里一查,確實如此。有些抗戰(zhàn)時的事情,我查了吳宓日記,也是相當準確。他有些話很有意思:人的記憶才是他的真生命。真生命才能記得,如果忘了,就不是在生命里很重要的!1953年,錢穆得到亞洲基金會的資助,在九龍?zhí)拥雷饬艘粚訕莿?chuàng)辦研究所,這是新亞研究所的前身。當時只有幾個研究生,余英時也在其中。進入新亞書院以后,余英時就決定將來研究中國史。他也念有關西方的東西,當時就感覺到不能光看中國的東西,要有比較世界性的眼光,對西方的歷史思想,后來包括政治思想方面像民主自由的思想都要考慮。“不過我最早很注重社會史,甚至經(jīng)濟史,我不信經(jīng)濟基礎決定一切,想自己另作研究,早期的作品反映了這一點。我一方面接受傳統(tǒng)文化教育,另一方面始終沒有放棄對西方文化與歷史的求知欲望,依舊希望以西方為對照,以認識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特性所在!卞X穆創(chuàng)辦新亞書院為故國文化延續(xù)了一脈香火。在錢穆逝世后,余英時將紀念錢穆的文章結集成《猶記風吹水上鱗——錢穆與現(xiàn)代中國學術》一書。以余英時的專著而言,標舉歷史人物大名者還有多本:《方以智晚節(jié)考》、《論戴震與章學誠》、《朱熹的歷史世界》、《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重尋胡適歷程》。這些著作的重心實則投注在這些人物所處的時代。余英時在談新亞書院精神的文章中引《新亞學規(guī)》:“中國宋代的書院教育是人物中心的,現(xiàn)代的大學教育是課程中心的。我們書院精神是以各門課程來完成人物中心的,是以人物中心來傳授各門課程的!被蛟S可以由此看出余英時治學中的一些脈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