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東線:攻占柏林


作者:朱世巍     整理日期:2015-11-05 11:42:59

《東線》系列叢書由著名的軍事文學作家朱世巍先生創(chuàng)作,它是一套目前我國出版的表現(xiàn)蘇德戰(zhàn)場的*詳細、*貼近軍事愛好者的紀實軍事文學作品。全書系以豐富的表格和圖片資料,以及細膩的文字,展示了蘇德戰(zhàn)場上的浴血大搏擊和攻防力量的大轉換!稏|線:攻占柏林》為東線書系的第十二季,講述東線戰(zhàn)爭的最后階段。蘇軍的全面推進,直到柏林的最后決戰(zhàn),希特勒自殺。東線各戰(zhàn)區(qū)的最后結局。隨著戰(zhàn)爭走向結束,東西方之間的利益爭奪開始加劇,出現(xiàn)了錯綜復雜的軍事和外交態(tài)勢,并由此產生了戰(zhàn)后歐洲秩序雛形。
  作者簡介:
  朱世巍,1979年生人。江西南昌人,現(xiàn)居南昌,我國著名軍事作家。從2001年開始,給《兵器》、《戰(zhàn)場》、《軍事世界畫刊》等刊物和文集撰寫稿件,同時還參與了《二戰(zhàn)德軍坦克裝甲車輛全集》、《二戰(zhàn)蘇軍坦克裝甲車輛》的編撰工作。2003年開始出版?zhèn)人關于蘇德戰(zhàn)爭的專著。
  目錄:
  一、包圍布達佩斯
  二、“康拉德”行動——拯救布達佩斯
  三、布達要塞的覆滅
  第二章東普魯士之戰(zhàn)(第一階段)
  一、一月攻勢
  二、二月戰(zhàn)斗
  第三章東線中部和北部的決戰(zhàn)
  一、1945年2月的東線力量態(tài)勢
  二、尼斯河與奧得河
  三、東波美拉尼亞戰(zhàn)役
  四、但澤—東普魯士之戰(zhàn)
  五、1945年的庫爾蘭半島
  第四章從巴拉頓湖到維也納
  一、運籌帷幄與排兵布陣第一章布達佩斯大會戰(zhàn)
  一、包圍布達佩斯
  二、“康拉德”行動——拯救布達佩斯
  三、布達要塞的覆滅
  第二章東普魯士之戰(zhàn)(第一階段)
  一、一月攻勢
  二、二月戰(zhàn)斗
  第三章東線中部和北部的決戰(zhàn)
  一、1945年2月的東線力量態(tài)勢
  二、尼斯河與奧得河
  三、東波美拉尼亞戰(zhàn)役
  四、但澤—東普魯士之戰(zhàn)
  五、1945年的庫爾蘭半島
  第四章從巴拉頓湖到維也納
  一、運籌帷幄與排兵布陣
  二、“春醒”戰(zhàn)役
  三、維也納之戰(zhàn)
  特別篇:柏林會戰(zhàn)
  特別插入:雅爾塔會議
  序戰(zhàn):屈斯特林、西里西亞與西線
  之一:戰(zhàn)前形勢
  一、斯大林圖謀柏林
  二、柏林防線
  特別插入:柏林要塞
  之二:突破奧得河—尼斯河
  一、朱可夫突破奧得河
  二、科涅夫突破尼斯河
  三、羅科索夫斯基的攻勢
  四、向柏林挺進
  之三:包圍柏林
  一、柏林郊區(qū)
  二、希特勒與柏林
  三、合圍
  之四:柏林巷戰(zhàn)與第9集團軍覆滅
  一、柏林巷戰(zhàn)(4月25—27日)
  二、柏林城外的較量
  三、柏林巷戰(zhàn)(4月28日—5月2日)
  特別篇插入:希特勒之死
  四、柏林之戰(zhàn)的結局
  特別篇:東線戰(zhàn)爭的終結
  一、最后一戰(zhàn)
  二、第三帝國的終結 一、1945年2月的東線力量態(tài)勢
  1.增強東線
  蘇軍在1945年1月的攻勢中幾乎全線大勝。在匈牙利,挫敗了希特勒和古德里安的裝甲反攻;在中部戰(zhàn)場,一舉推進到奧得河,兵逼柏林;在北部,奪取了東普魯士的大片地盤,把剩余德軍驅趕到海邊。
  回到柏林的希特勒于1月30日發(fā)布最后一次廣播講話,想多少振作一下沮喪的士氣民心。由于受到空襲的威脅,希特勒在2月中旬(一說1月16日下午)搬進總理府地堡居住,還將其作為軍事指揮部。地堡距離地面約15米,其墻基、墻壁和覆蓋層,都采用3米厚的預應力混凝土,并用粗大鋼梁加固,足夠保護希特勒不會被從天而降的炸彈炸死。但這個“水泥潛艇”要派其他用場卻不大合適。地堡內部有二三十個房間,雖然儲備了大量食品,住起來卻相當不舒服,在其狹小且空氣混濁的水泥房間里召開軍事會議更是令人昏昏沉沉。與希特勒過去的元首大本營的超級通訊系統(tǒng)相比,地堡內的通訊設備更是簡陋寒酸,只有一部師級司令部用電話交換機和一部中波與長波無線電發(fā)射機,靠地堡上空氣球懸掛的一根天線維持①。就是在這個狹小閉塞的地堡內,希特勒度過了一生中的最后時光。
  但希特勒還沒有絕望,為了挽救他自己和第三帝國的生命,他也不能絕望。希特勒繼續(xù)策劃著他的匈牙利裝甲大反攻,同時還要在東線守住奧得河、東普魯士和西里西亞工業(yè)區(qū)的殘山剩水,孤懸一角的庫爾蘭半島也要繼續(xù)死守。但東線部隊遭受一月份慘敗后,力量已極為衰弱。為了增強東部戰(zhàn)場的防御力量,1月下旬到2月初,希特勒下令從西線抽調出6個裝甲師、1個裝甲步兵師和2個裝甲旅,把他們統(tǒng)統(tǒng)開到東線。這些部隊包括:黨衛(wèi)軍第1、2、9、10、12裝甲師;陸軍第21裝甲師、第25裝甲步兵師、“元首”警衛(wèi)旅、“元首”步兵旅。
  此外,在2—3月,大量新組建的裝甲部隊也被部署到東線。這些部隊的命名大都沒有采用德國陸軍傳統(tǒng)的序列番號,而是冠以某些“光榮”的地域名稱。希特勒也許認為這樣可以激勵德軍的士氣。這樣的部隊有:“霍斯坦因”裝甲師,“于特博格”裝甲師(2月26日編入第16裝甲師),“西里西亞”裝甲師,“明赫貝格”裝甲師,“庫爾馬克”裝甲步兵師,“施塔恩斯多夫”第1、2坦克營。2月份,中央集團軍群還得到從陸軍軍械庫調來的大量戰(zhàn)車,用來重組一些被擊潰的裝甲部隊。如第10裝甲步兵師,第17、25裝甲師(以上3個師損失太大,已被降格為“戰(zhàn)斗群”)。
  連同從西線抽調、新建和重建等情況在內,東線獲得如下新裝甲部隊②:
  1945年1月:
  第509重型坦克營:45輛“虎”,8輛四號高炮坦克
  黨衛(wèi)軍第503重坦克營:39輛“虎”,8輛四號高炮坦克
  第103坦克旅:52輛“黑豹”、14輛四號、40輛70倍管四號、14輛“獵豹”
  1945年2月:
  第21裝甲師:2月8日有26輛四號、32輛“黑豹”、10輛四號高炮坦克;2月7—9日從陸軍軍械庫調來16輛四號和7輛“黑豹”
  第25裝甲步兵師:2月1日有26輛“黑豹”、10輛70倍管四號、2輛四號高炮坦克;2月1日又從陸軍軍械庫運來了10輛“黑豹”
  “元首”警衛(wèi)旅:2月2日有15輛四號、23輛70倍管四號;2月8—10日又從陸軍軍械庫運來30輛“黑豹”
  “元首”步兵旅:1月27日有5輛四號、18輛“黑豹”、13輛70倍管四號、4輛高炮坦克;2月15—17日又從陸軍軍械庫運來10輛“獵豹”和16輛“黑豹”
  黨衛(wèi)軍第10裝甲師:2月8日有38輛四號、53輛“黑豹”、8輛四號高炮坦克
  黨衛(wèi)軍“希特勒”裝甲師:2月1日有36輛“虎王”(黨衛(wèi)軍第501重坦克營所轄)、27輛四號、41輛“黑豹”、8輛高炮坦克
  黨衛(wèi)軍“帝國”裝甲師:2月1日有28輛強擊火炮、19輛四號、34輛“黑豹”、8輛高炮坦克
  黨衛(wèi)軍第9裝甲師:2月1日有25輛強擊火炮、26輛四號、31輛“黑豹”、4輛高炮坦克
  黨衛(wèi)軍第12裝甲師:2月1日有19輛四號、36輛“黑豹”
  “庫爾馬克”裝甲步兵師:1月23—25日從陸軍軍械庫運來28輛“追獵者”;1月27日—2月2日從陸軍軍械庫運來45輛“黑豹”
  “施塔恩斯多夫”第1坦克營:2月3—15日從陸軍軍械庫運來31輛強擊火炮
  “施塔恩斯多夫”第2坦克營:2月1—3日從陸軍軍械庫運來19輛“黑豹”、28輛強擊火炮
  “霍斯坦因”裝甲師:由第233預備裝甲師調來29輛四號;2月9—11日從陸軍軍械庫運來17輛四號
  第10裝甲步兵師戰(zhàn)斗群:2月9日從陸軍軍械庫運來31輛強擊火炮;2月19日運來10輛70倍管四號
  第17裝甲師戰(zhàn)斗群:2月7—9日從陸軍軍械庫運來16輛四號、28輛70倍管四號
  第25裝甲師戰(zhàn)斗群:2月18—19日從陸軍軍械庫運來21輛四號、10輛70倍管四號
  “西里西亞”裝甲師:2月21日從陸軍軍械庫運來21輛四號、10輛70倍管四號
  1945年3—4月
  第16裝甲師:3月4日有7輛四號、15輛“黑豹”、10輛70倍管四號、37輛強擊火炮
  “明赫貝格”裝甲師:4輛四號坦克、11輛“黑豹”、11輛“虎”;3月25日從陸軍軍械庫運來10輛“黑豹”;4月5日又調來10輛“黑豹”
  黨衛(wèi)軍第502重坦克營:31輛“虎”
  “統(tǒng)帥堂”裝甲師:3月15日有18輛四號、3輛70倍管四號、19輛“黑豹”;3月12日從陸軍軍械庫運來5輛四號
  第13裝甲師(“統(tǒng)帥堂”第2):3月15日有18輛四號、5輛“黑豹”;3月11日從陸軍軍械庫運來21輛“黑豹”
  第18裝甲步兵師:來自“霍斯坦因”坦克營的9輛四號、10輛70倍管四號;3月27日“西里西亞”坦克營的26輛四號、8輛70倍管四號
  德國裝甲部隊實力分布1945年3月15日③
 。ú缓毩姄艋鹋诓筷犚约胺峙浣o步兵單位的強擊火炮)
  [\&強擊火炮\&四號長管\&四號70倍管\&高炮坦克\&黑豹\&虎\&總計\&東線\&545(314)\&603(345)\&357(189)\&97(50)\&776(387)\&212(125)\&2590(1410)\&西線\&126(67)\&59(19)\&77(33)\&41(19)\&152(49)\&28(6)\&483(193)\&意大利\&67(57)\&131(108)\&0\&21(19)\&26(22)\&36(32)\&281(238)\&]
  大量的新增部隊和補充裝備,使東線德軍各裝甲兵團的戰(zhàn)車數(shù)在3月中旬達到2590輛,還不包括獨立強擊火炮單位和步兵單位的強擊火炮等。比較之下,德軍在西線同期只有483輛戰(zhàn)車,在意大利只有281輛。
  東線不僅得到更多的坦克,還得到大量其他部隊。到1945年3月1日,東線的4個主力集團軍群(北方、“維斯瓦”、中央、南方)得到了45個新師。其中14個師從西線抽調,10個師由庫爾蘭半島運出,8個師由后備陸軍組建,4個師來自“西南戰(zhàn)區(qū)”,黨衛(wèi)軍提供了4個師,海軍提供了1個師,3個師來自挪威,1個師來自丹麥。
  可傷亡損失太大,東部戰(zhàn)區(qū)的軍隊員額還是繼續(xù)衰減。1945年3月1日,東線只有200萬德國陸軍部隊,比1月1日減少了23萬人。德軍另外還得到10萬名匈軍的配合④,但他們已經相當不可靠。東線陸軍兵力分布情況(1945年2月28日狀態(tài))如下:
  “庫爾蘭”集團軍群:28.2萬人
  北方集團軍群:33.4萬人
  “維斯瓦”集團軍群:52.7萬人
  中央集團軍群:41.3萬人⑤
  南方集團軍群:44.3萬人
  盡管前線吃緊,德國武裝部隊后方機構的臃腫和龐大卻依然如故。德國陸軍總部和最高統(tǒng)帥部加在一起共有54000人。3月初,凱特爾為了從柏林撤走這兩個巨型司令部的人員,準備了110列火車。戈培爾對此在日記里咒罵:“這些腳底抹油的家伙永遠也不會變得聰明一些。我真想知道,他們要到什么地方才能下定決心停下來并奮起防御⑥。”
  2.殘破的蘇聯(lián)步兵師
  在希特勒的新計劃中,雖然南方的匈牙利大反攻占據(jù)了頭等重要的位置,但他也不能不關心自己所在的柏林——實際上也變成了戰(zhàn)區(qū)。在東線戰(zhàn)場的中部,經過1945年1月的維斯瓦河攻勢,到2月初,朱可夫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和科涅夫的烏克蘭第1方面軍,大體都推進到奧得河一線。朱可夫所處的奧得河北段戰(zhàn)線,在柏林前方幾乎成一條南北走向的直線。奧得河戰(zhàn)線繼續(xù)向南延伸,大體在與尼斯河的接合部,向東南方大幅彎曲,推進到這段500公里長彎曲戰(zhàn)線上的,正是科涅夫的部隊。
  這就造成一個特殊局面:雖然朱可夫和科涅夫都在奧得河上,科涅夫卻遠遠落在朱可夫的后面。這意味著,如果朱可夫要攻打柏林,將很難得到科涅夫的支援,其暴露的南翼還可能遭到德軍反擊的威脅。而要消除這一威脅,科涅夫就必須繼續(xù)前進,前進到尼斯河,這樣才能與朱可夫保持一條平直的戰(zhàn)線。此外,科涅夫還承擔著奪取西里西亞地區(qū)德國工廠的任務。由于蘇軍的進攻,至1945年1月,西里西亞和捷克地區(qū)的工業(yè)產值已縮減30%⑦。但在科涅夫所面對的這段奧得河前線的彼岸,很多工廠還在為德國的戰(zhàn)爭機器開足馬力生產。完全占領這個工業(yè)區(qū),將大大剝奪德國繼續(xù)進行戰(zhàn)爭的經濟能力。
  阻止科涅夫前進的主要對手,是德國中央集團軍群,由舍爾納大將指揮。他的強硬作風使他成為希特勒和納粹黨最寵愛的將軍。戈培爾稱贊舍爾納是“領導天才”,還以溢美之詞把舍爾納對付逃兵的手段寫在日記中:把逃兵吊在樹上再掛個牌子,上面寫著“我是一個逃兵,我拒絕保衛(wèi)德國的婦女和兒童⑧”。
  光用死刑和強硬手段打不了勝仗。舍爾納也竭力展示著他的軍事才能和對形勢的特有觀察。比如3月初,舍爾納就告訴戈培爾:“布爾什維克的步兵少得可憐,作戰(zhàn)全靠裝備上的優(yōu)勢,尤其是靠坦克優(yōu)勢⑨!
  舍爾納這段描述,與戰(zhàn)后德國將軍所渲染的“蘇軍無窮的人力優(yōu)勢”相去甚遠。不過這一通過實戰(zhàn)觀察得來的結論,的確是真實的。1945年初的兇猛攻勢后,本來就缺人少兵的蘇聯(lián)步兵單位變得更加零落稀疏。1945年3月,蘇聯(lián)第91近衛(wèi)步兵團只剩一個步兵營(全營161人),加上直屬火力單位等等,全團也只有400人。第5集團軍所屬的11個師,每個平均只有2625人。從后方送來的補充兵員是有限的,步兵這個最勞累、傷亡率最高、待遇卻較差的兵種,在軍隊內也極端不受歡迎,但又不可能把主要殺傷手段的炮兵和坦克兵送去當步兵。后勤補給線拉得太長,兵站部隊也不能輕易削減。蘇軍只好把每一批遇到的俄國戰(zhàn)俘和勞工都拉進隊伍。
  即使這樣,俄國人也無法維持現(xiàn)有已經很低的編制水準。1945年3月,蘇軍大幅度縮編了步兵單位,在前線執(zhí)行三種新的步兵師編制,其人數(shù)額度分別為:3600人;4000人;4500人。
  “3600”型步兵師總共有12個步兵連——只相當于過去一個團的編制。每連又只有76人和10挺機槍,人數(shù)僅相當于正常步兵連的一半;步兵營編制人數(shù)241人;步兵團774人。
  “4000”型步兵師有18個步兵連。
  “4500”型步兵師有21個步兵連。
  步兵連編制人數(shù)也未必拘泥于76人。比如還有一種步兵連編制是53人,所轄只有2個步兵排,每排23人⑩。
  按上述編制,每個蘇聯(lián)步兵師只有900~1600名步兵。也就是說,一個蘇聯(lián)步兵師的步兵人數(shù)僅相當于1~2個滿編營。比較而言,步兵師內的炮兵單位雖然也未必足額,但實力狀況要比步兵好太多。尤其是蘇軍這一時期盡量用57~76毫米炮取代45炮,用82迫擊炮取代50迫擊炮,給步兵師屬炮兵團增加122毫米的榴彈炮。有些步兵師還獲得了SU-76型自行火炮。
  戰(zhàn)爭尾聲,俄國人差不多就是按上述標準給各步兵師提供補充兵。在戰(zhàn)爭最后一個月,各蘇聯(lián)步兵師總人數(shù)一般維持在3000~6000人不等,每個師只有十幾個步兵連(倒也不是嚴格按上述三種標準,比如有些步兵師編有15個步兵連),各步兵連一般在60人左右。機槍數(shù)量相當少。一個步兵師多則一百多挺機槍,少則只有幾十挺,甚至機槍連也只有3~4挺。
  二、尼斯河與奧得河
  1.下西里西亞戰(zhàn)役
  一月攻勢后,科涅夫手下的66個步兵師和3個騎兵師也普遍員額大減,滿員率只相當于編制的一半11,官兵們疲憊不堪,后方交通線拉長到500公里導致前線物資短缺?墒巧釥柤{自己的處境卻也不令人羨慕。他的集團軍群在此前的戰(zhàn)役也蒙受了巨大傷亡,很多師被降格為“戰(zhàn)斗群”。舍爾納手下名義上有33個師(含7個裝甲師和1個裝甲步兵師),但折算起來,據(jù)說實際戰(zhàn)斗力只相當于18個步兵師、6個裝甲師和裝甲步兵師。由于得到了東普魯士和匈牙利地區(qū)德軍的支援,舍爾納在2月10日擁有728輛戰(zhàn)車,其中350輛可用。還有418門75毫米反坦克炮和31門88毫米反坦克炮12?伤羞@些兵力全部分配給了3個撤退中的集團軍,用以堵塞漏洞。舍爾納自己幾乎沒有直轄預備隊。
  不僅如此,在舍爾納的戰(zhàn)區(qū)內,推進到了奧得河的科涅夫,還分別從布雷斯勞南北兩側突破該河,建立起兩個極具威脅的橋頭堡。
  北部橋頭堡,位于格洛高和布雷斯勞之間。舍爾納北翼的第4裝甲集團軍(司令格雷澤爾)封堵著這個橋頭堡,展開了已經被打殘的第24裝甲軍和“大日耳曼”裝甲軍,以及剛從匈牙利調來的第57裝甲軍。這個集團軍遭受了很大傷亡,急需大量的補充,甚至國民突擊隊和警察部隊也拿來湊數(shù)。2月10日時的實力為:7個師(含“赫爾曼·戈林”裝甲師,第16、17裝甲師,“勃蘭登堡”裝甲步兵師,從西線調來的第21裝甲師,第103坦克旅),裝備159輛戰(zhàn)車、40門75毫米反坦克炮。
  南部橋頭堡位于布雷斯勞和奧鉑倫之間。舍爾納中路的第17集團軍(司令舒爾茨)負責對付這個橋頭堡,同時保衛(wèi)著布雷斯勞城。展開的兵力包括:“希勒爾”軍級群,第8、17軍,“布雷斯勞”軍級群,第48裝甲軍。這個集團軍得到了來自匈牙利戰(zhàn)場的第8、20裝甲師加強。2月10日時,集團軍共有12個師(含第8、19、20裝甲師),裝備412輛戰(zhàn)車,177門75毫米反坦克炮,27門88毫米反坦克炮。
  奧鉑倫以南戰(zhàn)線由海因里希的第1裝甲集團軍防守。這個集團軍有14個師,主力位于斯洛伐克境內,主要對手是烏克蘭第4方面軍。面對科涅夫烏克蘭第1方面軍的,主要是左翼第11軍。
  科涅夫對舍爾納的困難處境雖然不是完全清楚,但也能估計個八九不離十。如果給舍爾納更多時間,他不僅可以補充好自己的野戰(zhàn)師,還將在奧得河西岸修筑起堅固的陣地。這對急于推進到尼斯河的科涅夫極為不利。于是科涅夫決定不再等待,立刻驅使他疲倦且流血過多的方面軍繼續(xù)進攻。科涅夫最初的目標不僅限于推進到尼斯河,甚至還想一口氣直接沖到柏林13。
  科涅夫的戰(zhàn)役企圖是:在右翼,沿著北部橋頭堡一線發(fā)動主攻,為此展開了近衛(wèi)第3集團軍,第13、52、6集團軍,并以坦克第4集團軍、近衛(wèi)坦克第3集團軍、第25坦克軍和近衛(wèi)第7機械化軍為第二梯隊和預備隊,他們的攻擊將指向西面的科特布斯。
  在中路,利用南部登陸場實施輔助攻勢,展開近衛(wèi)第5集團軍、第21集團軍,還集中了第31坦克軍和近衛(wèi)第4坦克軍。
  另外,在南面,將以第59、60集團軍和近衛(wèi)第1騎兵軍,自奧鉑倫西南沿蘇臺德山北斜面發(fā)起一次牽制性攻勢。
  烏克蘭第1方面軍總計將投入98萬零800人,方面軍尚存的1289輛坦克與自行火炮中的大部分也將參戰(zhàn)?哲姷2集團軍提供空中支援。
  科涅夫為了實現(xiàn)上述計劃,匆忙調整了兵力部署。從1月29日到2月7日,他的方面軍一面在奧得河橋頭堡上與德軍激戰(zhàn),一面把大量軍隊從他的左翼和中路調向右翼,行程遠至200公里。從科涅夫的預備隊調出第52集團軍,近衛(wèi)坦克第3集團軍、第6集團軍和近衛(wèi)機械化第7軍,開到了布雷斯勞附近。
  2月8日早晨6時,55分鐘炮擊后,科涅夫的右翼攻勢開始。和同期其他很多戰(zhàn)區(qū)一樣,這里的天氣也很惡劣,飛機難以起飛。但科涅夫的地面優(yōu)勢已足夠大了。他用4個普通集團軍和2個坦克集團軍猛攻缺少步兵的德國第4裝甲集團軍。盡管德軍躲在一些石頭房屋里作了頑強抵抗,但科涅夫只用了兩天,就在布雷斯勞以北80公里正面上突破了奧得河防區(qū),坦克部隊深入了30~60公里。近衛(wèi)第3集團軍迂回合圍了德軍堅守的“要塞”城市格洛高。蘇聯(lián)估計城內有1.8萬名守敵。但根據(jù)德國資料,格洛高“要塞”只有4100名士兵和7800名平民14。
  蘇軍留下少數(shù)兵力封鎖住格洛高“要塞”,然后就把它丟在腦后,繼續(xù)向前推進(格洛高守軍堅持到4月1日,被全殲)。蘇聯(lián)第4坦克集團軍抄到德國“大日耳曼”裝甲軍前面,一路沖過博伯爾河,于2月15日進抵尼斯河,立刻滲透到西岸奪取了幾個橋頭堡。不過本該配合他們的第13集團軍卻落在后面,在博伯爾河一線被德軍阻止住。
  南側,近衛(wèi)第3坦克集團軍也強渡了博伯爾河,后續(xù)的第52集團軍迅速跟進。這一路上,蘇軍還占領了本茨勞——1813年,俄國統(tǒng)帥庫圖佐夫在此死去。
  與此同時,蘇聯(lián)第6集團軍自北面,近衛(wèi)第5集團軍從南面,試圖包圍德軍重兵設防的布雷斯勞。德國人躲在用石墻圍起來的農莊里頑強抵抗,蘇軍卻沒有足夠重炮彈去摧毀石墻,迫使科涅夫派去了近衛(wèi)第3重型火箭炮旅?墒且环瑧(zhàn)斗下來,蘇聯(lián)兩個集團軍還是沒能封堵住包圍圈。
  這讓科涅夫的處境一下子變得很麻煩,他位于布雷斯勞以北的主攻集團軍越向前推進,左側翼就越暴露。他的對手舍爾納逐步把原部署在奧鉑倫以南的第8軍和第48裝甲軍,北調至布雷斯勞附近,先期抵達的第8、19裝甲師(合計94輛戰(zhàn)車)向蘇軍發(fā)起一次又一次反擊。
  于是科涅夫決定放緩前進,先全力包圍住布雷斯勞。2月12日,他命令近衛(wèi)第3坦克集團軍主力由本茨勞回頭向東,對布雷斯勞殺個回馬槍。他還下令在布雷斯勞西北面的利格尼茨集中重兵,以保護主攻集團的左翼并鞏固對布雷斯勞的封鎖,為此投入了從本茨勞回抽的第52集團軍、近衛(wèi)第5集團軍一部、近衛(wèi)第1騎兵軍。
  2月13日,近衛(wèi)第3坦克集團軍由西向東沖向布雷斯勞,正好堵在兩個蘇聯(lián)普通集團軍沒能封閉的缺口上,擊敗了試圖解圍的德國第8裝甲師。2月15日,布雷斯勞陷入合圍。
  包圍布雷斯勞后的第二天,即2月16日,科涅夫意識到眼下不可能直沖柏林,于是把目標限定為以右翼的主力集團推進到尼斯河,然后以近衛(wèi)第3坦克集團軍和第52集團軍,占領尼斯河畔的交通樞紐格爾利茨;左翼則推進到蘇臺德山。至于布雷斯勞,只留第6集團軍去圍殲。
  2月24日,科涅夫的右翼進抵110公里寬的尼斯河(自河口至彭齊希),與朱可夫的戰(zhàn)場拉成一條直線。此時,舍爾納已經把德國第4裝甲集團軍和第17集團軍撤到這一線,兩個集團軍的新分界線就劃在離格爾利茨不遠的勞班。第4裝甲集團軍在新防線上展開了6個很虛弱的師,自2月25日起,還得到了新的第5軍增援15。2月下旬,舍爾納對企圖攻下格爾利茨和勞班的近衛(wèi)第3坦克集團軍發(fā)起猛烈反擊,差點將其包圍。被蘇第52集團軍救出來的各坦克旅只剩下15~20輛坦克?颇驔]能拿下格爾利茨,只好匆匆把受損嚴重的兩個坦克集團軍都撤下來補充。舍爾納終于在尼斯河一線暫時阻止住了科涅夫。蘇聯(lián)第6集團軍也遲遲未能攻克布雷斯勞要塞,這里的戰(zhàn)斗將持續(xù)很長時間。
  但舍爾納已經把下西里西亞全境,連同大量寶貴的軍火工廠都丟給了科涅夫,蘇軍還突入了勃蘭登堡省,對上西里西亞形成包圍態(tài)勢。在這場倉促發(fā)動的戰(zhàn)役期間,從2月8—24日,科涅夫的烏克蘭第1方面軍純減員23577人、傷病減員75809人,共損失99386人。傷亡相當慘重。
  不過科涅夫獲得了一個特殊的補充來源:德國領土上的蘇聯(lián)人。他們是被掠奪到德國的勞工,大都分配給當?shù)氐墓S、礦山和莊園。蘇軍抵達前夕,很多人起來造德國人的反。比如有幾個蘇聯(lián)女工用鐵鍬打死了一個德國上校夫人,6個派來保護夫人的德國后備軍士兵卻不敢過問。16烏克蘭第1方面軍報告說,到2月15日,已經收容了近5萬名這樣的人?颇驈闹蝎@得了23067名補充兵——按新編制,差不多可以建立100個步兵營。剩下的很多人被派去看管戰(zhàn)利品。其中發(fā)現(xiàn)了1名潛伏間諜、4個叛徒,還有兩個向蘇軍投毒的女人17。可1個月后,德軍繳獲過一份命令,內容是科涅夫強烈譴責部下的劫掠行為,要求以最嚴厲措施加以懲辦18。另一方面,德國高層也遇到了類似麻煩。鮑曼報告德軍官兵在撤退地區(qū)大肆掠奪,凱特爾元帥為此下令強化對德軍紀律的監(jiān)控。在這場空前強度戰(zhàn)爭的最終階段,無論勝者還是敗者,無論在物質還是精神上,都已經到了極限的邊緣。
  2.奧得河橋頭堡
  當科涅夫為消除朱可夫南翼的威脅而向尼斯河推進時,朱可夫自己也在解決其北翼所面臨的類似但卻更大的麻煩。
  表面上看,一月攻勢后,朱可夫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不僅推進到奧得河,甚至還在西岸奪取了一些橋頭堡。從這些橋頭堡出發(fā),沿著德國人修筑的優(yōu)良公路向西行駛70公里,就可以到達德意志第三帝國的首都——柏林。但是一番猶豫和深思熟慮后,朱可夫還是決定暫緩撲向德國首都,因為他很清楚自己的困難處境:
  首先,朱可夫有理由懷疑自己現(xiàn)有的力量并不足以拿下柏林。和科涅夫的情況類似,朱可夫手下前進太遠的部隊不僅員額短缺,物資供應,特別是油料彈藥,也因為鐵路跟不上來而變得匱乏。而朱可夫手下最精銳的步兵單位——崔可夫的近衛(wèi)第8集團軍,大量兵力還被長期牽制在后方的波茲南(參見上一卷)。
  朱可夫面前是黨衛(wèi)軍全國領袖希姆萊指揮的“維斯瓦”集團軍群。這個集團軍群在1月底組建之初,的確力量虛弱。其所轄德國第9集團軍(布塞將軍指揮)扼守在奧得河前線,直接保衛(wèi)著通向柏林的道路。這個集團軍此前遭受了重創(chuàng),到2月7日只有52000人,包括26000名臨時拼湊的國民突擊隊員。裝備有190輛坦克和強擊火炮,還有288門火炮19。這么點兵力肯定守不住奧得河前線,情急之下,德國空軍也被投入缺口,希特勒甚至不惜犧牲國內城鎮(zhèn)的空防。2月2日,希特勒命令戈林火速從各德國城市抽調123個重型高炮連,緊急部署到奧得河20,用300多門重型高炮組成一道反坦克防線。至2月6日,向東部前線增派了327個德國空軍重型高炮連和110個中輕型高炮連21。趁著俄國人臨時修筑的野戰(zhàn)機場全部被雨水泡爛無法出動飛機,德國空軍在2月2—3日兩天從柏林及其周邊的混凝土跑道上,起飛5008個架次22,狠狠轟炸了朱可夫突入奧得河登陸場的第5突擊集團軍。2月份頭十天,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上空共有13950架次德國飛機掠過,蘇軍只還擊了624架次。
  眾多德國城市卻很快為此付出慘痛代價。因為失去了戰(zhàn)斗機和高炮的保護,它們遭到美英空軍的毀滅性轟炸。就在德國空軍全力轟炸蘇聯(lián)橋頭堡的2月3日,柏林遭到大空襲,盟軍的937架轟炸機在613架戰(zhàn)斗機掩護下,57分鐘內投彈2264噸,炸死22000人23。2—3月,5萬多噸炸彈被丟向德國的液體燃料工廠,造成產量急速下降,到1945年3月減少到原有水平的五分之一。下降幅度最大的是空軍燃料。1944年5月,德國生產了15.6萬噸航空汽油,9.4萬噸普通汽油,7.4萬噸柴油。而在1945年2月,還能生產5萬噸普通汽油和7.7萬噸柴油,航空汽油卻只有1000噸24!對奧得河蘇軍猛炸了一些天后,沒有油的德國空軍逐漸偃旗息鼓下來。
  一些沒有重要軍事設施的城市也被夷為平地。可希特勒卻注意到,當美英轟炸機摧毀德累斯頓的歌劇院,屠殺難民之際,對集結調動中的東線德軍卻沒采取什么行動25。奧得河前線畢竟是德國的腹地,希姆萊又有黨衛(wèi)軍總頭子和后備軍司令的特殊身份,手握動員和征兵大權。他很快就利用德國縱深發(fā)達的交通網(wǎng),從各地搜羅來大量兵員。到2月28日,“維斯瓦”集團軍群總兵力達到52.7萬人。同一天,“維斯瓦”集團軍群有1036輛戰(zhàn)車(363輛坦克和673輛強擊火炮)。
  希姆萊向第9集團軍送來更多部隊,包括2月份新組建的2個軍:解散柏林—勃蘭登堡地方第3軍區(qū)所有軍校拼湊起來的第101軍,下轄有第303“德貝里茨”和第309“柏林”步兵師。另一個是用黨衛(wèi)軍、警察和海軍人員拼湊出的“奧得”軍26。為了扼守德軍留在奧得河對岸的橋頭堡,還建立了專門的“屈斯特林”要塞部隊!懊骱肇惛瘛毖b甲師等新裝甲隊也投入這一線,其組建工作持續(xù)到3月份。此外,從西線調來的第21裝甲師也一度被派往屈斯特林地區(qū)。這個師當時實力如下:
  第22坦克團有18輛四號和29輛“黑豹”,第200坦克殲擊營有15輛四號坦克殲擊車,第125、192裝甲步兵團總計有4個步兵營,第21裝甲偵察營,第155裝甲炮兵團(3個營)27
  2月初,德軍第21裝甲師、第25裝甲步兵師、第303步兵師等部隊,也發(fā)動了兇猛反擊。這些戰(zhàn)斗沒能把俄國人趕過奧得河,但也挫傷了他們的銳氣。希特勒還下令用炸藥和破冰船,加速奧得河浮冰的融化,以阻止蘇軍通過冰面渡河。2月26日,希姆萊又下令成立“特別臨時軍事法庭”以懲治軍隊潰散現(xiàn)象,試圖穩(wěn)定軍心28。
  ……





上一本:清日戰(zhàn)爭 下一本:民國的角落:嬉笑怒罵民國人,閑言碎語大歷史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東線:攻占柏林的作者是朱世巍,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