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是“編”不是“著”,是“選”不是“作”!秶Z》文章是從西周到戰(zhàn)國初年不同時(shí)代的周王室和各諸侯國史官早就寫好了的,編者只是起到選篇、編輯的作用!秶Z》選編范圍,包括西周、東周、魯、齊、晉、鄭、楚、吳、越等諸侯國。盡管選篇不夠完備,但是像西周覆滅、齊桓、晉文稱霸以及吳越興亡等重大歷史事件都在這部書中得到反映。它的記載上至周穆王,下迄魯?shù)抗s當(dāng)公元前967年至公元前453年,歷時(shí)514年。各國史料在全書中所占的比重懸殊甚大,其中《晉語》所占篇幅*多,而《鄭語》只有兩條材料。本書由陳桐生編譯。 目錄: 前言 周語上 周語中 周語下 魯語上 魯語下 齊語 晉語一 晉語二 晉語三 晉語四 晉語五 晉語六 晉語七 晉語八前言 周語上 周語中 周語下 魯語上 魯語下 齊語 晉語一 晉語二 晉語三 晉語四 晉語五 晉語六 晉語七 晉語八 晉語九 鄭語 楚語上 楚語下 吳語 越語上 越語下(注釋) 、倮稳缍鴥(nèi),何如而外:怎樣對(duì)內(nèi)有利,怎樣對(duì)外有利。 ②尊貴:尊重貴人。明賢:顯明賢人。庸勛:任用功臣。長老:敬重 老者。愛親:愛護(hù)六親。禮新:禮遇新賓。親舊:親近故舊。 、蹖徆唐湫牧Γ簩徤鞫鴪(jiān)決地運(yùn)用心力。役:服役,服務(wù)。 、芄俨灰追剑汗俨桓闹蚊裰。 、輩T竭:枯竭。 、耷鬅o不至:所求的都能得到。 、邉(dòng):行動(dòng)。濟(jì):成功。 ⑧百姓:百官。兆民:當(dāng)時(shí)人口末達(dá)十億,“兆民”猶今之“廣大人 民”。兆,十億為兆。 、岱蛉耍喝巳。 ⑩利之內(nèi):利益向內(nèi)。 ⑩七德:指尊貴、明賢、庸勛、長老、愛親、禮新、親舊。離判:分開。 、鈹y貳:離心。 、飧饕岳耍焊髯岳渖矶ァ @暨:至。 、馐瞧渫饫哼@些情況對(duì)外有利。 、獾覠o列于王室:狄國在王室沒有位次。 、忄嵅弦玻亨崌鵀椴。南,官爵名,后多作“男”。 、庵艿洌褐苁叶Y法。 、饷铮好镆暋 、忄嵅荩亨嵨墓荨}X:年齒。 、哙嵆鲎孕酰亨嵒腹в咽侵苄跬傅,為周宣王所封。 ②間:代替。 @王以狄女間姜、任:此前王妃皆為姜、任二氏之女,如今卻以狄女 代替姜、任二氏。 …… P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