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為賞識的著名歷史學家吳晗主編 著名歷史學家汪篯、白壽彝、鄧廣銘、鄭天挺、翁獨健、胡厚宣、陰法魯、何茲全、戴逸等編訂 中國人不能不知道的中國歷史常識 一書在手,中國歷史全知道 為了宣傳介紹中國歷史,吳晗于1963年至1965年間組織了一批專家學者,包括著名歷史學家汪篯、白壽彝、鄧廣銘、鄭天挺、翁獨健、胡厚宣、陰法魯、何茲全、戴逸等人,編寫了這部《中國歷史常識》,從北京猿人一直寫到北伐戰(zhàn)爭,幾乎囊括了中國歷史上所有的重要事件、著名人物、典章制度、文史常識、文物古跡、藝術創(chuàng)造。本書內容扼要,通俗易懂,是學習中國歷史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經(jīng)典讀物。 作者簡介: 吳晗(1909~1969)中國著名歷史學家、明史專家。原名吳春晗,字辰伯,浙江義烏人。先后任教于云南大學、西南聯(lián)大、清華大學,曾任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歷史系主任等職務。1949年后,歷任北京市副市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北京市歷史學會會長等職。1960年寫成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并因此于1969年10月被迫害致死。代表作有《朱元璋傳》、《歷史的鏡子》等。 目錄: 第一編 中國猿人 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農(nóng)氏 仰韶文化龍山文化 黃帝炎帝蚩尤 堯舜禹 夏商 殷墟甲骨文 文王姜子牙 周公 春秋戰(zhàn)國 五霸七雄 管仲 子產(chǎn) 臥薪嘗膽第一編 中國猿人 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農(nóng)氏 仰韶文化龍山文化 黃帝炎帝蚩尤 堯舜禹 夏商 殷墟甲骨文 文王姜子牙 周公 春秋戰(zhàn)國 五霸七雄 管仲 子產(chǎn) 臥薪嘗膽 商鞅變法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蘇秦張儀 火牛陣 完璧歸趙 將相和 毛遂自薦 信陵君救趙 圖窮匕首見 端午節(jié) 諸子百家 四書五經(jīng) 孔子孟子 老子墨子韓非 孫武《孫子兵法》 班門弄斧 屈原 都江堰鄭國渠0 第二編 秦滅六國 秦始皇 靈渠 孟姜女哭長城 陳勝吳廣 約法三章鴻門宴 破釜沉舟四面楚歌 漢初三杰 漢武帝 司馬遷《史記》 趙過 蘇武牧羊 昭君出塞 王莽 綠林赤眉 黨錮之禍 佛教道教 《論衡》 班昭 張衡張機 扁鵲再世華佗重生 黃巾起義 赤壁鏖兵 曹操 文姬歸漢 三顧茅廬 晉朝的建立 石崇、王愷斗富 八王之亂 南北朝六朝 聞雞起舞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魏孝文帝 葛榮起義 王羲之 顧愷之 祖沖之 范縝 《文選》《文心雕龍》 《齊民要術》 《水經(jīng)注》 云岡、龍門石窟 第三編 隋朝的建立 隋朝的崩潰 隋末農(nóng)民起義 貞觀之治 魏徵 文成公主 武則天 唐代的長安 安史之亂 黃巢起義 劉知幾杜佑 李白杜甫 白居易元稹 唐代著名書法家 唐代著名畫家 唐代著名的雕塑家、音樂家、舞蹈家 孫思邈 玄奘取經(jīng) 敦煌藝術 五代十國 周世宗柴榮 陳橋兵變 杯酒釋兵權 楊家將 澶淵之盟 范仲淹 包公 王安石 《水滸》描寫的梁山好漢 方臘起義 契丹 女真 宋代臨安 八字軍 黃天蕩之役 岳家軍 郾城大捷 秦檜 唐宋八大家 宋初四大類書 《資治通鑒》 《夢溪筆談》 李清照 辛棄疾陸游 宋朝四大書法家 宋朝著名的畫家 第四編 元朝忽必烈 文天祥 元曲 郭守敬 黃道婆 紅巾軍 朱元璋 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 明初生產(chǎn)的恢復和發(fā)展 靖難之變 遷都北京 土木之變 于謙 戚繼光 澳門被占 反稅監(jiān)、礦監(jiān)的斗爭 東林黨 《永樂大典》 李時珍 潘季馴 徐光啟 明朝著名畫家 李自成 張獻忠 努爾哈赤 吳三桂 史可法 江陰人民抗清斗爭 鄭成功 康熙皇帝 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 文字獄 馬戛爾尼率團來華 嘉慶年間的秘密結社 《四庫全書》 《三國志演義》《水滸傳》《西游記》 《聊齋志異》《紅樓夢》 洪昇孔尚任 第五編 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正式紀年 我國歷史上的朝代 我國的民族 首都北京 六大名都 天干地支 我國歷史上的土地制度 我國歷史上的賦稅制度 我國古代兵役制 世卿政治官僚政治 從秦漢到明清的中央官制 從秦漢到明清的地方官制 古代選拔制度 科舉制度 三教九流 我國古代主要的農(nóng)作物 四大發(fā)明 弓箭弩 養(yǎng)蠶繅絲 六畜 船舶 瓷器 磚瓦 漆器 煤石油 釀酒 糖 茶 漢字 少數(shù)民族文字 文房四寶 書 報紙 鍋灶 家具 跪拜 穿衣打扮 音樂 舞蹈 第六編 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鴉片戰(zhàn)爭 林則徐虎門銷煙 關天培陳化成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爭 《南京條約》 《望廈條約》 官怕洋鬼,洋鬼怕百姓 拜上帝會 金田起義 《天朝田畝制度》 太平天國的北伐 楊韋事件 石達開 曾國藩湘軍 帝國主義對太平天國的鎮(zhèn)壓 陳玉成李秀成 太平軍大敗“洋槍隊” 《資政新篇》 太平天國的革命文化 小刀會 大成國 捻軍 張秀眉、杜文秀和李文學 宋景詩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圓明園 北京政變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浮動地獄 租界 中國海關 第七編 中國無產(chǎn)階級的產(chǎn)生 洋務運動 中國民族資產(chǎn)階級 天津教案 中法戰(zhàn)爭 中國工人階級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反帝斗爭 甲午戰(zhàn)爭《馬關條約》 鄧世昌 不怕倭寇來,只怕中堂反 臺灣人民的抗日斗爭 帝國主義在中國劃分的勢力范圍 門戶開放 公車上書 強學會保國會 《時務報》 嚴復 百日維新 戊戌六君子 《大同書》 19世紀后期的反教會斗爭 義和團運動 義和團英勇抗擊外國侵略軍 八國聯(lián)軍 《辛丑條約》 東南互保 掃清滅洋 頤和園 慈禧太后 赫德 李提摩太 帝國主義在中國開設的銀行 退款興學 第八編 新政預備立憲 派遣留學生 日俄戰(zhàn)爭 英國侵略西藏 1905年的反美愛國運動 中國同盟會 三民主義 ;蕰 《革命軍》《警世鐘》《猛回頭》 蘇報案 秋瑾 中國最早的鐵路 保路運動 長沙搶米風潮萊陽抗捐斗爭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 文學社共進會 武昌起義 中華民國的成立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袁世凱 宋教仁 二次革命 袁世凱的皇帝夢護國運動 張勛復辟 北洋軍閥 護法運動 京劇 現(xiàn)代話劇 中國工人階級的成長和壯大 前言序言 吳晗 我國歷史時期這么長,歷史文獻這么多,要人人都學點歷史,有點歷史常識,真是像前人所說,一部二十四史,從何下手呢?何況歷史文獻都是在不同歷史時期,用當時通行的古文編寫的,今天的絕大多數(shù)青年還不能掌握、運用古文,這個關過不了,要學,又從何學起呢? 當然,這些年來,我們也編出了幾套篇幅不等的通史,但是,一般地說,字數(shù)都比較多,而且,對象都是在學的各級學校的學生,對廣大青年來說,還是不大適合的。 廣大的城鄉(xiāng)青年,都有強烈的學習歷史的要求,但是缺乏可讀的書,這個問題必須解決。 我們在各有關方面的支持下,編了這部《中國歷史常識》,就是為了適應這個強烈的要求,幫助廣大青年學習中國歷史知識,并且從中受到愛國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教育。 在編輯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們注意到以下一些特點:序言 吳晗 我國歷史時期這么長,歷史文獻這么多,要人人都學點歷史,有點歷史常識,真是像前人所說,一部二十四史,從何下手呢?何況歷史文獻都是在不同歷史時期,用當時通行的古文編寫的,今天的絕大多數(shù)青年還不能掌握、運用古文,這個關過不了,要學,又從何學起呢? 當然,這些年來,我們也編出了幾套篇幅不等的通史,但是,一般地說,字數(shù)都比較多,而且,對象都是在學的各級學校的學生,對廣大青年來說,還是不大適合的。 廣大的城鄉(xiāng)青年,都有強烈的學習歷史的要求,但是缺乏可讀的書,這個問題必須解決。 我們在各有關方面的支持下,編了這部《中國歷史常識》,就是為了適應這個強烈的要求,幫助廣大青年學習中國歷史知識,并且從中受到愛國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教育。 在編輯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們注意到以下一些特點: 第一是形式活潑。針對著讀者對象,為讀者設想,這部書不能像歷史教科書那樣寫法,要不,已經(jīng)有了那么多套教科書了,何必重復?也不能寫成歷史故事,故事必然會有虛構、夸張成分,而這部書的目的是給讀者以必需的歷史常識,這個區(qū)別是必須弄清楚的。當然,更不能寫成歷史論文,只有少數(shù)人才能讀懂。經(jīng)過研究,采用類目形式,而且要求簡短精練,每個類目一般只有一千多字,具體說明一兩個問題。每個類目都有獨立性,各個類目之間又有連貫性。讀者隨便抽出一點時間,就可以閱讀一兩個類目,獲得知識。既可以隨時看,也可以隨時放下。把讀過的東西連貫起來,則又可以比較系統(tǒng)地了解我國歷史發(fā)展的基本面貌。 第二是取材廣泛。由于形式比較活潑,不必拘泥于一定格式,在一般教科書中所不可能接觸到的題材,在這部書里就有了用武之地了。除了比較系統(tǒng)地和全面地反映了我國歷史發(fā)展的概況以外,本書還寫了歷史上的階級斗爭和生產(chǎn)進步,也寫了某些重要的文化生活和歷史人物;既闡明了歷史上的光明面,也敘述了歷史上的黑暗面。此外,對于人民中間口頭傳說的成語,如臥薪嘗膽、完璧歸趙、負荊請罪、毛遂自薦、班門弄斧、約法三章、破釜沉舟、四面楚歌、扁鵲再世、三顧茅廬、聞雞起舞、風聲鶴唳等,都通過具體史實,給以詳盡的說明,這種敘述比一般辭書要詳細一些,豐富一些,也更生動一些,使讀者不但便于記憶,也可以從中吸取經(jīng)驗、教訓,獲得啟發(fā)。 第三是文字通俗。為了使認得兩三千字的讀者都能夠讀懂這部書,所有作者都在寫作中力求通俗,盡量避免用生僻的字和詞句,寫法也力求流暢,明白易曉。有些專名如人名、地名、官名等,其中有些較生僻的字難于避免的,也用漢語拼音和漢字注音,使讀者省去翻查字典的麻煩。在講述中還穿插了一些有關的故事情節(jié),做到比較生動活潑,容易閱讀。 此外,由于內容涉及的方面多,篇幅也不免較多。本書第一到第五編是古代史部分:其中,第一編是先秦,第二編是秦漢到南北朝,第三編是唐到宋,第四編是元、明、清,第五編是古代史專題知識部分。近代史部分則是第六至八編。 最后,應該特別提出的是,這部書的編寫是集體勞動的成果,是歷史學界和其他有關方面廣泛支持的成果。就單位來說,參加寫作的有二十多個,就寫作成員來說,一共有八十多人擔任分題撰寫。從最初商定選題到最后定稿,經(jīng)過反復修改、審訂,都是通過廣泛的協(xié)作進行的。參加的人有青年人、中年人,也有老一輩的長者,充分體現(xiàn)了青老協(xié)作互助的集體主義精神,同時也發(fā)揮了學術工作者獨立鉆研的積極性。其中,參加制訂選題計劃,討論編寫要求的有(按姓氏筆畫為序,下同):丁名楠、白壽彝、何茲全、鄭天挺、胡厚宣、謝承仁、戴逸等同志,其他大多數(shù)作者也提供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參加審改稿件的,第一編有何茲全、胡厚宣同志;第二編有何茲全同志;第三編有鄧廣銘、汪篯、陳樂素同志;第四編有鄭天挺、翁獨健同志;第五編有何茲全同志;審閱近代史的是戴逸同志。此外,謝承仁同志擔負的勞動最為繁重,他參加了古代史全部書稿的編輯工作,逐篇逐段地協(xié)同進行了審閱、修改和統(tǒng)一加工的工作。在此,我們一并向他們表示感謝。 附帶聲明兩點。第一,這部書是通俗讀物,為了避免在讀者中引起對事物認識的混亂,所論述的只限于學術界已經(jīng)論定的、有了一致意見的。至于學術界尚在爭論,說法不一的問題,則盡量不涉及。有些必須涉及的問題,例如春秋、戰(zhàn)國的起迄年代,則把各家說法同時提出。第二,在編寫中,我們主觀上的要求是立論正確,要富有教育意義,但是因為時間匆促和水平的限制,在這方面還做得很不夠,可能還是會有若干錯誤的。同樣,在文字表達方面,雖然力求通俗,但是也沒有完全做到,離生動活潑、淺顯明白的要求,還有一定距離。我們熱忱要求讀者和各方面專家,隨時提出批評,以便在再版時更正,使之不斷提高,成為比較可讀、易讀的通俗讀物。 1963年4月17日人類創(chuàng)造的全部知識財富從哪里取得呢?很顯然,學習歷史,正確地吸收祖國豐富的歷史遺產(chǎn),是一條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徑。 我國歷史時期這么長,歷史文獻這么多,要人人都學點歷史,有點歷史常識,真是像前人所說,一部二十四史,從何下手呢?從何學起呢? 我們在各有關方面的支持下,編了這部《中國歷史常識》,就是為了適應這個強烈的要求,幫助廣大青年學習中國歷史知識,并且從中受到愛國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教育。 ——吳晗 中國歷史常識(毛澤東最為賞識的著名歷史學家吳晗講中國大歷史,最全面最通俗,一書在手,中國歷史全知道) 黃帝炎帝蚩尤 黃帝、蚩(chī)尤和炎帝是我國遠古時代的三個部族首領。 以黃帝為首的部族,最早生活在我國的西北方,過著遷徙不定的游牧生活,后來遷移到涿鹿地方(現(xiàn)在河北涿鹿、懷來一帶),才開始知道馴養(yǎng)家畜,種植植物。黃帝姓姬,號軒轅氏,也稱有熊氏。 炎帝姓姜,是另外一個部族的首領。炎帝族最早也是生活在我國西北方的一個游牧部族,他們遷徙的路線是由西部向中部推進。他們向中部推進時,和最先進入中原地區(qū)的九黎族發(fā)生了沖突。長期斗爭的結果是,九黎族勝利了,炎帝被迫逃避到了涿鹿地方。后來,炎帝族聯(lián)合黃帝族共同對抗九黎族,雙方進行了一場激烈的大械斗。在這場械斗中,九黎族的首領蚩尤被殺了。這就是古書上所說的“涿鹿之戰(zhàn)”。九黎族和炎、黃兩族的斗爭持續(xù)了很久,后來九黎族因敵不過炎、黃兩族的聯(lián)合勢力,一部分被迫退到南方,一部分仍然留在北方,還有一些則滲入炎、黃族內,成為其中的一部分。自這以后,中原地區(qū)——主要是黃河中游兩岸的地方,便成了炎、黃兩族的活動場所。 炎族、黃族在共同擊敗九黎族后不久,他們之間又發(fā)生了大沖突,雙方在阪(bǎn)泉地方(在今河北省懷來縣)接連發(fā)生了三次惡斗。最后,炎帝被打敗了。這就是古書上所說的“阪泉之戰(zhàn)”。但是,此后炎、黃兩族卻逐漸進一步結合,并且在中原地區(qū)一帶定居下來。 “涿鹿之戰(zhàn)”和“阪泉之戰(zhàn)”說明了定居中原地區(qū)的遠古居民,是由黃帝族、炎帝族和部分九黎族組成的。他們互相融合的過程,當然絕不會這樣簡單,融合的途徑必然是多方面的,后世之所以只提這兩次沖突,那是因為年深月久,古書中就只給我們留下了這樣兩個重大突出事件的痕跡。炎、黃兩族和部分九黎族結成一體定居中原后,與東方的夷族以及部分南方的黎族和苗族,在經(jīng)濟、文化上互相影響,關系日益密切。他們共同開發(fā)了黃河中下游的兩岸,使這個地區(qū)成為了我國古代文化的搖籃。 據(jù)傳說,進入階級社會后的夏、商、周三代的祖先,都是黃帝的后裔。這些生活在中原一帶的古老居民,春秋時自稱“諸夏”或“華夏”,有時也單稱“華”或“夏”,以區(qū)別于居住在長江、粵江(即珠江——編者)等流域的其他各族。華夏族就是漢族的前身。所以后世漢族人把黃帝奉為始祖,自稱“炎黃世胄(后代)”、“黃帝子孫”。 中原地區(qū)因是華族文化的發(fā)祥地,古時人們認為中原居四方之中,故又把這地區(qū)稱為“中華”。后來,由于華族和其他各族不斷地融合,華族活動的范圍日益擴大,中原文化逐漸發(fā)展到全國各地,“中華”二字便成了代表整個中國的名稱。這就是今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名里“中華”這個詞的來源。 。喝海 堯舜禹 公元前兩千多年時,是我國原始社會徹底瓦解,奴隸社會完全確立的時代,也就是“禪(shàn)讓”制度被“傳子”制度代替(即部落聯(lián)盟大首領推選制被王位世襲制所代替)的時代。 傳說中的堯、舜“禪讓”,是我國古代歷史上最后一次,也是最有名的一次推選部落聯(lián)盟的大首領。在這以后,“禪讓”制度就被從夏禹開始的傳子制度所取代。 事情的發(fā)生是這樣的: 在遠古時代,我國黃河流域中下游地區(qū),曾經(jīng)存在過以黃帝族為主體的黃、炎、黎三族的部落聯(lián)盟。這一部落聯(lián)盟所處的社會發(fā)展階段,是原始社會的末期。部落聯(lián)盟的大首領,在三族首領中推選。大首領有權祭天、各處視察、處罰有罪的首領、率眾攻擊敵對的部落。三族聯(lián)盟的大首領——堯,年歲漸大的時候,要尋找繼承人,炎帝族的“四岳”(管理四方事務的官名)推舉舜為繼位人。舜受到了各種嚴格的考驗,協(xié)助堯工作了二十八年。堯死后,舜讓位給堯的兒子丹朱,部落成員表示歡迎舜的領導,有糾紛的雙方都愿意找舜做仲裁人而不愿意去找丹朱,歌手們也不愿歌頌丹朱而愿歌頌舜,于是舜最后才接替了堯的職位。后來當舜的年歲漸大的時候,部落成員推舉禹出來兼管政務;十七年后,舜死,人們都不擁戴舜的兒子商均,卻愿擁戴禹為部落聯(lián)盟的大首領。及到禹死,情況便和過去有了不同。禹的兒子啟直接繼承禹位,并稱王號,建立了夏朝。這時候,與啟同姓的部落有扈氏不承認啟的統(tǒng)治者地位,起兵反對他,說他破壞了禪讓制度。啟戰(zhàn)敗有扈氏,罰他做畜牧奴隸。經(jīng)過這場斗爭后,禪讓制就被廢除,王位世襲制便開始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 這一社會歷史的巨大變革,是由于社會生產(chǎn)力的迅速增長而引起的。相傳古代洪水泛濫,堯命鯀(ɡǔn)治理洪水,鯀治水失敗,堯便改命鯀的兒子禹繼續(xù)治理。禹在外治水八年,為公忘私,三次經(jīng)過自家門口都沒有進去。后來禹治水收到了良好效果,建立起了變水患為水利的排灌系統(tǒng)——溝洫制度,大大有益于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因之禹便為后世所歌頌并被夸大為戰(zhàn)勝洪水的神人。同時相傳禹的時代,用銅來做兵器和生產(chǎn)工具。根據(jù)這些傳說,可以想見禹在位時,生產(chǎn)力一定有了迅速的增長。 另外,根據(jù)記載,禹時曾對苗族進行過戰(zhàn)爭,獲得大勝,苗族被迫退回南方。由于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生產(chǎn)有了剩余,戰(zhàn)爭中的俘虜不再像過去那樣隨便被殺掉,而是被當做奴隸來從事生產(chǎn),生產(chǎn)出的生產(chǎn)品絕大部分歸奴隸占有者所有,這樣就自然加速了奴隸主與奴隸這樣兩個對立階級——即剝削階級與被剝削階級的形成。 無階級和有階級的社會,在各個方面是有顯著區(qū)別的。古代的傳說,給我們在這方面描繪出了一個大致的輪廓。比如說,堯、舜以前,是“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禹以后是“天下為家”的“小康”社會。前一社會中,領導人是公推的,人們共同勞動,共同分配,老、幼、鰥(ɡuān,沒有妻子的成年男人)、寡(死掉丈夫的婦女)、孤(沒有父母的兒童)、獨(年老沒有兒女的父母)、殘廢的人由社會供養(yǎng),這時沒有私有財產(chǎn)、沒有剝削,也沒有戰(zhàn)爭。后一社會內,剝削產(chǎn)生,王位世襲,財產(chǎn)私有,有了劃分土地的疆界,出現(xiàn)了保護私有財產(chǎn)的城池,戰(zhàn)爭也成為不可避免的事!岸U讓”制度被“傳子”制度所代替,這就標志著我國古代以公有制為基礎的原始公社社會徹底崩潰,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奴隸社會正式形成,即由無階級的社會正式進入了有階級的社會。 (應永深) 夏商 夏代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也是我國奴隸社會的開端。它大概建立在公元前21世紀,或者稍前一些,共經(jīng)歷了十七個王,十四代,約四百多年。 從夏朝起,我國階級斗爭史的篇章正式揭開。 夏代最后的一個王——桀(jié),是一個有名的暴君,在他統(tǒng)治的時期,以他為首的奴隸主貴族無限制地加重對奴隸的壓迫和剝削,奴隸們不斷地起來反抗。夏桀無視民力,把自己比做太陽,以為可以長久統(tǒng)治下去,可是人民卻指著太陽咒罵他,說:“你幾時滅亡,我們寧愿跟你同歸于盡!”實際上桀的統(tǒng)治已到了矛盾重重、難以維持的地步。 商原來是夏朝東部的一個侯國,逐漸向西發(fā)展,到達河南商丘。商侯國的君主成湯,發(fā)展了自己的力量,利用夏朝內部的矛盾,滅掉夏在東方的韋、顧兩個屬國,然后乘勢攻夏。桀到嗚條(河南陳留西北)迎戰(zhàn),士兵敗散,不敢回京都洛陽,逃到南巢(安徽巢縣),后來就死在那里。夏朝滅亡,商朝建立,奴隸制得到進一步發(fā)展。 商代(商王盤庚以后因為遷都于殷地又稱殷,或稱殷商,本名仍稱為商)從成湯到紂(zhòu)王共經(jīng)歷了十七代,三十一個王,約六百多年。 商代奴隸主貴族,為對被壓迫階級進行暴力統(tǒng)治,除擁有軍隊、監(jiān)獄和一套官僚機構外,還迷信鬼神并利用它來作為鞏固其統(tǒng)治的工具。受盡剝削和壓迫的奴隸,經(jīng)常成批地逃亡或不斷地暴動。這種斗爭,嚴重地動搖了商朝的政權。 商代從祖甲以后,幾乎所有的君主都很荒暴。最后的一個國君——紂王,雖然在歷史上對我國東南最初的開發(fā)有過一定貢獻,但是他是一個有名的暴君。他荒淫好色,喜歡飲酒作樂,打獵游玩,使耕地荒廢成為狩獵場。為了滿足他自己的腐化生活,他不顧一切加重人民負擔。他對東南的人方和孟方(族名)長期進行掠奪戰(zhàn)爭,盡管最后取得了勝利,可是卻耗費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長期的戰(zhàn)爭,引起了平民和奴隸的強烈反抗,社會動蕩不安,國內階級矛盾十分尖銳。另一方面,他又引誘他人的奴隸且不任用自己的族人,使得商和其他小國之間以及本國統(tǒng)治集團內部的矛盾也十分尖銳。 周本是商朝西部的一個侯國,經(jīng)過太王、季歷、文王三代的苦心經(jīng)營,國力已經(jīng)很強大。文王時候,殷商北面和西面幾個主要的屬國都被周滅掉,周已經(jīng)取得了當時所謂天下的三分之二,為滅商準備了良好條件。文王死后不久,他的兒子武王,率領兵車三百乘,士卒四萬五千人,勇敢的沖鋒兵三千人,大舉伐紂。同他一起出征的還有許多友邦和南方的庸、蜀、羌(qiānɡ)、髳(máo)、微、盧、彭、濮(pú)八個小國。紂率領十七萬(一說七十萬)大兵迎戰(zhàn)。在商的朝歌(今河南湯陰南,在那里有紂的離宮別館)附近牧野(今河南衛(wèi)輝一帶)地方,兩軍相遇,紂兵陣前起義,倒戈向紂。紂王戰(zhàn)敗自殺,商被滅亡,周朝建立,這就是我國歷史上第三個重要的朝代。 (雙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