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瀾芝編寫的《管子雜家智慧一本通(插圖注釋眉批版)》通過點題、閱讀提示、原文、注釋、翻譯和眉批,以及精美的手繪插圖,對《管子》進行了深入解讀,為讀者展示了先秦偉大思想家管子的思想精華。 目錄: 第一篇牧民 零零壹君主的注意事項 零零貳四維的重要性 零零叁要順從民意 零零肆國富之道 零零伍治國方略 第二篇形勢 零零壹要學會掌握要領 零零貳驕傲自大是禍患 零零叁因果矣系 零零肆對道的解釋 零零伍實際中的“道” 第三篇權修 零零壹貧窮的原因 零零貳土地與政治第一篇牧民 零零壹君主的注意事項 零零貳四維的重要性 零零叁要順從民意 零零肆國富之道 零零伍治國方略 第二篇形勢 零零壹要學會掌握要領 零零貳驕傲自大是禍患 零零叁因果矣系 零零肆對道的解釋 零零伍實際中的“道” 第三篇權修 零零壹貧窮的原因 零零貳土地與政治 零零叁治國的最高水平 零零肆土地的重要性 零零伍君主的治國之道 零零陸對人民的要求 零零柒法的作用 第四篇立政 零零壹決定國家治或亂的條件 零零貳君主需要謹恨對待的問題 零零叁君主的事務 零零肆逐級管理的方式 零零伍公布法令的方法 零零陸辦事要遵從法令 零零柒各盡其責 零零捌等級規(guī)定 零零玖言論的影響 零壹零君主最期望達到的結果 第五篇乘馬 零零壹營建都城的原則 零零貳為政法則 零零叁五個方面之間的矣系 零零肆天時與農事 零零伍爵位的作用 零零陸市場與財貨 零零柒黃金與市場 零零捌征收制度 零零玖對土地的折算 零壹零矣于行政組織 零壹壹稅率與集市 零壹貳減輕稅收的方式 零壹叁激勵民眾的辦法 零壹肆圣人與民眾 零壹伍農時 零壹陸土地等級 第六篇七法 零零壹國家與軍隊 零零貳七種治理原則 零零叁國家的安危問題 零零肆治軍的原則 零零伍用兵的方法 零零陸如何對待戰(zhàn)爭 零零柒作戰(zhàn)時機 零零捌作戰(zhàn)策略 第七篇版法 零零壹論國君主喜怒 零零貳管理百姓的方法 零零叁執(zhí)法之心 零零肆君主應廣納賢良人才 第八篇五輔 零零壹天下大事在于爭取人 零零貳得人的方法 零零叁德有六興 零零肆要講信義 零零伍如何施行“禮”和“務” 零零陸如何運用權衡 零零柒五項綱領性措施 零零捌君主的當務之急 第九篇宙合 零零壹五音與五味 零零貳時機與德望相結合 零零叁論圣人 零零肆明智之人 零零伍毒而無怒 零零陸危害君主政績的四個方面 零零柒論虛靜 零零捌大人物的生活禮義 零零玖遠慮與近憂 零壹零最佳主意與效果 零壹壹論君子白芻是非觀 零壹貳天地之間 第十篇樞言 零零壹道與國家 零零貳國家的三種控制 零零叁君主與夕卜交 零零肆人與萬物的矣系 零零伍先王的用人藝求 零零陸先王辦事的條件 零零柒君主與名分 零零捌先王取天下之道 零零玖評價先王 第十一篇八觀 零零壹明君的做法 零零貳巡視田野的重要性 零零叁巡視山澤的重要性 零零肆從夕卜表看一個國家 零零伍如何判斷虛實之國 零零陸如何判斷治亂之國 零零柒如何區(qū)分強弱之國 零零捌如何區(qū)別興滅存亡之國 第十二篇法禁 零零壹論法制 零零貳論立法 零零叁一心治國 零零肆圣王之禁之一 零零伍腱醛王之禁之二 零零陸圣王之禁之三 零零柒圣王之禁之四 零零捌圣王的治世之道 第十三篇重令 零零壹法令的重要性 零零貳法令中的五條邪路 零零叁說“逆” 零零肆經臣、以俗、經產 零零伍稱王天下 零零陸霸王之業(yè) 零零柒治國的條件 第十四篇法法 零零壹以法治國 零零貳舉用賢才 零零叁明君應掌握的原則 零零肆三項要求 零零伍人與法 零零陸論爵位 零零柒英明的君主應注重節(jié)儉 零零捌嚴格執(zhí)法賞罰分明 零零玖法立令行- 零壹零君主的愛民觀 零壹壹論德行 零壹貳論權勢 零壹叁論規(guī)距 零壹肆政令的重要性 零壹伍君主要以身作則 零壹陸評價人的原則 第十五篇兵法 零零壹論四害 零零貳治理百姓 零零叁論主帥 零零肆三官、五教、九章 零零伍用兵之道 零零陸作戰(zhàn)的方法 零零柒獲勝的因素 零零捌論戰(zhàn)法 零零玖論兵器 第十六篇大匡 零零壹侍奉君主不能有二心 零零貳公孫無知造翻的原因 零零叁擁公孫無知成為國君的原因 零零肆召回管仲的方法 零零伍小白得位 零零陸桓公與管仲 零零柒管仲的謀略 零零捌桓公伐魯 零零玖伐魯?shù)慕逃?br/> 零壹零桓公治國 零壹壹桓公治理諸侯 零壹貳稅收 零壹叁桓公用人 第十七篇中匡 零零壹齊國的財政 零零貳桓公宴請管仲 第十八篇小匡 零零壹鮑叔其人 零零貳救回管仲 零零叁考察管仲 零零肆管仲的治國之道 零零伍對鄉(xiāng)的管理 零零陸對屬的管理 零零柒管仲治理諸侯之法 零零捌葵丘之會 零零玖桓公安撫諸侯 零壹零桓公的長處 零壹壹管仲論百官 第十九篇霸形 零零壹桓公說鴻雁 零零貳管子答問 零零叁桓公行樂 零零肆勸誡 零零伍安定杞、邢、衛(wèi)三國 零零陸命令通行于天下 零零柒侍奉齊國 零零捌文武之計 零零玖戰(zhàn)爭中的外交 零壹零真正的樂事 第二十篇霸言 零零壹本國與鄰國 零零貳人心與權勢 零零叁君主的權謀 零零肆強弱變化 零零伍治國 零零陸霸業(yè) 零零柒征服天下 零零捌論古道 零零玖論謀略 第二十一篇問 零零壹論施政 零零貳調查之一 零零叁調查之二 零零肆調查之三 第二十二篇戒 零零壹東游之事 零零貳桓公興國 零零叁中婦諸子 零零肆管仲之死 第二十三篇地圖 零零壹地圖的意義 零零貳帶兵之道 第二十四篇參患 零零壹論君主 零零貳軍隊的重要性 零零叁用兵 零零肆論軍事 第二十五篇制分 零零壹治軍之道 零零貳論征戰(zhàn) 零零叁論富富強 第二十六篇君臣上 零零壹備盡其職 零零貳吏嗇夫與民嗇夫 零零叁三常 零零肆君臣之“道” 零零伍君臣的威嚴 零零陸為君道 零零柒君主要公正 零零捌君主的重要性 零零玖君主的德行 零壹零治國藝求 零壹壹法制與職責 零壹貳道與人君 零壹叁論行道 零壹肆論先王 零壹伍論誠信 第二十七篇君臣下 零零壹君臣之分 零零貳I君主要按君道行事 零零叁安民之道 零零肆君與臣的過失 零零伍矣愛人民 零零陸論奸邪 零零柒論大臣 零零捌上下之禮 零零玖論忠臣 零壹零明君的本分 零壹壹明君的法則 零壹貳男女之別 零壹叁重視嫡長子 零壹肆選輔相 零壹伍論衰亂 零壹陸論名分 山勢如果高峻而久不崩頹,就會有人到那里殺羊設祭;淵水如果幽深而久不枯竭,就會有人到那里投玉求神。天不改變常規(guī),地不改變法則,春秋冬夏不改變節(jié)令,從古到今都是一樣的。蛟龍憑借水,才可以樹立神靈;虎豹憑借深山幽谷,才可以施展威力。 風雨沒有既定的方向,無私無偏,誰也不會怨恨它。 位高的人執(zhí)行法令,位低的人忘掉卑賤,長壽、短命、貧窮、富貴等,都不是沒有原因的。臣下奉行君主的命令,是因為君主的尊嚴;臣下能接受君主的指示,是君臣名分的作用。君主即使不親自過問,人民也會自己去做事;手執(zhí)祭器即使不說話,國家也會得到治理。天鵝發(fā)出動聽的聲音,人們都齊聲贊美;西周人才眾多,殷朝遺民也都被感化,這是商紂王失去天下的原因。沒有根據(jù)的言論,不必聽取。行路者對燕雀聚集的小事不屑一顧。用牛羊玉器供奉鬼神,不一定能得到鬼神的保佑,只要君主的功業(yè)有根基,何必使用珍貴的祭品?射箭能手后羿的功夫,不在射箭的表面動作;駕車馴馬能手造父的技術,不在駕車的表面動作;造車巧匠奚仲的技巧,也不在木材的砍削上。招撫遠方的人,單靠使者是沒有用的;親近近處的人,光說空話也是不起作用的。只有內心里按道行事的君主才可以得到人們的支持。 平原之隰,奚有于高?大山之隈,奚有于深?訾誓之人,勿與任大。臣者可以遠舉。顧憂者可與致道。其計也速而憂在近者,往而勿召也。舉長者,可遠見也;裁。大者,眾之所比。也;欲人之懷,定服而勿厭也。必得之事,不足賴也;必諾之言,不足信也。小謹者不大立,食者不肥體。有無棄之言者,必參于天地也。墜岸三仞。人之所大難也,而猿猱飲焉,故日:伐矜好專,舉事之禍也。 平原上的小坡,怎能算高?大山上的小溝,怎能算深?誹謗好人,贊賞壞人,不能擔當重任。可以和深謀遠慮的人共圖大業(yè),可以和考慮憂患的人共行治國之道。那種貪求速成而不考慮隨之而來的憂患的人,離開了就別再召他回來。謀取長遠利益的人,影響深遠,才能超群的人,眾人信賴;要想使人們感懷自己,一定要堅持身行道德而不厭倦。自認為一定可以做到的事情,是靠不住的;不應承諾卻完全承諾的語言,是不能相信的。謹小慎微的人無法成就大事,就好比挑揀食物的人不能使身體胖起來一樣。能夠不拋棄這些格言的人,就能與天地相媲美了。從三仞高的崖岸上跳下去,人是很難做到的,但猴子卻隨便跳下來喝水。所以說,驕傲自大而好獨斷專行,乃是行事的禍患。 不行其野,不違其馬。能予而無取者,天地之配也。怠倦者不及.無廣者疑神;疑神者在內。不及者在門;在內者將假。在門者將待。曙戒勿怠,后稚逢殃。朝忘其事,夕失其功。邪氣入內,正色乃衰。君不君則臣不臣。父不父則子不子。上失其位,則下逾其節(jié)。上下不和,令乃不行。衣冠不正,則賓者不肅;進退無儀,則政令不行。且懷且威,則君道備矣。 莫樂之則莫哀之。莫生之則莫死之。往者不至,來者不極。 即使不到野外行路,也不要把馬丟掉。能做到只給予而不索取的人,那是同天地一樣偉大的。懶惰的人必定會落在后面,勤奮的人則辦事神速。如果說辦事神速的人已經進入了室內,那么,落后的人還在門外。進人室內的人可以從容不迫,落在門外的人一定會疲憊不堪。清晨如果玩忽怠惰,日暮時就會遭殃。 早上將應做的事情忘掉,晚上就什么成果也沒有。如果一個人邪氣侵襲到體內,神色就要衰退。君主不像君主的樣子,臣子當然就不像臣子的樣子;父親不像父親的樣子,兒子當然就不像兒子的樣子。君主失掉他應守的本分,臣子就會超越他應守的規(guī)范。上下不和,政令就無法推行。君主的衣冠不端正,禮賓的官吏就不會嚴肅。君主的舉動不合乎儀法,政策法令就不容易貫徹。一方面要關懷臣民,另一方面還要有威嚴,為君之道就算完備了。君主不能使臣民安居樂業(yè),臣民也就不會為君主分擔憂患;君主不能使臣民生育繁衍,臣民也就不會為君主合命效力。君主給予臣民的,不確實兌現(xiàn),臣民對待君主,也不會全力以赴。 道之所言者一也,而用之者異。有聞道而好為家者。一家之人也;有聞道而好為鄉(xiāng)者,一鄉(xiāng)之人也;有聞道而好為國者,一國之人也;有聞道而好為天下者。天下之人也;有聞道而好定萬物者。天下之配也。道往者其人莫來,道來者其人莫往。道之所設,身之化也。持滿者與天。-安危者與人。失天之度,雖滿必涸;上下不和,雖安必危。欲主天下而失天之道。天下不可得而王也。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失天之道。雖立不安。其道既得。莫知其為之;其功既成,莫知其釋之。藏之無形,天之道也。疑今者察之古。不知來者視之往。萬事之生也,異趣而同歸,古今一也。P13-15
|